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我心澎湃

年初,小米又双叒叕为集团工程师颁发百万美金了!这次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评选还产下了双黄蛋,小米澎湃OS新架构团队和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团队同时获奖。

上一期,我们采访了本次评选中的“黑马”——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团队。那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不负众望的“种子选手”——小米澎湃OS。一起来看看这个超过5000人的团队背后都有些什么故事吧!

5d0e58c3f4f034886a166358fe796ce9.jpeg

01

跨端能力

迈向「人车家全生态」

持人:恭喜小米澎湃OS团队获得了一等奖!对于小米澎湃OS大家也已经有了不少了解,那今天在这里,小米澎湃OS的各位老师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咱们获奖的关键吗?

小米澎湃OS团队:如果硬是要总结一个获奖的核心原因,绝对是小米澎湃OS卓越的跨端能力,这也是小米澎湃OS与其他操作系统最大的不同。

在过去,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一套软件栈,即使在上层交互上尽力做到一致,设备间动效等细微的体验上还是很难感知到一致性。特别是在跨端层面,设备之间很难实现有效互联,例如手机无法跨端调用车机的摄像头、喇叭等硬件能力。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我们自研了先进的「Xiaomi HyperConnect」,让设备能够高效连接,极致协同。融合设备中心更是让所有连接设备成为一个整体,软件和服务可以根据需求情况,在所有设备中选择当前最为合适的硬件。

304f17ed401401e37b9b0200523df25c.gif

小米澎湃OS团队: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从语控操作走向了“主动智能”,打造了智能思考中枢「Xiaomi HyperMind」,它能够感知用户的日常习惯,记忆并且分析,最后提供自动化建议,比如,空调能自动根据人数调节温度、家里的灯能随着音箱的律动变化等,让智能可以细致入微地服务每一个人,使得小米澎湃OS成为「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

71a564425774dd2264f402026176146d.png

02

Top to down

让五千人动起来

主持人:我们听说小米参与小米澎湃OS的工程师有超过5000人,那一个超过5000人的团队是怎么协作的呢?有分歧怎么解决?

小米澎湃OS团队:的确,参与小米澎湃OS项目的工程师超过5000名,才成功进行了这次史无前例的系统底层重构,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

一个5000人的庞大团队能够凝成合力绝非易事。为了让这个庞大的团队有效运作起来,我们首先确立了小米澎湃OS架构设计的四大目标:第一,实现单端性能表现最强 ;第二,AI赋能,成为整个生态的“智能大脑”,能够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第三,更加便捷高效的连接;第四,实现全端隐私安全坚固防护。

有了共同的目标,5000人一起工作如何能够有效统筹而不冲突呢?我们实行了Top to down的协作方式,从一开始就成立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架构组。架构组成员主要来自于软件部与技术委,都是有着十余年经验的前辈,凭借出色的设计思路和清晰的架构逻辑,带领着5000+团队把小米澎湃OS这一庞大的软件工程,将这个复杂无比的系统落地。

0fe7d851262f1498ece5026a25c81fa8.jpeg

小米澎湃OS团队:而涉及到跨部门合作、千人配合,“达成共识”是除了如何做技术之外最难的事情。不仅需要架构组在其中不断地去给各个团队做共识,明确各自承担的业务板块,以及与谁沟通和配合的下一步计划等。还需要在方向意见相左的时候把发散的思路给拉回到正确的道路上。那么,什么才是能让吵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坚持我方观点的团队成员,回归到主线任务上呢?

那就要回到架构组最初共识的结果——《架构设计书》。比如我们在某子系统的方案设计时,有的模块负责人会修改模块业务范围,方案上会和原始架构有比较大的冲突,导致多个模块方案有重合,这时我们就会搬出架构设计书,去正反向推看是否符合技术架构定义,从根源化解意见的分歧,保证整个团队工作方向的一致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03

《架构设计书》

小米澎湃OS架构的方法论

主持人:那听起来《架构设计书》可谓是团队工作的“操作指南和任务书”,那这个架构设计书是怎么 搭建出来的呢?

小米澎湃OS团队:要搭建一个大家都可以遵循、有共识的架构无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架构组在正式开启小米澎湃OS项目时,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架构拆解”。但要完全颠覆行业系统架构的基础逻辑是很难的,因此架构组聚焦于小米特色,展开架构拆解的工作。从最顶层的主系统(L0)开始,到子系统(L1),再到主模块(L2),再到子模块(L3),一层层讨论与论证架构的合理性,架构组最终拆解出了4个层级,17个子系统、384个技术专项。

这种自上而下的拆解,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米澎湃OS的技术架构图,尤其在跨端层的分布式连接与主动智能相关系统能力上,产出了大量的新设计与新方案,最后产出了HyperConnect与HyperMind两大核心技术能力,确立了大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架构组牵头落地,将拆解结构的目标、技术专项、技术模块等,分配到具体负责人及其团队,并探索出了小米澎湃OS架构的方法论。

7e41245611667fbdf4e53f9b01cf5a97.png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手机上的能力能否直接复用到小米澎湃OS中?毕竟,目前架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两端公共可复用的模块。类似我们学c 语言和 c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公共父类的载体,然后两端在继承父类能力的基础上延伸自己的子类。

因此,我们把最底层的C库做到尽量统一,这样无论是轻量系统还是标准系统,一些核心服务组件都可以做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另外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我们还通过支持JS/TS框架,使得应用也可以无缝在大小设备流转,真正做到应用、服务、组件的多端化。为避免闭门造车,还邀请了外部专家北大郭耀教授、清华陈瑜教授、北邮马华东教授等参与评审最终架构,根据他们对于操作系统的认知,共同探讨和交流架构可改进的方向。

04

关关难过关关过

生态分裂的挑战

主持人:那在小米澎湃OS的开发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技术难点吗?

小米澎湃OS团队:技术难点?当然有,就比如:多个协议导致互联生态分裂的挑战。

在互联生态当中,每个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连接协议,它决定着双方如何接入两个不同的设备,并展开配合。团队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协议碎片化,这导致设备要么不互通,要么耗费大量资源次才能兼容多个协议;其二是多个协议如何完成开发和接入,并连接到设备上完成相应业务。为攻克这个极其实际的问题,团队提出了“HyperConnect”的协议统一设计方案。

7c64cf7a475e74b7188acfa62e785881.jpeg

小米澎湃OS团队:经过成员们披星戴月的努力,在跨设备软总线与跨设备互联框架两大模块中,解决了小米设备间的高性能通讯问题,统一了对应用层的服务能力。最终实现了初始的功能设计,包括跨端的服务流转能力、跨设备的硬件虚拟化能力等。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功能虽然实现了,系统资源占用却变大了。这违背了我们把系统做到行业最小的极致目标。随着交付时间逐步逼近,面对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到底是修正目标保证上线?还是硬钢挑战?这两难的抉择之下,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工程师就是要精益求精,既然做了就力保最好,追求极致!

于是,团队又拉来了其他负责人一起攻艰。终于,通过跨团队的协作和努力,我们在小米澎湃OS发布的时间内,完成了跨端互联框架的交付,且性能指标也大幅提升。成功地将内存占用下降了35%,性能提升了20%以上,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05

小米澎湃OS 2.0

敬请期待

持人:再次恭喜小米澎湃OS的老师们获得百万美金大奖,那获奖之后想着怎么庆祝吗?

小米澎湃OS团队:先用四个字总结现在的心情:“我心澎湃”!

现在回想起来小米澎湃OS这一路真的是给工程师们的“饕餮大餐”。获奖了当然要第一时间告诉这些对技术有着“热爱、执着、极致”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这个好消息!然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小米澎湃OS 2.0版本,各位,敬请期待!

f83672f985cbdfd61331cab5b3395040.png

-

百万美金技术大奖是代表小米公司最高水平的技术大奖,今年已经是第五届。

五年来,共有包括小米澎湃OS新框架、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小米×徕卡影像等七项技术问鼎这一集团最高技术荣誉。百万美元技术大奖的初衷,就是让这些技术的“幕后英雄”走上前台,让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被更多人看见。

“技术为本”是小米不变的铁律。我们相信,征途漫漫,技术的创新之火一定会照亮小米的未来。

d68091361dd264a70d7c5e1199b3966c.gif

c1a1afb4a64800bf1ad2d0e9d63f7400.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