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包到支付-----支付宝还是微信

自从年前看到支付宝推出的为期一星期的抢红包大战,我就知道今年肯定不太平,果然微博和微信也纷纷加入这场战斗。今年微信与支付宝之间的红包大战:仅在除夕夜,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的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互动峰值高达8.1亿次/分钟,除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高达10.1亿次;而支付宝的红包数量是2.4亿个,2998万人参与。对于红包产品,不讲后续支付的话,绝对是产品大神微信获胜。支付宝的抢红包,说实话我几乎每天都去抢,结果确实得到的现金不如我微信除夕晚上摇到得多,再看一下抢的方式,支付宝需要你专注的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可能是手机原因有时候多点触碰完全不灵,很难点到,很多用户就想图个乐,可是没想到有不少人去在过程中收获了失望。而微信则使用了摇一摇这个简单自然的动作,另外微信运用与春晚活动互动的方式,首先在全国再次普及了其摇一摇的抢红包方式,可以说春晚的主角变成了微信,笔者全家跟着摇,首先出来的是春晚的节目单之后是正在进行的节目的嘉宾留言,可谓下了一番功夫。不得不说,微信此次又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可想而知在年后多少大活动里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跟用户进行互动,除夕一战,让微信加速了其占据全国用户的脚步,扩大了微信在三四线城市的影响力,最经典的是微信就这样培养了几千万的微信支付用户,5个亿的红包你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提现,而又有多少人是不提现,反而多加点钱要去给别人发红包。笔者想在这里吐槽一下支付宝的发红包设置,第一我不喜欢红包口令,能分享到微信圈又怎样,对于我这么懒得人我是记不住那么长的口令!你好歹做一个orc直接识别多好,人类的本性不就是懒么。进入新春红包,是应接不暇的四种模式,我就想发个红包还要这么麻烦,对于我这种懒到不行的人只会看第一种,其他的都不想多看一眼,当然我们不知道最后数据是怎样,但笔者还是喜欢微信的红包,要么直接发要么不超过8.88的拜年红包,钱少但还有面子,多人性化,可见微信的团队煞费苦心。
      那我我想对于微信来说,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做微信支付,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支付的价值最终在于用户使用,尤其是深度使用,这将是微信支付遇到的第一个拦路石,如果迈不过去,之前微信红包的种种努力也将有前功尽弃的危险。以信用卡来类比的话,就好比之前各大银行施出浑身解数发卡和开卡,意图其实在于之后的信用卡分期和取现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红包是0,而供用户(深度)使用的支付场景才是0前面的1。今天有多少人在玩微信红包(其中不少人也没有绑定银行卡),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支付场景”,未来会有多少用户在生活的各类支付场景中,将微信作为现金支付和刷卡消费的替换方案呢?
      支付场景无疑才是最重要的,滴滴跟快的的打拼快两年了,烧了了那么多钱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打造用户支付场景,培养支付习惯,最后投资人受不了了哈哈,最终还是和平休战吧。我只想说在移动支付方便,腾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越来越多的支付场景里(餐饮(点评)、外卖、医院),电商还是占据着巨大的份额,你会发现原来阿里是那么强大。淘宝、天猫、聚划算,支付宝和这些产品的整合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借用一位老阿里人说的话:支付宝的体验一直是落后时代的,但是支付宝的优势在于,阿里是通过先创造场景再结合产品;在场景的压迫之下,产品体验得到了逐步迭代完善的喘息机会。腾讯虽然擅长产品,微信支付的第一步通过红包做到了四两拨千斤,但是仍旧有很多用户把钱转到支付宝去支付!支付宝的线下支付也着实影响了笔者的生活,自动售货机买饮料,半折的时候去排队买东西,我只能说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没办法。

      而在移动支付之外,我们同样会看到移动互联网各个垂直领域的竞争也将深入到场景之中。让用户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自然的用到你的产品(场景关联),通过场景识别帮助用户发现需求/解决需求,通过创造场景建立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在移动互联网向深水区延伸,O2O深层次改变各行各业之时,场景之战将最终决定巨头和巨头颠覆者的命运。 
最终决定巨头和巨头颠覆者的命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