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
青润
一个想要度量世界的疯子!
一个在不断摸索实践的国内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亲历者。
《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作者。
两度进出中科院,从基础物理学研究到深度学习,从程序员回归科研,带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生物动物学研究领域。
2017年提出物件身份证技术,解决儿童丢失后问题,帮助老人回家。
2018年提出去人化记录技术,2020年开发完成有角动物智能放牧机器人基础版,2020年提出动物穿戴产品设计三原则,2021年提出可实现跨物种的语言互通技术
To help others is to help ourselves, Protect children is to protect our future.
展开
-
[技术讨论]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初始化阶段实施
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实施第一篇。原创 2015-02-03 14:59:31 · 2260 阅读 · 3 评论 -
[量化研究]关于华为的我的看法和我的研究
需要一个巨大的技术变革,开发方法,管理方法,过程方面都有了基础方法和过程方面的积累,但是,还没有成体系的贯穿起来,我在做这个事情。从2004年开始做量化研究,到2008年第一个版本发布,那时候都只是理论和少量的推演,而现在已经增加了很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数据采集积累方式,这些不统一起来,数据缺失太多,无法进行指标定义和计算,也就无从谈及量化问题了。原创 2017-01-15 10:07:41 · 2192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人生]关于我,我的未来,我的思考
两个人一起生活,不只是生活中的那点事情,一定要有话题,否则,就没办法相伴一生,或者只有勉强,迟早会相互厌倦,敷衍,甚至感觉很枯燥,以至于产生些许恨意。我曾经发布过,关于能一起工作不代表能一起生活的言论。话题,不是两个人刻意去想,而是自然的反应,有这方面的素质,能够主动的思考,互相愿意帮别人想,这样才好。记得,美国有部关于龙卷风研究的电影,女主角成为龙卷风的研究者,就是因为前夫是这方面的专家,前夫去原创 2016-06-28 13:41:39 · 5826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批量化管理数据发布前征询合作意向
青润这十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正在逐渐进行数据化和量化的推动。青润所负责的研发管理办即将发布第一批软件研发过程中的任务量化记录数据,正在考虑是否向社会征集合作伙伴一同推动抽象化脑力劳动的量化模型分析体系,也可能会构建一个开源项目来进行协同工作。具体方式,朋友们可以考虑,建议或者推荐相关企业和机构洽谈合作。也欢迎各科研机构研究所主动与我们联系确认合作关系。此数据目前的所有方公司为武汉绿网-青石绿网-灵动原创 2016-04-14 10:44:38 · 6706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我的咨询和技术服务
今天,在siaa群中发生了如下的对话,对象是老鹰:老鹰:不早说啊老鹰:XX信息中心前主任我很熟啊老鹰:国内外咨询歧视啥意思?@青润 我:他们给国外咨询公司的价格是国内的很多倍,我要求必须同质同价,否则,我拒绝。老鹰:这个未必是客户问题啊 国外咨询公司有品牌背书 价格贵在于其背书能力 比如咨询项目失败了 起码甲方责任少一点 老鹰:华为不就是这样从不信任到信任切进欧洲做起来的吗我:对我来说,除非他们原创 2016-02-04 00:00:57 · 2905 阅读 · 1 评论 -
[技术讨论]问:如何做最有效的敏捷版本度量?
问题:我是做QA的,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做敏捷版本的度量,现在收集的数据主要是ucp,工作量,投入人数,代码行,解决Bug,回归Bug周期,一次性修复率,改动引发,合入引发的问题数这几个方面。但是感觉数据分析并不是很有用,基本就是用来基线了,想知道如何做敏捷版本的度量,才是最有效的?谢谢我的答复:这个话题有点大,一般的公司到目前来说很多数据都是不全的,所以,真实的度量无法推进,国内大部分包括cmmi4原创 2016-03-15 20:34:04 · 3406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讨论]又看到99%的言辞
今天在一个敏捷群里看到有人说:“對敏捷开發深具啟發意义……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物,都是垃圾。為何? 因为,我们總是太早停止思考……永無止盡的思考,才能發現那百分之一,其中所蘊藏的無限多种的可能。”我回复道:“个人有个看法,未必正确。没有调查统计,不应该随便下结论。至于是否99%还是80%,没有统计,随便扔出一个好像很惊人的说法,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也不是技术人员该有的行为。你可以说大多数如何如何原创 2015-09-30 22:45:20 · 2411 阅读 · 1 评论 -
[绩效管理]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第一阶段应用方法群简述
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在最开始的阶段需要构建基础数据,而基础数据必须来源于真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到下面几条:1,通过一些方法把真实数据采集上来;2,这些方法的应用不能影响项目的正常进度;3,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采集数据,而不会成为虚假数据的来源。于是,在这些年的考虑中,形成了下面的一些具体方法要求,注意: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实际大家听过的或者用过的,但是用途和用法会与常见方法之间存在差别,直接照搬别人原创 2015-08-21 14:30:54 · 2228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站立会议的一些常见问题
最近看到一些观点,关于敏捷开发各种不好用的观点,来源于水木社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这里就不罗列了,仅仅记录一些目前我在一个新团队中推动时看到的问题,以及论坛中一些观点涉及到的错误的点,今后可能会发布一系列这方面的文字,随笔随写了。1,水木上某人说在某国企应用敏捷开发,结果一个站立会议开了35分钟。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几个应用错误:第一,该国企纯粹是形式上的站立,而内心中的传统会议形式仍然没有原创 2015-06-09 16:37:09 · 3219 阅读 · 1 评论 -
[软件人生]一个个人规划
今年我已经把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的最初形态投入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避免了团队的内部争议和一些完全主观的不平等事情。团队内部已经达成共识,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数据的积累,以便于我后续构建模型使用。预计明年最迟后年,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可以量化成为一个独立形态。有了可度量数据的基础,基于该数据进行的项目成本核算、软件企业成本核算以及将来的企业投融资层面的量化和分析都将获得事实依据。因此,明年最迟后面将原创 2015-05-03 17:17:31 · 2766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讨论]《人工智能一定需要大数据吗?未必!》真的么?
2018年12月23日看到了一片文章,标题是《人工智能一定需要大数据吗?未必!》,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kMNX6NHsuCeO_i-20lUMA。真的未必么,这中间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说清楚的东西呢?文中的观点基本上就是标题的说法。但是,未必与否,这里是需要辨证地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变成一个结果:数据量巨大。嗯...原创 2019-01-16 13:46:43 · 77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