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简单之美》这本书基本上完稿了。当时还没有确定书名,为此和福川讨论了很久,想到过大道至简、道法简单、软件开发之禅、求简、简法,最后定 了简单之美,我们感觉这个名字比较朴素,也充分表达了本书的意思。另外,好像“之美”还有一个系列。在网上搜了搜,也没有找到名为简单之美的书。
其实,因为自己的原因,交稿晚了几个月,感谢福川的宽待处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天天晚上坐在两岸咖啡店,吸烟、写作、喝咖啡,凌晨回去的时 候,常常对自己的清醒感到害怕,因为我感觉不到身体的正常预警信号。我的胆囊已经摘除了,我可不想再亏待我的肝和肺。所以,当最后交稿的时候,我一面激 动,一面在微博上发泄了一把,终于把这本书TMD写完了。哈哈。
完稿之后是审稿。感谢福川、小波、文柯和彬兄,他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我又多次回顾了自己的书,在和他们的讨论中,一些想法变得更加成熟,一些逻辑不清的地方也做了修改。最后,产生了这样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本书思想的浓缩了。
多年以来,不管是从事一线的软件开发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作者一 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业界有这么多知识财富,可是在实践中真正能够被吸收和应用的却很少,这些知识财富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软件开发人员的热情和渴求也 是毋庸置疑的,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问题要归结于思想和文化。
无论方法论也好,管理理论也好,都是技术层面的,它们来自于大师们的总结和提炼,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它们有复杂的上下文,例如在敏捷开发中没有提到或者 强调的——注重个体文化、专业化思想、以及多元化价值认同等,这些都属于思想和文化的范畴,它们是方法论和者管理理论的运行环境,换句话说,如果割裂这些 上下文,机械来运用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效果就总是不好。
所谓机械运用,就是追求形式化的执行,而没有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展开思考。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对思想和文化的关注。成熟的思想和文化,可以使软件开发中的 每一个细节都变得浑然天成,相反,不注重思想和文化的建设,就只能依赖无法预料的外部约束,例如,沉迷于方法论的技术细节而无法自拔。事实上,在软件开发 领域,没有解决问题的银弹,没有提升效率的短期计划,也没有获得成功的操作指南,一切都依赖于人。
接下来,3月初,在JE上发了一个帖子介绍自己的书。写了书,就总想推广给更多的人知道,事实上,写博客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很感谢那些关心帖子 的朋友们,他们的批评和赞同都让我很受益。至今,这个帖子已经被浏览了近2000次,样章下载了近400次。当然,最让我高兴的是,样章的内容得到了一些 朋友的共鸣,这比什么都要重要。如果书只是像小摆设一样卖出去,作者是不会得到心灵上的快乐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其他两个论坛上也发了帖子,认识了一 些同样在关注软件开发领域的朋友。
现在,书仍然在编辑阶段,估计在4月中旬面世。从08年9月开始写第一篇《简单是王道》博文开始,距现在已经近一年半的时间了。关于软件开发中简单之美的话题差不多也可以划个句号,老实说,自己所有的观点都已经在书里了。
对我来说,在一生中能写一本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这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也该忙点别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