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领域25个最有影响力的人(上)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每年都会通过读者和编辑,评选对 Internet 带来影响和推动的人。今年的名单包含当今 Web 领域最有影响力的 25 个人。


吾将上下而求索: Steve Ballmer
microsoft.com

Ballmer 有很多事要做。他要让微软在保持桌面垄断的同时成为 Internet 的重要选手,要在 Vista 失利之后重塑用户对 Windows 的 信息,在收购 Yahoo! 失算之后为 公司指明方向。微软依然很赚钱,它每月的进项是18亿美圆现金。然而在一个软件由桌面转向 Web 的时代,微软正被 Google 超越。微软的广告业务在赔钱,搜索份额在美国只占8.3%,本来指望靠收购 Yahoo! 改变这一状况,无奈在失去 Bill Gates 的帮助之后,现在的 Ballmer 面临新的功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Mitchell Baker
mozilla.org

4年前,当 Mozilla 基金会的灵魂人物 Mitchell Baker 推出 Firefox 浏览器的时候,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 IE。Baker 的目标是让 Web 开放。如今 Firefox 的市场占有率接近20%,而 IE 从 95% 跌至 72%。绝大多数 网站对 Firefox 和 IE 一视同仁。最近,Firefox 也受到威胁,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横空出世,Baker 认为新浏览器的出现是逼迫我们做到最好。Mozilla 正在进军移动浏览器。



创新者: Jeff Bezos
amazon.com

去年,Bezos 使 Amazon 的股价一路攀高,那些因为公司在技术和派送上大手笔花钱而颇有微词的人因此闭口。如今,Bezos 14 年前创办的这家公司已经在创新业务模式上如鱼得水,Kindle 电子书,面向企业的云计算服务,Bezos 注定是一个在数字领域靠创新赚钱的人。



三驾马车打天下: Sergey Brin, Larry Page, and Eric Schmidt
google.com

Google 的三驾马车,CEO Schmidt ,技术主管 Brin 以及产品主管 Page 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功地将 Google 推上搜索举人的宝座。迄今,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把持公司的飞速增长,他们有18000名员工,今年的收入为162亿美金,增长53%,丝毫不受经济下滑的影 响。他们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客户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挑战。目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告诉世界,当他们在创业初期提出“不做恶”的口号时,他们是认真的。






目光如炬的投资家: Jeff Clavier
softtechvc.com

曾是天使投资人的他,去年在 Palo Alto 创办风险投资公司 SoftTech VC。这个法国人远没有他的同行们惹媒体注意,但在各种 Web2.0 大会上,Clavier 总会被大批创业者围住。他有一副好眼力,能看到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如新闻聚合服务 NetVibes,个人金融服务 Mint,社会网络广告服务 SocialMedia,他投资的5家公司都成功地逃脱了被收购的命运。




爸爸熊: Paul Graham
ycombinator.com

Graham,一个曾是程序员的作者,因一本《如何创业》而被那些未来的企业家们追捧。几年前,他 创办了 Y Combinator,一个专门孵化技术公司的风险投资企业。他们每年两次提供大约20000美金的种子基金,帮助那些年轻人将创业点子变成现实。社会新 闻网站 Reddit 就是 Y Combinator 孵化的最成功的企业,2006年被 Condé Nast 收购。




The Muckracker: Arianna Huffington
huffingtonpost.com

大选临近,Huffington 的政治博客成了华盛顿众多媒体业者与那些左倾选民必看的网站。每月有超过800万人访问这个网站,他们留下了大量 评论。Huffington,这个毕业于 剑桥,写过12本书的女子,掌握着主流媒体的话语动向。她的下一个创业计划是在大都会区创建本地新闻聚合服务。




智者: 伊藤穰一
joi.ito.com

伊藤穰一一开口,数字精英纷纷侧耳。他一度是大学的退学生,夜总会 DJ,现在是 Web 世界顶尖的思考者。他写的文章涉猎最新技术,从在线游戏,到社会网络。这个日本人还是个企业家,天使投资人,投资了 Flickr, Six Apart等公司,还是 Socialtext, Technorati 等公司的懂事会成员。目前,他是非赢利组织 Creative Commons 的 CEO,帮助作家,艺术家让他们的作品在线。



人精: Steve Jobs
apple.com

1996年重返 CEO 一职之后,Steve Jobs 让苹果起死回生,Jobs 引领了电子媒体消费革命,从音乐,电视节目到电影。iTunes 目前是最大的音乐零售店,到6月份,已经拥有50亿首歌曲。2007年以来,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无线领域,靠 iPhone 挑战行业巨头 Motorola 以及 Research。



不一样的网易拍: Jonathan Kaplan
theflip.com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买一架摄象机,整天拍,磁带塞满抽屉,堆满书架,直到第二个孩子 出生。Pure Digital Technologies 的 CEO Kaplan 7年前创业,他们的130美元的 Flip 摄象机,小巧,简单,一摁就能拍摄,可以很容易将节目上传到 PC 或 YouTube,小孩子也会用。Flip 的成功造就了在线视频分享的流行,同时逼迫 Sony, Samsung 推出更简单的产品。



天生爱沟通: Loic Le Meur
Leweb3.com
seesmic.com

Le Meur 天生爱沟通,这为他带来了好处。他屡次创业,在巴黎创办了 Le Web,这个颇受欢迎的大会召来了全世界的博客主前来参加。目前,没有人比 Le Meur 更对 Twitter 之类的应用更狂热,他创办了 Sessmic,号称视频版的 Twitter,允许用户上传短视频沟通。



外行领导内行: 马云
alibaba.com

对很多中国的企业家来说,马云是他们的英雄。曾是学校教员,43岁的马云是 阿里巴巴集团的 CEO,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导者,这个位于马云故乡杭州的公司控制着 Yahoo 中国和淘宝网。该公司的旗舰产品是 Alibaba.com,一个 B2B 网站,在中国的出口商与国外的采购商之间搭桥。马云去年11月成功实现在香港的15亿美金的 IPO,并靠募集的资金将市场推向基本,印度和韩国。
草根的胜利: Matt Mullenweg
Wordpress.org

随着社会媒体的扩张,WordPress 的影响也在增加,这个博客平台吸引了绝大多数认真的博客主,开源是其成功的一个原因。Mullenweg 2001 年开始写博客的时候,他使用开源软件开发 Web 工具,最终发展为 WordPress。去年,WordPress 站点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达到1亿零300万次访问,而 WordPress 的对手 Typepad 的访问量只有2000万。




老而弥坚的: Rupert Murdoch
myspace.com

Murdoch 2005 年以5亿8000万美元买下 MySpace,在 News 公司旗下,MySpace 从一个用户向朋友发送消息,或者收听那些未签约乐队音乐的站点,发展成一个羽翼丰满的娱乐门户,每年的收入大约8亿美元。这个拥有1亿1700万用户的网 站,已经签约播出电视节目,今年9月,他们还推出 MySpace 音乐频道,由4大唱片公司同 Indie Players 联合推出。现在,Murdoch 面临的挑战是将流量和内容转变成可以同 Yahoo 之类的服务抗衡的广告服务。




不爱钱却被钱追着跑的: Craig Newmark
craigslist.com

这个曾经的 Charles Schwab 公司的 Internet 顾问,从 2004 年开始通过邮件列表向人们提供公共活动日程表。Craigslist 以其免费的分类广告服务改变了这个传统的行业。不过,不要问 Newmark Craigslist 给他赚了多少钱,Newmark 一直强调他的目标不在钱。自从将25%的股份卖给 eBay 之后,Newmark 和 eBay 在法庭上交手以阻止 eBay 将 Craigalist 变成赚钱工具。




抓来的流量: Gabe Rivera
techmeme.com

通过从超过1000家主流媒体与博客聚合行业新闻,Rivera 的 Techmeme 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创记录的技术新闻来源。和 Digg ,以及其它社区编辑站点不同,这个靠广告支撑的站点完全自动运行。Rivera 不断调整算法。去年,该站推出 "leader board" 功能,向用户显示最近频繁向 Techmeme 提供内容的新闻来源。



让人人成为新闻源: Kevin Rose
digg.com

Digg 的创始人 Kevin Rose 在最新的 Web 精英中最为人知。 一方面,这个 Nevada-Las Vegas 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退学生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他让用户直接向 Digg.com 提交新闻并为新闻投票。Digg 每月有1000万到2200万访问者。而 Rose 最为人知的是,这个31岁的年轻人一直生活在 Digg 即将被 Google 或微软收购的传闻中。






阿姨: Sheryl Sandberg
facebook.com

那帮在哈佛大学学生宿舍创办了 Facebook 的小子们太年轻了,以至于需要一个成年人来引导他们。这个38岁的前 Google 全球副总裁为 Facebook 带来成人的成熟视觉。如果要找一个能够将 Web2.0 转换为财富的人,非 Sandberg 莫属。她的使命是为 Facebook 的运营提供标杆,同时建立商业模式。




The Edutainer: Jon Stewart
thedailyshow.com

伴随着2008大选,Stewart 的影响力成级数级增长。在同 YouTube 因非法上传他们的节目而口舌之后, Comedy Central 制作的 Daily Show,这个每天播出的节目决定在自己的网站上免费提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看新闻或视频,Daily Show 成为很多人获取大选消息的地方。所以,尽管 Stewart 并非在线节目的先锋,他对网络的拥抱可谓天时地利。



钱佬: Peter Thiel
clariumcapital.com
thefoundersfund.com

作为硅谷 Paypal 党(一帮来自 Paypal 的精明企业家)最突出的一员,Thiel 投资了几个最热门的创业公司。Thiel 成立风险基金,专门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也不想出让大量股份的公司。Thiel 的投资包括 Facebook, Slide 以及 Yammer。将 Paypal 卖给 eBay 以后,Thiel 成立 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 公司,现在管理着70亿美金的投资。



电子商务时代的手工业者: Maria Thomas
etsy.com

Etsy 是一个前景远大的小公司。这个只有三年年龄的网站,做着独特的生意,人们在这里买卖手工艺品,去年的营业额为2700万美元。它的秘密是迎合了那些厌恶大规模制造品的人。Thomas 有大量的经验,在人们的旧有习惯上建立新颖的商业模式。



鼓手: Anssi Vanjoki
nokia.com

Nokia 元老 Vanjoki 是这家芬兰手机制造商最引人注目的鼓吹能手,将一个硬件制造商转变成移动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作为执行副总裁,Vanjoki 负责向用户和合作伙伴证明,Nokia 的手机还有比打电话,拍照更重要的用途。Vanjoki 喜欢将 Nokia 的智能手机称为多媒体电脑,现在,Nokia 手机已经成为 Internet 服务的入口。


非精英时代的百科全书: Jimmy Wales
wikia-inc.com/wiki/wikia

Wales 以创建 Wikipedia 闻名。Wikipedia 从2001年创建,至今已经成为普罗文化的知识来源。它的 Alexa 排名为全球前10名。Wales 还成立了一个赢利性组织 Wikia,包含一个开源搜索引擎 Wikia Search。该项目已经获得超过400万美元的投资。



微博客时代: Evan Williams
twitter.com

Williams 一直热衷于让人们相互保持联系,1999年,他创办了 Blogger,一个人人都可以在线分享想法的服务,后来迈给了 Google。后来,他创办了 Twitter 并迅速走红,Twitter 让人们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保持联系。



悲情斗士: 杨志远
yahoo.com

即使长达5个月的微软收购阻击战已经结束,杨志远依然腹背受敌。作为 Yahoo! 的创始人与 CEO,他必须在这个充满硝烟的 Internet 门户战场上为业务的增长加油。杨志远尽管做了种种努力,他的投资人与股东们仍然希望同微软成交。同时,在 Yahoo! 和 Google 的广告合作还没影的的时候,政府的反托拉斯部门就虎视耽耽了。杨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经济的放缓,他的传统网站广告业务的增长也成问题,他的 Yahoo! 保卫站可谓前途未卜。



本文国际来源: http://images.businessweek.com/ss/08/09/0929_most_influential/14.htm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