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维护
1. 概述
网络的生命周期大致包括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实施、网络维护及优化等阶段。
网络维护可以分为两类: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日常维护是为了预防问题发生,尽量减少突发的故障。从故障排除工作中找到的问题原因,可为日常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网络维护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也是管理问题。
2. 内容和方法
(1)内容:
设备运行环境:需要工作人员亲临现场进行观察、测量
设备软硬件运行情况:可现场操作,也可以远程操作,主要命令:display
(2)方法:
现场观测 :观察设备硬件运行环境。
远程操作:了解设备软硬件运行情况。
3. Checklist(操作清单)
(1)设备环境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
内容:设备位置摆放是否合理、机房温度、机房湿度、机房空调运行是否正常、清洁情况、能源系统是否正常等
(2)设备基本信息检查——包括软件版本检查、License检查、设备存储空间等信息
(3)设备运行检查——重点关注设备硬件的运行状态
(4)接口内容检查——查看接口信息,包括错报、协商模式、配置、状态、POE供电等
(5)业务检查——网络协议的运行状态
4. 软件与配置的备份
对于配置文件的备份,建议每周例行进行;同时在设备的配置有变更之前,应进行配置文件的备份。
软件与配置(包括License文件)都需要备份。备份的目的是为了在极端情况下恢复网络功能。
信息收集工具
1. 信息中心
(1)简介
信息中心是设备的信息枢纽。
设备产生的Log、Trap和Debug信息统一发往信息中心,通过信息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的灵活输出。
信息类型:Log(用户、安全、诊断日志)信息、Trap信息、Debug信息
(2)信息的分级:0~7,值越小越严重
0——Emergencies:设备致命的异常
1——Alert:设备重大的异常
2——Critical:设备的异常
3——Error:错误的操作或设备的异常流程,不会影响后续业务
4——Warning:设备运转的异常点,可能引起业务故障,需要引起注意
5——Notification: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操作信息
6——Informational:设备正常运转的一般性操作信息
7——Debugging:设备正常运转的一般性信息,用户无需关注
(3)信息的输出
设备产生的信息可以向远程终端、控制台、Log缓冲区、日志文件、SNMP代理等方向输出信息。
(4)信息的过滤
通过信息过滤表实现信息在通道中的过滤。
信息过滤表是根据信息分类、分级、来源对输出到各个方向的信息进行过滤的。
信息过滤表记录的内容:
信息模块号
Log信息输出开关状态
Log信息输出过滤级别
Trap信息输出开关状态
Trap信息输出过滤级别
Debug信息输出开关状态
Debug信息输出过滤级别
(5)信息的输出格式
(6)应用场景
向日志主机输出Log信息
向网管输出Trap信息
向控制台输出Debug信息
2. 报文捕获
capture-packet命令用来在设备捕获符合设置规则的业务报文,并上送到终端显示,或保存到本地。
3. LLDP
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是IEEE 802.1ab中定义的链路层拓扑发现协议
它能够准确定位诸如哪些设备附带有哪些接口,以及哪些接口与其他设备相互连接等信息,并能够显示客户端、交换机、路由器、应用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路径。
命令:
[R1] lldp enable
<R1> display lldp neighbor
4. 流量统计
流量统计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应用流策略后流量通过和被丢弃的情况,由此分析和判断流策略的应用是否合理,也有助于进行相关的故障诊断与排查。
命令:
//配置流行为
[R2] traffic behavior b1
[R2-behavior-b1] statistic enable //开启流量统计
[R2-behavior-b1] 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