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的封神之作,深刻认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每当内心没有坚定答案的时候,总是极其迫切地向周围人发问,渴望他们给我一个回应,但是大家都知道答案自在你心。

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它有一种润物无声却能改天换地的力量。

有学者说,人生的困惑有三样东西,一为欲望,一为情绪,一为习性,人生终极如何在这三者中超越。在中国的文化里,儒释道分别解决一个问题。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而王阳明集儒释道于一体,这就是心学的神奇。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四句教”直指人性。

人的一生总是从原点走向归宿。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这是生命的原点,也就是“心即理”,构建内心强大的精神世界。致良知是终极归宿,心向光明,一颗赤子之心。知道了人生的出发点,也知道人生的终极归宿,那么,人生的道路上只需要一样东西:事上练,知行合一。这就是王阳明给予我们的人生启迪。

王阳明在悟了心学之后,他开始在贵州农场修建房屋,甚至照顾他生病的仆人,他开始传授学生。他面对逆境在悲观中不躺平,不绝望。

抱怨多容易啊,吐槽多容易啊,为什么做容易的事情呢?

只是你长期沉溺再悲伤中之后,你发现你再也无法把自己聚集在一起,你根本找不到前行的动力。你总会发现你一直悲伤着,你一直犹豫着,你像一个快要凋谢的花一样,充满了伤感的气氛,你就没办法前行了。所以可以悲伤,可以摔倒,但请不要趴在地上,请不要沉溺在情绪里。人生来本就有良知,答案自在你心,只要不断地追问自己,虽然百死千难,但是只为此心。

当有一天你的喜不因别人的夸奖而放大,你的悲也不因别人的贬低而放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事情的时候镇定自若,向内心索取答案的时候,你就开始变的强大了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的圣人,第一个圣人是孔子,大家都听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万古如长夜就像黑夜,如果没有孔子的话。第一是孔子那当然万世师表,这个不需要我们说。

第二个是王阳明,就是他能把道理想通,他还能把事情做好。他没有说等我想通了再做,不是先想明白再干,他是在行中知,在知中行。不是先想明白再干,你一辈子想不明白的。就如库克在斯坦福大学做那个演讲,you can never be ready,你永远都不会准备好的。高考三年准备不好,给你30年都不可能准备好。

你永远都不会准备好的,就是要先起步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当你看到王阳明那样的绝境时,就想我应该放弃,应该绝望。不,穿越500多年的时空,王阳明的经历仍然会告诉你,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黑暗很漫长,所以黎明的光才显得那么的宝贵,痛苦的经历确实很压抑,所以最终迎来的胜利才足够鼓舞人心

提到王阳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中国两个半圣人中,除孔子以外的那一个圣人,还有半个是曾国藩。

因为王阳明创造了心学等思想,所以关于研究他学问的文章和书籍便非常多,我们大都可以从中学习和理解他的学说。

但在这之外,却有一本《传习录》,这本书主要是王阳明的弟子们记录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书信往来。因此,这本书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王阳明和他的学说,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向。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的学说里,有一个“心即是理”。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徐爱问王阳明:“如果至善只能从心中探求,那天下这么多事情,我们恐怕都无法找到答案吧?”

王阳明说:“心即是理,天下便没有心外的事情和道理。”

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和道理,我们都是从心里找到答案的,脱离了心的事情和道理根本不存在。

比如侍奉父母这个行为,不是因为我们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孝顺的意义和道理才去孝顺他们,而是我们的心里本来就有孝顺和侍奉父母的概念,所以我们才会去自然而然地孝顺和侍奉他们。否则就表明我们是有私欲的,内心是不纯洁的。

王阳明的另一学说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说知和行应该是合二为一的,不可拆分开来。

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在被众人所熟知之前,是新东方的知名英语老师,不仅口才好,而且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形象。

之后公司转型,他就做了卖农产品的主播,但做了一段时间后,直播间都无人问津,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是当主播的料。

紧接着,他就找到了领导东方小孙,说自己不想干了。东方小孙反问他:“你平时给学生说要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要学会独自熬过一段艰难的岁月,你给他们讲了一大堆道理,为什么自己却做不好,不能知行合一呢?”

董宇辉在总结这一段经历时,说到:“知行合一不是先知后行,也不是先行再知,而是在知中行,在行中知。

而在这本书中,徐爱也就“知行合一”请教过王阳明。王阳明说:“之所以知和行割裂了,依然说明我们心中有私欲。”

接着王阳明又说道:“一个人知道了却不去行动,说明他还不知道。真正的认知一定是践行的开始,践行则是认知的结果。”

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许多人其实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他们总认为先要去认知,然后再去行动。就比如写作,许多人总认为自己写的东西不堪入目,想要等自己学习一点理论知识,或者独自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公开写作。

但殊不知,写作厉害的人都不是一开始就厉害的,而是一点点练习的,通过各种反馈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最后才变得厉害的。

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我们的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最后,关于王阳明的心学,是消极的唯心主义吗?那样想,你就错了。

“阳明心学”没能成为官方认同的价值观,原因你懂的。其学说中的“心即理”,跟主流的价值观相悖。主流价值观无不推行让人追求功名利禄、身份地位。活在别人眼里,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让你像个旋转的陀螺一刻不能停止劳作,仿佛那样才是成功,让每个人都努力成为别人眼里的佼佼者,需要那样吗?有必要吗?

“阳明心学”,虽然仍被归于“主观唯心范畴”,但其学术之所以被众多人士接纳,必有其原因。“知行合一”与“心即理”,便是典范。尤其“心即理”,对于拓展发觉人性的潜力,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心即理”中最核心的,就是放弃外界要求自己的圣人标准吧,改为以自己内心的感受为标准。人之所以在进入礼法社会后能够遇事考虑,畏首畏尾,活的很累,树立有底线的伦理价值,都是受传统礼教的束缚,条条框框太多,无法发挥个性,束缚了自己的思想。

在“阳明心学”普及之前,所有人都要无条件遵守程朱理学,个性无处发挥。而且,在这一至高无上的圣人标准下,所有人都只能是追寻圣人足迹、体会圣人理念的卑微大众,无法体会鱼跃龙门的成就感。而“心即理”,恰恰打破了这一铁定的门槛,弥补了圣学的缺憾。让受众们在遵守圣言外,更重在挖掘自身的潜能和特色,一改只以圣人为唯一标准,而以自己内心的感受为最重要的标注。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知识精英,还是平凡大众,地位和身份在此刻都是次要的,只要你将自己在各自领域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彻底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最大化,你就是自己的圣人,就不必因为没能做到程朱理学中的圣人而沮丧、遗憾终生。不必非要活在别人眼里,你可以不随大流,你可以做自己。你可以不那么世俗,追求自己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

这无论如何,都具有伟大的意义,是真正解放了人们、尤其是普通人脆弱的内心,让大家真正活得开心、自信和蓬勃向上。

其他资源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董宇辉讲书时是发着光的,让你听了就想读书_陆游_因为_王阳明

百度安全验证

为什么读王阳明——人民政协网

  • 22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特立独行的猫a

您的鼓励是我的创作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