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亮站台上说相声:“我是北大毕业的。”
以前,我会笑,以为这是一个笑话。
历史已经证明,笑话就是真实,真实得像一个笑话。徐德亮真的是北大毕业。徐德亮说,演一场相声150元,还有的他的生活开销、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时间安排等等。怎么想,也联系不到“北大”。
这样的经历,让我非常感慨。我为什么对离开IT非常感慨,因为我深知高中学习、大学学习、练编程的不容易,高中的课程和生活,就不提了。大学虽然轻松,也需要四年时间的各门课程的知识积累,才能学好。至于练编程,需要兴趣爱好、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积累、甚至需要天赋、悟性。
我这样的所谓“好学生”,高考时,距离北大,非常遥远。如果我来自北大,能接受徐德亮这样的生活吗?或者,能接受他这样的经历吗?估计很难做到。
看到很多程序员淘汰、改行的故事,我想晒一下自己的程序员经历,还是算了吧。淘汰、改行的程序员之中,一定有很多人,他们学编程的辛苦要比我多得多,有人甚至VC,JAVA,PHP,SQL等都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总体来看,程序员分几种:成功的,发财的,出名的,淘汰的,改行的,过劳的。
徐德亮说,他每天要想新段子,新包袱,这非常难,一般人做不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试试。
看来,相声演员也分几种:成功的,发财的,出名的,淘汰的,改行的,过劳的。
“我是北大毕业的”,确实像个笑话。
是不是北大学生也分这么几种:成功的,发财的,出名的,淘汰的,改行的,过劳的?
名词解释:过劳,即过度劳累。程序员的“过劳”,已经是事实证明,只不过会被人忽略。例如谈论张三过劳,有人说“那是少数人”,然后,张三为什么过劳?别人、公司有责任吗?这些问题都忽略了,因为他是“少数人”。因为“多数人”都成功,所以公司非常好。在此讨论公司和个人的责任问题,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指出他的各种缺点,“工作能力低,效率低,承受能力差,性格原因,所以过劳,这是少数现象”。
在此解释曾经的过劳事件,为了纪念那些程序员,他们没有想到辞职离开,但他们肯定想到过一件事:“完成工作任务。”而人们好像不会同情,可怜别人。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也许多数人是成功的,胜利的。淘汰、改行、过劳的,都是少数。这有一篇文章《普通程序员如何走出困境》,作者tonyxiao,链接如下,大家参考。
http://blog.csdn.net/tonyxiaohome/archive/2010/01/14/5189382.aspx
不论学历高低,不论工作能力大小,不论经历如何,祝愿多数人是成功的,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