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为什么上限是500人,IM设计系统中的群聊的设计难点

本文探讨了微信群聊的人数限制背后的技术原因,涉及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的难点,以及微信采用的读扩散存储模型和基于消息拉取而非推送的策略。作者还暗示了后续将分享IM系统设计中的更多细节和开源项目进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微信是我们常见的应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微信群聊有人数限制,那么这个就是是不能做到还是不想做到呢。为什么是500呢?其中有什么说法吗。这期视频讲从技术的角度讲解一下群聊在技术上面的复杂性。
已经写过相关IM的文章如下,B站上面有对应的视频。去B站关注我呐!
目前已经写的IM的文章
分布式websocket即时通信(IM)系统构建指南【第七期】
分布式websocket即时通信(IM)系统保证消息可靠性【第八期】
分布式websocket IM聊天系统相关问题问答【第九期】
什么?websocket也有权限!这个应该怎么做?【第十期】
分布式ID是什么,以美团Leaf为例改造融入自己项目【第十一期】
IM聊天系统为什么需要做消息幂等?如何使用Redis以及Lua脚本做消息幂等【第12期】
哔哩哔哩后续会发视频。大家可以关注的b站账号。
可以直接跳转B站观看视频 点点关注

群聊情况下的并发

我们来思考一下发送一条消息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在之前那期关于微信的视频中提到了一条消息的发送流程。这下我们换个场景来思考一下。在一个五百人的群中发送一条消息会发生什么。假设五百个同时在线,那么一个用户发送一条消息,需要让五百人都同时收到这个消息,对于服务器来说,一条消息基本对应的就是处理五百个用户的需求。微信群一分种可能会有多少消息呢,就假设500人一人发一条。那就是服务器需要同时处理500乘500。就假设微信群有只有100个这样的群聊。那么,系统每分钟需要处理的消息发送量为100 * 500 * 1 = 50,000条,消息接收并发量为100 * 500 * 1 * (500-1) = 24,950,000条。可想而知。对与真实情况下的服务器压力有多大。

在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一下。在一个超大的群聊中,消息量通常非常大,这可能会导致用户错过重要信息,降低用户体验。限制群聊人数有助于保持群聊的可管理性和信息的可追踪性。也可以方便管理,对于维护群秩序、处理纠纷、审核新成员等功能的开发也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如何应对IM系统中群聊的高并发以及如何存储

通过上面的举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IM系统中并发的设计是一个难点。以及海量数据的存储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微信是如何做的呢。
这里要提到微信的存储方面的小常识。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存储在用户的手机上面的,前面有一期破解微信数据库的视频,可以从那里也可以得知微信的数据库存储在本地。这个地方就对应着存储模型使用的是读扩散。意思就是一个人在五百个人的群里面发送消息,那么这五个个人都需要在自己本地的数据库sqlite里面存储一条消息。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读取消息的时候会比较的方便,坏处就是插入的时候会比较的麻烦,当然前提是数据库全部在云端服务器的话那么插入数据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微信是插入本地的还好一点,猜测离线数据的会放到云端,也就是数据库,当用户拉取到消息的时候会进行删除。
第二个难点就是微信的高并发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如果回答这个问题从比较大的角度上面的回答肯定涉及到分布式架构,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数据库优化,缓存策略等等。但是关键还是要从消息的推拉模型来进行分析。先有的消息推送模型,然后对技术进行选型。群聊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不是那种发一条消息推送一条消息的方式。采用的是消息拉取的方式。在线用户会进行拉取,会带上这个群标识和群最小消息id,一次性拉取完当前群里面所有的消息。IM系统中群聊消息推送模型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后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续会继续完善自己的开源项目然后发布代码出来。本期视频可以做为一个兴趣点了解为什么微信群有人数限制,也可以算作了解微信群如何计算并发数,也可以当做对于IM设计难点进行思考。欢迎对于IM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内容概要:本文档《ccnp_300-430.pdf》涵盖了与Cisco无线网络配置相关的多个选择题及其答案解析。文档详细探讨了FlexConnect AP在不同模式下的行为、AP模式和子模式的选择、客户端特征配置、图像传输优化、Cisco OEAP配置、QoS设置、多播配置、安全措施(如入侵保护、恶意AP检测)、位置服务配置以及BYOD策略实施等内容。文档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配置命令和选项,还解释了每种配置背后的逻辑和技术原理。 适合群: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Cisco无线网络设备有一定了解的技术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管理员、无线网络工程师和CCNP认证考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 ① 为无线网络工程师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确保在不同场景下正确配置Cisco无线设备; ② 帮助CCNP认证考生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③ 协助IT管理员解决日常无线网络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如连接不稳定、性能不佳或安全性问题; ④ 支持企业IT部门制定和实施BYOD策略,确保员工个设备接入公司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 阅读建议:由于文档内容较为专业且技术性强,建议读者首先熟悉Cisco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理解,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不熟悉的术语或配置命令,可以通过查阅官方文档或在线资源进一步学习。此外,通过模拟环境练习配置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
微信作为一款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其群聊上限定为500并非随意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技术压力、用户压力、社群管理成本以及群体事件的潜在风险。 参考资源链接:[微信群聊限制:500背后的考量](https://wenku.csdn.net/doc/3712pt82pw?spm=1055.2569.3001.10343) 从技术角度来看,微信群聊的数限制有助于减轻服务器的负载。随着群聊数的增加,消息的推送量会成倍增长,这不仅对即时通讯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压力,还可能影响消息推送的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限制数有助于微信维持服务的流畅性和用户体验。 在用户压力方面,群聊数过多会导致信息过载,使得用户难以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户的理解成本和沟通难度。同时,大规模的群聊也容易产生噪声信息,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社群管理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500群聊中,群主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已经相当繁重,例如审批入群请求、监督群内发言、处理不合规行为等。如果数增加至1000,管理难度会急剧上升,可能需要设置多位管理员共同管理,这与微信倡导的轻量级、去中心化社交理念相悖。 此外,大规模的群聊容易触发群体事件。《乌合之众》一书指出,在群体中,个体容易丧失独立判断力,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在微信群中,这种效应可能导致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情绪波动。因此,限制群聊数对于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微信设定群聊上限500,是基于对技术能力、用户使用压力、社群管理成本和群体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一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稳定且安全的社交环境,同时减少潜在的社会风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社群管理、信息传播控制以及社交平台运营的深层次内容,建议阅读《微信群聊限制:500背后的考量》,这本书将为你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 参考资源链接:[微信群聊限制:500背后的考量](https://wenku.csdn.net/doc/3712pt82pw?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