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偶然翻过《与神对话》,有一句话直到现在还能感受到对心灵的冲击:
“人类的动机,只有两种,一种是恐惧,一种是爱”
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这两种情绪所推动。
在灵魂的语言中只有这两种字眼。
它们是原始的力量,是推动人类经验之引擎的天然力量。
而所有其它的概念都只不过是这两样的衍生物。
这是人类为何爱,然后毁灭,然后再爱的理由:
爱发起了恐惧,恐惧发起了爱,爱又发起了恐惧……
01 “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
后来修习了哲学和玄学,重新理解了爱和恐惧。
“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
在哲学领域,这一概念可用于解释事物内在的矛盾统一性,如一个事物同时包含正反两面。
自然界:日月、寒暑、昼夜等自然现象,皆体现阴阳之道。
人类社会:男女、动静、刚柔、祸福、强弱等社会现象,亦蕴含阴阳之理。
为了达到阴阳平衡,世间万物都是福祸相依、强弱互易、雌雄吸引。
神的另一面便是魔,人性里夹杂着兽性。
这是“道”,是自然规律,是宇宙法则,是社会行为准则。
所以,宇宙间极度纯净的东西都不长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才能更久的延续。
02 善良的人为什么容易吃亏?
利他与利己的平衡。
爱是滋养,是给予,是一种扩张且向上的能量。
恐惧是占有,是利己,是保护自己,是一种收缩和向下的力量。
善良和慈悲是人的良知的本能,是分化于动物兽性的标准要素。
所以,人类会牺牲自己而保护他人,会舍小家为大家,会孟母三迁。
但是,善良的人为什么容易吃亏?
当能量的输出太多,而超过了吸取,便会打破自身的平衡,受到伤害和排斥。
不懂得索取的人,是不健康的,优雅地索取是一门艺术。
付出与索取是相互补充的,适度索取是肯定自身的价值,而向外吸纳。
“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他人就是你,想要获取就要给予,想要收获,也得主动索取。
如果我们不断推脱别人的好意和帮助,就是对外界发出信号:我没有资格过的更好,我不接纳自己更好。
当你过度付出,就是对宇宙说:我不需要反馈,别人比我的需求更重要。
这如同是一个BUG程序,因为我们和他人是一体的,我们本与外界一样重要。
所以,过了限度,我们就会感觉很糟糕,仿佛被吸干,甚至产生怨怼。
这也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原因。
其实与道德关系不大,是宇宙规律的必然结果。
03 如何优雅的索取呢?
自然界,落单的动物一定会被猛兽盯上。
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是抱团取暖、圈层围猎。
一个人的孤独探求是圣贤的必经之路,但99.99%的人不需要如此苦修。
群居动物的生存方式是共享、共建,这是我们生来就享有的权力。
过度索取就会变成NPD一样的吸血鬼。
3.1接纳自己的真实情况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很多人会产生羞耻感。
中国文化鼓励个体“反求诸己”,审视自身不足,克服困难,寻求外界帮助仿佛是懦弱的表现。
我们必须认清事实,每个人不是完美、万能的,我们总是会有困境。
这与道德无关,不需要逃避和羞耻。
3.2有效的沟通策略
职场上寻求领导的支持可以采用SCQA四步法:
情境:首先描述一个背景或自身现在的处境,为接下来的内容提供基础。
问题:接着提出一个与情境相关的困难或复杂性,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或探讨的核心。
提问:明确具体问题,引导对方思考,为解答阶段做准备。
回答:最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解答之前的疑问,提供解决方案,并提出需要的支持和资源。
3.3先给予再索取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我们对一方的付出会用另一种方式回归。
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时,要先给出自己的诚意,比如请吃饭、送礼物、关心对方的近况。
宇宙是个巨大的能量池
我们每个人都是丰盛的,其实并不缺少什么
只是我们心灵匮,双手无力,而承接不了更大的能量
当我们先给予,便是在放出信号:我是丰盛的,那么索取也更容易被满足。
3.4付出后接受回报
我们看到很多见义勇为的人们,都挥一挥衣袖,不要任何回报。
但是,这其实打破了宇宙的平衡法则。
有些人虽然拒绝了当事人的回报,但是受到了社会、社区、家人朋友的表彰和赞扬,这也是一种能量的平衡。
如果我们在默默的做了很大的牺牲,不想接受巨大的报答,可以适当接受一点小的回馈。
比如我们帮朋友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朋友回报了很多礼物,你可以坦然接受一些土特产。或者下次你有困境,也要勇敢的请求他的帮忙。
你来我往,礼尚往来。
这是告诉宇宙,我是值得的,对方也是值得的,那么宇宙就会源源不断的给你更多配得上的礼物。
推荐阅读:
谁给世界加上了滤镜:基因里的认知偏差,如何守住信息爆炸时代的命运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