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数学建模23-数据包络分析

一、数据包络分析

1-基本理论与相关定义

1978年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给出了评价多个决策单元(DMU)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目前,数据包络分析是评价具有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系统较为有效的方法。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14.4的相对有效评价问题,根据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评价哪些学校是相对有效的。

 如果简单分析的话,明显学校的两项输出都是最高,但是学校C的两项输入也最高,所以怎么评价哪些学校是相对有效的呢?

下面是该模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如下:

 通过定义输入输出向量和投入产出权值向量,得到如下模型:其中效率指数即输出除以输入;约束条件是效率小于等于1,权值大于等于0

 通过等价变换,可以将模型变成线性规划问题,具体如下:新的决策变量变成了w和u。

 对于上述模型,有如下定义: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所谓的DEA有效,就是指那些评价对象,它们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因此,可以用DEA模型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2-MATLAB编程实现1

 对于这个例子14.4,共6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两个输入指标变量,两个输出指标变量,下面我们

MATLAB求解代码如下所示,这个需要R2021b及以上版本的MATLAB才行:

clear; clc
m = 2 ;
n = 6 ;
d = [89.39, 86.25, 108.13, 106.38, 62.4, 47.19;
     64.3, 99, 99.6, 96, 96.2, 79.9;
     25.2, 28.2, 29.4, 26.4, 27.2, 25.2;
     223, 287, 317, 291, 295, 222] ;
a = d([1,2],:)' ;
b = d([3,4],:)' ;

prob = optimproblem("ObjectiveSense",'max') ;
u = optimvar('u',m,'LowerBound',0) ;
v = optimvar('v',m,'LowerBound',0) ;
prob.Constraints.con1 = a*u >= b*v ;

for j = 1 : n 
    fprintf('第%d个学校的计算结果如下:\n', j) ;
    prob.Objective = b(j,:) * v ;
    prob.Constraints.con2 = a(j,:) * u == 1 ;
    [sol, fval] = solve(prob) ;
    su = sol.u ;
    sv = sol.v ;
    disp(fval) ;
end

3-数据包络分析案例及MATLAB编程实现

数据包络分析用于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是根据多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部分进行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DEA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例子14.5,使用DEA方法对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我们定义前三个指标为输入,后两个指标为输出,如下: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的最优目标值如下:

对于上述评价问题,给出的MATLAB程序如下所示:
 

clear; clc
m = 3 ;
n = 10 ;
s = 2 ;
d = [14.4, 0.65, 31.3, 3621, 0.00;
    16.9, 0.72, 32.2, 39.43, 0.09;
    15.53, 0.72, 31.87, 4086.67, 0.07;
    15.4, 0.67, 32.23, 4904.67, 0.13;
    14.17, 0.76, 32.4, 6311.67, 0.37;
    13.33, 0.69, 30.77, 8173.33, 0.59;
    12.83, 0.61, 29.23, 10236, 0.51;
    13, 0.63, 28.2, 12094.33, 0.44;
    13.4, 0.75, 28.8, 13603.33, 0.58;
    14, 0.84, 29.1, 14841, 1] ;
 
a = d(:,1:3) ;
b = d(:,[4,5]) ;


prob=optimproblem('ObjectiveSense','max');
u = optimvar('u',m,'LowerBound',0) ;
v = optimvar('v',s,'LowerBound',0) ;
prob.Constraints.con1 = a*u >= b*v ;
for j = 1 : n 
    fprintf('第%d年的计算结果如下:\n',j+1989) ;
    prob.Objective = b(j,:) * v ;
    prob.Constraints.con2 = a(j,:) * u == 1 ;
    [sol, fval] = solve(prob) ;
    su = sol.u ;
    sv = sol.v ;
    disp(fval) ;
end

最后做个总结吧:数据包络分析适用于处理多目标决策类问题,通过比较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适用于具有多输入和多输出的复杂系统,无需假设任何权重,不必确定输入和输出的显示关系。

  • 2
    点赞
  • 3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一、软件的具体操作 1.建一个文件夹,里面必须有四个文件(Dblank;deap;deap.000;123.dta)前三个文件在一般下载的DEAP Version 2.1中都有,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第四个文件是一个数据文件,一般先在excel中先输入,再复制到一个记事本下就可以,注意在记事本下的数据只有数据,不包括决策单元的名称和投入、产出的名称,并且一定要先放产出,后是投入。例子具体见123电子表格和123记事本。 2.对命令Dblank文件进行修改,修改后保存为123.ins文件 3.打开deap软件,运行123.ins 4,回车后自动会有123.out 注意事项:(1) 123.dta;Dblank;123.ins都用记事本打开; (2)数据文件名和命令文件名一定要一样,如例子中都用123 (3)文件夹中一定要包括deap.000文件,如果没有这个文件,打开deap软件,就会出现一闪就没有了的情况。 二,结果的分析 在文件夹中打开123.out,看如下: 1) firm crste vrste scale 1 0.687 1.000 0.687 drs 2 0.814 1.000 0.814 drs 3 0.319 0.709 0.450 drs 4 1.000 1.000 1.000 - 5 1.000 1.000 1.000 - 6 0.336 0.425 0.791 drs 7 0.642 0.648 0.991 irs 8 0.379 0.381 0.994 irs 9 0.702 0.750 0.936 irs 10 1.000 1.000 1.000 - 11 0.304 0.461 0.659 irs 12 0.352 1.000 0.352 irs 13 1.000 1.000 1.000 - 14 0.594 0.929 0.639 irs 15 0.402 1.000 0.402 irs mean 0.635 0.820 0.781 firm:代表例子中的15的样本 crste:技术效率,也叫综合效率 vrste:纯技术效率 scale:规模效率(drs: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irs:规模报酬递增) crste=vrste×scale 2) Results for firm: 3 Technical efficiency = 0.709 Scale efficiency = 0.450 (drs) PROJECTION SUMMARY: variable original radial slack projected value movement movement value output 1 7326.380 0.000 0.000 7326.380 output 2 119.910 0.000 0.000 119.910 input 1 15427.000 -4496.010 0.000 10930.990 input 2 5257.970 -1532.371 -1643.828 2081.771 第三个样本的具体分析如下: 纯技术效率=0.709 规模效率=0.450 (drs):规模报酬应该递减 第三个样本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 第一、二产出均没有冗余情况(因为其 radial movement 和 slack movement 均为零) 第一个投入要素有投入冗余4496.010;第二投入要素有投入冗余3176.199=1532.371+1643.828 这个意思是说按第三个样本现在的产出冗余第一个投入要素可以减少4496.010,第二个投入要素可以减少3176.199 Results for firm: 8 Technical efficiency = 0.381 Scale efficiency = 0.994 (irs) PROJECTION SUMMARY: variable original radial slack projected value movement movement value output 1 235.860 0.000 0.000 235.860 output 2 3.760 0.000 6.995 10.755 input 1 777.000 -480.651 0.000 296.349 input 2 132.550 -81.995 0.000 50.555 第八个样本则出现了产出不足的情况,即第二个产出应该比现在增加 6.995 如果投入因素是决策单元可的决定的,而产出因素是不能决定的时,我们分析就可以考虑投入是否能减少,不管产出是否能增加(因为产出是决策单元不可控的因素) 如果产出因素是决策单元可的决定的,而投入因素是不能决定的时,我们分析就可以考虑产出是否能增加,不管投入是否能减少(因为投入是决策单元不可控的因素) 如果样本单元的纯技术效率为1,而规模效率小于1时,这说明样本单元本身的技术效率而言没有投入需要减少、没有产出需要增加;样本单元的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有效(即1),是因为其规模和投入、产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规模或减少规模。如例子中的第二个样本单元,其规模应该缩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nuist__NJUPT

给个鼓励吧,谢谢你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