程序中我们经常使用 && 用于逻辑判断,一些用法值得思考:
首先我们知道 A && B ,必须二者同时为真,结果才为真。有一个为假,结果就为假。 使用实例:
- (BOOL)test1{
NSLog(@"test 1");
return YES;
}
- (BOOL)test2{
NSLog(@"test 2");
return NO;
}
第一种调用:
if ([self test1] && [self test2]) {
NSLog(@" some things");
}
输出结果:
test1
test2
第二种调用:
if ([self test2] && [self test1]) {
NSLog(@" some things");
}
输出结果:
test2
可见:当在第一次运算已经为假 时,后面的不会继续在执行,第一次运算为真时,后面的运算还会继续执行。
虽然这两中写法 最终的结果都为假,但是第一种写法却 比第二种写法多执行了一个函数
场景:当我们需要判断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而如果某个条件优先级较高(不使用嵌套判断)
某考试 必选带 身份证(条件A) 和 居住证(条件B),然而如果身份证(条件A)没有带,居住证已经没有查看的必要了。
每一行代码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