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JAVA编程思想——排序
Java 1.0 和1.1 库都缺少的一样东西是算术运算,甚至没有最简单的排序运算方法。因此,我们最好创建一个Vector,利用经典的Quicksort(快速排序)方法对其自身进行排序。
编写通用的排序代码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执行比较运算,从而实现正确的排序。当然,一个办法是为每种不同的类型都写一个不同的排序方法。然而,应认识到假若这样做,以后增加新类型时便不易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
程序设计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发生变化的东西同保持不变的东西分隔开”。在这里,保持不变的代码是通用的排序算法,而每次使用时都要变化的是对象的实际比较方法。因此,我们不可将比较代码“硬编码”到多个不同的排序例程内,而是采用“回调”技术。利用回调,经常发生变化的那部分代码会封装到它自己的类内,而总是保持相同的代码则“回调”发生变化的代码。这样一来,不同的对象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比较方式,同时向它们传递相同的排序代码。
如下“接口”(Interface)展示了如何比较两个对象,它将那些“要发生变化的东西”封装在内:
interface Compare {
boolean lessThan(Object lhs, Object rhs);
boolean lessThanOrEqual(Object lhs, Object rhs);
} ///:~
1 代码1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ortVector extends Vector {
private Compare compare;// To hold the callback
public SortVector(Compare comp) {
compare = comp;
}
public voidsort() {
quickSort(0, size() - 1);
}
private voidquickSort(intleft,intright){
if (right > left){
Object o1 = elementAt(right);
int i = left- 1;
int j = right;
while (true) {
while (compare.lessThan(elementAt(++i), o1))
;
while (j > 0)
if (compare.lessThanOrEqual(elementAt(--j), o1))
break; // out of while
if (i >= j)
break;
swap(i, j);
}
swap(i, right);
quickSort(left, i - 1);
quickSort(i + 1, right);
}
}
private voidswap(intloc1,intloc2){
Object tmp = elementAt(loc1);
setElementAt(elementAt(loc2), loc1);
setElementAt(tmp, loc2);
}
}
2 代码说明
其中
privateCompare compare; // To hold the callback
保持回调。
“回调”一词由于quickSort()方法“往回调用”了Compare 中的方法。从中可理解这种技术如何生成通用的、可重复利用(再生)的代码。为使用SortVector,必须创建一个类,令其为我们准备排序的对象实现Compare。此时内部类并不显得特别重要,但对于代码的组织却是有益的。
3 代码2:
进行string对象的排序,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tringSortTest {
static classStringCompare implements Compare {
public boolean lessThan(Object l, Object r) {
return ((String) l).toLowerCase().compareTo(((String) r).toLowerCase()) <0;
}
public boolean lessThanOrEqual(Object l, Object r) {
return ((String) l).toLowerCase().compareTo(((String) r).toLowerCase()) <=0;
}
}
public 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SortVector sv = new SortVector(new StringCompare());
sv.addElement("d");
sv.addElement("A");
sv.addElement("C");
sv.addElement("c");
sv.addElement("b");
sv.addElement("B");
sv.addElement("D");
sv.addElement("a");
sv.sort();
Enumeration e = sv.elements();
while (e.hasMoreElements())
System.out.println(e.nextElement());
}
} /// :~
4 代码执行及说明
A
a
b
B
c
C
d
D
内部类是“静态”(Static)的,因为它毋需连接一个外部类即可工作。大家可以看到,一旦设置好框架,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重复使用象这样的一个设计——只需简单地写一个类,将“需要发生变化”的东西封装进去,然后将一个对象传给SortVector 即可。
比较时将字串强制为小写形式,所以大写A 会排列于小写a 的旁边,而不会移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然而,该例也显示了这种方法的一个不足,因为上述测试代码按照出现顺序排列同一个字母的大写和小写形式:A a b B c C d D。但这通常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经常处理的都是更长的字串,所以上述效果不会显露出来(Java 1.2 的集合提供了排序功能,已解决了这个问题)。
继承(extends)在这儿用于创建一种新类型的Vector——也就是说,SortVector 属于一种Vector,并带有一些附加的功能。继承在这里可发挥很大的作用,但了带来了问题。它使一些方法具有了final 属性,所以不能覆盖它们。如果想创建一个排好序的Vector,令其只接收和生成String 对象,就会遇到麻烦。因为addElement()和elementAt()都具有final 属性,而且它们都是我们必须覆盖的方法,否则便无法实现只能接收和产生String 对象。
5 内部匿名接口
采用“合成”方法:将一个对象置入一个新类的内部。此时,不是改写上述代码来达
到这个目的,而是在新类里简单地使用一个SortVector。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实现Compare 接口的内部类就可以“匿名”地创建。
6 代码3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trSortVector {
private SortVector v= newSortVector(
// Anonymous inner class:
new Compare() {
public boolean lessThan(Object l, Object r) {
return ((String) l).toLowerCase().compareTo(((String) r).toLowerCase()) <0;
}
public boolean lessThanOrEqual(Object l, Object r) {
return ((String) l).toLowerCase().compareTo(((String) r).toLowerCase()) <=0;
}
});
private booleansorted= false;
public voidaddElement(String s){
v.addElement(s);
sorted = false;
}
public String elementAt(int index){
if (!sorted) {
v.sort();
sorted = true;
}
return (String) v.elementAt(index);
}
public Enumerationelements() {
if (!sorted) {
v.sort();
sorted = true;
}
returnv.elements();
}
// Test it:
public 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StrSortVector sv = new StrSortVector();
sv.addElement("d");
sv.addElement("A");
sv.addElement("C");
sv.addElement("c");
sv.addElement("b");
sv.addElement("B");
sv.addElement("D");
sv.addElement("a");
Enumeration e = sv.elements();
while (e.hasMoreElements())
System.out.println(e.nextElement());
}
} /// :~
7 执行结果及说明
A
a
b
B
c
C
d
D
这样便可快速再生来自SortVector 的代码,从而获得希望的功能。然而,并不是来自SortVector 和Vector的所有public 方法都能在StrSortVector 中出现。若按这种形式再生代码,可在新类里为包含类内的每一个方法都生成一个定义。当然,也可以在刚开始时只添加少数几个,以后根据需要再添加更多的。新类的设计最终会稳定下来。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仍然只接纳String 对象,也只产生String 对象。而且相应的检查是在编译期间进行的,而非在运行期。当然,只有addElement()和elementAt()才具备这一特性;elements()仍然会产生一个Enumeration(枚举),它在编译期的类型是未定的。当然,对Enumeration 以及在StrSortVector 中的类型检查会照旧进行;如果真的有什么错误,运行期间会简单地产生一个违例。事实上,我们在编译或运行期间能保证一切都正确无误吗?(也就是说,“代码测试时也许不能保证”,以及“该程序的用户有可能做一些未经我们测试的事情”)。尽管存在其他选择和争论,使用继承都要容易得多,只是在造型时让人深感不便。同样地,一旦为Java 加入参数化类型,就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在这个类中可以看到有一个名为“sorted”的标志。每次调用addElement()时,都可对Vector 进行排序,而且将其连续保持在一个排好序的状态。但在开始读取之前,人们总是向一个Vector 添加大量元素。所以与其在每个addElement()后排序,不如一直等到有人想读取Vector,再对其进行排序。后者的效率要高得多。这种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就不采取行动的方法叫作“懒惰求值”(还有一种类似的技术叫作“懒惰初始化”——除非真的需要一个字段值,否则不进行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