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先进的单词记忆法是什么样的?个人认为,是本人创立的一种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方法,即左右互搏记忆术。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在桃花岛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武功,叫【左右互搏术】,可以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左右手相互搏击或同时打出两种拳法和招术,既能自我相互促进,又能令对手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本人也发明了一种单词记忆法,称之为【左右互搏记忆法】。
个人认为,英语单词由26个字母构成,但这是一种历史演化的结果,其实最初是没有或不足26个字母的。英文字母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字母大写阶段,因为小写字母还没有出生呢;另一个阶段,是小写字母阶段,小写字母被发明之后,虽然大写字母依然存世,并被运用,但其使用的广泛性、频度、密度大势降低,人们书写上更多、高频地使用的是小写字母,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书写工具(笔等)和书写材料(纸等)的发展和进步,及先进笔、纸等书写工具和材料的广泛使用;二是教育与文化的发展,识字人口的增加;三是一些相关专业人士(语言文字学家等)的参与与努力的结果。
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或特点,就是大写字母多为直线条,而小写字母多为曲线,比如我们来看一下F和f,这同一个字母的两种书写形式:
天下最好的单词记忆法:左右互搏法 = 左脑-负责逻辑 + 右脑-负责想像 = 万法相融,融会贯通
为什么会这样,这和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有重要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由于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的局限或约束,导致文字符号更多的是直线条的表现形式,再加上官府和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文字与书写的俗化或通俗化不强,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所谓的端庄与优雅来,外加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需求与驱动力不强,因此,书写可以不讲究多大的效率,这就导致了全世界范围的文字符号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基本都是一个样子——就是主要是由直线构成,书写速度很低,这和现在人们的书写方式和速度,有着天壤之别,以本人为例,年轻时候刚学五笔打字那会,测试最高速度是每分钟打273个字母,在电脑上平均每秒输出4个多字符,双手同时参与,相当于平均每秒每只手要输出2个多字符,本人打字算是比较快的,但和更为优秀的专业打字员相比,我还是要逊色很多很多的,上面提到的是英文的输出或打字速度,事实上,本人打中文汉字,最快每分钟只能打一百多个汉字,而在专业的打字训练的圈子里(QQ群),有一部分人,每分钟可以打出汉字250以上,有一些甚至达到300多个,其打字速度有多飞快,可想而知,但这并不是极限,因为真正的速录员(比如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法院等专业场景中),他们使用专业的打字输入设备,其文字输出速度通常是300起步,一些优秀的速录师,通常可以达到每分钟500甚至600字(汉字)输出速度,这对于现代普通人来说,那都是似乎望而却步的境地,对于古人来说,只能说是一种神话级别的存在,但我们知道,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因为古人搞的是什么泥板文字,是什么甲骨文,那根本不是在写字,因为那是在刻字,那根本谈不上书写速度,它们拥有的,只能是刻画或刻划的速度,再加上泥板文书的泥板、甲骨文的龟甲和牛骨之类的书写材料,古人的书写速度事效率,那想想都知道,所以,书写和识文断字,自古以来,都是有权有势有钱人的事情,是贵族或社会上层人的事情,所以是既庄重、又优雅,庄重优雅到效率低下,没办法,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必有其局限性,这是天定的命数,一时根本不可能突破,只能交给漫长的时间,去盘,盘到一定程度,时机才会成熟,革命才会爆发,历史的线条才会陡然上扬,其实,全世界,都是到了才近现代或靠近近现代的时间段,书写速度才有了几次革命性的变化的。
进一步而言,英文字母小写的发明或创造,就是基本这样的原因或需求而诞生或出现的。它的出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书写便利性、书写效率的需求,当然,还包括部分审美的需求等其它原因,最终促进了这一点,而这一切的本质,其实是生产力的提高的一种表现,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与传播及大范围的使用。
我如此啰嗦地讲这些,其实是在告诉大家伙,英文单词的记忆,要想高效,需要词源追溯的或词源法做一定的基础或支撑作用,而词源追溯的最终结果,我们会发现,无论有多少个英语单词,万变不离其宗,它肯定是由英文字母组成的,而英文字母,明明白白的就摆在那,只用26个,大写小区分开来,就是52个,但在使用上,本质上其实还是26个,因为大写和小写本质上是同一个声音符号的书写这种方式上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已。而词源追溯的目的,除了做学术上的考察、考究或研究外,还有两个非常现实的目的,一个就是提供单词记忆的线索或依据,另一个就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和记忆的效率。线索和依据,是一种底层支撑,也是一种科学性的体现,而效率的提升,也是一种最为现实的需求,是运用层面的要求。这就像和一个表达流利的人谈话,内心有一种通畅感和舒适感一样,而和一个口吃、结巴的人说话,聊天的过程,不免让人心生别扭是一样的。我们在记行单词的记忆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当我们记忆的效率低下的时候,我们的记忆的过程,就像一个口吃或结巴的人说话是一个样子的。
试想,对于同样的100个单词,如果你是过目不忘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感觉;相反,如果你对这100个单词,总是记了忘,忘了记,一年过去了,第二年对于曾经的它们,你还在回头时不时的要去学习和记忆它们,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一道菜,炒了100遍,你还放到自己碗里要生吃它?你是不是想吐呀。是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对于英语单词,在学习记忆它们这件事上,我相信,所有人的梦想,都是过目不忘。而事实上,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部人的体验和过程,却此与恰恰相反。所以,事情发展到最后,大家恨的不是单词,恨的是自己,几个单词都记不住;这就吃饭时,恨的不是菜坏掉了,而是恨的是炒菜的师傅,为什么他的手艺如此之差;就像一个穷人,恨的不是日子过得为什么如此艰困和困苦,恨的是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甚至自己的祖上为什么这么没用,也不多积攒点家业传下来,让自己活着要受这么多的苦楚和窝囊。
那些英语的所谓学渣,当人们在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也在批评自己,甚至,他们也在想,我这辈子,为什么倒了这么大的霉,没遇见几个英语好老师,教给我记单词的好办法,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是大学英语教授级别的人物,让自己从小就有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现在倒好,几个单词,怎么记也记不住,一上英语课,就犯困、就想死,一英语考试,那就是天书,那就是外星文字,那就是一坨又一坨的大便,看着都难受、看着就想吐,大家仿佛却还要让他生吞了这狗屎、牛粪一样的东西,这些所谓的英语学渣的内心,不就是这样想的吗?你在批评他不好好学英语之前,他早就把自己批得无地自容、无一是处,批斗大会在自己内心早就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结论就是,他认为自己,在学英文方面,天生就是废柴,天才就不是这块料,这是命,是永远无法更改的事实。难道,他们不是这样想的吗?这就像世上有多少学渣,在回答学习这件事情时,他们通常都是统一了口径似的、高度一致,他们会说,他宁愿到工地上去搬砖,也不想读书,因为看着就烦、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啊;她宁可去站街、哪怕这一世当妓女,她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那都是啥玩意呀,看着就晕,让自己去读书,那比坐牢、种地、遭人唾骂、比登天还要难、还要痛苦千百倍。
英语学渣的内心总结:人生在世有三大难事——钱难挣、屎难吃、英语单词最难记
那读书、记单词,有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呢?个人认为,是有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认为,将来,只需打一针,就能将现在人们读二三十年的书,一次性获得和解决,除了少部分和运动、情绪等因素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除外。不过,我说的这个东西,是将来。但现在,在英语单词记忆方面,个人认为,也有类似或接近这样效果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英文单词的记忆,无限地趋近过目不忘。
(1)对于善游者来说,水是天堂
(2)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水是地狱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个人认为,就是能根据单词的含义,能将单词画出来或拼出来,就能达到类似过目不忘的效果。它的依据,主要是五点:
- 【1】字母象形
- 【2】结构记忆法/词根词缀法
- 【3】词源依据
- 【4】想像力
- 【5】经典场景之最佳会意或诠释法
将以上这五点融合在一起,对学习记忆单词的人进行有效引导学习,外加其它一些特定方法或工具的加持,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常规学校教育中要求学习和记忆的单词(中小学到大学考研等),通常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 cost:
- cast = c手->爪形、爪->抓取 + a(通o)石头、石子;一块石头/石子;一(通字冠词a、an) + s水、水波、水纹;流水等 + t一次动作完成 = 用手抓取一块石子,投掷出去,扔到水中(动作完成,表这是一个动作,因此是动词) = 投掷,扔
- cost = 通cast = c手 + o硬币 + s扔 + t = 手拿钱扔到水里,相当于打水漂,因为钱已经花了去了 = 把钱扔出去,付钱 = 花费;费用
简化记忆:
cast -> cost = c手、爪、抓 ->a石头/o硬币 + s水纹、涟漪 + t古格属形式残留,表动作完成 = cast扔;cost花费
进而我们可以记忆词根caus-/cus-,表示【原因、理由】、【动机】、【引起、导致】等含义
【底层逻辑】词根caus-/cus- = 通cast(和投石水中有关),投石是水面泛起涟漪的原因 = 原因;引起
- cause n.原因;理由 v.导致;引起 //通cast(扔、投掷)。结构:= c抓 + a石头 + u水容器、水、水体 + s水流、水纹 + e尾素 = 投石于湖,水波荡漾 = 投石是涟漪产生的原因 = n.原因 v.导致,引起
- because conj.因为
- excuse 对不起;原谅 //= ex出,向外 + cuse原因,理由、借口 = 说理由、找借口,表示对不起,请求原谅
- accuse v.控告,指控;谴责,指责 //= ac-(ad-=to)朝、向;加强 + cuse理由;导致、造成 = 指控某人造成(灾难、伤害、损失或不良后果)、指控某人是罪魁祸首,是肇事者 = 指控,控告
- accusation n.指控,控告,起诉,控诉,告发,谴责
我们再来看一下汉字篆书【水】字的写法:
- accusation n.指控,控告,起诉,控诉,告发,谴责
它的本质,其实类似英文字母的三个S横写在一块,而这个S形的本质,即是流水或水纹/水波(或涟漪)的形象。
所以,我们进一步,得到了词根cuss-(strike,shake) 表【击、打;动荡,动摇】
词根解释:cuss = c手 + (a/o)石头 + u水、水体 + ss水婆、涟漪 = 以手投石于湖,一层层涟漪动荡开来 = 击打;动荡、动摇或摇动
例词:
- discuss = dis分开、分散、分别 + cuss击打;动荡(头脑分暴) = 分别讨论 = 讨论
- concussion n.冲击;震荡(con-一起;全部或共同,-ion名缀)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发现,西方人对于【钱】和【水】的感受或关系表达,和中国人是类似的,也就是说,在【钱】和【水】上中西方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对于记忆下面这样的单词,也是很简单的,对不对?
- salary n.薪水 //词源上的salt(盐)、salty(盐的)相通
- salt n.盐,盐巴 //通沙了sand,盐粒像沙粒一样?
- sand n.沙 //通汉字【沙】。结构:= sa沙 + nd动、名缀,如find(发现)、hand(手)。S通汉字【水】
- 水,带来沙子。(sandbeach沙滩、beach海滩)
- sand n.沙 //通汉字【沙】。结构:= sa沙 + nd动、名缀,如find(发现)、hand(手)。S通汉字【水】
- salt n.盐,盐巴 //通沙了sand,盐粒像沙粒一样?
- wage n.工资,工钱 //工资就是水?哈哈,W <=> Water <=> wage,是像水一样会涨会跌吧?
- wag v./n.摇摆;摆动 //= w曲折->水 + a + g前腿;走 = 走起路来,像水一样晃荡摇摆 = 摇摆
那这和左右互搏记忆法有什么关系吗?有的,因为字母象形,是字母含义的来源,字母含义是单词含义的来源。
而大写字母的历史非常久远,小写英文字母的历史则相对短暂得多;但反过来,对于单词含义的形成与解释,个人认为,小写字母大多数情况下更为合理,运用更广,频次更高。因上,个人以为:
【1】大写字母(A-Z):类似我们的【左手】 //相对较少使用,低频,偶尔
【2】小写字母(a-z):类似我们的【右手】 //经常使用,高频,更加合理和顺手
二者是互补的,相互左进的,左手别扭之时,右手则常常通顺得很;右手别扭之时,左手有时候则显出威力来;而有的时候,左右的相互配合,都很顺。
当然,也存在部分左右手都不顺的时候, 但我向大家保证,这种情况非常之少,所以不用担心。
说了这么多,以我以上所举之示例,你觉着你顺拐了吗?能做到接近过目不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