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01【自用】【已更新超详细思维导图】

写在前面:该笔记为笔者自己学习使用,学习材料为b站王道论坛的计网课程,如有自用需求的话欢迎参考,请勿商用。

2022.9.30:更新每小节总结部分和思维导图(总览)

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边缘部分指的是主机或者端系统,核心部分指大量网络和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知识回顾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标准化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的因特网正式标准都必须要符合RFC,但不是所有的RFC都可以成为因特网标准。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知识回顾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性能指标

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一定注意速率与存储容量之间采用的单位还有换算倍数的区别,速率的单位字母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而存储容量的单位全部用大写字母表示。速率的换算倍数是10的三次方,而存储容量的换算倍数是2的十次方(1024)。

带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宽指的是设备的物理极限,是一种理想化条件下的最高速度/最高数据率,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吞吐量

吞吐量是所有信道的传输速率的加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速链路指的是通过提高信道带宽来缩短发送时延,传播时延迟只取决于传播介质(eg:光纤)和传播形式(eg:电磁波)。

时延带宽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往返时延RTT

即游戏里的ping(高ping不是你玩的菜的借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RTT不包括发送时延,只包括传播时延和末端处理时间。因为RTT是从网络的一端发送第一个bit开始计时,到另一端接收到第一个bit并确认后,发送端接收到这个确认的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回顾发送时延的定义可知,这里和发送时延无关,不管待发送数据有多少,信路带宽有多少,第一个bit发送出去的时间都不受影响(可视为0)。

利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联想塞车,马路上的车越多,车辆通行的时间就会越长。

知识总结与回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层结构

为什么要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的是为了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以方便处理。

怎么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一层之间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协议只存在于对等实体之间。

正式认识分层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是单向且垂直的,单向指的是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PCI + SDU = PDU,PDU作为下一层的SDU,加上该层的PCI又得到一个新的PDU,不断往下传递。

知识总结与回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 参考模型

知识总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参考模型的起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市场失败的原因:1.OSI专家们缺乏实际经验;2.OSI参考模型实现复杂,运行效率低;3.OSI参考模型制作周期过长,没有及时进入市场;4.层次划分不够合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OSI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参考模型解释通信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物理层:傻瓜层,不附加信息,只是把信息还原为01组成的比特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应用层开始,每一层都会在信息上添加自己独有的头部信息。(除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比较特殊,不仅添加了头部信息还添加了尾部信息。(因为数据链路层的名字比较长,所以添加的东西也比较多,可以这样辅助记忆)

应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即需要联网才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会话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输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靠传输:基于确认机制,确认收到后才发送下一个报文段
不可靠传输:不用建立连接,发就完事了
差错控制:部分报文段丢了或顺序错了,由传输层负责进行纠正
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的速度

网络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当数据报过大,就会对数据报进行分组
路由选择:选择合适的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流量控制:协调发送端接收端的速度问题
差错控制:通信节点间约定特定的规则,以此来对信息进行校验,有错则纠正无法纠正则放弃该分组,以保证传输层的数据正确
拥塞控制:全局层面上进行速度控制

数据链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特殊子层:介质访问子层来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物理层

接口特性:连接电缆要有多少只脚,每只脚要怎么连接
传输模式:单工指二人通信中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人发送另一人一直在接收;半双工指二者都可以作为发送方/接收方,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人进行发送(eg:对讲机);双工指二者可以双向同时发送(eg:打电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知识回顾与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模型 & 5层参考模型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同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中的主要协议为IP协议,IP协议主要面向无连接,所以两个模型的网络层都有无连接;传输层主要为了完成端到端的通信,要实现可靠传输就需要面向连接,所以两个模型的传输层都有面向连接。因为TCP/IP模型特别注重互联问题,所以在网络层全部采用无连接方式。(如何记忆:主对角线相同都为无连接+面向连接,剩下两个空只要记住TCP/IP特别看重互联所以全部采用无连接,那只剩下一个空就是面向连接)

5层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知识总结与回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c513c03aa8144a01884727e783705040.png

思维导图(总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