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学习——Python人工智能原理(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今年学一部分人工智能方向的知识,网安也会穿插,看后续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

1、人工智能的起源

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个夏季论班,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1950年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发展目标和检验标准。

2、人工智能定义

关于人工定义的定义有很多。
百度百科: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实际上根据近几年的openai,我们的想法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决策的能力。

3、人工智能的分类

按照能力水平可以分为三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弱人工智能

根据人类设计的某种算法依托计算机进行基本逻辑推理和解决某种特定问题的智能。
特点:
a、表现出智能。
b、不具备人类相当智能。
c、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d、领域限制,只会在各自的领域内学习。
e、非真正的智能。

(2)强人工智能

又称为通用人工智能,完全人工智能,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具备在不确定性因素时进行推理的能力。

(3)超人工智能

让计算机创造出一种在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方面币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智能。

4、人工智能的三个流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符号主义流派

源于数理逻辑,代表人物有厄尔,西蒙,尼尔逊,LT,成果有:启发式算法,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理论与技术、知识图谱。

(2)连接主义流派

认为可以通过模拟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结合脑认知原理实现,代表人物有鲁梅尔哈特,Hinton,John J.Hopfield(1982年和1984年发表两篇重要论文,提出用硬件模拟神经网络),成果有:感知机、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CNN。

(3)行为主义流派

源于控制论,认为可以从仿生学及生物体与环境互动模式中寻找答案,代表人物有维纳,麦卡洛克、钱学森,成果有:自寻优、自适应、自镇定、自组织和自学习等控制论系统,智能控制盒智能机器人系统,波士顿动力机器人。

5、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历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展历程总共分为6个阶段。

(1)起步发展期(第一次浪潮)

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

(2)反思发展期(寒冬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初。

(3)应用发展期(第二次浪潮)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

(4)低迷发展期(严冬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中。

(5)稳步发展期(第三次浪潮)

20世纪90年代中-2010年。

(6)蓬勃发展期(第三次浪潮爆发式)

2011年至今。

  • 5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易水哲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