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崖沟景区上年就跑去过一次,可惜要门票没有进去。今年终于有机会再次前往,它和王莽岭相邻。巨大的石碑错落有致立在路口,上面刻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太行锡崖沟”指引着大家。我们驶进去,不大会就看到拦车的杆子,中间有空隙,我们骑着摩托车就进去了。到了一个岔路口,我们选择左侧前行,看到了横卧在碧绿的湖水上的白色拱桥,确实好看。
在停车场,我们下车,沿着石头铺就的小路,往廊桥处前行,绕过拦车杆,进入步道,两侧各有一棵红叶树,叶子还是那样的耀眼,在阳光的照射下,红的有了层次,橘红,亮红,深红。在路侧展示着自己的美,这种树叫鸡爪槭,是槭树科,槭属落叶小乔木,树冠伞形,树皮平滑,树皮深灰色。
继续前行看到一片片荻花,仰着白色的毛茸茸的脑袋,在向路人招手。我忍不住跑到它们身旁,和它们留下了张张回忆。
拾阶而下,便来到了廊桥前,深深的湖水和白色的桥身,深褐色的廊顶,形成了一幅画卷。桥中间是有三个亭子的飞檐组成,随着桥势错落有致,接着是游廊的条形顶,为这座桥遮风挡雨,游客从此桥过,不怕雨打日晒了。桥的另一侧种着一些紫色的小花,细细的茎秆上零星的小花,挺雅致,虽然有些败落,但也不放碍它的魅力。
远处还有一座白色拱桥和绿水相辉映,水边一溜小船,还有大白鹅的小船,这一定是为了招引小朋友准备的。上了前边的小木桥,倚着栏杆看到了桥洞下正好有一个小瀑流飞泻而下,落在下面的阶梯式的岩层上,形成阶梯式的瀑流,水虽不大,但是确实能让游人驻足欣赏。
跟着指示标,我们从白色拱桥来到了河对岸,水波荡漾的水面一览无余。河岸上有两层翘檐的屋子,我们沿着往崖底的台阶,看到一处大坝飞泻而下的细流,正好嵌在一座小桥中间,下边是一个墨绿的水潭。继续往下,立在崖边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我在锡崖沟等你”,专供游客照相的地方,此处是深潭的水倾泻而下形成的二级瀑流,下边的水潭更深了。我们沿着深潭往前行,这个平台不大,我们又上去了,在一个小平台处,看到一座游廊沿着绝壁而建,背靠大山,白色的廊脊和白色的桥栏,真是一幅绝美的艺术品。随着人流在一处较大的平台处看到沟壑深处,一个拦水大坝,被水已经染成黄色,这是一个狭窄的深沟,两侧的崖壁笔直笔直淡红色的岩石成竖条形。终于明白这个“锡崖沟”名字的来历了。
时间到了中午,我们便往回走,停车场的对面就是餐饮区。两层的小楼整齐的排成几排,游客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饭店,我们来到最后一排的第一家饭店,这是一个民居改成的饭店,不大的庭院摆了两张大圆桌,二层有一个露天平台,也摆了一张大圆桌,门口在挡雨棚下摆了几张长条形桌子。我们点了两份拉面,等了很长时间才吃上,这碗饭看上去不错,吃起来咸死人,没有办法只好倒了一点水。
我们骑上车沿着道路往里跑,路的尽头是八里沟的天界山,这里立着一块刻着锡崖沟的碑,可以看到锡崖沟村就建在崖壁上。这些崖壁就像刀砍似的,直直的。
我往回返,看到岔路口便拐进去,看到指示牌上写着蚂蚁梯,我们又遇到岔路口,选择了直行,穿过路旁几座饭店,又上山了,山路虽窄,但幸好是水泥路,一路向上胳膊肘弯较多,所以骑行的比较慢,路上遇到徒步的驴友,才知道前边有一个无灯隧道,穿过就到了八里沟的后山。隧道不仅无灯,而且路面特别不好,隧道前是石子路有两米,进隧道较平坦的硬路面,也只有1,2米,接着便是大大小小的水坑凸起的石头嵌在湿湿的泥里,摩托车在不断地上下颠簸,偶尔能听到磕碰声,我紧紧地抱着老卢,心里害怕极了,往前看不到一丝光亮,就这样骑行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看到有亮光了,知道快到隧道口了,人也很多,有头上带着灯,洞口有几辆车,把不大的隧道口堵得只能过一辆摩托车,我们挤过去,看到这个仅有2米宽的平台,一侧一块巨石挡着一条羊肠小道,这是通向八里沟的路,只能徒步,任何车都不可能过去。有人在天然浅口洞生活做饭,我们看了一下便回了,可能返回是上坡,车速较快,磕碰声络绎不绝,不过很快出了隧道,技术不好的不建议穿行。我们在路旁定了定神,便离开了。
又来到锡崖沟,挤过拦车杆,沿着游览步道前行,在熙熙攘攘的游客间穿行,继续欣赏着绿水,白桥,还有冲天的喷泉。过了白色的小桥,来到了度假区的游客中心,我们在建筑群了穿梭,终于找到了出口,返回时途径回龙挂壁,可惜不让进。
刺激的锡崖沟之行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