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3种线程同步机制的封装

#ifndef LOCKER_H

#define LOCKER_H

#include <exception>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emaphore.h>

class sem {
public:
	sem() {
		if (sem_init(&m_sem, 0, 0) != 0) {
			throw std::exception();
		}
	}

	~sem() {
		sem_destroy(&m_sem);
	}

	bool wait() {
		return sem_wait(&m_sem) == 0;
	}

	bool post() {
		return sem_post(&m_sem) == 0;
	}

private:
	sem_t m_sem;
};


class locker {
public:
	locker() {
		if (pthread_mutex_init(&m_mutex, NULL) != 0) {
			throw std::exception();
		}
	}

	~locker() {
		pthread_mutex_destroy(&m_mutex);
	}

	bool lock() {
		return pthread_mutex_lock(&m_mutex) == 0;
	}

	bool unlock() {
		return pthread_mutex_unlock(&m_mutex) == 0;
	}

private:
	pthread_mutex_t m_mutex;
};

class cond {
public:
	cond() {
		if (pthread_mutex_init(&m_mutex, NULL) != 0) {
			throw std::exception();
		}
		if (pthread_cond_init(&m_cond, NULL) != 0) {
			pthread_mutex_destroy(&m_mutex);
			throw std::exception();
		}
	}

	~cond() {
		pthread_mutex_destroy(&m_mutex);
		pthread_cond_destroy(&m_cond);
	}

	bool wait() {
		int ret = 0;
		pthread_mutex_lock(&m_mutex);
		ret = pthread_cond_wait(&m_cond, &m_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m_mutex);
		return ret == 0;
	}

	bool signal() {
		return pthread_cond_signal(&m_cond) == 0;
	}

private:
	pthread_mutex_t m_mutex;
	pthread_cond_t m_cond;
};

#endif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在C语言中,要实现跨平台的线程代码封装,可以使用一些开源的跨平台线程库,如POSIX Threads(pthread)库或Windows Threads库。 首先,可以定义一个封装线程的结构体,包含线程的标识符(ID)和线程的处理函数。此结构体可以定义在一个头文件中,以便在多个源文件中使用。 在封装跨平台线程的函数中,可以使用条件编译以区分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编译器。例如,可以使用#ifdef和#endif指令将不同平台的代码块区分开来。 在跨平台线程的封装函数中,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调用不同的线程库函数。例如,在Unix-like系统中,可以调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将线程的处理函数和参数传递给它。而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调用CreateThread函数完成相同的任务。 另外,还可以定义一些其他的线程操作函数,如线程的等待、线程的退出等。这些函数可以通过调用不同平台的线程库函数来实现。 为了更好地跨平台,可以将这些封装函数放在一个单独的源文件中,然后在其他源文件中引入头文件,并调用这些函数来创建和操作线程。在编译时,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编译器要求链接不同的线程库,以确保代码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通过使用开源的跨平台线程库,并使用条件编译来区分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编译器,可以封装C语言的跨平台线程代码。这样可以使线程的创建和操作在不同的平台上都能正常运行,提高了代码的可移植性和跨平台性。 ### 回答2: C语言是一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不直接支持线程封装。但是可以通过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多线程库来实现跨平台的线程功能。 在C语言中,常用的多线程库有POSIX线程库(pthread)和Windows线程库。这些库提供了一组函数和结构体,可以实现线程的创建、销毁、同步和通信等操作。 为了实现跨平台的线程功能,可以根据不同平台选择相应的线程库,并将线程相关的代码封装为独立的模块或者库文件,以实现可移植性。 封装线程代码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定义线程相关的数据结构和函数接口:包括线程ID、线程属性、线程函数等。可以使用结构体定义数据结构,使用函数接口定义线程的创建、销毁、同步和通信等操作。 2. 根据目标平台选择合适的线程库:根据需要跨平台运行,可以选择POSIX线程库或者Windows线程库。 3. 实现线程相关的函数接口:根据所选择的线程库,使用相应的函数接口实现线程的创建、销毁、同步和通信等操作。这些函数接口可以封装在独立的源文件中,并提供给调用者使用。 4. 编译和链接线程相关的代码:将封装了线程功能的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然后与其他代码一起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或者库文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C语言的线程代码进行封装,实现跨平台的线程功能。这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环境下,都可以通过调用相同的线程接口来编写跨平台的多线程应用程序。 ### 回答3: C语言是一跨平台编程语言,提供了基本的线程操作函数,如创建线程、销毁线程、线程等待等。然而,由于不同操作系统的线程实现方式和函数接口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编写跨平台的线程代码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封装。 首先,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创建线程的方式是不同的。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Win32 API中的CreateThread函数创建线程;而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pthread库提供的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线程。为了实现跨平台兼容,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封装函数,接受参数包括线程函数、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以及线程标识符。在函数内部通过编译条件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创建线程的函数。 其次,在线程的入口函数上也需要进行封装。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线程的入口函数格式可能有所不同。在Windows系统下,线程入口函数需要返回DWORD型,而在Linux系统下,线程入口函数需要返回void*型。为了实现跨平台兼容,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函数指针型,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函数指针型,并使用该函数指针型来声明线程的入口函数。 最后,在线程的同步和互斥操作上也需要进行封装。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机制也可能有所不同。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Win32 API提供的信号量、互斥量等来实现线程同步和互斥;而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pthread库提供的信号量、互斥量等来实现。为了实现跨平台兼容,我们可以定义一组封装函数,在不同操作系统下选择合适的函数来实现线程同步和互斥。 总之,通过对C语言跨平台线程的代码进行封装,我们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实现相同功能的线程代码。这封装不仅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还可以简化代码的编写和维护工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