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通信背景知识介绍

    每个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在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地址保护机制下,进程无法访问其他进程的地址空间,所以必须借助于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函数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有自己的独立地址空间。为了保证多个进程能够彼此互不干扰地共享物理内存,操作系统利用硬件地址机制对进程的地址空间进行了严格的保护,限制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地址空间。进程通信的主要方式有:
    
 1)共享内存区:通过系统调用创建共享内存区。多个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调用)连接同一个共享内存区,通过访问共享内存区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使用共享内存区时需要利用信号量解决同步互斥问题。

 2)消息传递:通过发送/接收消息,系统调用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当进程发送消息时,系统将消息从用户缓冲区复制到内核中的消息缓冲区中,然后将消息缓冲区挂入消息队列中。进程发送的消息保持在消息队列中直到被另一进程接收。当进程接收消息时,系统从消息队列中解挂消息缓冲区,将消息从内核的消息缓冲区中复制到用户缓冲区,然后释放消息缓冲区。

3)管道系统:管道是先进先出(FIFO)的信息流,允许多个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允许多个进程从管道读出数据。在读/写过程中,操作系统保证数据的写入顺序和读出顺序是一致的。进程通过读/写管道文件或管道设备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

4)共享文件: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共享功能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这时,也需要信号量解决文件共享操作中的同步和互斥问题。

5)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了 Binder通信机制
 

Binder在Android系统中江湖地位非常之高。在Zygote孵化出system_server进程后,在system_server进程中出初始化支持整个Android framework的各种各样的Service,而这些Service从大的方向来划分,分为Java层Framework和Native Framework层(C++)的Service,几乎都是基于BInder IPC机制。

  1. Java framework: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例如 ActivityManagerService(用于控制Activity、Service、进程等) 这个服务作为Server端,间接继承Binder类,而相应的ActivityManager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 当然还有Package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等等很多系统服务都是采用C/S架构;
  2. Native Framework层:这是C++层,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pBinder。例如MediaPlayService(用于多媒体相关)作为Server端,继承于BBinder类,而相应的MediaPlay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pBinder类。

总之,一句话"无Binder不Android"。

http://gityuan.com/2015/11/07/binder-start-sm/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