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 读后感

16年在得到app上听到了这本书的解读音频,听到里面说和他人比的时候很开脑洞,自那之后在网上买了一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托人从国内带了过来。
从那之后,基本不读书的我开始了我的读书尝试。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阅读量较低的人来说真的是很开脑洞。

其中文中的一个观点一下点透了我。
那就是。


“永远不要花心思和时间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原因是,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有用,真正有用的事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但是当你最终竟然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很多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不在这方面和你比了,他们会自动转向,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不会和马云去比谁有钱,你也许会和他比谁更帅(漂亮)。

有时候的确是这样,想处处比别人优秀,比别人强。但是看到这段文字之后,茅塞顿开。突然释怀了,自此不在纠结于与身边人的比较。而是开始专注于如何提高自己。心放宽了,眼界自然也就放开了。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下面附上我整理的本书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买一本读读看。
—————
 

第一章

作者李笑来老师提到了,他以前学习计算机之后又学会盲打的体验,以及之前那些不经意的学习给现在带来的变化,我也如此,在高中时,学的手绘POP,以及大学期间学会的PS,PR。看似只是由于兴趣爱好而学的内容,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给我带来了不少便利,如大四的时候设计简历模板,到后来制作自己风格的ppt 模板,这些知识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现代这个变化快速的社会中,多学一点总是没有坏处。
 
第二章

作者提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而且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很多人都在这个死循环中,我也不例外,在得到中订阅了那么多专栏,以为这样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成长,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专栏听完也就听完了,每当和朋友们聊到相关知识,我却只记得这个只是在某个专栏里讲过,但是并不能给朋友讲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者深意。
我并没有对这些专栏进行真正的整理和吸收,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开始整理博客记录所学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让我们浮躁,解决出路,只有一条就是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走向成功。
 
之后李笑来老师讲过。如果速成不行,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换。用我有的去换那些我要的。李笑来老师讲的办法就说在一张a4纸上,左边列出我有的,右边列出我要的进行做对比。之后划掉我要的那栏里无法用,我有的去换取的。然后在剩下的那些中,挑出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上面突出重点标记。
 
在这里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棒。


如果行李都是必须的,那么背动行李的唯一方法不是减负,而是让自己变强。


 
未知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个现实,如果接受不了,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就平添无数的焦虑,从而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解决的办法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注意点,
1> 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然自己思考后的结果,因为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的机会。
2>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他们被记录在案,也由此获得了被重新审视的机会。(在书中第43页中有详细的介绍。)
 
 
 
第三章
作者提到“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的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是的真的是这样的,在这几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常常犯这个错,遇到困难本能的产生厌倦,想要逃避 。 效率是在完成任务之后才来衡量的,如果说只做完简单的部分,困难的部分选择逃避,对于这样的人效率相当于0 ,因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完成任务。 因此遇到困难,要选择直面它而不是选择逃避。因为这些困难事永远逃避不了的。
 
作者在第三章提出了关注步骤的主张,做任何事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更多的关注”方法“,花更多的时间去落实每个步骤,然后才能有效的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切实可靠的完成任务。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做自己的项目主管,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依据计划高效的完成任务。
 
在事务繁杂的今天,将任务细分然后尽力使用并行的方式行动能够很大的提高效率。
作者在感知时间这一节中讲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那位生物学家,对时间的精确把握,并在记录时间这一小节里提出了自己对时间记录的例子,也讲了几套方法。可以实践一下。有我朋友圈的人都知道我从去年开始就制定了年度计划,而且去年,也很幸运的都达成了。在本书中李笑来老师提到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时间才能习得的能力。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李笑来老师提出如果没有指定长期目标的能力,那就不需要去强迫自己,可以从指定一个礼拜的目标开始。指定目标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要马上行动。


作者在第11节流程里提到一个小小的打电话,也会有很多人不会或者说做的不好,现实中确实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等一切事情做完了,却发现遗漏了一两点重要的部分,如果是去超市买东四忘了买还算可以,但是要是工作上失误,也许就能使我们丢掉工作,因此在遇到重复性的任务是,在昨晚一次之后马上整理,总结,高明白流程,然后在靠进一步的实践使得它变得轻车熟路。
 
在做重要事之前提前的预演能够使你在真正行动的时候避免出错,从而战胜不必要的恐惧和意外。
最后作者提出要设计自己的验收机制,就如同上面讲到的京任务细分,分为具体的任务,然后根据自己设定的验收机制逐个验收。因为如果没有合理的验收机制,会使自己或者执行任务的人对工作质量毫不在意,长此以往,团队或者说我们个人的执行力就将等于零,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或者自己行为的领导者,我们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总结


整个第三章,系统的讲解了从对时间的把握开始到指定计划,细分步骤,积极执行到最后的明确验收的一系列自我管理的方法。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套任务的本质,并使我们能够正确高效的完成我们的任务or计划。
 
 ----
第四章

主要讲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有一句话比较喜欢。“如果说,车是人类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清,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使人们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使人们拥有更多能力,并且往往主要取决于你花费的时间与经历”。”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紧接着,作者讲解了,我们学习的基本途径“试错”、“观察”、“阅读”、“思考”。
总之,作者在这一章节里,着重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从量变形成质变。 
 ---


第五章

讲得是李笑来老师关于思考的见解,其中讲了些如双盲测试,自证预言等的基础思维模式,这部分对于,独立思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明确因果关系,确认命题的 相关性就能对很多问题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逃离自己的思维边界,也就和《拆掉思维的墙》里讲得那些内容相似。
对立论证:
同样的轮机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
张冠李戴:
论点和论据之间监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所以要正确的看待事物。
辨析感悟: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来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克服恐惧
思考训练书籍里重视提到阻碍人们争取思考的诸多障,例如我的更好,死要面子,拒绝改变,顺从多数,简单粗暴的分类,自我欺骗… 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和恐惧带来的懦弱
 
辅助工具:
以下句式能够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
····是一回事,而····是另一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去可能远比开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是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会有人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金句:
即便是一只坏掉不走的表,一天还能对两次。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和经理在这个地方。
 
第六章交流
本章作者讲了关于交流需要注意的事项。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不要过早质疑。打断对方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提高了说者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活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往往是插话人不成熟的表现。)
 
在聆听的时候最好用这种方式确认自己理解的是否是 对方想表达的,以达成听者与陈诉者的顺畅沟通。多使用如下句式“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 以及“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在不失礼貌的同时,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
 
说与不说:要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有些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对方的情况,来选择是否要说出这句话。有时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作者在《论语》里举了“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说的就是要分辨谈话对象,但是在分辨谈话对象的时候要先分辨自己,看看这话能不能说,能不能是由你去说。
 
交流的原则:
作者提及到 瓦茨拉夫·哈维尔 制定的《对话守则》,并以此订为理性讨论的基本原则: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该;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1.如果对话当中对方或者自己违背了这个原则,都要立即停止讨论,因为对话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要做到回避,因为接下的可能已经不是讨论,而是仅仅是为了争而争的争论了。这种争论会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把对方变成敌人,甚至失去更多朋友。
 
2.如果讨论中有自以为是的-> 立即退出讨论,(因为,只要他们存在,讨论就不在是讨论,也不会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结果,继续下去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我们没有能力、时间以及责任去教会他们去想明白这件事。(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或者集体)
绝大多数情况下心智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只是自己的事情。
 
3.要区别“自己的看法”是不是被灌输的,还是自己的。
交流中一方要是以“我保留我的看法”作为最后的挡箭牌,他的意思其实是:“去你的,别再入侵我的领域了···”(这时的对方已经把自己的脑壳闭掉了)所以当对方使用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想法或者类似的言论时,应当立即结束讨论,因为接下去的讨论并无意义。
 
勤于反思
经验尤其局限性,每次运用都可能存在风险。因此要用记录的方式让自己记住更多的经验用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经验。
不要因为自己的态度问题,失去了积累、成长的可能。平时多琢磨“他们为什么那么想?”“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他们为什么那么看?”避免用“傻逼!”来评价那些与自己想法、做法、看法不一样的人。
 
 

第七章 应用
兴趣:
对一个人来说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
没兴趣只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做好了自然就有兴趣了。
往往不是有了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做得好了,自然就能擅长了;擅长了,自然就做的比别人好;做的比别人好了,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
 
方法:
与其去寻找好的方法,不如从现在开始用功努力,坚持。
坚持下去才是做好的方法。
 
痛苦:
面对尴尬最好的方法是记录下来。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时常回顾它。提醒我们自己曾经犯过的错,并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进步。
背单词或者说任何一中必须去做的却又枯燥无味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的把它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比较:
与自己比较。因为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比他人优秀,也都只会用自己好的一点去和比人不好的地方比,但是一旦你比他们好很多 他们往往不会和你去比较。
而且,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所以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
 
运气:
要相信努力而不是运气。
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苏轼“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人脉:
积累人脉的建议:(想要人脉先提高自己的能力)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 ,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自卑:
想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生活中我们很少真的遇到他人的“弱”影响了我们的“强”的情况。嘲弄别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是清楚自证的“弱”。
嘲弄他人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常常是来自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伤害。
 
灵感:
灵感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
 
鼓励:
需要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收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
 
效率:
不管怎么样,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给自己做一个时间表,保证自己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情2个小时—当然,如果能做到专注3小时更好。
 
物极必反:
几个建议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小窍门:在午睡期间喝一小杯咖啡,然后迅速睡过去。这样在30分钟后醒来时,大脑就会处于清晰的状态。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在父母吃饭的时候,最好把手机关掉,但是在沙发上陪他们看电视的同时,用你的便携式计算机写网志。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再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我们帮助。同理,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如此判断。
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自我证明:
不用花心思和时间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有用,真正有用的事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当你最终竟然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很多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不在这方面和你比了,他们会自动转向,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
 
第八章积累:
坚信积累:
习惯决定命运,有些好的习惯,养成得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
 
节省与否
   买书的钱不能省
   买工具的钱不能省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