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术语详解
1.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关系数据库及相关技术的形式化理论基础。它通常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 结构方面:与关系本身相关。
- 完整性方面:涉及候选键和外键。
- 操作方面:与诸如连接等操作符有关。
更准确地说,关系模型由以下组件构成:
- 开放式的标量类型集合,尤其包括布尔类型。
- 关系类型生成器以及对由此生成的关系类型的预期解释。
- 用于定义此类生成关系类型的关系变量的工具。
- 关系赋值操作符。
- 开放式的通用只读操作符集合(即关系代数或关系演算),用于从关系中推导关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是仅将关系模型视为只有结构,而忽略了操作符。正如Codd所说,没有操作符的结构就像只有解剖学而没有生理学。而且,这些操作符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仅用于编写查询,它们还用于编写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有多种用途,包括查询但不限于查询。一个特别重要的用途是制定约束条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表达式通常只是某个布尔表达式的子表达式,经常但不总是对 IS_EMPTY 的调用)。另外,为了实现物理数据独立性,关系模型有意不对与性能相关的所有内容(特别是物理存储表示)进行规定。
2. 关系操作符
关系操作符是一种操作符,它:
- 以关系或关系变量(或两者)作为操作数。
- 要么返回一个关系,要么更新至少一个关系变量。
3. 关系
“关系”这个术语有以下几种含义:
- 在Codd早期的论文中曾短暂使用过,后来被弃用,根据上下文,它指的是现在所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