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求更多,我要学习--一位39岁大一新生的心路历程

在现代社会,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个人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提供其一生发展使用。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职业活动的变化也要求人们不断补充知识。因而,在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里,人的整个一生都要学习。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三五年后就会老化,如果缺乏学习能力,那么就可能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

    今年39岁的陈元明,从外表看上去平淡无奇,混在人群中绝对吸引不了你的目光,但当他和一群群青春飞扬的大学生们一起走在菁菁校园时,又是那样的不寻常。作为我校今年普招生中年龄最长的学生,他自一入校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促使他辞去中学安稳的工作,不远千里从山明水秀的湖北来到西部的新疆,告别熟悉的讲台与自己学生般大小的同学一起在大学陌生的环境里从零学起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踏上他的心路历程去分享他人生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学习,往最前沿奔跑
    1989年毕业于湖北农恳学校的陈元明,在学校的安排下分到了湖北省远安县工作,后调到县实验中学,一天学校发生了起意外事故,有名学生由于失足滑进了校园水池,另一名学生当即跳入水池,因为救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事给当时年轻的陈元明带来极大的震撼,对英雄的崇敬让他按捺不住自己手中的笔,凭借往日广泛的阅读而练就的文笔,他连夜写就一篇人物通讯,稿子很快就在湖北电台播出,并引起极大的社会凡响,让英雄得到应有的社会赞誉。也是因为这件事,让校领导破格录用他为中学语文老师,四年后又因为教学需要,他开始从事历史课的教学,年年奋战在初三的讲台上。这一次次的转变无不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勤学苦练中完成的,别人只看见他在讲台上自如的讲解,旁征博引的举例,却不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唯有一盏小台灯夜夜伴他度过那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让陈元明意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不甘于平庸的他通过三年的学习,很顺利的于1996年获得湖北三峡学院大专文凭,在此基础上,他又再接再励于1996年至1998年获得中央党校函授大学本科文凭。一个个文凭在他看来只是职业发展的需要,是自己人生经历在能力方面的证明。他更看中的还是知识的含金量。
    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据统计,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一旦落后就会被淘汰,只有不断学习,拼命往知识和科技的最前沿奔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长胜!
    另外,随着就业观念的改变,他认为人不会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每个人都愿意有更多的尝试。这一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各种新的挑战。因此新世纪,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老话,今天不仅仅是对好学者的赞美之辞,更是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是,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现在也更注重对"学力"的考察了。学历所代表的仅是过去所获取的知识,而是否具有学习的能力,则决定一个人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陈元明会毫不犹豫的辞去别人眼中安稳的好工作,独自来到大学这一知识的海洋,继续扩充提升自己!
    同样的人生,差别就在过程中和许多人一样,我对于他的好奇更多的集中在,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良好心态上,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在众多压力面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当我问到他对自己的选择是否感到后悔时,他笑而不答,但那坚定的神情已然明确的回答了一切。
    喜爱体育运动的他,对人生有一段独特的比喻,"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和死亡,在这规定好了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上,上苍对谁都是一样的平等,而造成我们不同人生经历的,主要还是中间的过程!我在起跑上不占优势,但通过努力我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听完这段话后,一时间,突然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人的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所以人们常耻笑说:蠕虫虽长,生命却很短。是的,明天就在你我的手中,态度决定一切!
    谈到具体的高考经历时,他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激动,作为八个初三毕业班的历史老师,他的工作强度是可想而知的,就这样,他仍坚持出现在高三复习班的教室里,和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同台竞技。这期间有苦有甜,英语数学就象两座大山一样成为他学习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加之繁忙的工作,让他颇有点力不从心, 每每这时他总会自我鼓励一番,让疲倦劳累全成为继续奋斗的动力。也许是在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带动下,高三的学生们学习都异常勤奋,斗志很高扬,但也有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女生会在紧张的学习中产生许多的焦虑和不安,这时一张张写满了困惑的纸条就会由学生们信任的手传递到他的眼前……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他们师生就是这样携手一同度过难关,迎来最终的胜利!

    爱心接力棒,求学路上诉恩情
    初到新疆,浓郁的异域风情很快让陈元明为之陶醉,新奇的环境陌生的脸庞,都充满活力的向他昭示着不可抑制的生命力,而他此行的目的地--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也正盛装迎接着天南海北的学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让人不由充满着激情想去拥抱未来!
    在新生接待处,陈元明带着录取通知书直奔旅游系而来,询问有关转系的具体事宜,被老师误认为是学生家长的他,在老师对专业前景详尽的分析中,有点哭笑不得。在听取了他的具体情况之后,老师当即同意他从导游专业转到外国语学院俄语班学习,并为他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听说了他辞职深造,现今尚无固定经济来源的求学经历后,贺星岳副校长代表学校为鼓励他的求学精神,同意他的学杂费用缓交,并结合他从教多年的实际情况,安排他担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学工部的王玉刚处长在深入了解他的情况后,破格提升他为校学生会秘书长并负责学生工作……
    这一切都象是冬日的炉火,让陈元明心头暖洋洋的,是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位在求学路上历经了千难万险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说到学习上的困难,年龄对他的影响不容忽视,同班一二十岁的年轻人花十几分钟就记住的东西,他可要一两个小时才记的住,所以大部分时间见他都是在课桌书本前度过的,但是由于记忆花的时间长,它的牢固性也就很明显了,同学记五个忘两个,他却能记五个算五个,这也从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他自身的不足。由于学的是俄语专业,没有任何基础的大家都在零起点,所以他认为通过自己的勤奋,目前在专业学习上的困难不是太大。

    只要努力,未来不是梦
    从火车驶进新疆的那刻起,无垠的戈壁沙漠就激起了他满怀的豪情,关于未来的设想,也在那一刻清晰起来,古诗文中的西域无处不是建功立业之地,热血男儿都渴望去聆听刁斗胡笳苍凉之音,去体验金戈铁马杀伐之情,风华少年都企盼挣脱眼前的平庸与猥琐,到塞外绝域去赢得灵魂的自由与精神的升腾;而今又何尝不是?眼前的戈壁就象一张画纸,静静等着有志者来书写,看着零星点缀在戈壁滩上的骆驼刺生命力旺盛的红柳,他的心象年轻人一样激动起来,一种难言的激动弥漫在整个身体里,当时他在车厢里面对窗外无声的高呼了一句话——“新疆,我来了!”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威廉 ·詹姆斯教授说过的:“只要怀着信念去做你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事业,无论从事的事业多么冒险,你都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我想这话用在陈元明身上颇为合适,当时在亲友们一致的反对劝告下,他还是毅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因为他知道,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期间自己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前段时间,他在电话里向湖北的妹妹开口借钱时,妹妹哭着请他回来,因为家里年仅9岁的儿子需要爸爸,当时他的心在哭泣,可是想到自己的目标,他咬牙强忍住了,与困难的问题斗争时,坚强的韧性是最重要的,轻易承认失败,将会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大障碍。只有当思想中有了信仰的强劲脉动时,人的灵魂才会变的伟大!
    在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他对新疆的明天同样充满了信心,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通过几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已经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身边共同生活的维吾尔族同学,并总结出了不少的心得。起初他很难接受一些少数民族同学夜晚在楼道里大声谈笑唱歌的做法,在与之交往中心理上总会有点的隔阂,但是,一天当他路过校园公布栏的时候,目光却被张海报吸引住了,那是我校获国家级奖学金同学的名单,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位维吾尔族女生;随后进行的“职大杯”篮球联赛上,汉教部的男生们如同黑马般“意外”的捧走冠军的奖杯,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不得不引起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优秀呢?要知道汉教部里没有一名队员是校队成员,他们的平均身高只为175cm,可以说是所有参赛队中最最矮的!经过他认真的分析总结,答案出来了,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协调能力,汉教部的同学在场上团结的就跟一个人似的,身高的不足也由较好的弹跳力弥补了,所以他们的胜利并不奇怪。由此他个人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新疆除去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比起内地落后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相对落后,大部分经济欠佳的地区,教育总是不尽人意,但是凡接受过高等教育熏陶的学生总能表现出较高的道德修养,在这不得不再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终身教育在"从摇篮到墓地" 的口号下,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美国在总结它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经验时认为,教育不仅从娃娃抓起,而且要贯穿整个人生,因为它对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功不可没。
    我们都知道,学习化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化社会即指教育和学习贯穿于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之中的社会。是人人学习、时时、处处都充满学习的社会,陈元明表示在有生之年,他很愿意为实现新疆成为学习化社会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采访后的故事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淌,很快就要结束本次采访了,我在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人生和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
    但不知他是否会将自己的这种价值观带给身边的人,他听完我的表诉之后,很自信的笑着说:“当然会了,我留在新疆生活学习,一旦稳定下来,我很支持我的小孩也在新疆工作,父子一同为实现明天的梦想而奋斗!我相信,通过电话和信件的联系,他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里的!”
    如果说新疆的发展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象陈元明这样的“志愿者”必将为这里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西部开发是一个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巨大工程,古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辈言“新疆富强,我需努力”。

    (编后语)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纪已经过去,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刚刚来临。在这世纪之交,信息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新经济的故事正在上演。新的人才需求,新的教育规律:动态和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使终身教育对一个人适应职业要求变得异常关键全球化的浪潮、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的迅速更新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任何组织或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动态环境,在扩大人们的视野的同时,也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更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唯有不断适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组织或个人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种由环境的动态化内生出的对组织和个人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使得对人才的教育再也不能一劳永逸了;社会对教育的依赖性前所未有地加强,教育出现了新的规律,其使命与新经济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要在这场历史性变革中实现伟大复兴、实现跳跃式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更需要教育创新。这不仅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且由于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才是竞争之根本所在。教育创新,是在教育上推行一种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它既可以表现为新的制度、新的观念、新的领域、新的内容,也可以表现为新的模式、新的教育组织和管理方式、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手段。在新经济语境下,教育信息化是它的重要内容,而它的关键是使得自主探究、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新经济的兴起,使得教育对一个人适应职业要求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只有针对职业需求,加入终身化的学习行列,才可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也提出:终生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目前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立"学习型城市"的构想。现代社会如此迅猛发展,人类文明已是自然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而规律的大潮是不可阻挡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直面这迅捷的变化和现实的挑战,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持续的调整自己,才可能在多变的竞争中胜出,享受由变化 体味持久的进步。以变应万变,才是生存竞争中永远不变的真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