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概述

1.  云计算背景概述      

云计算在许多方面只是互联网的一个比喻词,亦即计算和数据资源日益迁移到 Web 上的比喻词。不过,区别也是存在的:云计算代表网络计算价值的一个新的临界点。它提供更高的效率、巨大的可扩展性和更快、更容易的软件开发。其中心内容为新的编程模型、新的 IT 基础设施以及实现新的商业模式。

1.1  云计算起源

基本上,云计算只是一种把 IT 资源当作服务来提供的手段。几乎所有 IT 资源都可以作为云服务来提供:应用程序、计算能力、存储容量、联网、编程工具,以至于通信服务和协作工具。

云计算最早为 Google、Amazon 等其他扩建基础设施的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所采用。于是产生一种架构:大规模扩展、水平分布的系统资源,抽象为虚拟 IT 服务,并作为持续配置、公用的资源进行管理。这种架构模式被 George Gilder 在其 2006 年 10 月在Wired 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标题为 “信息工厂” (The Information Factories) ) 中进行了详细介绍。Gilder 所描写的服务器庄园在架构上与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相似,但其中网格用于松散结合的技术计算应用程序,而这种新的云模式则应用于互联网服务。云和网格都被设计为可非常高效地进行水平扩展。二者都能经受得起个别元素或节点的失败。二者都按使用情况收费。然而网格通常处理批作业,并且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而云服务却可以持续运行。此外,云扩大了可用资源的类型 (文件存储、数据库和 Web 服务),并且将适应范围延伸至 Web 和企业应用程序。

与此同时,实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的概念成为 IT 设计和运营的一个焦点。就像Nick Carr 在其《大转换》(The Big Switch) 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计算服务基础设施开始与作为公用设施的电的发展相似。如果您可以在需要时以按需付费形式购买计算资源,那不是非常美妙吗? 就最终用户而言,云计算意味着没有硬件购置成本、没有需要管理的软件许可证或升级、不需要雇佣新的员工或咨询人员、不需要租赁设施、没有任何种类的基建投资,而且还没有隐性成本。只是一种用仪表测量出来的、根据使用情况支付的订购费或固定的订购费。只是用您所需的量,而且只按使用量付费。

云计算实际上把实用模式 (Utility Model) 推到了新的水平。它是一种新颖和演升的实用计算形式,其中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 (硬件、软件、存储、通信等) 可即时合并和再合并成为客户所要求的特定能力或服务。从用于 HPC 项目的 CPU 周期到用于企业级备份的存储容量,再到用于软件开发的完整 IDE,云计算都可以实时提供几乎任何 IT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各种各样的机构和个人都喜欢作为一种服务来购买 “计算”,而且那些已经在建超级分布式数据中心的公司毫无例外地会选择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这种基础设施。

1.2  云计算的历史

2007年末,cloud computing这个单词在英文中出现,2008年初,cloud computing在中文中被翻译为“云计算”。这个单词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趋势,是一个继PC时代,网络时代以后的IT新时代的代名词。

Amazon由于AWS服务(Amazon Web Service)被视为云计算的先驱者,随着2008年Google的Appengine和微软的Azue的推出,Google和微软被视为云计算市场的新参与者,IBM则在09年初推出了云计算方案,被视为企业云计算市场的开拓者。

1.3  云计算的现状

云计算是个热度很高的新名词。由于它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又有大公司推动,发展极为迅速。Amazon、Google、IBM、微软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云计算领域的众多成功公司还包括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

  Amazon使用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为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收费的服务项目包括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服务器、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时长(小时)运算量收费。Amazon把云计算做成一个大生意没有花太长的时间:不到两年时间Amazon上的注册开发人员达44万人,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级用户。有第三方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Amazon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收入已达1亿美元。云计算是Amazon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Google当数最大的云计算的使用者。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在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Google地球、地图、Gmail、Docs等也同样使用了这些基础设施。采用Google Docs之类的应用,用户数据会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某个位置,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系统十分便利地访问这些数据。目前,Google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Google值得称颂的是它不保守。它早已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MapReduce和BigTable,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如何进行云计算编程的课程。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IBM正在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云计算项目。欧盟提供了1.7亿欧元做为部分资金。该计划名为RESERVOIR,以“无障碍的资源和服务虚拟化”为口号。2008年8月, IBM宣布将投资约4亿美元用于其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IBM计划在2009年在10个国家投资3亿美元建13个云计算中心。

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Azure(译为“蓝天”)是继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微软拥有全世界数以亿计的Windows用户桌面和浏览器,现在它将它们连接到“蓝天”上。Azure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2008年5月10日,IBM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2008年6月24日,IBM在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成立了第二家中国的云计算中心——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8年11月28日,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约,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将在东莞松山湖投资2亿元建立云计算平台;2008年12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与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正式签订了2009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于2009年初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首期投资额将达上亿元人民币;世纪互联推出了CloudEx产品线,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Ex Computing Service", 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Ex Storage Service",供个人及企业进行互联网云端备份的数据保全服务等等系列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中国移动研究院做云计算的探索起步较早,已经完成了云计算中心试验。中移动董事长兼CEO王建宙认为云计算和互联网的移动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1.4  云计算的业务

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简单的云计算在人们日常网络应用中随处可见,如腾讯QQ空间提供在线制作Flash图片,彩字秀提供的个性文字图片的处理,Google Doc和Google Apps、zoho、用远程软件进行Office处理。

对于众多的服务,可以将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细分为以下7个类型。

1.4.1 SaaS(软件即服务)。

软件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上,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给用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向软件厂商定制或租用适合自己的应用软件,通过租用方式使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软件厂商负责管理和维护软件,对于许多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近年来,SaaS的兴起已经给传统软件企业带来强劲的压力。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营运模式。

SaaS通常被用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产品技术和市场,国内的厂商以八百客、沃利森为主,主要开发CRM、ERP等在线应用。用友、金蝶等老牌管理软件厂商也推出在线财务SaaS产品。国际上其他大型软件企业中,微软提出了Software+SaaS的模式,谷歌推出了与微软Office竞争的Google Apps,Oracle在收购Sieble升级Sieble on-demand后推出Oracle On-demand,SAP推出了传统和SaaS的杂交(Hybrid)模式。

1.4.2 平台即服务。

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是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给用户,用户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的基础架构上开发开发程序并通过互联网和其服务器传给其他用户。PaaS能够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定制研发的中间件平台,提供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试验、托管及应用服务等。

在云计算服务中,平台即服务包括以下类型服务。

① 提供集成开发环境。

云服务提供商开发、测试、部署、维护应用程序等服务,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不同开发周期和集成开发环境,多用户互动测试,版本控制,部署和回滚。

② 集成Web服务和数据库。

支持SOAP和REST的接口,组成多个网络服务,支持多用户使用不同数据库的平台,协作用户实现云计算设计。

③ 支持团队协作。

平台服务通过共享代码和预定义方式,可以界定、更新和跟踪设计人员,开发、测试、质量控制完成团队协作。

④ 提供实用设备。

以租用方式提供相应设备(如大型集群系统,存储系统等)以端到端方式给用户。

平台系统比应用软件系统复杂,是一系列的软件硬件协议的系统集合。把平台独立于软件之外来另立为单独的服务项目,能够让服务更具有目的化,易于管理和维护。PaaS能给客户带来更高性能、更个性化的服务,也是SaaS今后发展的趋势,一个SaaS软件也能给客户在互联网上提供开发(自定义)、测试、在线部署应用程序的功能,那么这就叫提供平台服务PaaS。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和八百客的800APP是PaaS的代表产品。PaaS厂商也吸引软件开发商在PaaS平台上开发、运行并销售在线软件。

1.4.3 按需计算(Utility Computing)。

按需计算,是将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云端"计算资源包括计算和存储,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用户,由IT领域巨头如IBM的蓝云、Amazon的AWS及提供存储服务的虚拟技术厂商的参与应用与云计算结合的一种商业模式,它将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服务。

按需计算用于提供数据中心创建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户创建虚拟的数据中心,诸如3Tera的AppLogic,Cohesive Flexible Technologies的按需实现弹性扩展的服务器。Liquid Computing公司的LiquidQ提供类似的服务,能帮助企业将内存、I/0、存储和计算容量通过网络集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提供服务。

按需计算方式的优点在于用户只需要低成本硬件,按需租用相应计算能力或存储能力,大大降低了用户在硬件上的开销。

1.4.4 MSP(管理服务提供商)。

管理服务是面向IT厂商的一种应用软件,常用于应用程序监控服务、桌面管理系统、邮件病毒扫描、反垃圾邮件服务等。目前瑞星杀毒软件早已推出云杀毒的方式,而SecureWorks、IBM提供的管理安全服务属于应用软件监控服务类。

1.4.5 商业服务平台。

商业服务平台是SaaS和MSP的混合应用,提供一种与用户结合的服务采集器,是用户和提供商之间的互动平台,如费用管理系统中用户可以订购其设定范围的服务与价格相符的产品或服务。

1.4.6 网络集成。

网络集成是云计算的基础服务的集成,采用通用的"云计算总线",整合互联网服务类似的云计算公司,方便用户对服务供应商的比较和选择,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服务。软件服务供应商OpSource推出了OpSource Services Bus,使用的就是被成为Boomi的云集成技术。

1.4.7 云端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API能帮助开发者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通过网络拓展功能性。服务范围从提供分散的商业服务(诸如Strike Iron和Xignite)到涉及Google Maps、ADP薪资处理流程、美国邮电服务、Bloomberg和常规的信用卡处理服务等的全套API服务。

云计算在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存储与服务,当然计算和存储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属于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因此也印证了云计算即是提供的一种服务,是一种网络服务。

1.5         云计算的未来与挑战

云计算未来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构建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的大规模底层基础设施,使得应用能够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另一个是通过构建新型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在网络上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1]

云计算是数据共享计算模式与服务共享计算模式的结合体,是下一代计算模式的发展方向.然而,还有很多挑战,如,连续高可用性,某个集群的失效处理;一致性,不同集群的同步化问题;互操作性和标准化问题;及跨地区存储和数据传输可能会引发的法律和政治问题等挑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