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在军用方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型电子对抗设备不断涌现,成为国防武装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辐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设备,天线的性能指标成为了影响无线通信系统好坏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不同的工程应用环境对天线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单一天线到阵列天线,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天线的设计方法及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迎合电子对抗技术的上述发展趋势、适应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应用于电子对抗设备的天线需要满足不同频段的要求,因此,超宽带阵列天线应运而生。与单一天线对比,超宽带阵列天线以其较高的增益、宽波束扫描及宽频带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与应用意义。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的学者和工程师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电子科学实验室提出了一种低剖面宽带 插槽螺旋阵列天线[16],具有高发射/接收(Tx/Rx)隔离度以及 STAR 系统的扫描能力。 通过抑制 Tx/Rx 耦合,阵列提供全双工无线电与宽带波束转向天线。为了抑制光栅瓣,每个阵列有两个螺旋臂,单元间距保持在高频波长的一半。仿真显示,阵列天线在 2~5GHz 频段内,端口与端口间的 Tx/Rx 隔离大于 40 dB;在 3 GHz 以下的频率超过 50dB。当扫描到 30 dB 时,端口到端口隔离度减少到 30 dB,电压驻波比< 2, 轴比< 3 dB。
南京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李斌工程师团队设计了一款低剖面超宽带阵列天线[17],阵列天线以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平面偶极子为基本单元,天线阵的厚度约为 20mm,小于低频率波长的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