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1. 概念

  1. 文献综述是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进展及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2. 新手写综述的意义

  1. 定课题后一般导师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综述,目的:迫使学生看更多的论文;检验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科研悟性和天赋;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出自己课题的发展脉络和当前的challenge。
  2. 有的学生是导师给idea和技术路线,这种人没有做过一次系统综述调研,在写论文时特别容易写不清motivation或讲不好故事,因为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研究课题的脉络及难点在哪,视野可能局限在某种方法的某一个缺陷上。
  3. 根据课题安排,一定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按时完成对后续开题和实验非常重要。

3. 写综述的三个境界

  1. 单点罗列。需要读懂文献。很多人第一次写综述会写成这种形式,用最精炼的话提炼出一个工作的核心部分,然后把每个独立的工作堆叠在一起。格式:某某年,某某人提出了某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某某手段解决了某某问题/方法的某某缺陷,最终在某某数据集/实验上提高了多少准确度(或其他描述实验效果的句子)。
  2. 点点成线。需要归纳文献。优秀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阶段,该阶段作者阅读大量文献并融入自己思考后,可以找到各个工作的共性,按照共性对方法进行分类。可以看到综述中各个段落线性共存;每个段落拿出来都是独立的,在段落内可以看到每个方法的关系和发展脉络。
  3. 线线成面,贯通古今。需要思辨文献。大师阶段,作者能够挖掘到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提炼出不同类别方法诞生的源头和理由、各自的优缺点、隐藏的关系、发展脉络等,并加入自己的见解。通过综述来还原领域的发展进程,当前的研究难点,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去指引后世的研究者;还会用一张图表区展现大量的信息,所谓一图胜千言。

4. 了解综述

  1. 搜集并精读近两年相关领域的高分综述,主要学习综述的结构和思路。
  2. 在写作中一定要去想,怎样能使其他人在看到这篇综述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你想给其他研究者带来什么便利?其他研究者是否愿意去引用这篇综述?具有总结性的语句和增加图表,可增加被引率。
  3. Building an argument, not a library.写综述的时候,不需要对所有已发表的知识进行总结,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写,毕竟这不是百科全书。你要有重点,一定要时刻想着你的研究问题是如何贯穿始终的,每写完一段,都要问问自己这段话的意义是什么,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可在段落的始末用自己的语言强调论点,这样你的文章就有一条清晰的以你的论点为索引的主线,其他观点都是为这个主线服务的。
  4. 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别的学者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道理或缺陷。如果研究结果不相同,那么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样本量还是试验方法?哪些结果更可靠,为什么?如果研究结果一致,又说明什么问题?既往研究的缺陷在哪里,有哪些地方还要进一步论证?尽量找出不同论文中矛盾冲突的点,凸显出学术圈思维碰撞的火花。比如某些大佬实证得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而其他几位大佬发现负相关,还有一小撮前辈发现根本不相关,学会用however,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等连接词。
  5. case report很难发表,如果case较罕见,可以改成review来投。将case所有参考文献找出来,提炼临床病理资料,绘制生存曲线等。

二、从选题到成文

1. 选题

  1. 内容新颖+近年来稳定进展+适合我国国情+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
  2. 要有明确的motivation和切入点,要和其他综述有区别,否则没有意义。是因为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之前的review已经过时了?还是有一个角度被忽略了导致现有的研究过于倾斜?等等,要能说清楚这篇review的目的。还要考虑哪些人会对自己的综述感兴趣,他们最感兴趣的点在哪里。
  3. 如果自己想写的方向已有review发表,可尝试换个角度切入问题,或写他综述发表之后新出现的争议与结果,有自己独特贡献即可。
  4. 题目不要过大。否则增加阅读整理文献难度,无从下手,顾此失彼,面面俱到却难以深入。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

2. 搜集、阅读、整理文献资料

  1. 检索方法:WOS,Google scholar,pubmed,scopus等,要全+新(近3年文献为主)。(关键词A OR 关键词B) AND 关键词C,可准确定位文献。可用类似transport*方法代替搜索相似关键词。学会索引重点文献的参考文献(scopus可把某篇文献的参考文献引文批量导入NE),及“引用这篇文献的文献”功能。Clinictrial、Trial-Results center等网站可以查阅相关研究,尤其正在进行中尚未发表结果的研究。
  2. 管理:endnote。下载文献:命名“发表年份+关键词”,“+”用空格替换。命名后可按年份排序,非常方便。关键词可根据个人需要由研究内容+文章性质(META/前瞻性/回顾性/综述等)+研究机构名+作者名构成,可直观提示文章核心内容,比用文章题目命名(显示不全)好很多。可建次级目录。推荐软件everything查找本地文献。
  3. 专著、教科书、博士毕业论文、文献。先中后英,先review后article。阅读文献的3个视角:(1)选题后,综述和重要文献是快速了解理论、学说和结论的捷径,要优先阅读,参照别人综述可以理清思路,构建自己综述框架;(2)筛选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室的研究过程及发表论文;(3)了解大牛的研究兴趣及团队的发展过程。
  4. 阅读:
    1. 第一遍泛读,筛选出10余篇useful文献,及10余篇may be useful文献。
    2. 精读重要文献,高亮+读书笔记take home message。开始慢,但随着你的积累增多,阅读速度越来越快,摘录越来越少,指数级变化。文献的阅读是一个从“无可非议”、“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无事生非”的过程。要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优点或者缺点、提出改进方法,以及对未来工作和发展前景的建议和设想,更有甚者,跳出对原有实验细枝末节的讨论,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原理上、方法论上和系统性上加以评价。
    3. 两种阅读方式:
      1. 比较阅读:适合观点相反的文章,和递进文章。
        观点相反文章:品味双方观点差异。还有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读者质疑等。
        递进文章:有的作者把同一数据写成主题相似的不同论文,或在前面基础上有了新进展,可以深入比较作者/课题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以及思路演变的过程,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想法。
      2. 发现隐藏的要点:很多文献中不会记录关于重点的关键问题,或者省略一些细节,但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4. 不同阶段精读重点不同:
      1. 开题: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2. 实验: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
      3. 论文写作: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
  5. 记笔记:可在excel中按年份+标题+关键词+目标/问题+技术路线+主要结果+难点/进展/用途+展望等记录,并加上自己的批注。读文献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这个领域现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哪里?有哪些可以预见的突破点?未来的发展状况会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想多了就有讨论的思路了。
  6. 归类和整理: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分类整理重要文献的笔记,并对相近文献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

3. 搭框架,列提纲

  1. 写的时候一定要先列提纲,再往里面补充内容。分类越细越好,至少要三级。列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提纲列好后可找导师/师兄师姐交流。
  2. 好处:
    1. 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略写什么,帮助理清思路。
    2. 框定要综述的问题,缩小范围。不要让自己的写作“随兴所至”而偏离了方向,失了重点。也容易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3. 写作压力小。想到写一篇文章时,会联想到“写下至少五千文字和阅读一百篇文献”,压力倍增,无从下手。而细分之后,每个点只需一小段文字,没有太大压力。
    4. 有条不紊。所有要讨论的问题列在那里,就像一个to do list,一件一件来,进度非常直观。
  3. 写综述的两条线索:
    1. 由底至顶:以参考文献驱动。目的是科学内容以及谁做过什么。首先找出领域内的几篇核心文献,再彻查引用核心文献的所有文献;将所有文献分类,从中归纳研究的脉络,组织综述的章节。
    2. 由顶至底:以领域的内在逻辑驱动。目的是科学内容,学科内在结构以及发展趋势。找出领域内的核心技术手段,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按照这些核心开展内容。
    3. 对非常复杂的领域,可以考虑先由顶至底划分成子领域,然后对子领域由底至顶分而治之。子领域由底至顶的原因是很难有人对非常复杂的领域可以做出全局由顶至底的综述。

4. 初稿成文

  1. 按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综+述,参照前文。
  2. 综述适合连续几天集中大块时间写;中断几天后前几天看的都忘差不多了。还要注重写作的连贯性:不要在写A问题时去思考B的问题。这里有两层意思,写作A问题时发现了对B问题有用的材料;写作A问题时发现了B问题存在的错误、疏漏或者其他。这个时候,不要停下来,只需要用便签(OneNote)备注一下,备注完之后,继续对A问题的写作,直到完成。再回过头来,整理B问题。
  3. 写作方式:参考英文文献直接写英文比中译英容易,且表达更准确。避免长句,尽量简洁。把文献中的相关结论和语句直接摘下来,最后调整内容的时候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重新组织一下,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
  4. 要有亮点。看下你下载的文献,哪篇被引次数最高,为什么?一般以下文章会被引用:(1)第一篇文章:本领域的开山之作;(2)里程碑式文章:文章达到一个之最,最高、最大、最快等,或者突出的进展;(3)讨论的是核心问题。(4)有总结性结论的句子,eg某个技术的优点是…,和量化的句子,eg目前70%的文章采用了某方法。如果你的综述里能提供这些内容,必定会增加他引次数。1-3是研究型文章干的事,4-1需要你自己概括总结,4-2要统计大量的数据。

5. 反复修改加工

  1. 对录用稿件的评价:属国际研究热点,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是该领域重大课题,内容丰富,值得刊登;国内研究较少,对开展此项工作有推动作用;介绍设计的思路及目前动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综述当前概况,读者将从中汲取教益;内容新颖而重要,能引起有关读者的兴趣与重视;选题很好,对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阶段,有利于读者了解其概貌;内容好,文献新,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重点突出,分析得当;综述较全面,并较深入,反映了当前研究状况;属前沿进展资料,有较大学术参考价值;内容具有进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绍;问题有新意,且存有争议,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2. 对被退稿件的评价:涉及面太窄,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实验依据不足,多为推测性内容;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读后无系统概念;罗列文献,未作分析讨论;题目很大,但具体内容不多;国内已有不少报道,无明显特色;观点有错,原则有误,说服无力;内容肤浅,深度不够,未能反映重大进展;语言表达及结构均差,修改难度很大;资料来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够;文献未经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后矛盾;选题缺乏新意,内容陈旧,文字冗长;材料零散,内容单薄,说理不透;对所综述的领域不熟,写作不得要领。笔者在编辑综述稿件时发现,达到录用要求的稿件,都无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编辑加工后才能刊出。当然,编辑部对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况下,退修的稿件即属准备刊发的稿件。

三、综述的结构

1. 题目

2. 摘要、关键词

3. 前沿

  1. 提出问题,并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2. 综述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动态,写作目的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3. 介绍综述涵盖了哪些内容或子话题,说明综述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组织的,划清综述包含内容的边界,说明哪些内容是综述没有包含的。

4. 正文

  1. 无固定格式,需要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但均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提出作者见解。

  2. 一个段落包含以下部分:本段观点;支持观点的文献的列举、综合描述观点相同的文献;对比观点不同的文献;总结得出结论,连接下一段落。

  3. 并在整个写作中,要不断地给出一些小结论,这相当于给其他研究者可以引用的点。eg B因为什么在近几年取代了A成为研究什么最受欢迎的技术。

  4. 常用写作格式:

    1. 纵式写法: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

      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

      纵是写法适用于发展性综述。要注意描述趋势。eg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A技术比较热门,从哪段时间开始,B技术出现逐渐代替了A,然后对AB进行比较,给出原因。

    2. 横式写法:国际国内横览。

      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 纵横结合式写法。

      eg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5. 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6. 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7. 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8. 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切记不要把引用变成句子改写,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去引用文献。eg 近年来,娱乐圈明星们丑闻不断,这其中包括吸毒的(Chen, 2018),出轨的(Wu, 2019),割韭菜的(Zhao and Huang, 2017),偷税漏税的(Fan, 2018),吃大碗面的(Wu, 2333)。而学术不端这一类全新的丑闻,第一次被Zhai (2019)带入了人们的视线。

5. 总结

  1. 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
  2. 这篇综述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意义。
  3. 要点:上述文献中的主要认同点与分歧点;综合各个文献得出的更加一般性的结论;你的研究在文献综述中所在的位置,或解决了之前研究的哪些不足。

6. 参考文献

  1. 尽量用一次文献。对引用的二次文献要去查证,避免错引文献和错引数据。
  2. 用endnote插入文献。但convert to plain text,且经过其他作者修改后,即使增删一个文献,其他文献的索引号都要变更。这个时候容易出错。可使用以下方法:对每个要改动的文献索引后加(或*)标注,并在其后加上新的参考文献索引号;查找-删除和前面的索引号-改变完成。
  3. 近5年文献占比90%,近3年的文章占比70%。

7. 图片和表格

好的综述都有精美的图和清晰的表,一般有一下几类。

  1. 类似字典的文献总结表格:eg年份+标题+关键词+目标/问题+技术路线+主要结果+难点/进展/用途+展望+参考文献等。工作量大,但更容易找到领域的发展趋势,能给作者及后人带来极大便利,可在写正文前在excel里总结文献,先苦后甜。
  2. 作者对研究领域的总结表格:eg技术优缺点的比较。
  3. 作者自己作图:流程图(用来描述客观规律)、树状图(总结特点)。
  4. 引用他人文献中的图:即一些清晰且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某些技术的图片。图片的版权:不用担心,投稿期刊的编辑会去搞定。图片的质量:从其他文献中摘取图片时,不要使用截屏的方法,这样图片的分辨率不够。应该用PHOTOSHOP打开PDF文件,对所需的图片进行裁剪,再另存为TIFF/JPEG格式。在PPT中绘制的图,千万不要用PPT的“图片另存为”功能,那个分辨率太弱了,应该将PPT另存为PDF,然后用PHOTOSHOP处理。
  • 1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轨迹跟踪技术是一种用于追踪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和姿态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医学影像等领域。本文将对轨迹跟踪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一、发展历程 轨迹跟踪技术起源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早应用于视频监控和目标追踪。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轨迹跟踪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主要的轨迹跟踪方法包括基于颜色直方图的方法、基于背景分割的方法、基于特征点的方法等。 21世纪初,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现,轨迹跟踪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自动学习特征,从而提了轨迹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成为轨迹跟踪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现状 目前,轨迹跟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医学影像等领域。在机器人领域,轨迹跟踪技术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任务执行。在无人机领域,轨迹跟踪技术可以用于无人机的航迹规划和目标跟踪。在自动驾驶车辆领域,轨迹跟踪技术可以用于车辆的自主导航和目标跟踪。在医学影像领域,轨迹跟踪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图像的分析和诊断。 目前,轨迹跟踪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跟踪算法的研究和优化。 2. 轨迹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和实时性的提。 3. 轨迹跟踪算法的多目标跟踪和分割等问题的研究。 4. 轨迹跟踪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优化。 三、未来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轨迹跟踪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轨迹跟踪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度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 2. 融合多种传感器的轨迹跟踪技术。 3. 轨迹跟踪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4. 轨迹跟踪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总之,轨迹跟踪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和福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