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opyzzq的求职故事zz

 一、序

看见很多人都留下了自己的求职故事,我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为了让以后的师弟师妹们少走一些弯路,同时也给自己的短暂的求职之路划上一个逗号,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求职的过程中一次一次的挫折教会我成熟;一次一次的穿梭于顶级写字楼中间莫名其妙的空虚曾给了我些许动力。

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是必要的,这样大家在参考或者看我的故事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

我,男,非北京生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生。
学习成绩很好;英文还可以,口语不烂, 美国menlo交流项目学生。
实习经历:goldman sachs (ibd) (高盛,投资银行部),还有一家保险公司,
课外活动:会计系龙腾盟的活动参加了两次,去了台湾的案例分析大赛,和首届海峡两
岸大学会计杯辩论赛,北大挑战杯第一名。
资格认证:没考过。
这基本上就是我了,还有一些零星的活动,在面试的时候有的时候会跟面试官谈起来。

两点声明:
1、 文中关于公司的interviewer不会透露姓名,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陈述事实。
2、 针对大家比较反对的中英文夹杂的现象,文中适当的英文基本上是找工作中大家经常遇到的说法,翻译成中文反而影响大家以后跟公司或者hr沟通。请大家不要对中英夹杂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二、 实习

我的求职故事应该从大三的寒假开始,那个时候忙于寻找大三暑假的实习机会。必须承认的是一个很强的实习背景在公司的resume screening阶段是很有优势的。我个人因为实习的公司名气很大,而且我在里面担任的职责是summer analyst而不是简单的打杂,所以在我找工作的时候,我所申请的公司的简历筛选成功率极高。下面继续说我找实习的故事。

a)      morgan stanley

  投递的第一份简历是morgan stanley, 因为ms在光华张贴了海报招聘summer analyst,不得不承认ms的招聘很简洁,无论是summer还是fulltime, 对于学生来讲,完成它的申请也十分容易,就只需要一份英文的resume和cover letter,不必填写大堆的essay questions,省去了学生不少时间。ms的summer和fulltime的招聘程序惊人的相似,都是通过一轮(或者两轮)的phone interview来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是最后一轮面试,一般回安排你见4个面试官,这四个人来自ms的不同level,分别侧重考察 candidates的不同方面。记得是1月底递交的简历,大概3月初接到香港office的人打电话过来要面试,当时我还在光华楼自习,已然昏昏欲睡了,忽然来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我急忙告诉他半个小时之后打倒宿舍。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电话面试,面对面试管的狂轰乱炸,我表现还算沉着冷静,他除了很general的简历问题之外,还问了不少accounting的问题,比如关于eps,低于面
值发行股票对eps有何影响,云云。最逗的是,我因为没什么经验,轮到他叫我问他问题的时候,我没什么问题可问,只是问了一句,may i have your email address?弄得他哭笑不得。面完他之后,半个小时,就收到了一封email,约我第二天晚上做第二轮的phone interview, 还算幸运,第二个人打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了,聊了10多分钟,都是非常general的问题。

  经过两轮的phone interview, 很快我就收到了香港的hr的电话通知3月xx日参加友谊宾馆的最后一轮面试,在此期间我其实参加了jp morgan的面试,我会在第二节中具体讲述。ms的最后一轮见了四个人,一个md (managing director), 一个vp (vice president),一个associate,一个analyst, 刚刚好是投行比较关键的几个level上的人都见到了。个人感觉面试结果不会太好,(除了vp, 因为伊是女的)。第一,ms安排了满满的schedule, 北大清华所有的candidates都在一二天内见完,本身这种招聘的程序个人觉得并不太科学,因为太仓促了,而且不可能对candidates有全面的把握。第二,我第一个面那个md,它在进门之前打了一个大概15分钟的电话,所以我的面试时间就被无情的剥夺走了15分钟,它面我的时候也显得很着急。第三,我自己金融知识也不够强,这也是主要原因,那个analyst问我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时候,我显得对这个问题知之甚少。所以,申请ms以失败告终,不过给我很大的启示,也最终帮助我拿到goldman sachs的暑期实习offer, 我还是很感激ms的这次失败的。

b) jp morgan chase

可能我的运气比较好,我申请实习的时候,主要的美国投行都来招人了,jp是我申请的第二家投资银行,凭着比较好的成绩和社会工作,我很容易进入了面试阶段。jp由于是第一年来大陆招summer,所以程序很简单,就是让candidates跟两个面试官分别谈半个钟头,然后就定offer, offer第二天就发了。我面jp遇到的是一个马来西亚的vp和一个香港的associate, 自我感觉跟那个vp谈得不错,他不断地说terrific,但是那个香港associate我面的就不怎么样了,因为她问了我很多特别detail的东西,当时对自己的经历准备的不充分,所以回答的不好,更郁闷的是,她问得我专业问题我也没有答好。她问我你如果要收购一个grocery store该如何考虑这个问题,我答的一塌糊涂结果可想而知了,跟ms的结局一样。不过有幸认识拿到jp的经院jj,并且到现在一直联系着,向她请教了不少东西。

c) goldman sachs

经历了ms和jp的打击之后,我对大三暑假在著名投行实习的梦想已经不抱有太大希望了。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当时记得很清楚,gs的招聘广告上明确说只要master的,我又一次被郁闷了,于是打电话到北京office,接电话的女士态度十分好,而且鼓励我虽然是本科生也去试一下,因此我就申请了。细心的人应该发现,我去gs面完之后基本上都写了面试感想发在了bbs上面,下面我再简单的回顾一下。
很坦率的说,无论是当时找实习还是后来的找fulltime,gs是我见过的最谨慎的一家公司,表现在招summer来看,同样是招summer, gs比ms多了很多轮,要求candidates见的banker更加多,我直到最后拿到offer一共经历了4轮面试,包括一轮phone interview,3轮face to face interview,一共见了10个banker,由于我的特殊性,我的最后一轮面试在香港进行。phone interview一般会由ibd的analyst来做,后面的face-to-face interview由associate以上level的人做,通常逐渐会见到非常senior的banker。一般来说,gs从大陆招的summer会在北京实习,海外的会在香港。
  接到gs的phone interview很意外,当时正在宿舍灌水,宿舍人(其实就是chinachen啦)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说找xxx(我的英文名字),因为当时才大三,chinachen不知道我英文名字,于是乎交给我,我一接,对方先客气的介绍了自己是gs的xxx ,然后告诉我此次招聘的程序,然后聊了20分钟的面试,最后问我如何能很快联系到我,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伊,(因为我曾经online投过一次gs的 summer analyst program, 没想到伊是根据我当时的简历选出来的,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呢)其实,面完phone interview,我就知道自己肯定可以进face-to-face interview了。

印象中phone interview的时候北京有30个candidates,然后到了第一轮面试就剩下6个了(后来才知道,我是唯一一个本科生),所以phone interview的表现很关键。就是这六个candidates, 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剩下2个),gs的筛选是非常严格而且负责任的,拒绝任何一个candidate都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这也是gs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方面之一。上面提到,我的最后一轮面试是在香港,因为我当时刚好要去台湾比赛,而gs的最后一轮面试时间冲突,所以公司安排我赴台的旅途中,在香港做最后一轮面试,而另外的一个candidate则留在北京作她的final round, 我在香港见了一个ed (executive director) 和2个associate,跟他们谈得十分愉快,尤其一个associate问我的accounting的专业问题,我回答得非常不错,因此当面试完香港的最后一轮,我就已经信心很足了。经过近2个月,4轮面试的考验,我最后终于拿到了gs summer internship,心里很高兴,兴奋之余,觉得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过ms, jp的面试,我对投资银行的把握更加到位,而且面试经验大增,同时也变得更加成熟了;第二,从ms的phone interview以后,我就开始读投资银行方面的书并且在网上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在面gs的时候,对于每一个专业问题我都处理的不错;第三,心态正确,没有被患得患失的心态所困,这使得我能在面试中充分放松,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因为毕竟gs没打算招本科生的。

小结:

实习的跋涉告一段落了,我一方面开始准备赴美国的相关手续,一方面心里发愁,因为按照日程,在我离开中国之前只能实习5个星期,这个太短了,不利于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于是,我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在期末考试之前三个星期开始实习,这样我能做8个星期,但是期末考试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我那三个星期过的特别辛苦,每天的休息时间微乎其微,最后一门期末考试之前的晚上我2点钟从office回来,又读了一会书,基本没怎么休息就去考试了,然后回到宿舍睡了一个钟头,就去office上班了。这三个星期真的很累,但是我挺过来了,长舒了一口气……

三、找工作的多事之秋

a)美利坚之旅

正如前文所说,我完成在高盛的实习之后的第三天就踏上了赴美的飞机,飞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平生第一次踏上了这块陌生而又神秘的土地,在美国的四个月可谓爽极,去了不少地方不说,领略了异国他乡的万种风情,但是同样,这四个月由于要为找工作的事情烦心,所以过得并不轻松,在美国,我很积极的跟未来想要加入的公司进行沟通,基本上争取到了全部的面试,其中德意志银行是比较considerate的一家公司,我在美国先通过了一轮phone interview的选拔,然后两个星期之后他们有通过video conference,又让我跟另外一个同学做了一轮face-to-face的video conference,回国之后我又面了两轮面试。morgan stanley是我在美国面试的第二家公司,通过一轮的phone interview
之后,我接到hr的通知我回国之后进行最后一轮面试。此时看看我自己的记事本上已经schedule的interview有如下公司,ge, dtt, morgan stanley (ms), deutsche bank (db), mckinsey, bain。还有几家公司回来之后也来得及按照正常程序走的,所以我就没有单独为他们排时间,但是我还是跟hr打过了招呼 。

b)决战三个星期

我12月15日到北京,刚回来的两个星期基本上是在面试中度过的,这期间我又拿到的面试包括lek, ubs warburg, monitor。加上上面的5家公司,我的找工作进程就从我跟这些公司的面试官之间展开。下面我会分为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会计师事务所(accounting firm),咨询公司(consulting),和投资银行(investmentbanking)三个行业把公司归类,然后结合自己跟公司打的交道回顾一下我得找工作的历史。


1、mnc-ge

   ge是我们在美国最早谈好回国面试的公司,hr的热情也着实令我们感动,最后6个回国的同学4个成功拿到ge fmp的offer的结果也真的令人欣慰。ge的financial managementprogram (fmp)在美国久负盛名,也以其“cfo的摇篮”的口号打动我们莘莘学子的心。我就是其中之一。

   ge的fmp的申请过程包括一轮的assessment center和一轮的face-to-face interview构成,具体的内容大家到找工作的时候自然就一目了然,我给对mnc, 尤其像ge这样的公司感兴趣的同学提几个建议:第一,在做assessment center的时候会有自己上台作presentation的机会,这时候尽量利用手里能利用的工具,形象化自己的语言,比如作海报,图表等等,第二,发言的时候手里不要拿着notes,这样很影响自己在面试官心中的印象分,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发挥,第三,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的时候要简练,态度要诚恳,就是我们常听到的be yourself,毕竟应聘是一件很严肃的问题,hit the point并显出自己的professionalism最好了。ge的招聘我没有拿到offer, 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评价。今年fmp打算在全国招25个左右,99光华一下子就拿了8个offer,我真得很佩服大家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师弟师妹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2、accounting firm-dtt

   dtt和pwc是我申请的两家accounting firms, 我申请的是dtt tax(真正的名字是taxand business advisory),和pwc auditing (abas),理由是dtt的tax是最好的,朦胧中觉得pwc是最大的accounting firm,其审计业务自然是常项,而且客户比较好,于是就申请了pwc的abas,但是后来由于面试时间冲突,我放弃了去pwc的面试。所以下面谈谈对 dtt tax面试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个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很不了解,尽管自己是会计专业的,但是仍然十分陌生。所以有什么发言权,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另外,我们回国之后面试 dtt,因为我们当中大部分都是dtt club的成员,所以回国之后hr安排我们直接见partner, 也是我见过的另外一家十分有诚意的公司。关于dtt,网上有很多朔⒈砹烁好娴囊饧怨镜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事实如何我并不十分清楚,但是我想作为一名毕业求职的学生,建议大家亲自去跟dtt里面的人了解了解事实如何?也许是事出有因,但是不要主观臆断,就把dtt“一棒子打死”,这种做法既不理智,同时自己也少了一个机会。

   回国之后见了tax部门的一个senior manager和deputy partner (其实是负责tax的partner in charge),基本上都是general talk,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他们更看重你的性格是不是适合做tax。我们四个人报了tax, 第二天早上就都拿到了offer,dtt的offer是我的第一个offer, 拿到它是回国2星期之后的事情,对我来说至少绷紧的神经可以放松放松了。关于事务所,审计和税务通常是两个主要的业务部门,审计每年的headcount 多很多,所以大部分人趋于去审计,但是我觉得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还是要先跟宣讲会上的公司人员或者里面做的师兄师姐了解清楚再选择自己到底喜欢做哪个部门,而不要盲目的从众,因为虽然招的多,报名的人更加多,单纯从成功率的角度上看也未必就一定有优势。


3、consulting-mckinsey, bain, lek, monitor

   由于今年投资银行业不景气,尽管我有高盛的实习经历,但我对今年的投行的headcount都不自信,所以我咨询公司也下了一番功夫,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今年咨询公司情况很好,各大咨询公司纷纷扩招,从北京目前的形势来看,mckinsey招了5个,bcg也是5个,atkearney招了8个, monitor招了3个,bain,lek最后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从上面的数字可以发现跟去年consulting一片凄凉的景象相比,今年的咨询真是百花齐放,不知道明年师弟师妹们会不会赶上这么好的年景,下面一个一个的谈谈我面consultingfirm的感受。

               1.mckinsey

   mckinsey我在美国就联系好了面试时间,他们的schedule比较紧,因为公司需要在圣诞之前做完campus recruiting,所以我的面试被安排在了回国之后第二天,因为旅途的疲惫,和时间的紧迫(我回国的第一天面试bain),以及我个人准备的不充分,我面mckinsey状态十分不好,很可惜没能跟北京的candidates一起进入final round,面mckinsey我做过两个case,第一个是一个世界上很大的canned soup manufacturer想进入中国,应该如何考虑?这是一个大case,中间还夹杂着market size等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公司没有进中国大陆市场,但是在台,港都已经有所涉及而且销售不错,云云。第二个case是估计中国2003年会销售多少新手机?都说咨询公司喜欢聪明的人,这一点都没错,可是我觉得大家经过高考走进北大清华,智商都很不错,因此只要好好准备熟悉了case interview的过程,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对于大学学生来讲,最麻烦的就是我们对很多行业都非常非常陌生,因此这类问题就不太容易对付了,比如,mk 问过韩国的发电机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的case。

               2.lek

  lek我面过两轮,一轮phone interview和一轮case interview, 很奇怪的是他们采用电话来做case,这个让我极其不适应,所以面的可想而知了,phone interview很简单,就是回答几个general的问题,只要口语过关都没有侍猓琧ase我遇到的是一家关于fitnessclub or gym的案例,说某某大型健身中心要在北京开一个new branch,什么时候能达到break-even point?这个case不难,但我自己做得不好,究其原因我觉得是自己对于电话做case把握得不好,而且跟面试官不能形成interactive discussion,这一点使得自己的分析有些捉襟见肘。


3.monitor

  很多同学对monitor很陌生,这也不奇怪,因为monitor2001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业务发展得很好,其实monitor在世界范围来看是一家非常好的咨询公司,排名也很高,能进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在monitor的面试一共见了5个面试官,做了一个case,关于gold-mining的。monitor跟其他的consulting firm不太一样,它的case更少,公司更加看重你个人的性格和举止是否professional,同时也要求candidates具有很好的 maturity。这家公司给人的感觉人性化的,我当时跟面试官谈的也很愉快,但是非常可惜又一次跟offer擦肩而过。monitor给我打了3个电话安慰我并且鼓励我继续努力,所以尽管没有拿到这家公司的offer,我对它的印象是很不错的。monitor是我最后一个面试的公司,也是仅有的2家给我有用的feedback的公司。
总结一下有几个方面可以供大家注意:第一,无论是面试还是dinner, (monitor当时在final面完之后邀请了很多candidates吃饭,)都要表现自己的maturity,不要失态,因为每个细节面试官都会看的很清楚;第二,谈吐很重要,要注意分寸,尤其在case interview的时候,注意自己是否cover所有的points, 是否可以对case 涉及的行业做一个big-picture的分析,等等,这些无疑都会增加你自己在面试官心中的印象分,第三,在case中,不要主观臆断,要勇于提问, consultant的工作经常都需要去提出关键的问题,这时候问题提的是否有水平就很能体现candidates的素质了。

                  4.bain

   bain是我回国面试的第一家公司,bain的招聘流程很紧凑,我回国后的第一天,也就是周一早上面第一轮,面了两个面试官,做了4个case,然后下午通知我周三下午面第二轮,周三下午我面完bain的第二轮的时候,晚上去morgan stanley面final,在ms的office等候的时候接到bain的电话,通知我第二天早上(周四)去面最后一轮面试,整个面试过程持续4天,我一共做了6个case,见了四个面试官,尽管到目前为止我还在等待bain的消息,大概还要1、2个星期,坦率的说bain的consultant非常优秀而且人都很nice。

  所遇到的6个case分别为,第一轮四个,第二轮、第三轮各一个。第一轮主要都是在用market size来考察candidates的problem-solving的能力,比如,中国一年消费多少根香烟?如何计算外资香烟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中国手机市场的market size?北京有多少个gas station (加油站)?第二轮、第三轮的时候遇到的case就更加随意了,比如,外资pc manufacturer想要进军中国市场,该如何考虑?xxx fmcg生产商要launch一款新的牙膏,如何具体考虑这个问题?(中间夹杂中国一年消费多少牙膏的marketsize问题)。

  个人感觉面试bain运气不错,面的比较顺利,bain是我仅有的两家完完整整面试到最后一轮的咨询公司,遇到的人都很和善,没有被push和 challenge的感觉,觉得bain和mck,bcg一样非常看中case performance,所以说case一定要做的好才会有希望,经历过不同公司的case interview,我想大家都能够熟能生巧了。

  consulting我的面试过程基本上介绍完了,总结一下,各家公司风格迥异,所以说基本上没有人会同时适合mck, bcg, bain,monitor,  对于应聘者来说关键是通过面试去了解不同公司的人和文化,看看自己究竟更加适合哪一家公司,我面完monitor之后得到的feedback说我更加适合去mckinsey,可是mck我面了一轮就failed了,真的很郁闷。
应该说作为本科生来讲,没有必要去讨论是不是研究生就比本科生有优势进 consulting,因为作为个体的你,你更应该看看你是不是读研之后能力就会达到consulting的要求;我认识很多非常出色的本科生,北京上海都有,本科就进了mckinsey, bcg;那些进consulting的研究生很多也是其本科的时候实力就已经达到了进consulting的要求,读研当然给了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的机会。


4、investment banking – morgan stanley, deutsche bank, ubs warburg

   很多人都说我应该从事投资银行业,做一个banker,我自己对于investment banking和consulting倒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偏好。不过,这两个行业作为职业起点将来的发展截然不同,能有机会在高盛实习,让我亲身经历了投资银行业务,想来觉得很幸运。投资银行一般分为ibd(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or department],投资银行部),equity research, fixed income, debt,等等,我自己对ibd最感兴趣,所以投的每家投行都是ibd为第一志愿。

   今年来学校招人的投资银行很少(国外的投行),就只有ms,db, ubs三家,所以机会少得多,我投了简历之后三家银行都给了我面试,ms面完了final, db我面了四轮,ubs给了我offer,基本情况是这样。另外,这三家招聘的职位也有所不同,ms招的是research analyst, 是专门为大陆学生设计的program,职位比analyst低一个level;db招的是analyst,今年有三个部门招人,global corporate finance (gcf), global market (gm), global equities, 我认识的一个清华的金融本本拿到了gm的offer,去做trader;ubs我报的也是corporate finance (有的公司用corporate finance,其实就是ibd的意思)。

1. morgan stanley

   morgan stanley在我申请summer analyst的时候拒了我,所以当我申请的时候还有些惴惴不安,怕自己当时的表现会影响自己在面试官心中的看法,但是后来跟在ms工作的朋友聊天,她的话解除了我的顾虑,因此我还是满怀信心的投了简历。在美国就接到了ms的phone interview,当时根据电话号码判断是从纽约打过来的,跟一个很shy的面试官聊天,聊得十分愉快,因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就接到了 interview的通知,是ms澳大利亚的hr电话通知的。这当中还有个插曲,hr后来
给我的email中说,因为我在美国,所以安排我下个星期作video conference, 可是受到他email的那个星期刚好是我在美国的最后一个星期,因此,我不可能在美国作video conference,于是打电话到澳大利亚,hr说回国之后再安排,于是也出现了上文中提到的面试完bain之后,急匆匆的跑到ms office的情况。
   ms的面试我没有遇到什么专业的问题,这让我很意外,自己会计的强项也发挥不出来,后来听别人说其实research analyst需要从事相当多的translation的工作,不问专业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关于ms我个人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今年跟我申请实习的时候一样,北京的最后一轮面试分两天,北大一天,清华一天,据说加在一起有30多个candidates,而只要一个,所以竞争很激烈,问过好几个参加完最后一轮面试的同学,他们都感觉十分不错。而且我个人很看好的几个candidates,也都没有拿到最后的offer,很奇怪。


2.   deutsche bank
  
   db是十月份来北大做招聘会的,也是我申请的重中之重,因为早在我上新东方的toefl班的时候,就听说这家投行有多牛,当然后来实习的时候对这家投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db也是online application,当时在美国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死活也不能完成正常的申请,只好打电话给db hk office求助,hr很热情,直接打电话到menlo的computer lab实时指导我一步一步的*作,我感激涕零。

   完成申请的三四个星期之后接到了第一轮的电话面试,好家伙,完全不像摩根那种攀谈似的的面试,明显多了很多专业问题,还好面试官非常慈祥,问我的都是一些会计问题,什么minority interest该在哪张financial statement去找,还问了诸如irr等问题,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我面完没多久,eltonsky就接到电话了,大家可能早已在他的大作《都是暴人》(其实一班人马中就觉得他比较暴,不知为何这厮取名为都是暴人)中看到他的详细记述了。关于我的电话面试还有一点插曲,在我填完在线申请的不久,从bbs 上得知北京这边就已经开始面试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超级郁闷,心里颇不宁静,自己在高盛实习的经历居然没有拿到面试资格,着实应该好好总结。后来才知道北京这边面试的都是global market这个部门,而不是我申请的global corporate finance。北京上海一共七八个人进入香港的最后一轮面试,global market的最后一轮是整个亚洲区统一的选拔,最后这些人中,只有一个清华的本本拿到了offer,后来偶然间认得此人,并成为铁哥们。

还有一件小事,面试官给我打电话要做面试,却没有找到我,然后给我留了voice mail,是一个英文非常好的gentleman,但从其说话语气就能看出来是一个比较tough的banker。他叫我给他打回去,我当然只好打回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说不方便讲话,因为正在开会,叫我等他电话,当时是美国西部时间凌晨一点,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结果等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有等到,由于时差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也在投行作过,我知道有的会议会开的很长,而明明banker叫我等电话,我再贸然打回去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我就只好彻夜未眠,等到早上六点,实在撑不住了,倒头便睡,结果第二天早上的english composition的quiz也错过了。第二天晚上,我又打给面试官,不巧又碰到他在开会,当时我郁闷的不行了,因为几个小时之后就要去las vegas了,如果当天不能做面试,就要等到三天之后了,所以我电话中就跟面试官讲明了紧迫性,gentleman还很nice,告诉我两个小时以后会给我电话,结果就是我在去las vegas之前的两个小时结束了我db的第一轮面试,可是没完,面试官给我留了一个homework,一道复杂的合并报表问题,我从vegas回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香港的电话,通知我第一轮面试,当然eltonsky也顺利进入面试,db实是一个考虑非常周到的公司,知道我们在美国,所以安排了 video conference, 我可从来没有做过可视电话面试,管不了那么多,于是恶补了一点点会计术语就去了,因为来美国几个月原来的知识已经遗忘了很多。面完感觉第二个面试官非常喜欢我,而第一个就是给我做电话面试的gentleman, 果真是比较tough, 问了我一大堆会计和金融的问题,搞得我晕的不得了,还有管理层收购这种我只懂得皮毛的问题。面完之后我跟eltonsky就感觉极其不爽。大概两周后我们就回到了中国,不过之前就接到了成功进入下一轮面试的通知,我跟eltonsky同时接到,高兴之余,也确实觉得进入这家投行的机会不大。
  
   回国之后,我记得十分清楚,是12月18日,我们回国的第三天,我和eltonsky去db北京office作了第二轮面试,见一个director,很 nice的一个人,问我的问题都是很general的。面试后没多久,我接到香港的电话通知我进入所谓的最后一轮面试,北京一共剩下三个人,另外两个,一个是清华的金融硕士,另一个是ccer的mba,当时香港的hr还鼓励说我是corporate finance部门这几年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第一个本科生,让我继续努力,争取拿到那唯一的一个offer。这轮的面试官是北京的首席代表,一个和蔼可亲的女士,可惜这一轮我没有通过,hr给我的反馈是说我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确实,从大三下学期到找工作,没有多少时间是在看专业知识,难怪我的基础有些薄弱,不过外加上我的对手一个是金融硕士,一个是mba,金融知识都比我强,所以自然就败下阵来。最后这个mba拿到了offer。

   总结一下,我个人觉得db的申请过程中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公司比较看重candidates的专业背景,这确实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也面过不少投行了,在entry level上这么强调专业知识的竟然只有db;第二,db的招聘有些乱,譬如之前的面试安排,以及后来通知我最后一轮面试,但其实却不是最后一轮;第三, db的hr很nice,是我面试这么多公司中唯一的每一轮面试下来都给我相应反馈的公司。


3 ubs warburg

   瑞银华宝 – ubs warburg,是一家我很不熟悉的投行,以前听许国庆讲座的时候,他提欧美投行的时候提到过,但具体这家投行的特点以及在中国的状况完全不了解。因为 ubs的招聘会是12月9日,而我们12月15日就到中国,所以就没有在美国作特殊的准备,凭我的经验,回来申请完全来得及。ubs也是分不同部门进行招聘的,我申请的是corporate finance也就是美国投行经常讲的ibd(投资银行部)。从开始申请到最后拿到offer,我经历了一轮面试,和一天的assessment center(a c)。中国区ubs是选择a c作为最后一轮考核的唯一一家投行,a c对体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因为脑细胞要不停的高强度运转十个小时,确实比较辛苦,当时面完之后感觉非常累,至于a c的内容,本着为公司负责的态度,不便披露。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ubs给我的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效率非常高,从a c到最后通知offer仅仅三四天,而且从a c本身的程序来看,也非常的有效率,因为a c的各个部分安排的非常紧凑,而且每一部分都要求candidates敏捷的反应速度;第二,ubs考核candidates的素质非常全面,之所以选择 a c而不是简单的face- to-face interview 作为最后一轮,公司要求candidates素质的全面性可见一斑。

   投行的面试基本讲完了,如以前一样,简单的总结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上大的投行正逐渐走进中国,目前在招人战略上,很多投行仍然限于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几所学校,这是由投行本来就非常有限的headcounts决定的。第二,因为名额极其有限,所以获得面试资格就十分关键,有很多同学实力不错,但是因为自己的简历不够shining,无法获得投行的青睐,非常可惜。现在大的投行基本上都来北大清华等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获得机会留在投行,另一方面为以后真正的求职打下非常不错的基础。当然,实习的名额也非常少,因此我建议大家多参加一些公司的实习,最好是国际上声誉非常好的公司,此外,参加一些对外交流能增加自己的国际背景,投行比较喜欢这种多元的背景。第三,适当的接触会计金融等专业知识对申请投行非常有帮助,面试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一些基础会使你的面试增色不少。第四,英文功底要好,尤其口语,因为欧美投行的工作语言都是英语,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文非常能打动你的面试官。

四、   尘埃落定

   中国文化讲究善始善终,既然有了比较好的开端就要坚持下去,那么讲了这么多,也是善终的时候了。先报告一下找工作的结果,申请了大概八、九家公司,大家从以前的文章中应该也发现了,我最后拿到的是bain, ubs, dtt (tax & business advisory),拿到这几家公司与运气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人才真得太多了,尤其在面试一些顶级公司像mckinsey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所以我很后悔在北大的前三年没有好好利用。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地球的自转仍然依旧,太阳的东升西落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依然一天一天向前。其实,找工作的过程真的很锻炼人的意志,我自己也经历了无数个伤心和痛苦,每一次面试后的期待和梦想,每一次电话被拒的悲剧,每一次接到offer的狂喜,每一次心灵的悸动,都令我不断的勇往直前,记得那个时候bbs上一次次看到我被拒了、今天你被拒了吗、这样的文章,尸横遍野,深知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孤军奋战是非常痛苦和无奈的,想想我们自己的团队,从在美国的几个月里的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到现在大家的阶段性成果,我真正体会到了那句“一份开心两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开心,一份痛苦两人分享每个人只有半份” 的深刻含义。

   记得有位师兄在竞选系学生会主席的时候说,“我的理想是希望光华能成为新时代的黄埔军校”,这话自然口号的味道比较浓,但是细想也不无道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说到这里,我的求职故事也该告一段落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再次面临这样挑战的时候希望我会更加自信。

   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只想让后来人少走一些弯路,希望从我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对你们有意义的经验或教训,这样,我也满足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forbes (福布斯)说过话,与大家共勉,祝福你们成功!

   history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st notable winners usually encountered heartbreaking obstacles before they triumphed. they finally won because they refused to be discouraged by their defeat. disappointments acted as a challenge. don't let difficulties discourage you.
                                                          forbes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