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第一个发Nature的中国人是谁吗?

现在我们搞科研,个个都梦想能发CNS(Cell,Nature,Science),很多人搞一辈子科研可能都发不了一篇CNS上的文章。

随着中国国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一些顶级学校的实验室发CNS也不是什么难事,比如施一公、颜宁这些大佬,发CNS跟下饺子一样简单。但是你知道中国第一个发CNS的是谁么?

你很难想象中国第一个在CNS上发文章的居然是清朝人!

140年前(1881)的清朝末期,中国人就在《Nature》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考证律吕说》

1dde9d2c1a1f3d9e069a76d18db19f8a.png

Nature的历史大家应该都知道非常悠久了,是由英国Nature Publishing Group创刊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这篇《考证律吕说》登载于《格致汇编》1878年第7卷,后由《格致汇编》的主编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译为英文于1881年在Nature发表,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这篇文章纠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引起了国际巨大的反响,这也是Nature创办以来,第一次出现中国人的名字。

论文作者就是被称为晚清科技总设计师,启蒙了整个中国近代科学的徐寿

徐寿(1818—1884),号雪村,181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没落的地主家。虽5岁丧父

4e759ee1139d250b6404f953192c5e63.png

除了是第一个发《Nature》的中国人,徐寿还有很多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徐寿自幼不但饱读诗书,对这些古文有许多自己独特见解。然而,他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母亲的去世让他痛觉学习八股文的无用。在这之后,他便毅然放弃了“应试教育”和科举当官的打算,开始通往“经世致用”之学——科学。他涉猎的科技范围极广,律吕(音乐)、几何、重学(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

那时根本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而徐寿更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家”。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与现代的科学理念完全相符。他求知若渴地翻遍历代的科技典籍和西方科技著作,更是推崇“究察物理,推考格致”的求实精神。

为了求实,他曾自制过指南针、炮用象限仪、甚至是结构极其复杂的自鸣钟。此外,他还研究制造出好几种古代乐器。而这几种古代乐器。也带领着徐寿通往了更宽广的科学之路。

一次,徐寿正在县城帮人修理七弦琴,他精湛的手艺和非凡的谈吐,引来了举人华翼纶的注目。

那时的华翼纶想给小儿子华蘅芳(青年数学家),找个亦师亦友的“玩伴”,让他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

之后,徐寿和华蘅芳便成了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的忘年之交(徐寿比华蘅芳大15岁)。

582773355df8e0b19ba45a9e8020f16f.png

左徐寿,右华蘅芳

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能学到的科学知识实在有限。所以徐华两人也结伴,到处寻找“科技发烧友”,只要弄到一本科学书就互相传抄,学习新知识和互相交流。

一次,徐华二人到上海寻书时,就觅得一本新编译的西方近代科技书《博物新编》。这本书虽说是欧洲普通的科学常识书,但对比清朝的科技水平,徐寿仿佛穿越到了未来200年一般。

那种心情,结合一下当时清朝的环境,就可以想象得到有多欣喜。

ad92b1d6b895d2e91ff809a397262f80.png

《博物新编》

得到这本书后,徐寿便立刻开始验证书中一些科学理论和实验。他的动手能力极强,许多实验要用到的器材、工具,都是从他那双巧手得来的。

如他当时就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用来观察光的折射和光分七色的问题。

除了做验证实验外,徐寿还能触类旁通。

他还试做了许多《博物新编》里还未有定论的实验,并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那时,他还认真研读了《博物新编》中关于现代蒸汽机原理,甚至经常跑到西洋人的轮船上,探究其造法。

在那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民智不开的清朝,徐寿的“奇技淫巧”完全是异类,更是引来不少关注。

很快,徐寿等人的事迹也传到洋务派曾国藩耳中。

9c8ed4cbbc4a836f02fd598fc0650898.png

当时正为洋务运动发愁的曾国藩,马上就把徐寿等人聘到安庆机械所。

1862年4月,徐寿等人进入安庆内军械所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自制轮船”。

依据“国情”来看,自制轮船谈何容易啊。

古代中国的造船业规模虽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多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原始木船。与西方近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船一对比,鸿沟显而易见。

虽完全白手起家,但徐寿还是表现得信心十足。

首先关于轮船的核心技术蒸汽机,徐寿早已从西方的机械书中烂熟于心,设计图跃然纸上。就算没有任何进口零件(当然国产也没有),但徐寿自己本身就是个手艺人,像蒸汽机所有的零部件,他都能凭锉刀一个个锉出来。

而擅长数学的华蘅芳,则在测算、绘图,配置动力等方面给予他帮助。就连他的儿子徐建寅也“屡出奇招”,帮忙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14f8dc9f1ffbf024f70347a037b9a487.png

徐寿儿子徐建寅

3个月后,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

1964年,徐寿等人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制造出了完全国产的“黄鹄号”蒸汽船。

b7dd9490d6915f92a6648d4ac6df335e.png

“黄鹄号”的落成,也使徐寿在科技界声名大噪起来。之后,他更是获得了一副清同治帝御赐的“天下第一巧匠”牌匾。

61128c74ff40799d23a54964b3d5bd2f.png

但是徐寿并不以为荣,反而是将这块牌匾收着,不以示人。因为在他看来,轮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近半世纪,大清还关门自称第一,洋人看了是笑话。

1867年,徐寿也因出众的才学,被调往从事军工生产的江南制造总局

然而,他并不满足现阶段的只求技术,而不求科学原理的洋务派思想。一上任,他就依据民族的“刚需”,向曾国藩呈送了四项建议,分别为:一、开煤炼铁;二、自制大炮;三、操练轮船水师;四、翻译西书。

但曾国藩与徐寿在思想高度还存在一定差距。那时,他只想着用“洋技术”造出轮船即可,对本国的科技发展和学习西方真正的科学理念不太上心。所以,曾国藩就以“其轮船以外之事,勿遽推广言之”为由,一口拒绝了徐寿的所有请求。

好,你说造船,就给你造。很快,由徐寿设计的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诞生。

f6e31e36db3c793a48549a72fab94468.png

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

之后“操江号”,“驭远号”等军舰也陆续有来,为我们近代海军军事工业打下坚实基础。

6cb53b5e9d397b604f78b3547d8afa28.png

二等炮舰“操江号”

虽说徐寿在遵照上级“专心”做轮船,但是私下他还是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他觉得,前三条建议上级不同意,算了!但是关于第四条的“翻译西书”,他却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放手。因为每当想起初读《博物新编》的心情,他都想把这种“开眼”和“穿越”的感觉,传递给更多的人。

被曾国藩拒绝,他就迂回地找到江南制造局会办的冯骏光和沈宝靖。

他用试探的口气,以“小试”之名,提出先翻译几本西书,看看效果。这个既不会得罪曾国藩大人,又能开始译西书的“曲线译书法”,自然也得到了冯、沈二人的同意。之后小试初译的三本书,也完全在徐寿的意料中,一改曾国藩以往的反对态度。他不但对徐寿赞赏有加还出大力支持,更是建议“另起学管以习翻译”。

235e0bbca5c5d3fc296eeaf666adfa07.png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内,左起徐建寅,华蘅芳、徐寿

就这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徐寿担任总管。为了更好的翻译西书,徐寿高薪聘来了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伟烈亚力等人负责口译。而徐寿、徐寅成、华蘅芳等熟悉西方科技的中国人则负责理解,形成文字。

72365946b47bd277e2900e5ed1e0643a.png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

徐寿这译书,一译就是17年,译著书共计137部,约290万字。其中徐寿更是以化学译著最为出名,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先驱。他将西方近代化学中的各个分支,无机、有机、定性、定量、物化以及实验方法和仪器等都完整引入我国,翻译的书籍还成了我国第一批化学教材。

7bc087b6062f35a9a8182cf5c4504b3c.png

徐寿父子、傅兰雅等人翻译的书籍

此外,徐寿更是首创了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他选择用罗马音的首音(或次音),找到同音字,加上偏旁,用于化学元素的译名。我们现在必背的元素周期表,也大部分都出自于他的翻译。

你可能觉得,这几个化学元素的翻译没什么厉害的。但是只要对比一下日本的元素周期表,你绝对会对徐寿心存感激。

df04ee25e54e79e8be6e7a81d0cf10bf.png

日本翻译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直接音译,所以他们的元素周期表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徐寿译的“钠镁铝硅磷”,日语则是“ナトリウム、マグネシウム、アルミニウム、ケイ素、リン(罗马音Natoriumu, maguneshiumu, aruminiumu, keiso, Rin)”。想想要用日语背下整张元素周期表,就觉得还是徐寿中西合璧的翻译更加先进高明。

01e6f792ecb7335164cbcc110e9a7af3.png

日本元素周期表

为了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徐寿和傅兰雅等人于1875年,在上海创建格致书院。这也是中国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此外,在格致书院,徐寿还定期举办科学讲座,边讲科学知识边做实验表演,效果显著。

694304d44fc0d2e2fe2c41541d602f37.png

格致书院

其实刚开始英国的董事会,是想在上海开办一个像大英博物馆一样的科技展览机构。但是在徐寿的坚持下,才建成了“工业技术学校”的模样。为了不让这所科技学校流产,徐寿当时还捐出了1000银元(可购买一百亩良田)。

此外,他继续发动北洋大臣李鸿章拨国库1000银元,各界才纷纷响应凑齐7700银元,使书院脱离了财产危机。几乎是与格致书院成立的同时,徐寿和傅兰雅也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c6c9061c6f32366d4db597add70b49b0.png

《格致汇编》

这篇发表于1881年的《考证律吕说》原来就是登载于《格致汇编》1878年第7卷上,这既是中国科学家在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较早的论文之一,也由《格致汇编》的主编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译为英文在Nature发表,而同时成为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说的是啥呢?

“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格致汇编》发表徐寿《考证律吕说》这一重要论文,报道了徐寿研究律管管口校正的最新成果,他用实验向著名的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 Tyndall,1820-1893)《声学》(徐建寅、傅兰雅译,1874年由上海江南制造局刊行)一书提出了质疑,该书(第214页)说:有底管、无底管发出声音的吹奏振动数,在一定时间内,皆与管之长度成正比。这也就是说,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任何八度音阶必是吹奏震动数的两倍,因此开口管必须准确地截去一半才发出高八度音。而这一点徐寿通过实验证明恰恰是不正确的,“惟声出于实体者正半相应,故将其全体半之,而其声仍与全体相应也。至于空积所出之声,则正半不应,故将同径之管半之,其声不与全体相应,而成九与四之比例”。徐寿用9英寸长的铜管进行实验,发现将管长截去一半,并不能得到与原管相差八度的音,但如果在截掉半音寸,就能得到准确度的高八度音。实验表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

在文章中,他对传统声学定律“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伯努利定律),提出质疑,并用现代的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

那时候大清未亡,就连当时的《Nature》编辑都评价这“非常出奇”。

在这篇《Nature》发表后的第三年,徐寿就病逝于上海致格书院,享年67岁。十多年后,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在一次无烟火药中,意外被炸死。

他们不求功成名就,更不求达官厚禄,一生都致力于先进科学的引进与传播。

徐寿石像

或许徐寿这些人,在整个科学史上的成就微不足道。

但是在封闭和黑暗的清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整理自:SME科技故事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cb2bedfacfee57c9d5111e9c1b490d8e.png

b4209341a9b82f5e901505e09e62bb70.png

cc8880d6bd965b2485e103b6f48eb7ae.png

5dc062cc6b4767b1d039d409e160c97d.png

a0c402dc2cad6c26a14b8ec3af74da7f.png

28b4b015c12ff4842fc1d73c24821be9.png

cb1c8d86081644566c4bbce217820f94.png

41fbf4e759da4fd1da2f5d516c619de2.png

5b6a58a3e858ff1e6f32ef81c0aabc94.png

33a30a8ccd76da03b140bfd0ed992e59.png

466982a57718c02a55efec57c21a7435.png

b66e7af738924e4cefa4ca874666fea3.png

700a1825ecb785d873ac30683a31ad03.png

01091721dfeaebbf5c21c0e12e3ee967.png

36c87db491a8f3a40af8e70f0ca4cd7b.png

ac025bd3ba70d33304825671f8a5f576.png

fc231826f0b8d67df245e7ea281ccfd0.png

1732ef16485a78f1f77c16038fef6ef9.png

61c9b14d21521aff43a771b93c09575d.png

c069401f4f7915f7497e5d3537c4eccf.png

8146551c5c6e6b323e5f503235042ae0.png

519f576b8accf3b580e9cc3cbfd6b3dc.png

4a2358ed64056d6bb044577bc5d4564e.png

91c0060333c0f7faddc1a6db12a8c39a.png

f7d3bf059fb0c92c47737feefb232d5e.png

c4eeb133e2f263f9cf86d09d37083e9a.png

10bdcc876314e831d8e003a4a1493c6f.png

9e12552f25bf56f9297fced4e680ad14.png

机器学习

后台回复“生信宝典福利第一波”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教程合集

96f6bd1c9102f1b2881a90a0aae0a406.png

327d84bea6f7dc763b3d3cfd664b47c5.png

4a6c22d177dd6d93ea19043b07e899aa.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