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后为啥会丧失​嗅觉?最新《细胞》论文终于搞明白了!

感染新冠后,患者的一大症状就是会丧失嗅觉,然而这一症状背后的机理却始终没有得到阐明。日前,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篇论文,终于揭开了背后的谜底——原来新冠病毒会让嗅觉受体出现下调,使得人们无法正常检测和味道有关的分子。

a4d699bd253a2c8c1f9491335d33f5c1.png

论文相关的新闻稿指出,和新冠有关的嗅觉丧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因为在普通感冒中并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症状,而且嗅觉丧失也和鼻塞没有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新冠引起的嗅觉丧失会持续几周,但也有超过12%的感染者会出现长期症状,包括持久的嗅觉丧失,或是嗅觉变化——对于同一种味道,在感染新冠前后的感知会出现不同。

为了理解背后的原因,科学家们决定使用仓鼠和人类嗅觉上皮组织作为模型,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影响。在仓鼠模型中,研究人员们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感染十天内的基因表达变化。在感染一天后,他们就检测到支柱细胞(sustentacular cell)的下降,且在感染后的第三天进一步加剧。与之对应,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水平出现上升。两者均在感染十天后恢复到感染前的水平。与此同时,仓鼠的嗅觉感知神经元(OSN)水平在感染期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波动。

这个结果表明支柱细胞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主要感染对象,也与2021年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结论相一致。此外,研究人员们还发现在感染的一天后,有47%感染病毒的细胞都是支柱细胞。相比之下,只有6%的受感染细胞是嗅觉感知神经元。

abe6a1e90e010e983f981d92fee3e46e.png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因为新冠病毒并不怎么感染嗅觉感知神经元,研究人员们猜测新冠病毒对嗅觉的影响不在于杀死这些神经元,而是扰乱神经元里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后续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在感染的三天后,这些神经元启动了抗病毒的反应。而一些对嗅觉至关重要的基因(如Adcy3),则在感染的三天后出现明显的下调。生化实验也证实,这些仓鼠的嗅觉上皮中,Adcy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更夸张的是,即便是在几乎没有检测出病毒的区域,也是如此!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们又对这些样本做了RNA测序,发现神经元前体细胞在感染的两天后,其多个与嗅觉受体和嗅觉受体信号通路相关的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出现下调。在感染的十天后,即便和嗅觉感知神经元有关的其它标志物水平已经恢复正常,这些嗅觉受体有关的基因依旧有所下调,显得相当异常。

df312d281e73b1b2d4e5e5f9cb3b73f3.png

▲本研究的图示(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人员们随后进一步探索了这些嗅觉受体下调的机理。他们指出,嗅觉受体在表达时,会受到嗅觉感知神经元核结构(OSN nuclear architecture)的调控——在这些神经元里,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的嗅觉受体基因簇会汇聚在一个区域里,使得嗅觉受体基因能够稳定转录。既然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明显下调,会不会是这些核结构出了问题?

果不其然,在新冠病毒感染的一天后,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接触就有所减少。在第三天,这一影响达到峰值。随后,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病毒的清除而就此消失。相反,在感染的十天后,当嗅觉上皮中已经不存在新冠病毒的时候,这些对于基因表达非常重要的区域依旧处于紊乱之中。后续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来自感染新冠病毒三天后(免疫反应最强)的仓鼠的血清,在经过病毒的杀灭处理后,依旧可以引起嗅觉受体的下调。

这并不是只在仓鼠中才会出现的现象。研究人员们使用从尸检中获得的人类嗅觉上皮样本,同样发现新冠感染会引起嗅觉受体基因,以及相应信号通路基因的下调。而且在人类样本中,他们同样观察到来自不同染色体的嗅觉基因区域,无法顺利形成应有的核内结构,从而无法正常地生成嗅觉受体。

8babcfed53ac06acf181956150578953.png

图片来源:123RF

综合来看,研究指出在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和嗅觉受体相关的基因表达会受到长期干扰。这可能是为何在新冠病毒已经被清除出人体内后,人们还会出现长期失去嗅觉的副作用。

“认识到嗅觉依赖于染色体之间脆弱的结合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Benjamin R. tenOever教授说道,“如果免疫系统每一次做出特定响应,干扰到染色体之间的接触,嗅觉基因的表达就会终止,那嗅觉的丧失可能就会成为‘煤矿里的金丝雀’,在出现其它症状前就提供早期信号,表明新冠病毒正在损害脑部组织。”

作者们也指出嗅觉神经元和一些敏感的脑区相连,因此一些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思考等。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新冠康复后,一些人还会出现长期的后遗症。

参考资料:

[1] Marianna Zazhytska, et al., (2022), Non-cell autonomous disruption of nuclear architecture as a potential cause of COVID-19 induced anosmia, Cell,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1.024

[2] Mona Khan, et al., (2021), Visualizing in deceased COVID-19 patients how SARS-CoV-2 attacks the respiratory and olfactory mucosae but spares the olfactory bulb, Cell,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10.02

[3] Mechanism revealed behind loss of smell with COVID-19, Retrieved February 5,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2163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转载自:学术经纬)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737e33d70c9577627a0375a6188b9175.png

376009c0df57f4744dc8a1d040ad3c3d.png

832393b89e152a6c0093d2bcf32eb90e.png

f427a07094281b4cbaf05c978a26f3c6.png

399c09a48692f631bea8a9f4d02fe7f4.png

cee406133b30bb3ce6419d55862c72a2.png

e188191d86b6ee14c4f801e05bd3bb24.png

481821285f200e5407075edbfb33fa55.png

fbbf3ec601cded0d37525c730cbda255.png

1390fc4b7388d30a741913e5fbf4392a.png

428f4c19f4602f786d5ce59121b63aea.png

32f7586f87005aa47ec78373fa2d41cd.png

7a87834c05a0cd8577ae3ed66f4954d3.png

5f3f6075065548ffcb97f47e277a7dfc.png

5d9ff56ee55804e44362df7641a1e68f.png

11308ccd7a922fb31b9e6ea574f10654.png

b6c79d85de1abc0d070033bdb258339d.png

7259bbb252fc37e250f2e049bb4a56a3.png

8c3e52ffd47d1005eef4a88de3ae36c3.png

3fbadbac8e951c6f631b92c8bab412ad.png

177480732c49dd97782e136c3fb7d85d.png

73b2d4fe5de28e649e8cc77fd9985479.png

ed7f4f7313d5f970782c9b797fdba76c.png

eca3a9fbb93bb4a894ea1180c483e3aa.png

73d2b684ca45c02a89b85a36ffe99a86.png

812f3ca0c5b1dc7379e8599a03b7f4e6.png

038d31973e8bee3395ab59e16cbf370b.png

ae7d48855fba1a4035252fcb5348a0ee.png

机器学习

后台回复“生信宝典福利第一波”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教程合集

e9ddd516ed483a1faf04d08ab4b3b7cb.png

b754f3d8f627763ce65adcd62e6080b4.png

e055ee8ce8348622e02d94bfa40fcf23.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