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 菲茨杰拉德
周末愉快。
1. 孔融死于不识时务。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他4岁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孔融的才气大、名气大,脾气和架子更大,经常主动给曹操找茬挑刺。
曹丕抢袁熙之妻甄氏为妾。孔融给曹操写信,说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因孔融博学,以为真有这事,便问他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除此外,孔融还经常反对曹操一些重大决策,比如禁酒令。
孔融和刘备关系很好,曹操在用兵荆州之前,担心留着朝中的孔融会搞事,于是决定先干掉他。
曹操给孔融安的罪名之一是谋反,因为他说了一句“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另一项罪名是不孝。孔融曾跟狂士祢衡大说了不孝之言,说父亲对于儿子,就是因生理需要,儿子对于母亲,就好比瓦罐里的东西倒出来了,有什么亲情可言?这在那个时代可就严重了,更何况他号称是孔子后人,简直是杀人诛心,把他名声彻底搞臭。
孔融自诩为清流名士,不屑于跟曹操合作,不合作也就算了还处处对着干。这种人不被干掉才怪呢。
2. 杨修死于自作聪明。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绝顶聪明又有才华。
但是,杨修更多的是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杨修实际上是死于立储之争。
在立储意图还不明确时,杨修是站曹植,还经常给他出各种主意应对曹操的考核,但被曹操发现后却非常厌恶这种做法。
在后来曹操决议立储曹丕后,杨修却开始倒向曹丕,这就更让曹操觉得他不可靠。
此外,杨修还喜欢玩小聪明猜测曹操的心思。殊不知,作为帝王是非常忌讳被下属猜透心思,正所谓天威不可测。
最后曹操给杨修罗织的罪名是“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相当于泄罪、结党。
杨修白白浪费了聪明的脑袋,用错地方,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3. 推荐易中天老师的历史小说《曹操》。
其风格是在史实的大脉络基础上做艺术化创作,例如小说中大大增加了无盐和郗虑的细分。
作为必不可少的感情线索,以及小说中的头号女主,无盐的自杀以及她是汉献帝的姐姐万年公主这剧情,快让我惊掉下巴。
万年公主和郗虑这两人在史书上几乎都没啥详细信息,所以更适合加工创作。
PS1,《曹操》不是历史,更像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三国演义》也不是史实。
PS2,越来越认可或者说理解曹操,他简直就是那段混乱时期的"大男主",也契合了本文slogan: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保持热爱。在乱世中强大自己,尽量维护汉室正统,就如他所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当然了,他的凶悍残忍也是极为恶劣的。
PS3,个人认为曹操被黑这么惨,可能是因为得罪了士人(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这帮家伙就用笔墨来报复他。
4. 继续脱不花《沟通的方法》的读书笔记:
表扬可以公开,但批评最好是私下或小范围,并且都要及时反馈。
批评时,要阐述事实,并加上你的观察和感受。并且给对方反馈和回应的机会。最后要给对方一个改进的方法,并保持跟进。
提建议,而不是提意见。小改变大不同。提建议的同时最好也给出改进的方法。
道歉要及时、坦诚,也要接纳对方的不满情绪。道歉的同时,最好能给出自己的改进计划,显得更有诚意。
拒绝要坚决果断,不要拖拖拉拉。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提条件,例如要求如果你能先做到xxx,我就可以xxx。
5. 如何做个有趣的理工男。
理工男通常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那么该如何做出改变,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呢?
其实就是培养一些小技能,增加日常生活的情趣,例如:
美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学会品评。
摄影,似乎挺费钱的。
乐器,例如吉他、口琴、笛子等轻量级的。
阅读,多读书,读杂书,增加各种见闻。
结语: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保持热爱
-- 罗曼·罗兰。
「老叶茶馆」
喝点茶,聊点技术,随心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