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暴人zz

都是暴人(一)
历时近半年的求职经历可能对我来说是告一段落了.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总觉得经历了一段生活,就应该留下点什么东西,无论是否示人,总可以留给自己以后回忆.尤其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以前也看过很多人写的求职故事,像SNOOPYZZQ的,系统性很强,信息量大,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很适合以后的同志们参考。让我佩服得紧。可是要我写这样的东西确实难度颇大,况且既有高人立极,自己再模仿未免有东施效颦之嫌.而且我知道的信息确实也有限.我更倾向于写成随笔一样的东西,有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议论,有时候可能离题万里,大家看的时候没兴趣尽可以跳过.

也许先对自己的背景简单介绍会有助大家理解后面的经历吧。

我,男,81年生人,99年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成绩还可以,每年都有奖学金,可惜从没拿过头奖,至今遗憾。

平时比较活跃,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大一自办社团,以后又在爱心社,SICA等校内社团做过.比较讨厌官方机构,从没在校团委等部门混过.但在光华的学生会做过.

参加了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与时代华纳合作办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认识了不少业内人士,长了很多见识。自我感觉对后来的求职是很有帮助的。

参加过学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在参赛过程当中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很大。后来虽然由於非水平原因没能获大奖,但也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作为交流学生到美国学习了四个月。其实,没学到什么东西,光玩去了。但好处是让我以后说英语摆脱了紧张感,后来我参加的面试全部是用英文进行的,得益非浅。

说到求职,大家肯定也都听过或者传播过很多所谓牛人的故事。对於此,我想起一位我很欣赏的师姐(她现在在一家顶尖的咨询公司工作,也是大家眼中的牛人)的话:“在我眼里从来没什么牛人。”

对此我大加赞赏,本来嘛,求职就是很私人的事情,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未必有什么地方就是最“牛” 的,更未必去什么地方的人就是最牛的。很多人觉得去咨询和去投行是职业发展的捷径云云。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把人生看成一条路走到黑的过程,当然可能有捷径可言,否则,未必什么道路就是最优的。任何经历都是自己的财富。

我一直认为,不是去了某些特定行业或者公司的就是牛人,真正的牛人是自己想去什么地方就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工作的。所以,如果你喜欢咨询,你能进咨询公司当然就是牛人,如果你喜欢作会计,就进四大,那你也是牛人。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想批评一下光华内部的氛围。似乎大家的价值取向太统一了,(至少占据话语权的价值取向是如此) ,大家天天口里传播的是所谓牛人的小道消息,心里想的是如何变成更牛的人。这种文化以前被我称为“后妃意识” ,仿佛皇帝的后宫一样,等级森严.更有甚者,搞了一个什么排位一样,宣称进外资投行的最牛,外资咨询次之,国内投行再次,接着是财富500强企业什么的。对於一个商学院来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绝对不是好事。至少缺乏企业家精神。还真没见光华出过什么商业巨子,也许有学院建立时间不长的原因,但我想内部文化的畸形也不可忽视吧。


都是暴人(二)

讲了半天好像离题万里,现在还是转回来讲点和找工作有关的东西吧。

我个人来说呢,从大二开始一直就对咨询很感兴趣。一是觉得做的东西很有意思,能接触不同行业,新鲜东西。二是从长期而言我是准备自己创业的,干咨询能迅速为我以后在商业领域的发展积累经验。当然,呵呵,还有收入比较高的原因。(BLUSH,穷怕了)

一直到去美国之前,我都是准备上研的。我的理由是觉得自己的心理成熟度,技能,实习工作背景都没有达到咨询公司的要求。上两年研究生提供了一个缓冲和提高的机会。於是,在去美国交流之前,我参加了系里的保送研究生面试。面得没什么感觉,但据说以前去曼隆的学生保研都没有问题,所以,我也就没有太过於担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班里的同学突然疯狂的开始寻找地方实习。当然是为了以后求职的时候在简历上有突出的一笔。我对这个东西没什么认识,平时又不关注,信息量少,一直没什么机会。看大家这么狂热,於是我也觉得这应该是种好东西,便也心向往之,偏又生性疏懒,不愿意孜孜以求。於是只能作壁上观。

天天听那帮人嘴里念叨什么Morgan Stanley, J.P Morgan之类的东西很是郁闷。也对光华的压抑的文化有了初步认识和自己作为旁观者的看法。直到看着同学们纷纷去什么Goldman,P&G之类的才开始有点着急了。但好像按正常程序到学校招实习的公司都过了(我也没反应过来它们是怎么过的) 。只好自己找路子。

我也在网上向GE投过简历,当时饥不择食,报的是暑假在上海的HR工作,(从GE CHINA的网站上看到的)自己没什么相关的背景和经验,兴趣也不是特别大。结果发出后一分钟上海总部就打来电话面试了。当时手机显示不出电话号码,一接电话一个男士就称是GE CHINA的,可怜我一点经验没有,都紧张得蒙了。结果聊了8分多钟看来对方就对我没有兴趣了,呵呵,最后当然是废了。

后来一个师兄介绍我去他供职的一家国内咨询公司实习。我也很高兴,虽然国内咨询和外资咨询客户和市场细分大不相同,但毕竟能感受一下气氛,培养一些基本的技能。本打算去了,但后来自己暑假安排太多,日程早满,公司要求至少实习一月。最终只能遗憾放弃。另外介绍了两个同学去,他们在那里作得都挺愉快的,最后有一个同学还准备毕业留在公司的

最后,我想起我读的那个文化产业班的班主任是华纳唱片中国公司的老总。於是撺掇班上的同学去央求班主任。呵呵,老总很好说话,把我们安排到华纳唱片与国内一家音像公司合资的一个演艺经纪公司。而且实习的时间也比较灵活。由该公司老总亲自指派人带我们。

我由於暑假事情很多,去了趟少林寺,又去了趟韩国,结果实习的时间也就两个星期。不过在公司的工作真的很有意思。公司的业务是艺人的演艺经纪。我的工作是商务拓展部助理,具体来说就是收集艺人资料,分析特点,与商品配合,制定其长期的演艺发展和广告计划.我自己对营销本身很有兴趣,作得很开心,还兼带着见了不少艺人,呵呵,很是开心。(大家都有八卦的天性嘛) 。

我在公司的经历对於后来的求职,尤其是在咨询公司还是很有帮助的。咨询公司多很看中背景的多元化,也很强调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在经纪公司,和艺人打交到,确实也很需要技巧。在公司带我做的姐姐就很鼓励我去麦肯锡,说觉得我挺适合咨询的。结果让她失望了.不过也有坏处,就象我在面试一家外资投行的时候,那个VP就问:“你怎么会去这个公司实习?” ,确实,这个工作和金融一点不沾边,当时也让我颇为尴尬。

从韩国回来没几天就踏上了赴美的历程。一直到这个时候我还是下定决心保研的,也从没想过会有多大的问题。准备老老实实在学校多呆两年。

在美国的头两个月真的很开心。平时的时候拼命的学(好久没这么刻苦地学习过了) ,周末的时候拼命的玩,不断接触新鲜的东西,新的感受和体会。当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主动去多经历一些东西,以后可以写一本书。结果后来找工作的事情参和进来,忙乱了手脚,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眉目,颇为遗憾。

到10月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变故。当时正是国内这边保送研究生的程序开始的时候。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先是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填报的专业给弄错了,后来又不知不觉地被淘汰了。那时候给我的打击真是很大,以前的全盘计划化为泡影,顿时处於了一个毫无着落的境地。之前从没想过找工作,对於过程也一片陌生。还好,当时几个失意的朋友在一起,
互相安慰,鼓励,算是度过了这场心灵危机。

这时候,我开始认真地考虑以后的职业发展了。本来ZZQ正在求职道路上孤军奋战,有这么多同志加盟也很高兴。於是他提议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在后面的两个月中,我们都经历了一段紧张充实的日子。大起大落,世情冷暖。六个人互相鼓励,共享信息,还经常一起讨论,交流,真的还是有很大帮助,否则我们都不可能走到今天。尤其是ZZQ,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信息性的,还是方法性的。所以后来我听说他拿到UBS的OFFER的时候,真得很替他高兴,赶紧从火锅店赶回宿舍,握其手说了很多感动的话,结果还把这嘶给吓住了,因为从没见我这么正经的说过话。在努力的过程中,大家也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
有时候我常想,这些共患难的朋友会是一生的朋友。

我想从我的经历中或许有一点经验是,求职过程中不妨几个朋友结成一个团队,共享信息,交流讨论,有时候不妨互相练习一下面试的技巧什么的,会受益匪浅。我们六个人现在都有了很不错的OFFER,得益于团队合作。

标 题: 都是暴人(三)

在美国那段求职的过程有很多全新的经历。在那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求职,信息又不对称,很被动。但幸而我们的团队能力都挺强,收集信息,联系公司,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我在国内的哥们FRANK也帮了很大的忙,投递简历,打听消息,我嘴上没有怎么谢过他,这都是哥们,但心里明白。

值得一提的是,我经历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电视面试(VIDEO LINK) 。那是德意志银行。由於是很TOUGH的投行,报的时候没报什么希望(自己的实习背景太离谱了) ,当另一位接到电话面试的时候,我也就以为自己结束了。

我的同学面试结束后4,5天,一天夜里11点多的时候,我正在复习迎接第二天的世界文明史考试,焦头烂额之际,电话忽响。来人一通英文,半天才让我反应过来是德意志银行的一个VP,说要面试我。我可蒙了,之前正小睡了一下,晕得很。於是我说,我现在状态不好,能不能换个时间。VP吃了一惊,估计没被人这么顶撞过。接着说我们电话面试你就没指望你在最佳状态,就是看你在一般情况下怎么样。我又诉苦说您看我明天还考试呢,头还正晕。这次,这大哥算是彻底怒了,教训道你搞清楚这是你的工作啊,比你的半期考试重要多了。
我又苦苦哀求了一会,他无奈道:好吧,我会尝试再联系你,但你要知道,我打电话越晚,你通过的机会越小。

放下电话我愣了半天,觉得自己估计被终结了。给同学打电话,他也说你应该当时就面试了。很是后悔。过了两天,VP又半夜打电话过来,我正在熟睡,也没接。他便在留言里给了我两个电话号码。我知道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我的优势是时差,我只能在夜里和他联系,於是白天的时间便可以略作准备。我借了本财务管理的英文课本,把几个公式如WACC,CAPM之类的又复习了一遍。

晚上我鼓足了勇气打手机找到VP的时候,他正在家里(周六了) 。旁边是小孩的声音。接到我的电话很奇怪,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手机的。我奇怪了,不是你电话里给我留言的吗。他才噢的一声,可见在职业领域,商业礼仪是很重要的。接着的面试就是很随便了,问了几个技术问题,会计方面的我太烂了,只好乱猜,财务管理方面的对答如流。后面就是闲聊,他在韩国工作过一年多,对我在韩国的经历很感兴趣,聊了好长时间,问了很多细节的问题。电话打了将近半小时,到后来我也不紧张了,不就是聊天吗。

之后没过多久,我和另一位同学都接到下一轮面试的通知。公司安排我们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服务提供商那里做电话会议。由於是第一次,还很让我憧憬了一段。面试的时候感觉和面对面聊天差别不大,不过对方看不到你手里写的东西。这次见了两个VP,问了很多技术问题,感觉答的对错各半。其中一个VP就问了很让我尴尬的问题“你为什么没有和投行相关的实习经历” ,确实很让人郁闷。要知道我前面面的那位可是Goldman Sachs的背景啊。

无论如何,总算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来回国后德意志银行又面了一轮。过程更郁闷,当然是被淘汰了。后来想想,自己可能也不适合德意志这种AGGRESSIVE的风格。

在美国学习了四个月后,终於要踏上回国的旅程了。兴奋之余也有些许恐惧。毕竟回去就是直接的职场挣扎啊。此时,我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填了无数的申请表, Essay questions, Resume, Cover Letter。也许是这些材料还作得不错吧,大部分我申请的公司都给了面试的机会。回国后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标 题: 都是暴人(四)

12月15日晚,我们的飞机到达北京。见到朋友们很高兴,但第二天早上就有Bain 的面试,心里有些牵挂。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夜,时差还没怎么倒过来,第二天就起了一个大早。

贝恩是我面试的第一家咨询公司,之前毫无经验。虽然在网上看了很多Case Interview的东西,但毕竟是纸上谈兵。经验欠缺的劣势后来暴露无遗。贝恩在国贸1座,因为在中国的业务还作得不大,公司办公室比较小,和后来面试的麦肯锡形成鲜明对比。但公司的人给人的感觉很Nice,接待我们的HR小姐很客气。这是第一轮面试,见了两个Consultant,做了两个案例。都是类似于market size的问题,没有想象中难。做完后再回去的的士上大家讨论了一下,感觉都不是很好。下午就出了第一轮的结果,另外两位同学进入了下轮。

那天晚上,心情极度郁闷,不仅是因为被淘汰了,更因为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这种感觉是最糟糕的,别人只是拒你,绝不会告诉你原因。想想接下来还会有连串的面试,不知道如何面对。后来,我心情平静后总结,当时确实太没经验,很多东西都很不专业,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也好,毕竟为以后积累了教训。

第二天上午又是早起。这次面的公司是欧莱雅。报它是因为自己对营销很有兴趣,也有较多的相关背景。听说公司只喜欢帅哥美女,看看自己,好像也不是特出众的人物,准备就去饱饱眼福行了。我是我那个面试室第二个面试者,到的时候其他candidates 还不是很多,放眼望去,没有特别出众的美女,略有失望。

面试我的是位中年男子,看上去头发凌乱,似乎是不修边幅的样子,顿时让我对自己形像的顾虑消减了很多。当他开口用英文对我进行面试时,我算是彻底放松了。因为发现他的发音也不很地道,觉得自己应付应该是游刃有余了。围绕简历问题,我自己性格聊了半天后,他似乎也拿我没什么办法。於是施展出了最可怕的一招,随手拿出一只签字笔,要我在一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用途,当然写字除外。我刚开始被问蒙了,紧张之下就想出两种。他也不急,循循善诱,还让我用中文说。好不容易凑起了8种,松了口气。 面试的最后,大哥问
我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什么方面。我便列举了几点,比如口语流利,对营销有兴趣什么的。大哥听得频频点头:“确实很强” 。

出来后见到好多等候的MM,我后面那位人大的美眉暴得很。我告诉她面试是英文进行的时候,她愤然而起,叫到“都是中国人,说什么鸟语啊” ,正好叫名字的HR小姐来呼她进去,
我听得直吐舌头。呵呵,美女就是牛。

面完欧莱雅后很长时间没有消息,快半个月后确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它的拒信,邮寄过来的。真是让偶受宠若惊,同时也彻底迷惑了它挑选人究竟是什么标准。

那天上午的欧莱雅不过是热热身而已。因为晚上的才是重头戏--麦肯锡。由於我们回国的时间比较晚,公司已经进行过前面的面试了。听HR女士Helen的意思,似乎是让我们直接参加最后一轮面试,如果出众的话可以直接录取。让我和同去的另一位同志兴奋异常。

到公司的时候天色已晚,走进嘉里中心的时候正是灯火通明。我叹了口气,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正在为未来苦争。麦肯锡的办公室在20层,是我见过的咨询公司中最豪华的,似乎是为了彰显其老大身份。到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位candidate, 情况和我们类似,是在美国实习的对外经贸大研究生。回国度假一周,却全用来找工作了。彼此叹息了一回现在讨生活的不易,就各被一名consultant带去面试了。

后来我才知道,面试我的两位都是大家口中的杀手。幸好之前不曾耳闻,倒也没有特别紧张。第一位先生显得很严肃,给了我一个market size的问题,听我分析的时候似乎也心不在焉。案例做下来倒也中归中矩。完了之后,这位先生嘴里吐出一句:“not too bad” ,让我很faint。接着他就给我feedback,说我应该在分析案例前,先告诉他我的分析框架。我估计自己可能要废,但也很感谢他的反馈。至少让我开始有点明白贝恩是怎么废的了。

第二位面试官怎么看都不象杀手。是一位娇小玲珑的女士,说话的时候总是笑。先和我天南海北地聊了一通,还仔细地听取了我对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看法,令我大有知音之感。之后,她让我选是愿意用中文还是英文作案例。我说我选择母语。

让我很高兴的是,她竟然给了我两个案例,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market size,在第二个案例中出现了new business的问题。这是我在网上的材料中看到很多的。第一次在实战中遇见了。两个case做下来我都觉得颇为满意,尤其是第一个market size的问题,似乎还很有创造性。

第一个案例是要我量化一下中国每年洗衣粉产生的污染。我由於大一暑假的时候跟着章铮老师作过环境保护与缓解贫困的预调查,对环境污染的计量还有些理论知识。於是我便中规中矩地分门别类,说应分为直接污染,机会成本,健康成本等等。女士便提点说你直接分析直接污染吧。我这个俗人便开始算多少多少钱。女士嫣然一笑,你能想点别的更形像的东西吗?我灵机一动,说咱能不能估计一下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的体积,然后估计一下每年洗衣粉污染相当于几个鄱阳湖。於是顺利地做了下来。但最后在算体积的时候我竟然犯了个低级错误,把立方千米当成立方米了。这样的错误在咨询面试中应该尽量避免,否则会认为你数字敏感性不强。

我的第二个案例就更有意思了。说有个朋友喜欢玩电影,想开电影院。问对其有什么建议。第一次遇见new business的问题,我异常兴奋。拉出一个大框架从市场状况,政府管制,公司情况面面俱到,最后建议道:让这个朋友别开电影院了,改租盗版碟吧。於是四平八稳地完成了这个案例。

这位和蔼的女士还亲自送我出门,闲聊了几句找工作情况的问题.让我很温暖.

在回去的地铁上又和另外那个同学讨论了一番。都很迷惑,搞不清楚咨询面试技能到底该怎么提高。真是报国无门啊。他当时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麦肯锡今年准备招六个人,我们要还是进不去那也太屎了” 。呵呵,结果,我们俩都被废了,当然是我们第二天打电话去问出来的,公司说觉得我们problem solving的技能还不够强。天啊,这不是彻底否定了我们作咨询的素质了吗?当时我们俩都沮丧到家了。

标 题: 都是暴人(五)

第二天,就是12月18号上午是德意志银行的第二轮面试。这是我遇到过的最令人郁闷的面试。可能是我的实习背景跟其他candidates比太离谱了,面试我的director从一开始似乎就已经知道自己不会要我了,於是只是和我扯些不相关的话题,有些话还显示出对我的轻视。
我心里有些忿忿,看来这公司确实太骄傲了。当中他也和我谈到了作咨询和作投行的差别,也流露出对咨询的轻视。说咨询只是写一份计划书,而投行是实际操作的东西。我心里直嘀咕,都是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何必呢。

从德意志出来,在国贸旁边那个肯德基草草吃了顿午饭,中午又赶去毕博补笔试。我一直以为公司能直接让我们进入面试的,没料HR小姐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令我很无奈。之前零零碎碎听人说起过其笔试题就是揉合的GRE加GMAT考题,做这种题目决非我的强项,况且竞争对手中多是新东方那套锻炼出来的,更是难以脱颖而出。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聊聊对新东方的看法。不可否认,新东方对很多急于参加这几个外语考试的人提供了一条比较正规的路子。按照它那套走下来确也会有些效果。至少不会有无所适从的慌张。更厉害的是它成功的创造了一种新东方文化(被称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云云) 。

但我想说的是,它也给头脑发热的学生以很多误导。它一味强调要奋斗,要吃苦,要卧薪尝胆。却没有告诉大家奋斗的方向是什么,是否应该这么奋斗。它开出的药方千篇一律,我听过几次徐小平先生的现场演讲会,发现他无论谁,都先把人捧一通然后让人准备出国读MBA。似乎中国学生要变成牛人只有走MBA一条路子。

好多本来出国就很盲目的人,在新东方大旗鼓舞之下也就不顾一切,埋头考这考那。还自己感动得不行,觉得自己现在在吃苦中苦,将来必成人上人。看了太多这样的人,我只有苦笑。就算出国了难道就真的梦想成真了?沿着这条似乎大家觉得很牛叉的道路走难道就是最适合每个人的?

所以强烈建议每一个在准备GMT的人,每一个在一门心思要出去读个MBA的人,认真考虑一下,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是否和自己一生的追求相符合。

对於出国读MBA,我听到的最让我欣赏的一种考虑是觉得一辈子连续不断的工作太厌倦,喜欢工作一段时间,能打断一下,出去读读书,想想自己真的喜欢和适合作什么工作,能够让生命的节奏有张有弛。


又说了这么多离题的闲话,还是转回工作上来吧。其实,无论上研也好,出国也好,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再说深点,其实工作也好,读书也好,都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加快乐。所以,开心(个人效用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许也是我学经济学的最大体会吧

标 题: 都是暴人(六)

18日中午考完毕博后,暂时能松口气了。下午空出半天,赶紧去补充装备(领带太次,衬衣领过大,出门面试没有风衣套在西装外面冻得够呛等等) 。

回国的三天里面,我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就马不停蹄地面了这么多公司,而且都是很tough的地方。身心可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好处是我也开始渐渐找到了面试的感觉。事实是,前面面试的这些地方一个offer都没拿到,但从此以后面试的公司,offer却接踵而至。这当然有公司难易程度的原因,但状态也不无重要。

在最初找工作的时候,我就建立了自己的求职文件夹。(在电脑里面) 其中分门别类的把自己感兴趣,可能申请的公司分为了Consulting, Investment banking, Commercial banking, Big 4 以及Industry几个主要的行业。(因为觉得国有企业的气氛不适合自己,就没有考虑过去尝试) 。

前面几天的面试中,Consulting, Investment banking 和 Industry都有涉足,因此接下来就是Big 4的企业。我们选择的是普华。

因为普华是网上填写申请表格,所以我们在美国完成表格,回国面试。一点都没耽误。它的HR女士Lily Chen很Nice, 尽其所能安排我们的日程,帮了很大的忙。后来虽然没去普华,但真的很感谢她。

我们一起求职的六个人中最初有四个通过了简历的筛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报了其CFR(Corporate Finance & Recover)部门,后来才知道这个部门在北京就不招人,而且在上海那面也只招研究生。於是我们的简历直接就被筛掉了。

后来我们打电话回国询问,负责招聘的Lily Chen女士特别好,问我们愿不愿意把志愿转到ABAS,也就是审计部门,可以重新考虑我们的Application,让我们感动不已,当然愿意转了。

因为我们有国外交流的背景,LILY 便让我们跳过了第一轮的英文考试,直接进入第二轮assessment center。并且专门为我们六个安排了一次。

应该说普华的Assessment center很有意思。先是用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是捉对用英文就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最后是集体完成一个项目。我至今觉得assessment center是一种很好的观察一个人的方式。自我介绍展示了作presentation的技能。辩论考验了思维的敏捷性和表达的清晰程度。而集体项目更是考验团队合作的良好方式。

值得说明的是,在集体项目的时候,尤其是陌生人在一起合作。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便是大家都想狂show自己的leadership, 於是都想站出来分配任务,指手划脚,互相反对。既影响了团队效率,也反映了性格缺陷。所以,我的看法是,还是“闷声大发财” 。

我们一起的5个人由於有长期合作的经验,磨合比较好。很好地避免了这种情况。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也给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没过多久,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好像assessment center的通过率一向很低) 就接到了下一轮面试的通知。我至今也没想明白,考官是怎么把我们挑选出来的。因为觉得大家都表现地很出色,实在是很难取舍。


标 题: 都是暴人(七)

下一轮,也就是最后一轮面试是见Partner.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公司的最后一轮,也感觉挺新鲜的。穿上新买的风衣,(求职季节正值浓冬,对於男士来说,一件套在西装外的风衣是必不可少的)逃脱了在北京的严寒中只穿西装的受冻之患,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我是第一个进去的。Partner很友好,还出门来迎接。聊天开始之后,才发现美国四个月还是颇有收获的。至少英文聊天很自然。说了好多加州的风土人情,彼此都很开心,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之后。大趴又问了很多我的背景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要雇佣你。我说我学习能力强,大趴顿时笑道:每个人都这么说。哈哈,你能举个例子吗?於是我随口想了一个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例子。算是过关了。

他又问,你还觉得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我来不及思考便脱口而出:我幽默感好。欧?大趴更感兴趣了:“你能证明吗?” 我愣了一下,故弄玄虚道“幽默感不能故意显示,否则那就不是幽默,是滑稽了。” 听得大趴频频点头,好。

聊了将近半个小时,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面试。回宿舍后,我马上给Partner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感谢他抽出时间面试我,也表示自己从与他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结果第二天partner就回信说,很高兴与我聊天,让我拿到offer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他可以代表公司和他个人对我表示欢迎。

於是我顺利拿到审计的offer 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offer, 还是有几分激动的。后来又拿到了德勤税务的offer, 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自己德勤俱乐部的背景。

写到这里,我也想停一下谈谈对四大的看法。四大近年在国内发展很快,每年都招大批的人进去。象据我所知,普华今年在北京便发出了140多个offer, 这么庞大的招聘规模,着实把LILY CHEN累得够呛。

我一直认为四大对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是进入商业领域的最好途径。(叹一口气,真切地感觉到中国进入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了,社会的价值观空前同一,大家都喜欢经济,喜欢玩点管理,sigh) ,在里面能学到基本的财务与会计技能,接触不同行业,培养professionalism,为以后进入其他公司作财务工作也提供了很好的跳板。而且他们也不拒绝非财经类学生,所以理科学生对其也非常青睐。当然,也有些不利的传闻,比如说有的公司明确说不要四大出来的人。当然这都是一面之词。

关于进四大的素质呢,会计师事务所的入门职位并不要求高学历和专门技能。反而更看中一些人的基本素质,比如团队精神,能否吃苦,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最重要的还有英文水平。所以实际的招聘当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优势。名校的学生也没什么优势。

象对外经贸大,我感觉是他们的教育当中特别强调英语啊,交流技能什么的,在四大的求职当中,往往反而表现出更符合公司要求的素质。所以对外经贸每年都有上百个进入四大的。以致还有对外经贸的学生到北大bbs上叫板,称你们北大人也不过如此云云,当时便是举进入四大的人数为例。对此,我们大可以报之一笑。一个大学的优劣,也绝对不是凭几个公司进入率来衡量的。

没想到回家过年,竟然还在<<华西都市报>>上看到一篇对外经贸学生写的<<我如何进入世界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描述其如何艰苦卓绝,过关斩将杀入普华,被我爸当成榜样向我展示,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以上是对四大的一管之见。还要补充一点是,四大的工作都很辛苦(辛苦钱不好挣啊) ,尤其是审计在忙季的时候可谓堪比投行啊。所以,有些MM在拿到offer之后也放弃了,毕竟很多人向往闲庭信步的生活方式啊。所以,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标 题: 都是暴人(八)

四大暂且告一段落,我的下一个面试对象是另一家MNC(Multinational Company)---GE。我们面试的FMP(Financial Management Program) 项目拥有100多年历史,久负盛名,被称为“全球CEO的摇篮” 。GE本身也被誉为“实业届的哈佛” 。所以,在MNC中,我最想去的一家便是GE。当然,也有上一年的赴美国交流学生中有人去了GE的缘故。

我们也是在美国便与公司取得联系,并且得到了项目经理EMMA WU的答复,确认我们回国后都有面试机会。在我们的求职过程中,象GE这么爽快的公司很少,大家都对公司心存感激

我们第一轮也是从Assessment center开始的。本来FMP项目一直只在北大,复旦等有限的两三所学校招聘。今年的项目经理EMMA上任后,力求diversify项目的背景。於是也对很多学校放开了。象我们在面这轮时,便有将近一半的candidates是从对外经贸来的。最后也有对外经贸的JJ拿到了offer,而且可以说在所有candidates中表现出众。可惜她之前已经签了KPMG,含恨放弃。前段时间上复旦的bbs也看到一个上海财大的兄弟写的<<三分运气,三分实力---我如何进入GE>>,称自己是上海第一个非复旦,交大的FMP,语气中颇为自豪。

这轮的CENTER和PWC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没有辩论。自我介绍完了后,由考官现场问你一个问题,然后面试者现场回答,很机动灵活。最后也有一个集体讨论的项目,更偏重如何产生集体观点,并选出合适的人选进行表述。

在这一轮中,英文很重要,可能是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同时,从考官那里还获得了一个小的tips, 就是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尽量不要看稿子,面对观众流畅地把观点说出来(前提是归纳出的观点不多,3,4点足矣) 。

在面试中还遇见了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个复旦的哥哥是北京人,想在北京工作,所以跑来我们这面试。考官呢,好像对复旦的人印象不好,在问他问题的时候便先说自己的看法,说觉得北大进来的FMP都很smart, they can solve the problems very quickly. 而从复旦进来的FMP都喜欢在培训的时候坐到领导旁边。弄了这位哥哥极其尴尬。

这一轮的assessment center淘汰率大概是一半。我们去的6个人中,有5人进入了下一轮,可算是不易了。

最后一轮的面试是见两个公司的CFO,我是所有面试者中的第一个,於是也担当起了拓荒者的角色。由於CFO时间问题,面试被分在两天进行,地点也不同。

第一个见的CFO是一位中年男士,显得很严肃。也没问我专业问题,单是就我的背景聊得很透。我感觉英文的发挥不如以前,面完后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出来的时候还纳闷CFO为什么没象传闻中的那样步步紧逼地PUSH我。

第二位是亚太区工业系统的CFO,是一位印度人。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毕业,也是FMP出身。很是亲切,一看我的简历就说我的GPA让他想起自己当年。还说我的GPA比他高那么一点,把他打败了。对於幽默的人,我一向很喜欢,也就和他聊的很愉快。又谈了很多加州的风情,比如旧金山的唐人街,附近盛产葡萄酒的山谷什么的。结束的时候,CFO问我介不介意经常出差旅行,我也就知道拿offer应该差不多了。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一帮人中有4个拿到offer, 而我们系本科生整个年级竟然拿了8个(全国招25个FMP) ,好像创了个记录。

拿到GE的OFFER后,我略作权衡,便先把四大的OFFER拒了。GE对我来说,也是一份很满意的工作。我决定不再尝试其他MNC了。但由於自己一直对咨询的热爱,还准备再尝试几家咨询公司试一试。(很早之前我已经想清楚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彻底放弃了投行,后来的Morgan Stanley, UBS Warburg, CICC,中银国际证券都没有申请)


标 题: 都是暴人(九)

当时还有机会的咨询公司有Monitor Group, L.E.K Consulting 以及 A.T.Kearney。

其中ATK是因为还有一帮同济的学生情况和我们相似,也是从德国交流刚回来,错过了正常程序。公司索性单独把我们安排在2月份来一次面试。估计有20人左右参加。但我们也知道,之前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共发出了16个OFFER,留给我们的名额实在不多了。至今还没有公司的任何音讯。

Monitor Group在国内只是刚刚进入,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它。但根据2002年咨询业销售额排名,它是全球第五。而更多人更熟悉的,可能是它的创始人之一的哈佛商学院院长麦克. 波特。据说Monitor的人申请哈佛商学院的成功率是90%,可见其中职业发展颇为喜人。

在我们之前,光华历年都有本科生进入该公司,於是还博得了一个偏好本科生的名声。所以,我们对它也是报很大希望的。

我们四个对咨询有兴趣的男生都顺利通过了简历筛选,并且被安排在最前面参加面试。我想,也许也是有师兄师姐们的帮忙吧。

第一次到公司面试,公司给我的印象就很不错。办公室也不大,但安排的很舒服。门厅内墙上挂的画也很对我的胃口,显示出公司的品位。但竞争也真是激烈,N多研究生师兄师姐就不用说了,还遇到了96级留学归来的光华师兄,已经在CICC工作过一年的经院师姐。看来咨询业真是群英会萃。

第一轮面试主要是看英语能力,以及个人与公司的切合程度等等。没有案例分析,所以相对比较轻松。第一个面试我的女士便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也是刚来公司没多久。气质绝佳,更是让我对公司景仰不已。於是便围绕我的简历问题随便聊了聊,觉得没有什么特别impress对方的地方,但英语能力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第二个面试我的便是我们97的师姐。好PP噢,而且非常nice。因为前面已经用英文面过一位,算是测试了英语能力了,所以她索性就完全用中文和我闲聊。我觉得这次是我所有面试中最开心的一次,部分是因为年龄相仿,背景相似(师姐也是当年去美国交流的学生之一) ,
到最后真的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说了很多平时面试中不大会说的话。面完之后我想,就算这次通不过也无所谓了,真的是很愉快的经历。

标 题: 都是暴人(十)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2月24日1925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第二天晚上,在食堂里突然接到电话说第二天面试第二轮。Monitor是个很爽快的公司,总共的面试就只有两轮,所以,这也就是最后一轮了。这可是我第一家面到最后一轮的咨询公司啊,暗暗下决心要加油。

这一次面试我的是一位胖胖的慈眉善目大叔(后来才知道人家年纪也不大,blush) 。公司做case interview的形式很特别。不象别的公司是由面试官口述,很多信息还需要自己去问出来。Monitor却是直接给一份大概6,7页的书面案例,自己阅读,从中寻找信息,回答给定的几个问题。据说公司每年都用相同的案例。这一直让我隐隐担忧,因为很有可能很多人已经知道了案例。据说国外还有人已经把标准答案都整理出来了。

我遇到的案例是一家制鞋厂的问题分析。自我感觉做得还不错。后来才知道,因为案例不是很难,大家都感觉作得不错,便是在细微出见分晓。最后公司招的三个人,就是案例作得特别出色,据说不仅分析了问题本身,还把案例涉及的行业特点,公司问题的实质等都有分析,很impress考官,最后得以成功。

面试完之后正是中午时刻,公司便请我们几个还在的candidates和几个年轻的associate一起去吃午饭。因为几乎都是光华出来的,大家很亲切,说说笑笑。我也不想在饭桌上还把自己搞得如同面试一般,也就完全放松,和这些同龄人聊得很愉快。

最后公司还请所有进入最后一轮的candidates共进晚餐。有的人觉得在吃饭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考察候选人。我倒是觉得他们也许没有刻意这么去做,但你在餐桌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无法回避的,自然会对最后的决定有些影响。但也有例外,象我们觉得在餐桌上表现出的性格完全和公司文化不兼容的一个女孩,最后也拿到了offer,这便是因为她case做得特别好的原因。

最后我觉得特别欣赏公司的一点是,他们对每个进入最后一轮而没被录取的candidates都专门打电话,显示了公司对候选人的重视,人性化很多。当我接到98级那位我很欣赏的师姐打来的电话时,竟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失落感。毕竟自己也没把身家幸福都全放在职业上,很多选择都在等着我。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也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标 题: 都是暴人(十一)~~汗,写得太长了~

接着便是我面试的最后一家公司L.E.K Consulting。和Monitor相似,L.E.K在国内业务范围较小,基本是随国外客户进入中国而进入的。目前的客户构成中,90%仍是MNCs,但也开始拓展本地客户。

公司规模在咨询业当中算小的,全球有15个office,500余位professionals, 2001年销售额是1.25亿美金。人均创造的产值相当可观。在咨询业中独树一帜,其客户的90%是回头客,可见其服务质量。公司擅长的业务在三个方面:Business strategy consulting,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hareholder value consulting。

由於公司比较小,新进入的associate往往能承担更多的责任,参与案例小组讨论并贡献自己的想法,接触更多的行业。这也是很多人喜欢L.E.K的原因。

公司从去年开始才在国内招聘新毕业生作associate,今年的招聘程序进一步正规化,但在北京这边也就招一到两人。

我自己在去年98级求职的时候就已经注意了这个公司。今年自己求职,又把中心放在了咨询上,所以早早便在美国那边托人提交了申请材料。由於公司人手少,所有的人力先都集中在上海那边的招聘上。北京这边便直到我们回来快两周了才开始整套程序。

从开始接触公司到最后拿到offer,我总共经历了简历筛选和四轮的面试。其中前两轮是电话面试,最后两轮是在公司的北京office进行的。

大概是我面试德勤的那天,有人开始在网上发文章说接到L.E.K的电话面试了,让大家注意。於是搞得我们都神经紧张。那个人还说这一轮pretalk只有35个人,一天内肯定能做完的。结果到那天结束,我们都没收到电话,很是郁闷。

第二天我上午去面试GE,也没收到电话,正极度失望中。回到宿舍后,宿舍的哥们突然告诉我刚才有个JJ用英文打电话过来,他也没太搞清楚是谁,只听到说我的名字,便告诉人家我去面试去了。我才想起可能是我的手机在地铁中信号很烂,没收到她打来的电话。

我心中各登一跳,到底来了。再也等不及便主动打电话到上海office那边。向接电话的前台小姐说明我是面试的人,她便把我转给一位女士。这正是刚才打电话过来那位JJ。呵呵,
她开始一句话便是:“听说你很忙啊” ,弄得我颇为尴尬。接着便是随便的闲聊。主要考察英文能力,问了些简历问题,还有就是你为什么要做咨询,你为什么觉得你适合做咨询。你知道你以后的具体工作会是什么吗?之类的general questions。我一一回答,觉得自己英文
突然变得好烂啊。同时也突然发现一个规律。我的英文在外国人面前发挥自如,在英文很好的中国人面前却总是紧张,怕是害羞吧。

这个JJ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她是我所有的面试官中唯一一位对我踢足球感兴趣的人。和我聊了很多我们球队的事情,很是开心。还向我介绍了几个她正在参与的case,让我对LEK的业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公司和我的第一次接触,给了我很好的印象。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