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紧耦合技术的超宽带双极化天线阵列设计

引言

在未来的海军平台设计中,多功能系统的概念正逐渐成为一种创新趋势。这种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将多种关键子系统,如通信、电子战、全球定位系统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天线孔径中。这种集成不仅节省了宝贵的舰船空间,还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并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提高平台的隐身性能。这一概念的实现,需要在单一或少数几个超宽带相控阵中整合大量的天线,这些相控阵必须能够同时支持多种系统独立扫描波束的需求。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中之一便是缺乏能够满足高性能要求的低成本超宽带天线阵列。

当前较为流行的超宽带天线阵列几乎都是锥形槽天线(Vivaldi)阵列及其众多衍生形式,多年来,许多高校团队、科研机构均对锥形槽天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此类天线阵列,因此,锥形槽天线的电磁特性基本已被充分了解。尽管锥形槽天线阵列广受欢迎,但在双极化阵列中使用时,会存在一些制造和维护方面的问题:1、研究表明,在此类阵列中,保持相邻正交极化元件之间良好的电连接非常重要,然而实现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在双极化天线单元间进行焊接,然而在设计用于高频操作、元素间距较小的阵列时,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即便成功连接了相邻的元件,阵列也可能成为一个整体,这会妨碍或至少使维护变得复杂。2、将锥形槽元件连接到馈电网络或背后的TR模块较为困难,需要单独的金属工装进行转接。3、天线单元的介质部分在扫描时会存在破坏性的电磁谐振现象,但可以通过在锥形槽中增加短路过孔来消除这些谐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天线单元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子弹’形的超宽带天线阵列, 天线单元由金属铝加工而成,呈‘子弹’形,通过在底部开螺纹与金属地板相固定,天线结构简单,可以通过机加工的方法直接实现,且阵元间无需进行电连接,天线高度为45mm,工作频率为2.5-10GHz,极化形式为双线极化。
为了分析天线阵元在阵列中工作的性能,在仿真软件中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来模拟无限大阵列中的天线阵元的电性能。设置周期性边界能够充分考虑阵元间的互耦特性,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天线的整体性能。天线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
天线仿真模型

天线阵元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法向有源驻波≤1.65,沿H面(phi=0°)扫描45°以内天线有源驻波≤3.74,沿D面(phi=45°)扫描45°以内天线有源驻波≤2.67,沿E面(phi=90°)扫描45°以内天线有源驻波≤2.04,天线在周期边界下单元增益为-7.3dBi@2.5GHz、4.8dBi@10GHz,随着进一步缩小天线的尺寸,天线的带宽可以向高频拓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天线阵列设计

双极化天线阵列模型见下图所示,天线阵列共256(16×16)个阵元,呈方形网格排布,阵元间距为15mm(0.5倍高频点波长),满足60度扫描角不出现栅瓣的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天线阵列方向图仿真参数如下图表所示,副瓣抑制度可以通过后端TR组件进行幅度加权或者阵面轮廓加权进行优化,在对角线切面(phi=45°)扫描60°时,增益滚降过大,这是由于天线在该切面扫描时交叉极化恶化导致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最近发现用CSDN写东西很麻烦,所以从今天开始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写点东西,主要是针对阵列天线、相控阵天线和一些超宽带无源网络的设计的,公众号如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交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7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