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onekoboom
码龄2年
  • 524,169
    被访问
  • 200
    原创
  • 43,403
    排名
  • 115
    粉丝
关注
提问 私信
  • 加入CSDN时间: 2020-11-03
博客简介:

nekonekoboom的博客

查看详细资料
  • 6
    领奖
    总分 1,984 当月 140
个人成就
  • 获得161次点赞
  • 内容获得38次评论
  • 获得1,607次收藏
创作历程
  • 123篇
    2021年
  • 77篇
    2020年
成就勋章
  • 最近
  • 文章
  • 资源
  • 问答
  • 帖子
  • 视频
  • 课程
  • 关注/订阅/互动
  • 收藏
搜TA的内容
搜索 取消

怎么通过SPSS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

神经网络模型是数据分析常用的模型,它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比如:医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音、机器人等。它能通过现有数据经过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训练模型,再将模型运用于预测数据集,进而得到预测结果,并且将预测趋势应用于各个领域。IBM SPSS Statistics同样具备神经网络模型,直接将需要分析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然后进行简单配置即可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接下来就来看下如何使用SPSS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数据集准备打开SPSS软件,如果预测的数据集是事先准备好的,则直接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28 ·
5360 阅读 ·
6 点赞 ·
1 评论

通过SPSS使用命令语法实现快速删除变量的步骤

当我们面对一个庞大的数据集的时候,我们想要对该数据集进行一些操作,可能会觉得比较繁琐。为了快速精准的实现数据过滤操作, SPSS是自带了语法功能,通过语法即可快速实现复杂操作。今天小编将通过快速删除变量的操作,让你感受到SPSS语法功能的强大。快速删除变量打开SPSS软件,并且新建一个数据集。这里为了演示快速删除变量小技巧,在数据集中添加了五个变量,并且增加了部分数据,具体数据集如下图所示。图1新建数据集点击SPSS软件顶部菜单栏“编辑”-“选项”,即可打开选项窗口,再点击选项窗口顶.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23 ·
327 阅读 ·
1 点赞 ·
1 评论

SPSS卡方检验结果解读详解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是由Pearson提出的一种统计方法,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和自由度下,通过比较卡方统计量和卡方分布函数概率值,判断实际概率与期望概率是否吻合,通过比较理论概率和实际概率的吻合程度,可检验两个分类变量的相关性。用户可利用SPSS软件方便的完成卡方检验,在SPSS软件中,默认H0成立,即观察频数和实际频数无差别,即两组变量相互不产生影响,两组变量不相关,如果检验P值很高,则假设检验通过;如果检验P值很低,则检验不通过,观察频数和实际频数有差别,两组变量相关。SPSS数据检验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21 ·
22732 阅读 ·
2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旨在分析两组数据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彼此是否独立的变动。SPSS内部提供了多种分析数据相关性的方法:卡方检验(Chi-SquareTest),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和Kendall的tau-b(K)相关系数计算。这四种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下面向大家介绍常用的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 1.卡方检验(Chi-SquareTest) 卡方检验(Chi-SquareTest)是由Pearson提出的一种统计方法,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和自由度下,通过比较...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17 ·
1595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使用SPSS进行一致性分析的相关步骤

一致性分析是指2位及以上观察者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的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分析的问题是同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同一个维度。比如,本教程通过SPSS软件对课堂感受进行一致性分析,将课堂感受数据中的交互性、充分性、课堂融入度、实体课程等效程度进行一致性分析。通过SPSS一致性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判断这四个变量是否满足一致性。 一、数据准备 本例通过SPSS软件新建“课堂感受”数据,点击左上角“文件”-“数据”,即可新建数据文件,数据变量主要包括来自IP、交互性、充分性、课堂融入度、实体课程等效程度...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16 ·
294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进行计算变量的操作

当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除了对比现有的数据信息外,还能通过现有的数值计算出其他变量的参数。不过这就需要用到IBM SPSS Statistics中计算变量命令了。今天,我就以一组产品销售的数据为例,向大家演示一下SPSS计算变量的操作方法。 软件版本及系统:IBMSPSSStatistics;Windows10系统 一、导入统计数据 1、打开数据文档如图1所示,点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数据文档”按钮。 图1:打开数据文档 2、导入实验数据 在“打开数据”的...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15 ·
7551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SPSS中的命令语法如何实现快速删除变量

当我们面对一个庞大的数据集的时候,我们想要对该数据集进行一些操作,可能会觉得比较繁琐。为了快速精准的实现数据过滤操作, SPSS是自带了语法功能,通过语法即可快速实现复杂操作。今天小编将通过快速删除变量的操作,让你感受到SPSS语法功能的强大。快速删除变量打开SPSS软件,并且新建一个数据集。这里为了演示快速删除变量小技巧,在数据集中添加了五个变量,并且增加了部分数据,具体数据集如下图所示。图1新建数据集点击SPSS软件顶部菜单栏“编辑”-“选项”,即可打开选项窗口,再点击选项窗口顶.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2.02 ·
935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进行判别分析

今天将为大家讲解使用spss进行判别分析的相关步骤。1.Discriminant Analysis判别分析主对话框 如图 1-1 所示图 1-1 Discriminant Analysis 主对话框(1)选择分类变量及其范围在主对话框中左面的矩形框中选择表明已知的观测量所属类别的变量(一定是离散变量),按上面的一个向右的箭头按钮,使该变量名移到右面的Grouping Variable 框中。此时矩形框下面的Define Range 按钮加亮,按...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24 ·
1267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任何事物和人都不是以个体存在的,它们都被复杂的关系链所围绕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会具备一定的因果关系,(比如:父母和子女,不仅具备相关性,而且还具备因果关系,因为有了父亲和母亲,才有了儿子或女儿),但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事物都具备因果关系。 下面用SPSS采用回归—线性分析的方式来分析一下:居民总储蓄 和 “居民总消费”情况是否具备相关性,如果具备相关性,那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为多少。下面以“居民总储蓄”和“居民总消费”的调查样本做统计分析,数据如下所示:第一步:我们先来分析“居民总储蓄”...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14 ·
6773 阅读 ·
4 点赞 ·
0 评论

SPSS如何进行Cox回归分析操作

问题与数据某研究者拟观察某新药的抗肿瘤效果,将70名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该新药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共随访2年。研究以死亡为结局,两种治疗方式为主要研究因素,同时考虑调整年龄和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种疗法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变量的赋值和部分原始数据见表1和表2。表1. 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与赋值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对数据结构的分析该研究以死亡为结局,治疗方式为主要研究因素,每个研究对象都有生存时间(随访开始到死亡、失访或随访结束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11 ·
1740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一、问题与数据某研究者拟评估海水淹溺后残留于肺内的海水是否可导致严重的肺损伤,建立动物模型。将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海水灌注右肺,另一组海水灌注全肺,每组6只。每只犬分别于海水灌注前以及灌注后5min、30min、60min、120min检测氧分压PaO2(kPa)。(案例来自于刘桂芬《医学统计学》)试问:(1)不同灌注处理对肺部氧分压有何作用?(2)时间是否也会产生影响?(3)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表1. 海水灌注前后两组杂种犬的PaO2(kPa)测定结果二、对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05 ·
5738 阅读 ·
8 点赞 ·
0 评论

SPSS方差分析应该如何进行

以前,我们在学统计学的时候,做方差分析的话,常常会用到spss这款软件。后来,在工作上,很多实验数据的分析,也还是会用到 spss,用它来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对此,很多刚接触该软件的用户就问到如何用spss做方差分析。所以,本文来讲解用spss做方差分析的方法步骤,帮助大家分析结果的数据差异,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用spss做方差分析教程1. 首先,我们打开 spss 软件,在软件的左下方点击切换到“变量视图”的操作界面。2. 因为要用 spss 做方差分析,故此...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05 ·
2487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SPSS教程——进行卡方检验的相关步骤

作为非参数检验之一的卡方检验用于判断样本是否来自特定分布的总体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总体分布和理论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适用于有多个分类值的总体分布的分析。在这次教程中,我们给大家演示SPSS如何进行卡方检验。下面我们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win10)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演示一遍吧。打开样本数据医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周中,周一心脏病患者猝死的人数较多,其他时间相同。周一到周日的比例近似为2.8:1:1:1:1:1:1。为此在网上搜集了一份心脏病人死亡日期的样本数据,用于推断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0.27 ·
20941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SPSS教程——游程检验使用方法,如何验证数据的随机性

变量值随机性检验、卡方检验和二项分布检验在IBM SPSS Statistics中都属于非参数检验。变量值随机性检验主要是检验数据是否具有随机性,游程检验就是所涉及的具体方法。所谓游程就是对于整个样本序列中连续出现相同变量值的次数。游程数过大过小都说明变量值存在不随机的现象。在这次教程中,我们给大家演示SPSS如何使用游程检验,验证数据的随机性的教程。打开数据这里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份电缆数据,它在各个时间点上记录了设备耐压数据,检测耐压数据的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可以看到该数据案例只有一个数值变量。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0.27 ·
2787 阅读 ·
2 点赞 ·
0 评论

如何使用SPSS判断数据的正态分布

当我们应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会发现许多计量资料的分析方法,例如常用的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等,都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者近似正态分布,但这一前提条件往往被使用者所忽略。因此为了保证数据满足上述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是十分必要的,这一节内容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如何对数据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一、正态性检验:偏度和峰度1、偏度(Skewness):描述数据分布不对称的方向及其程度(见图1)。当偏度≈0时,可认为分布是对称的,服从正态分布;当偏度&g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0.11 ·
9778 阅读 ·
6 点赞 ·
0 评论

SPSS的主要窗口简介

1 数据编辑窗口启动SPSS Statistics 19.0 后,系统会自动打开数据编辑 窗口(Data Editor)。 可以选择菜单栏中的【File(文件)】 →【New(新建)】 → 【Data(数据)】命令,新建一个SPSS的数据文件,如下图所示;或者选择菜单栏中的【File (文件)】 →【Open(打开)】 →【Data(数据)】命令打开一个保存的数据文件。2 结果输出窗口SPSS的Output(输出)窗口 SPSS Viewer,一般随执行统计分析命令而打开,用于显示统计分析结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0.09 ·
2501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SPSS的K均值聚类、分层聚类、二阶聚类有什么区别

K均值聚类、分层聚类、二阶聚类是SPSS聚类分析中常用的三种聚类方法。K均值聚类使用的是欧式距离的测量方法;分层聚类是根据度量的距离远近,构建谱系分析;二阶聚类是利用距离测量得到分类树,然后再利用BIC或AIC准则判别最佳聚类。除了以上聚类原理的不同外,三种聚类方法还有哪些不同点呢?接下来,我们从参数设置与结果解读两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图1:二阶、K均值、系统聚类一、参数设置K均值聚类仅可用于连续变量的聚类分析,因此,如图1所示,其参数设置面板仅提供了一个变量选项。另外,K均值聚类主要是采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0.08 ·
152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SPSS的中分层聚类法的实际应用详解

IBM SPSS Statistics中的分层聚类法,也称作系统聚类法,是按照度量数据距离的远近,对预先设定的分类范围进行聚类的分析方法。其优点是可设定分类的范围、可处理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可选择的数据距离计算方法多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聚类法无法同时处理两种变量类型,即单次分析只能在同一种变量类型中进行。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具体演示下操作方法。一、数据准备本文使用到的是一组包含连续变量(销售额、销售量等)与分类变量(店铺类型、星级等)的店铺数据。图1:店铺数据二、系统聚类参数设置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09.22 ·
468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如何在IBM SPSS Statistics中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

IBM SPSS Statistics的K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采用欧式距离作为分类指标的迭代聚类分析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但由于其聚类原理是将欧式距离相似的数据归为一个类别,因此需采用连续型的数据变量。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演示一下K均值聚类分析。一、数据准备本例使用的是一组店铺的销售数据,包含客流量、销售额与销售量三个连续型变量。我们会使用到以上三个连续变量对数据个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图1:店铺数据二、K均值聚类参数设置K均值聚类分析是SPSS分类分析法中的一种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09.18 ·
1605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SPSS新手教程—两步聚类之结果解读

在《详解SPSS两步聚类之参数设置》一文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两步聚类的优点、分析原理,以及参数设置的技巧。在本节中,会对IBM SPSS Statistics聚类后的结果进行解读,其中会涉及到最终聚类的结果、聚类的质量、变量重要性、聚类特征的解读。如图1所示,我们先来回顾下本例数据在参数设置面板中的详细设置。图1:二阶聚类设置一、数值结果根据上述参数设置,得到如下的数值分析结果。首先看到自动聚类结果,如图2所示为聚类的透视表结果,展示了不同聚类数目下的BIC、BIC变化量、BIC变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09.15 ·
6574 阅读 ·
2 点赞 ·
0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