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架构和openstack架构简析

本文对比了阿里云和OpenStack的云计算架构。阿里云的后羿负责计算和网络虚拟化,盘古处理存储虚拟化,神农监控系统,钟馗保障安全,夸父、女娲和伏羲则支持底层的分布式服务。OpenStack中,Horrizon是门户层,Nova、Neutron、Cinder/Swift处理虚拟化,Cellometer和Keystone分别负责监控和安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其实现在市面上通过虚拟化实现的云计算,大概框架都差不多。底层的服务器集群,上层部署一层虚拟化层,然后将各个集群资源纳管分配的管理层,结构如下:

图片

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这个架构进行各厂商的对比了,根据模块划分,阿里云:

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到,后羿”模块负责计算和网络的虚拟化,而“盘古”模块负责存储虚拟化,“神农”负责的是监控,安全是“钟馗”。“夸父”“女娲”“伏羲”这三个是支持虚拟化的更底层的服务,分别负责分布式模块通讯、分布式协同(消息队列、一致性管理)、分布式调度(多线程资源和任务管理)

OpenStack(华为使用的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再看看各模块堆在一起的逻辑架构图,阿里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橙色部分为飞天云内核,橙色中心最底层“3+1”个模块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中的“3”指夸父、伏羲、女娲,负责解决分布式计算的核心问题—多机多线程下进程调用、资源调度、数据一致问题;剩下的“1”是安全,单独拿出来设计。

这4个模块之上承载分布式存储(比较奇怪的是官方没有提及计算和网络虚拟化模块“后羿”)。再之上是计算、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服务,已经到”Poratal”的层面了。右侧神农负责分布式系统的状态监控,左侧天基负责分布式部署(这里倒是比较像负责计算和网络虚拟化的地方)。

OpenSt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上面Horrizon算是portal层;其下Nova、Neutron、Cinder/Swift作为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模块直接服务与虚拟机创建;之下Cellometer、Keystone 负责监视和提供安全服务。(ps:Heat是OpenStack给开发者们提供开发编排便利的,可以忽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优质网络系统领域创作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