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高并发服务器开发之系统编程

Linux系统编程

配置vim

配置vim的时候,git clone经常连接不到githu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意中翻到一个帖子的评论,将要clone的网址之前加入gitclone.com就可以了。例如Carl的github中vim配置。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oungyangyang04/PowerVim.git
cd PowerVim
sh install.sh

改为

git clone https://gitclone.com/github.com/youngyangyang04/PowerVim.git
cd PowerVim
sh install.s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常用命令

命令解析器:交互地解释、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将用户的操作翻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完成相应的功能。

用户使用文字操作操作系统—>使用者界面(shell,KDE,application)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与内核进行沟通—>内核(控制硬件工作,进程管理等)—>与硬件进行交互。

Bash解析器常用快捷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默认解析器为bash,用户输入所有命令通过bash进行解析,然后执行。

TAB(按一下,按两下)

补齐命令
补齐路径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

clear(清屏)

快捷键: ctrl + L

中断进程

ctrl + c 结束进程
ctrl + z 中断进程,此时进程是挂起状态,可以用fg重启前台被中断的进程。

遍历输入的历史命令

从当前位置向上遍历:ctrl + p 或(⬆)
从当前位置向下遍历:ctrl + n 或(⬇)

光标相关操作

移动到头部:ctrl + a
移动到尾部:ctrl + e

字符删除

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Backspace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ctrl + d
删除光标前面的所有字符:ctrl + u
删除光标后面的所有字符:ctrl + k

Linux系统相关快捷键

终端打开方式

快捷键:Ctrl + Alt + T

终端相关快捷键(选中终端使用)

新建一个终端:ctrl + shift + n
在终端里新建一个标签:Ctrl + shift + T
关闭标签页:Ctrl + d
标签页切换:alt + 1-9
放大终端字体:ctrl + shift + =
缩小终端字体:ctrl + -
全屏:F11

Linux内建命令和外部命令

内建命令:bash中集成的命令。
外部命令:安装外部软件所带的命令。
内建命令比外部命令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外部命令执行往往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

命令类型的查看方法

使用type命令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没有出现内建的都是外部命令。

内建命令(help)

格式:help + 内建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部命令(help)

格式:外部命令 --hel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1] …
说明:
command:命令名
[-options]:选项,对命令进行控制,可以省略
[parameter1] …:传递给命令的参数,可以是零个或多个

一般格式:
- + 字母 例如[ -r -p -l]
或者-- + 单词 例如[ --help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帮助文档查看手册

终端输入:man man查看手册所有内容
功能键:
b 回滚一屏
f 前滚一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法:
查看第几章的什么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n -k passwd 搜索关键词passwd
man -f passwd 等价于what is passw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以"/"开头,“/”代表根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对路径:指目标目录相对于当前目录的位置。
特殊目录:
. 代表当前目录, .. 代表上一级目录

目录相关的命令

pwd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的名字。绝对路径。

cd

cd 切换到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cd . 当前目录
cd . . 上一级目录
cd - 进入上一个进入的目录

mkdir和rmdir

mkdir -p 创建递归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mdir 用法和mkdir一样,支持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Linux文件类型

Linux对数据文件(.mp3 .jpg)、程序文件(.c .h),设备文件(鼠标、键盘),网络文件(socket)等都抽象为文件,使用统一的方式管理。

颜色文件类型
白色普通文件
绿色可执行文件
红色压缩文件
蓝色目录文件
青色链接文件
黄色设备文件
灰色其他文件

普通文件

普通文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用于存放数据、程序等信息的文件,一般都长期存放于外存储器(磁盘、磁带等)中。普通文件一般包括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文件等。

在Unix/Linux中可以通过file命令来查看文件的类型。如果file文件后面携带文件名,则查看指定文件的类型,如果携带通配符“*”,则可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类型。
普通文件 以-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把目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利用它构成文件系统的树型结构。
目录文件只允许系统管理员对其进行修改,用户进程可以读取目录文件,但不能对它们进行修改。
每个目录文件至少包括两个条目,“…”表示上一级目录,“.”表示该目录本身。
目录文件 以d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备文件

Unix/Linux系统把每个设备都映射成一个文件,这就是设备文件。它是用于向I/O设备提供连接的一种文件,分为字符设备和块设备文件。

字符设备的存取以一个字符为单位,块设备的存取以字符块为单位。每一种I/O设备对应一个设备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中,如行式打印机对应/dev/lp,第一个软盘驱动器对应/dev/fd0。
字符设备 以c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块设备 以b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管道文件

管道文件也是Unix/Linux中较特殊的文件类型,这类文件多用于进程间的通信。
管道文件 以p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接文件

类似于 windows 下的快捷方式,链接又可以分为软链接(符号链接)和硬链接。

符号链接 以l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套接字 以s开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相关命令

ls

ls常用参数: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以列表方式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h 配合-l以人性化方式显示文件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列出的信息说明:
文件类型 所有者权限 组权限 其他用户权限 硬链接数 所有者 所属的组 大小 文件最后的修改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配符

通配符含义
*代表文件名中所有字符
ls te*查找以te开头的所有文件
ls *html删除以html结尾的所有文件
代表文件名中任意一个字符
ls ?.c查找 第一个字符随意,后缀名为c的文件
[ ]将字符括起来,表示可以匹配[ ]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abc]匹配abc中的任何一个
[a-z]匹配a到z中的任何一个
[^a-z]不匹配小写字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uch

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如果文件存在,更新文件时间。
不能用于文件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

将给定的文件或目录复制到另一个文件或目录中。

选项含义
-a该选项通常在复制目录时使用,它保留链接、文件属性,并递归地复制目录,简单而言,保持文件原有属性。
-f覆盖已经存在的目标文件而不提示,默认覆盖不提示
-i交互式复制,在覆盖目标文件前给出提示要求用户选择
-r若给出的源文件是目录文件,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文件到另一个目录
-rf强制复制文件夹,不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m

可以通过rm删除文件或目录。

选项含义
-i交互式删除
-f强制删除,无提示
-r递归删除目录下的所有内容

mv

用户可以使用mv来移动文件或目录。

文件内容查看命令

cat

cat将文件内容一次性输出到终端。
-n 给输出的所有行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ess

less命令将文件内容分页显示到终端,可以自由上下浏览。

命令作用
回车显示下一行
PageDown显示下一页
ctrl + p显示上一行
PageUp显示上一页
q退出

head

head命令从文件头部开始查看前n行的内容。

head -n 行数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ail

tail命令从文件尾部向上查看最后n行的内容

du和df (了解)

du查看某个目录的大小
-sh 以K M G为单位,显示指定文件或目录占用的数据块..

df用于检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和空余情况,可以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查找相关命令

find

按文件名查询:- name
find 路径 -name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大小查询:- size
find 路径 -size 范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是大于 , -是小于。

按文件类型查询:- ty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rep命令

Linux系统中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grep允许对文本文件进行模式查找。如果找到匹配模式, grep打印包含模式的所有行。

grep -选项 “搜索内容串” 文件名

选项含义
-v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n显示匹配行及行号
-i忽略大小写

搜索目录需要添加参数:- r
grep -r “查找的关键字” 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管道(|)

一个命令的输出可以通过管道做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压缩包管理

tar

把一系列文件归档到一个大文件中,也可以把档案文件解开。
格式:tar [参数] 打包文件名 文件

参数含义
-c生成档案文件,创建打包文件
-v列出归档解档的详细过程,显示进度
-f指定档案文件名称,f后面一定是.tar文件
-x解开档案文件
-t列出档案包含的文件

压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zip

tar与gzip命令结合使用 实现文件打包、压缩
tar只负责打包文件,不压缩,用gzip压缩tar打包后的文件,扩展名一般为xxxx.tar.gz

格式:gzip [选项] 被压缩文件

选项含义
-d解压
-r压缩

打包和压缩同时进行:
用参数-z指定压缩包格式.gz
比如,打包并压缩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压文件到某个目录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zip2

扩展名为xxx.tar.bz2
压缩用法:tar -jcvf 压缩包包名 文件
解压用法:tar -jxvf 压缩包包名

注意:可以用tar -xvf 文件名 万能解压bzip2 gzip

zip和unzip

通过zip压缩文件的目标文件不需要指定扩展名,默认为zip。
压缩文件:zip -r 目标文件 源文件
解压文件:unzip -d 解压后目录文件 压缩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权限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对文件和目录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系统除了对用户权限作了严格的界定外,还在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传输安全、文件读写权限等方面作了周密的控制。

访问用户分类

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限制访问权限:
1.只允许用户自己访问(所有者)
所有者就是创建文件的用户。
2.允许一个预先指定的用户组中的用户访问(用户组)
用户组合成用户组。例如,某一类或某一项目中的所有用户都能够被系统管理员归为一个用户组,一个用户能够授予所在用户组的其他成员的文件访问权限。
3.允许系统中任何用户访问(其他用户)
用户也将自己的文件向系统内的所有用户开放,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内的所有用户都能够访问用户的目录或文件。在这种意义上,系统内的其他所有用户就是 other 用户类。

访问权限说明

读权限(r)
对文件而言,读取文件内容。对目录而言,可以浏览目录。
写权限(w)
对文件而言,可以修改文件内容。对目录而言,可以删除、移动目录内的文件。
可执行权限(x)
对文件而言,可以执行文件。对目录而言,可以进入目录。

注意:Linux系统只允许文件所有者或者超级管理员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mod修改权限

chmod修改文件权限有两种格式:字母法与数字法。

字母法:chmod u/g/o/a +/-/= rwx 文件

[u/g/o/a]含义
u表示文件所有者
g表示用户组,文件所有者属于同一组
o表示其他以外的人
a表示这三者皆是
+/-/=含义
+增加权限
-撤销权限
=设定权限
rwx含义
r
w
x可执行
用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创建一个文件,其他用户的权限只有读,这里增加写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撤销和设定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字法:rwx这些权限用数字代替。

r数字为“4”
w数字为“2”
x数字为“1”
-不具任何权限,数字为“0”

例如:执行 chmod u=rwx,g=rx,o=r filename
等价于执行 chmod 754 filena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例如chmod -R 777 test/ 递归test目录下所有文件,并更改权限为777。

chown 修改文件所有者

方法:chown 用户名 文件或目录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安装和卸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
sudo apt remove xxx
更新
sudo apt update

软件包安装

linux下的安装包格式为.deb
安装
sudo dpkg -i xxx.deb
卸载
sudo dpkg -r 软件名

重定向

应用场景:将默认输出改到文件中,方便查看。
标准输入 代码0 默认设备为键盘
标准输出 代码1 默认设备为屏幕
错误输出 代码1 默认设备为屏幕

标准输出重定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追加的方式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准输入重定向

cat < file
输入内容写入fi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命令

tree

以目录树方式查看目录的内容

ln(掌握)

ln命令主要用于创建链接文件。
链接文件分为: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软链接不占用磁盘空间,源文件删除则软链接失效。
硬链接:硬链接只能链接普通文件,不能链接目录。

注意:软链接存储的是链接的文件的地址,此外,如果源文件和链接文件不在同一个目录,源文件最好用绝对路径。

格式: ln -s 源文件 链接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链接:只能链接普通文件,不能链接目录。
格式: ln 源文件 链接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权限一样,指向同一块内存空间,一个删除不干扰另一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adlink命令读取符号链接文件的内容(存储目标文件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环境下编写C程序

vim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direct/5f590f5b12e149fe961b405d9a46d9e3.png

vim工作模式

vi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命令模式、文本输入模式(编辑模式)、末行模式。

命令模式

不管用户处于何种模式,只要按一下esc就可进入命令模式。
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合法的vi命令。

编辑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编辑模式,此时vim窗口最后一行会显示插入。
i在光标处插入,a光标自动向后移动一位,o另起一行编辑,光标处字符自动删除

末行模式

末行模式,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一些附加处理。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冒号:即可进入末行模式。此时vim窗口状态行会显示:,待用户输入完成按下回车后,自动回到命令模式。

vim教程

打开教程命令:vimtut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基本操作

打开文件

vim filename
如果filename不存在,就新建一个。

编辑文件

在命令模式输入i

保存文件

第一步:esc进入命令模式
第二步:按下shift + zz保存退出

vim实用操作

命令模式下的操作

切换到编辑模式
按键功能
i光标当前位置处插入文字
I光标所在行首插入文字
o光标下一行插入文字(新行)
O光标上一行插入文字(新行)
A光标所在行尾插入文字
s删除光标后边的字符,从当前位置插入
S删除光标所在行,从行首插入
光标移动
按键功能
ctrl + f向前滚动屏幕
ctrl + b向后滚动屏幕
gg到文件第一行行首
G到最后一行行首
mgg到指定的m行
0光标移动到行首
复制粘贴
按键功能
[n]yy复制从当前行开始的n行
p把粘贴板上的内容插入到当前行
删除
按键功能
[n]x删除光标后n个字符
[n]X删除光标前n个字符
D删除从光标所在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n]dd删除从当前行开始的n行
dG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到文件尾的所有字符
dgg删除从文件首到光标所在位置的所有字符
恢复
按键功能
.执行上一次操作
100.执行上一次操作一百次
u撤销前一个命令
ctrl + r反撤销
查找
按键功能
/字符串从当前位置向下查找
?字符串从当前位置向上查找
替换

n和N切换查找内容

按键功能
r替换当前字符
R进入替换模式
可视模式
按键功能
v按字符移动,选中文本,使用d删除,使用y复制
shift + v行选
ctrl + v列选

末行模式

保存退出
按键功能
:wq保存退出
:x保存退出
:w filename保存到指定文件
:q!退出,不保存
替换(高级)
按键功能
: s/abc/123光标所在行的第一个abc替换为123
: s/abc/123/g光标所在行的所有abc替换为123
: 1,10s/abc/123/g一至十行的所有abc替换为123
: %s/abc/123/g当前文件的所有abc替换为123
分屏
按键功能
: sp 文件名当前文件和另一个文件水平分屏
: vsp 文件名当前文件和另一个文件垂直分屏
: ctrl + w+w在多个分屏窗口间切换
其他用法(扩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CC编译器

编译命令格式:
gcc [options] file …
g++ [options] fi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预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汇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静态链接

由编译器在链接时,将库的内容加入到可执行程序中。
优点:对运行环境依赖小,具有较好兼容性。
缺点:
生成的程序比较大,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
库函数有了更新,必须重新编译应用程序。

动态链接

链接器在链接时,仅仅建立与所需库函数之间的链接关系,在程序运行时才将资源调入可执行程序。
优点:
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调入对应的资源函数。
简化程序的升级,有较小的程序体积。
实现进程之间的资源共享。
缺点:
依赖动态库,不能独立运行。
依赖版本问题严重。

对比

系统默认采用动态链接,如果想采用静态链接编译,加入-static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库和动态库

所谓“程序库”就是包含了数据和执行码的文件,不能单独执行,可以作为其他执行程序的一部分来完成某些功能。

静态库的制作

静态库的命名一般分为三部分:

  • 前缀:lib
  • 库名称:自定义
  • 后缀:.a

最终:libxxx.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1:将c源文件生成对应的.o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2:使用打包工具ar将准备好的.o文件打包为.a文件

在使用ar时候需要添加参数:rcs

  • r 更新
  • c 创建
  • s 建立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库使用

静态库制作完成后,需要将.a和头文件一起发给用户。

假设测试文件为test.c,静态库文件为libtest.a,头文件为add.h和sub.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命令:
gcc test.c -L. -I. -ltest -o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大写):指定头文件在当前目录
  • -L:表示要链接的库所在的目录
  • -l(小写) :表示链接的库的名字,去掉前缀和后缀。

动态库的制作

动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不会被链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运行时候才被载入。不同的应用程序如果调用相同的库,内存中只需要有一份该共享库的实例,规避了静态库对空间的浪费。
动态库的命名分为三个部分:

  • 前缀:lib
  • 库名称:xxxx
  • 后缀:so

所以最终名字为:libxxx.so

步骤1:生成目标文件

要加入编译选项: -fPIC(fpi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2:生成动态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3:通过nm命令查看对应的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dd可以查看可执行文件依赖的动态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动态库的使用

当系统加载可执行代码的时候,需要知道所依赖库的名字以及绝对路径,此时就需要系统动态载入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让系统找到动态库
临时设置

重启终端失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永久设置

把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库路径 ,设置到~/.bashrc或者/etc/profile文件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环境变量生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DB调试器

GNU工具集中的调试器是GDB,该程序是一个交互式工具,工作在字符模式。
GDB主要帮你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 启动程序,可以按照你自定义的要求运行程序,
  2. 可以让被调试的程序在你指定的位置的断点处停止。
  3. 当程序被停住时,可以检查此时你的程序中所发生的事。
  4. 动态的改变程序的执行环境。

生成调试环境

要调试C/C++的程序,我们要把调试信息加到可执行文件中,使用编译器的-g参数可以做到。
gcc -g test.c -o test
g++ -g test.c -o 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GDB

命令:gdb 执行文件

设置运行参数

set args 可指定运行时候的参数
show args 查看设置好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程序

run 程序开始执行,如果有断点,停在第一个断点处。
start 程序向下执行一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示源代码

用list打印程序的源代码,默认显示10行。

  • list n:打印第n行的上下文内容
  • list function:显示函数名为function的函数的源程序
  • list:显示当前行后面的源程序
  • list - :显示当前行前面的源程序
  • set listsize n:设置一次显示源代码的行数。
  • show listsize:查看当前默认显示的行数。

断点操作

info b:查询所有断点

简单操作

b设置断点。
b 10:在第十行设置断点
b function:在function函数入口处设置断点。

多文件设置断点
  • b filename:n:在filename的第n行
  • b filename:function:在filename的function入口处
  • b class::function:在类class的function函数入口处
  • b namespace::class::function:在命名空间namespace的类class的function的入口处
条件断点

为断点设置一个条件,我们使用if语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维护断点

d 1-3:删除断点号1-3的断点。
dis 1-3:禁用断点号1-3的断点。
ena 1-3:启用断点号1-3的断点。

调试代码

  • run 运行程序,简写为r
  • next 单步跟踪,函数调用不进去,简写为n
  • step 单步跟踪,函数调用进入函数体内,简写为s
  • finish 退出进入的函数
  • until 在一个循环体内单步跟踪时候,可以运行到退出循环体。简写为u
  • continue 继续运行程,停在下一个断点处。简写为c
  • q 退出gdb

数据查看

p 打印变量、字符串、表达式等的值。
p count 打印count的值。

自动显示

可以设置一些自动显示的变量,当程序停住时,或者单步跟踪时,这些变量会自动显示。

  • display 变量名
  • info display 查看display设置的自动显示的信息。
  • undisplay 编号 编号是查看信息时候变量名对应的编号
  • delete display num 删除
  • disable display num 禁用
  • enable display num 启用

修改变量的值

  • ptype a 查看变量a的类型
  • p a 打印变量a的值
  • set var a = xxx 把变量a的值改为xxx

Makefile

一个工程中文件不计其数,按功能、类型、模块分别放在目录中,makefile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等。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大量代码的关系维护。把代码维护命令以及编译命令放在makefile文件中,然后再用make工具解析此文件自动执行相应命令,可实现代码的合理编译。
2.减少重复编译时间。在改动一个文件的时候,能判断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减少时间。

Makefile的语法规则

一条规则

目标:依赖文件列表
命令规则
Makefile基本规则三要素:
1.目标:通常是要产生的文件的名字
2.依赖文件:用来输入从而产生目标的文件
3.命令:make执行的动作

举例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有三条规则。
all:依赖test1 test2
test1和test2:没有依赖
命令则都是输出一行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ke命令格式

make [options] [-f filename] [targets]

[options]

  • -v 显示make版本信息
  • -w 在处理makefile之前和之后显示工作路径
  • -C dir 读取makefile之前改变工作路径至dir
  • -n 只打印执行的命令,不执行
  • -s 只执行但不显示执行的命令

[-f filename]
make默认在工作目录寻找GNUmakefile、makefile、Makefile
-f指定寻找的名字

[targets]
若使用make没有指定目标,默认是实现makefile文件内的第一个目标
指定了要实现的目标,可以是多个,用空格隔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文件和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调用的一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这组接口来获得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服务。

库函数和系统调用的区别
库函数由两类函数组成:
1.不需要调用系统调用:不需要切换到内核态即可完成函数功能,比如字符串操作。
2.需要调用系统调用:需要切换到内核空间,这类函数通过封装系统调用实现功能,比如printf。

C库中IO函数工作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错误处理函数

在终端输入man fopen,我们发现fopen的返回值包括一个errn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使用全局错误码来查看错误类型。

strerr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err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虚拟地址空间

每个进程都会分配虚拟地址空间,在32位机器上,该地址空间为4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描述符和相关配置

   打开现存文件或者新建文件的时候,系统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用来指定已打开的文件。
   这个文件描述符相当于这个已打开文件的标号,文件描述符是非负整数,是文件的标识,操作这个文件描述符相当于操作这个标识符所指定的文件。
   
   每个进程都有一张文件描述符表,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输出设备文件被打开,对应的文件描述符0、1、2记录在表中。
   
   在程序运行起来后打开其他文件时,系统会返回文件描述符表中最小可用的文件描述符,并将此文件描述符记录在表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当前系统允许的最大打开文件个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最大打开文件个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pen和close函数分析

ope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int flags,mode_t mode);
功能:
	打开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可以创建
参数:
	pathname:文件打开的路径名及文件名
	flag:打开文件的行为标志,必选项O_RDONLY,O_WRONLY,or O_RDWR
	mode:这个参数,只有在文件不存在时有效,指新建文件时指定文件的权限。
返回值:
	失败返回-1
	成功返回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flag参数说明:

必选项:
O_RDONLY,只读
O_WRONLY,只写
O_RDWR,读写

可选项,和必选项按位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ose
#include<unistd.h>

int close(int fd);
功能:
	关闭已打开的文件
参数:
	fd:文件描述符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并设置errno

当进程结束时候,内核会对所有未关闭的文件调用close。但是如果一个程序长年累月运行(如网络服务器),打开的文件描述符一定要使用后关闭,否则随着打开文件增多,会占用大量文件描述符和系统资源。

举例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rite和read

write函数
#include <unistd.h>
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功能:
    把指定数目的数据写到文件(fd)
参数:
    fd :  文件描述符
    buf : 数据首地址
    count : 写入数据的长度(字节)
返回值:
    成功:实际写入数据的字节个数
    失败: - 1
read函数
#include <unistd.h>
​
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功能:
    把指定数目的数据读到内存(缓冲区)
参数:
    fd : 文件描述符
    buf : 内存首地址
    count : 读取的字节个数
返回值:
    成功:实际读取到的字节个数
    失败: - 1

lseek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
off_t lseek(int fd, off_t offset, int whence);
功能:
    改变文件的偏移量
参数:
    fd:文件描述符
    offset:根据whence来移动的位移数(偏移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负数,如果正数,则相对于whence往右移动,如果是负数,则相对于whence往左移动。如果向前移动的字节数超过了文件开头则出错返回,如果向后移动的字节数超过了文件末尾,再次写入时将增大文件尺寸。
​
    whence:其取值如下:
        SEEK_SET:从文件开头移动offset个字节
        SEEK_CUR:从当前位置移动offset个字节
        SEEK_END:从文件末尾移动offset个字节
返回值:
    若lseek成功执行, 则返回新的偏移量
    如果失败, 返回-1

所有打开的文件都有一个当前文件偏移量(current file offset),以下简称为 cfo。cfo 通常是一个非负整数,用于表明文件开始处到文件当前位置的字节数。

读写操作通常开始于 cfo,并且使 cfo 增大,增量为读写的字节数。文件被打开时,cfo 会被初始化为 0,除非使用了 O_APPEND 。

文件操作相关函数

stat函数(重点)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unistd.h>int stat(const char *path, struct stat *buf);
int lstat(const char *pathname, struct stat *buf);
功能:
    获取文件状态信息
    stat和lstat的区别:
        当文件是一个符号链接时,lstat返回的是该符号链接本身的信息;
        而stat返回的是该链接指向的文件的信息。
参数:
    path:文件名
    buf:保存文件信息的结构体
返回值:
    成功: 0
    失败: -1

struct stat结构体说明:

struct stat {
    dev_t           st_dev;     //文件的设备编号
    ino_t           st_ino;     //节点
    mode_t          st_mode;            //文件的类型和存取的权限
    nlink_t         st_nlink;       //连到该文件的硬连接数目,刚建立的文件值为1
    uid_t           st_uid;     //用户ID
    gid_t           st_gid;     //组ID
    dev_t           st_rdev;        //(设备类型)若此文件为设备文件,则为其设备编号
    off_t           st_size;        //文件字节数(文件大小)
    blksize_t       st_blksize;     //块大小(文件系统的I/O 缓冲区大小)
    blkcnt_t        st_blocks;      //块数
    time_t          st_atime;       //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time_t          st_mtime;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time_t          st_ctime;       //最后一次改变时间(指属性)
};

进程

我们平时写的 C 语言代码,通过编译器编译,最终它会成为一个可执行程序,当这个可执行程序运行起来后(没有结束之前),它就成为了一个进程。

程序是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一个可执行文件,而进程是程序执行的过程。进程的状态是变化的,其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和消亡。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同一个程序也可以加载为不同的进程(彼此之间互不影响)。

在 Linux 系统中,操作系统是通过进程去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进程是管理事务的基本单元

进程拥有自己独立的处理环境(如:当前需要用到哪些环境变量,程序运行的目录在哪,当前是哪个用户在运行此程序等)和系统资源(如:处理器 CPU 占用率、存储器、I/O设备、数据、程序)。

多道程序设计

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的运行。多道程序设计必须有硬件基础作为保证。

在计算机中时钟中断即为多道程序设计模型的理论基础。并发时,任意进程在执行期间都不希望放弃cpu。因此系统需要一种强制让进程让出cpu资源的手段。时钟中断有硬件基础作为保障,对进程而言不可抗拒。 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函数,来负责调度程序执行。

在多道程序设计模型中,多个进程轮流使用CPU (分时复用CPU资源)。

并行和并发

并行(parallel):指在同一时刻,有多条指令在多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发(concurrency):指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条指令执行,但多个进程指令被快速的轮换执行,使得在宏观上具有多个进程同时执行的效果,但在微观上并不是同时执行的,只是把时间分成若干段,使多个进程快速交替的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MU

MMU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缩写,中文名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中央处理器(CPU)中用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用于多用户多进程操作系统。

进程控制块PCB

进程运行时,内核为进程每个进程分配一个PCB(进程控制块),维护进程相关的信息,Linux内核的进程控制块是task_struct结构体。
其内部成员有很多,我们掌握以下部分即可:

  • 进程id。系统中每个进程有唯一的id,在C语言中用pid_t类型表示,其实就是一个非负整数。
  • 进程的状态,有就绪、运行、挂起、停止等状态。
  • 进程切换时需要保存和恢复的一些CPU寄存器。
  • 描述虚拟地址空间的信息。
  • 描述控制终端的信息。
  • 当前工作目录(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 umask掩码。
  • 文件描述符表,包含很多指向file结构体的指针。
  • 和信号相关的信息。
  • 用户id和组id。
  • 会话(Session)和进程组。
  • 进程可以使用的资源上限(Resource Limit)。

进程的状态

进程状态反映进程执行过程的变化。这些状态随着进程的执行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换。

在三态模型中,进程状态分为三个基本状态,即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在五态模型中,进程分为新建态终止态,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TASK_RUNNING:进程正在被CPU执行。当一个进程刚被创建时会处于TASK_RUNNABLE,表示己经准备就绪,正等待被调度。

②TASK_INTERRUPTIBLE(可中断):进程正在睡眠(也就是说它被阻塞)等待某些条件的达成。一旦这些条件达成,内核就会把进程状态设置为运行。处于此状态的进程也会因为接收到信号而提前被唤醒,比如给一个TASK_INTERRUPTIBLE状态的进程发送SIGKILL信号,这个进程将先被唤醒(进入TASK_RUNNABLE状态),然后再响应SIGKILL信号而退出(变为TASK_ZOMBIE状态),并不会从TASK_INTERRUPTIBLE状态直接退出。

③TASK_UNINTERRUPTIBLE(不可中断):处于等待中的进程,待资源满足时被唤醒,但不可以由其它进程通过信号或中断唤醒。由于不接受外来的任何信号,因此无法用kill杀掉这些处于该状态的进程。而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内核的某些处理流程是不能被打断的。如果响应异步信号,程序的执行流程中就会被插入一段用于处理异步信号的流程,于是原有的流程就被中断了,这可能使某些设备陷入不可控的状态。处于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一般总是非常短暂的,通过ps命令基本上不可能捕捉到。

④TASK_ZOMBIE(僵死):表示进程已经结束了,但是其父进程还没有调用wait4()或waitpid()来释放进程描述符。为了父进程能够获知它的消息,子进程的进程描述符仍然被保留着。一旦父进程调用了wait4(),进程描述符就会被释放。

⑤TASK_STOPPED(停止):进程停止执行。当进程接收到SIGSTOP,SIGTSTP,SIGTTIN,SIGTTOU等信号的时候。此外,在调试期间接收到任何信号,都会使进程进入这种状态。当接收到SIGCONT信号,会重新回到TASK_RUNNABLE。

查看进程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at中的参数意义如下:

参数含义
D不可中断 Uninterruptible(usually IO)
R正在运行,或在队列中的进程
S(大写) 处于休眠状态
T停止或被追踪
Z僵尸进程
W进入内存交换(从内核2.6开始无效)
X死掉的进程
<高优先级
N低优先级
s包含子进程
+位于前台的进程组

进程相关的命令

ps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

ps命令可以查看进程的详细状况,常用选项(选项可以不加“-”)如下:

选项含义
-a显示终端上的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u显示进程的详细状态
-x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w显示加宽,以便显示更多的信息
-r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top

top命令用来动态显示运行中的进程。top命令能够在运行后,在指定的时间间隔更新显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时加上-d 来指定显示信息更新的时间间隔。

在top命令执行后,可以按下按键得到对显示的结果进行排序:

按键含义
M根据内存使用量来排序
P根据CPU占有率来排序
T根据进程运行时间的长短来排序
U可以根据后面输入的用户名来筛选进程
K可以根据后面输入的PID来杀死进程。
q退出
h获得帮助

kill

kill命令指定进程号的进程,需要配合 ps 使用。

使用格式:
kill [-signal] pid

信号值从0到15,其中9为绝对终止,可以处理一般信号无法终止的进程。

有些进程不能直接杀死,这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个参数“ -9 ”,“ -9 ” 代表强制结束

killall

通过进程名字杀死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号相关的函数

每个进程都由一个进程号来标识,其类型为 pid_t(整型),进程号的范围:0~32767。进程号总是唯一的,但进程号可以重用。当一个进程终止后,其进程号就可以再次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号(PID):
标识进程的一个非负整型数。

父进程号(PPID):
任何进程( 除 init 进程)都是由另一个进程创建,该进程称为被创建进程的父进程,对应的进程号称为父进程号(PPID)。A 进程创建了 B 进程,A 的进程号就是 B 进程的父进程号。

进程组号(PGID):
进程组是一个或多个进程的集合。他们之间相互关联,进程组可以接收同一终端的各种信号,关联的进程有一个进程组号(PGID)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 QQ 群,组相当于 QQ 群,各个进程相当于各个好友,把各个好友都拉入这个 QQ 群里,主要是方便管理,特别是通知某些事时,只要在群里吼一声,所有人都收到,简单粗暴。但是,这个进程组号和 QQ 群号是有点区别的,默认的情况下,当前的进程号会当做当前的进程组号。

getpid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
pid_t getpid(void);
功能:
    获取本进程号(PID)
参数:
    无
返回值:
    本进程号

getppid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
pid_t getppid(void);
功能:
    获取调用此函数的进程的父进程号(PPID)
参数:
    无
返回值:
    调用此函数的进程的父进程号(PPID)

getpgid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
pid_t getpgid(pid_t pid);
功能:
    获取进程组号(PGID)
参数:
    pid:进程号
返回值:
    参数为 0 时返回当前进程组号,否则返回参数指定的进程的进程组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的创建(重点)

系统允许一个进程创建新进程,新进程即为子进程,子进程还可以创建新的子进程,形成进程树结构模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
pid_t fork(void);
功能:
    用于从一个已存在的进程中创建一个新进程,新进程称为子进程,原进程称为父进程。
参数:
    无
返回值:
    成功:子进程中返回 0,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 ID。pid_t,为整型。
    失败:返回-1。
    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1)当前的进程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规定的上限,这时 errno 的值被设置为 EAGAIN。
        2)系统内存不足,这时 errno 的值被设置为 ENOM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fork() 之后的打印函数打印了两次,而且打印了两个进程号,这说明,fork() 之后确实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新进程为子进程,原来的进程为父进程。

父子进程关系

使用 fork() 函数得到的子进程是父进程的一个复制品,它从父进程处继承了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包括进程上下文(进程执行活动全过程的静态描述)、进程堆栈、打开的文件描述符、信号控制设定、进程优先级、进程组号等。

子进程所独有的只有它的进程号,计时器等(只有小量信息)。因此,使用 fork() 函数的代价是很大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来说, 一个进程调用 fork() 函数后,系统先给新的进程分配资源,例如存储数据和代码的空间。然后把原来的进程的所有值都复制到新的新进程中,只有少数值与原来的进程的值不同。相当于克隆了一个自己。

实际上,更准确来说,Linux 的 fork() 使用是通过写时拷贝 (copy- on-write) 实现。写时拷贝是一种可以推迟甚至避免拷贝数据的技术。内核此时并不复制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而是让父子进程共享同一个地址空间。只有在需要写入的时候才会复制地址空间,从而使各个进程拥有各自的地址空间。也就是说,资源的复制是在需要写入的时候才会进行,在此之前,资源以只读方式共享。

注意:fork之后父子进程共享文件,fork产生的子进程与父进程相同的文件文件描述符指向相同的文件表,引用计数增加,共享文件偏移指针。

区分父子进程

子进程是父进程的一个复制品,可以简单认为父子进程的代码一样的。那大家想过没有,这样的话,父进程做了什么事情,子进程也做什么事情(如上面的例子),是不是不能实现满足我们实现多任务的要求呀,那我们是不是要想个办法区别父子进程呀,这就通过 fork() 的返回值。

fork() 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 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 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来说,在 fork() 之后是父进程先执行还是子进程先执行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内核所使用的调度算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子进程的地址空间里,子进程是从 fork() 这个函数后才开始执行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父子进程地址空间

父子进程各自的地址空间是独立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父子进程堆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父子进程各自有堆区空间指向p,因此需要释放两次指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DB调试多线程

使用gdb调试的时候,gdb只能跟踪一个进程。可以在fork函数调用之前,通过指令设置gdb调试工具跟踪父进程或者是跟踪子进程。默认跟踪父进程。

set follow-fork-mode child 设置gdb在fork之后跟踪子进程。
set follow-fork-mode parent 设置跟踪父进程(默认)。

注意,一定要在fork函数调用之前设置才有效。

进程退出函数

相关函数:


#include <stdlib.h>
void exit(int status);#include <unistd.h>
void _exit(int status);
功能:
    结束调用此函数的进程。
参数:
    status:返回给父进程的参数(低 8 位有效),至于这个参数是多少根据需要来填写。
返回值:
    无

exit()属于标准库函数,exit()属于系统调用函数。_exit()终止程序,不刷新缓冲区。exit()退出程序前刷新缓冲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待子进程退出函数

在每个进程退出的时候,内核释放该进程所有的资源、包括打开的文件、占用的内存等。但是仍然为其保留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指进程控制块PCB的信息(包括进程号、退出状态、运行时间等)。

父进程可以通过调用wait或waitpid得到它的退出状态,同时彻底清除掉这个进程。

wait() 和 waitpid() 函数的功能一样,区别在于,wait() 函数会阻塞,waitpid() 可以设置不阻塞,waitpid() 还可以指定等待哪个子进程结束。

注意:一次wait或waitpid调用只能清理一个子进程,清理多个子进程应使用循环。

wait函数

函数说明: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
pid_t wait(int *status);
功能:
    等待任意一个子进程结束,如果任意一个子进程结束了,此函数会回收该子进程的资源。
参数:
    status : 进程退出时的状态信息。
返回值:
    成功:已经结束子进程的进程号
    失败: -1

调用 wait() 函数的进程会挂起(阻塞),直到它的一个子进程退出或收到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信号时才被唤醒(相当于继续往下执行)。

若调用进程没有子进程,该函数立即返回;若它的子进程已经结束,该函数同样会立即返回,并且会回收那个早已结束进程的资源。

所以,wait()函数的主要功能为回收已经结束子进程的资源。

如果参数 status 的值不是 NULL,wait() 就会把子进程退出时的状态取出并存入其中,这是一个整数值(int),指出了子进程是正常退出还是被非正常结束的。

这个退出信息在一个 int 中包含了多个字段,直接使用这个值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用宏定义取出其中的每个字段。

宏函数可分为如下三组:

  1. WIFEXITED(status)

非0 → 进程正常结束

WEXITSTATUS(status)

如果上面的宏为真,使用此宏 → 获取进程退出状态 (exit的参数)

  1. WIFSIGNALED(status)

非0 → 进程异常终止

WTERMSIG(status)

如果上面的宏为真,使用此宏 → 取得使进程终止的那个信号的编号。

  1. WIFSTOPPED(status)

非0 → 进程处于暂停状态

WSTOPSIG(status)

如果上面的宏为真,使用此宏 → 取得使进程暂停的那个信号的编号。

WIFCONTINUED(status)

如果上面的宏为真 → 进程暂停后已经继续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aitpid函数

函数说明: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
pid_t waitpid(pid_t pid, int *status, int options);
功能:
    等待子进程终止,如果子进程终止了,此函数会回收子进程的资源。
​
参数:
      pid : 参数 pid 的值有以下几种类型:
      pid > 0  等待进程 ID 等于 pid 的子进程。
      pid = 0  等待当前同一个进程组中的任何子进程,如果子进程已经加入了别的进程组,waitpid 不会等待它。
      pid = -1 等待任一子进程,此时 waitpid 和 wait 作用一样。
      pid < -1 等待指定进程组中的任何子进程,这个进程组的 ID 等于 pid 的绝对值。
​
    status : 进程退出时的状态信息。和 wait() 用法一样。
​
    options : options 提供了一些额外的选项来控制 waitpid()0:同 wait(),阻塞父进程,等待子进程退出。
            WNOHANG:没有任何已经结束的子进程,则立即返回。
            WUNTRACED:如果子进程暂停了,则此函数马上返回,并且不予以理会子进程的结束状态。(由于涉及到一些跟踪调试方面的知识,极少用到)
                 
返回值:
    waitpid() 的返回值比 wait() 稍微复杂一些,一共有 3 种情况:
        1) 当正常返回的时候,waitpid() 返回收集到的已经回收子进程的进程号;
        2) 如果设置了选项 WNOHANG,而调用中 waitpid() 发现没有已退出的子进程可等待,则返回 03) 如果调用中出错,则返回-1,这时 errno 会被设置成相应的值以指示错误所在,如:当 pid 所对应的子进程不存在,或此进程存在,但不是调用进程的子进程,waitpid() 就会出错返回,这时 errno 被设置为 ECHILD;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孤儿进程

父进程运行结束,但子进程还在运行(未运行结束)的子进程就称为孤儿进程(Orphan Process)。

每当出现一个孤儿进程的时候,内核就把孤儿进程的父进程设置为 init ,而 init 进程会循环地 wait() 它的已经退出的子进程。这样,当一个孤儿进程凄凉地结束了其生命周期的时候,init 进程就会出面处理它的一切善后工作。

因此孤儿进程并不会有什么危害。

僵尸进程

进程终止,父进程尚未回收,子进程残留资源(PCB)存放于内核中,变成僵尸(Zombie)进程。

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如果进程不调用wait() 或 waitpid() 的话, 那么保留的那段信息就不会释放,其进程号就会一直被占用,但是系统所能使用的进程号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产生僵尸进程,将因为没有可用的进程号而导致系统不能产生新的进程,此即为僵尸进程的危害,应当避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替换

在 Windows 平台下,我们可以通过双击运行可执行程序,让这个可执行程序成为一个进程;而在 Linux 平台,我们可以通过 ./ 运行,让一个可执行程序成为一个进程。

但是,如果我们本来就运行着一个程序(进程),我们如何在这个进程内部启动一个外部程序,由内核将这个外部程序读入内存,使其执行起来成为一个进程呢?这里我们通过 exec 函数族实现。

exec 函数族,顾名思义,就是一簇函数,在 Linux 中,并不存在 exec() 函数,exec 指的是一组函数,一共有 6 个:

#include <unistd.h>
extern char **environ;int execl(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arg, .../* (char  *) NULL */);
int execlp(const char *file, const char *arg, ... /* (char  *) NULL */);
int execle(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arg, .../*, (char *) NULL, char * const envp[] */);
int execv(const char *path, char *const argv[]);
int execvp(const char *file, char *const argv[]);
int execvpe(const char *file, char *const argv[], char *const envp[]);int execve(const char *filename, char *const argv[], char *const envp[]);

其中只有 execve() 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调用,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包装的库函数。

exec 函数族的作用是根据指定的文件名或目录名找到可执行文件,并用它来取代调用进程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在已经调用的进程内部执行一个可执行文件。

进程调用一种 exec 函数时,该进程完全由新程序替换,而新程序则从其 main 函数开始执行。因为调用 exec 并不创建新进程,所以前后的进程 ID (当然还有父进程号、进程组号、当前工作目录……)并未改变。exec 只是用另一个新程序替换了当前进程的正文、数据、堆和栈段(进程替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ec 函数族使用说明

exec 函数族的 6 个函数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实际上无论是作用还是用法都非常相似,只有很微小的差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说明:

l(list)参数地址列表,以空指针结尾
v(vector)存有各参数地址的指针数组的地址
p(path)按 PATH 环境变量指定的目录搜索可执行文件
e(environment)存有环境变量字符串地址的指针数组的地址

exec 函数族与一般的函数不同,exec 函数族中的函数执行成功后不会返回,而且,exec 函数族下面的代码执行不到。只有调用失败了,它们才会返回 -1,失败后从原程序的调用点接着往下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间通信

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资源分配单元,不同进程(这里所说的进程通常指的是用户进程)之间的资源是独立的,没有关联,不能在一个进程中直接访问另一个进程的资源

但是,进程不是孤立的,不同的进程需要进行信息的交互和状态的传递等,因此需要进程间通信( IPC:Inter Processes Communication )。

进程间通信的目的:

数据传输: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
通知事件: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通知它(它们)发生了某种事件(如进程终止时要通知父进程)。
资源共享: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样的资源。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内核提供互斥和同步机制。
进程控制:有些进程希望完全控制另一个进程的执行(如 Debug 进程),此时控制进程希望能够拦截另一个进程的所有陷入和异常,并能够及时知道它的状态改变。

Linux 操作系统支持的主要进程间通信的通信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名管道

管道也叫无名管道,它是是 UNIX 系统 IPC(进程间通信) 的最古老形式,所有的 UNIX 系统都支持这种通信机制。

管道有如下特点:

  1. 半双工,数据在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2. 数据只能从管道的一端写入,从另一端读出。
  3. 写入管道中的数据遵循先入先出的规则。
  4. 管道所传送的数据是无格式的,这要求管道的读出方与写入方必须事先约定好数据的格式,如多少字节算一个消息等。
  5. 管道不是普通的文件,不属于某个文件系统,其只存在于内存中。
  6. 管道在内存中对应一个缓冲区。不同的系统其大小不一定相同。
  7. 从管道读数据是一次性操作,数据一旦被读走,它就从管道中被抛弃,释放空间以便写更多的数据。
  8. 管道没有名字,只能在具有公共祖先的进程(父进程与子进程,或者两个兄弟进程,具有亲缘关系)之间使用。

对于管道特点的理解,我们可以类比现实生活中管子,管子的一端塞东西,管子的另一端取东西。
管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在应用层体现为两个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pe函数


#include <unistd.h>int pipe(int pipefd[2]);
功能:创建无名管道。
​
参数:
    pipefd :int 型数组的首地址,其存放了管道的文件描述符 pipefd[0]、pipefd[1]。
    
    当一个管道建立时,它会创建两个文件描述符 fd[0] 和 fd[1]。其中 fd[0] 固定用于读管道,而 fd[1] 固定用于写管道。一般文件 I/O的函数都可以用来操作管道(lseek() 除外)。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能保证父进程先写,然后子进程读管道中的数据呢?如下所述:

管道的读写特点

使用管道需要注意以下4种特殊情况(假设都是阻塞I/O操作,没有设置O_NONBLOCK标志):

  1.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 写端 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写端引用计数为0),而仍然有进程从管道的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返回0,就像读到文件末尾一样。

  2. 如果有指向管道 写端 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写端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写端的进程也没有向管道中写数据,这时有进程从管道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数据可读了才读取数据并返回。

  3.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 读端 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读端引用计数为0),这时有进程向管道的写端write,那么该进程会收到信号SIGPIPE,通常会导致进程异常终止。当然也可以对SIGPIPE信号实施捕捉,不终止进程。具体方法信号章节详细介绍。

  4. 如果有指向管道 读端 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读端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读端的进程也没有从管道中读数据,这时有进程向管道写端写数据,那么在管道被写满时再次write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空位置了才写入数据并返回。

总结:

读管道:

管道中有数据,read返回实际读到的字节数。

管道中无数据:
管道写端被全部关闭,read返回0 (相当于读到文件结尾)
写端没有全部被关闭,read阻塞等待(不久的将来可能有数据递达,此时会让出cpu)

写管道:
管道读端全部被关闭, 进程异常终止(也可使用捕捉SIGPIPE信号,使进程终止)

管道读端没有全部关闭:
管道已满,write阻塞。
管道未满,write将数据写入,并返回实际写入的字节数。

查看管道缓冲区命令

可以使用ulimit -a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中创建管道文件所对应的内核缓冲区大小。

查看管道缓冲区函数

#include <unistd.h>long fpathconf(int fd, int name);
功能:该函数可以通过name参数查看不同的属性值
参数:
    fd:文件描述符
    name:
        _PC_PIPE_BUF,查看管道缓冲区大小
        _PC_NAME_MAX,文件名字字节数的上限
返回值:
    成功:根据name返回的值的意义也不同。
    失败: -1

设置为非阻塞的方法

设置方法:

#include<fcntl.h> 
/获取原来的flags
int flags = fcntl(fd[0], F_GETFL);
// 设置新的flags
flag |= O_NONBLOCK;
// flags = flags | O_NONBLOCK;
fcntl(fd[0], F_SETFL, flags);

结论: 如果写端没有关闭,读端设置为非阻塞, 如果没有数据,直接返回-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名管道

管道,由于没有名字,只能用于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提出了命名管道(FIFO),也叫有名管道、FIFO文件。

命名管道(FIFO)不同于无名管道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路径名与之关联,以 FIFO 的文件形式存在于文件系统中,这样,即使存在与 FIFO 的创建进程没有亲缘关系的进程,只要可以访问该路径,就能够彼此通过 FIFO 相互通信,因此,通过 FIFO ,不相关的进程也能交换数据。

命名管道(FIFO)和无名管道(pipe)有一些特点是相同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1. FIFO 在文件系统中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件而存在,但 FIFO 中的内容却存放在内存中。

  2. 当使用 FIFO 的进程退出后,FIFO 文件将继续保存在文件系统中以便以后使用。

  3. FIFO 有名字,不相关的进程可以通过打开命名管道进行通信。

通过命令创建有名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函数创建有名管道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int mkfifo(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
功能:
    命名管道的创建。
参数:
    pathname : 普通的路径名,也就是创建后 FIFO 的名字。
    mode : 文件的权限,与打开普通文件的 open() 函数中的 mode 参数相同。(0666)
返回值:
    成功:0   状态码
    失败: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会出错且返回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名管道读写操作

一旦使用mkfifo创建了一个FIFO,就可以使用open打开它,常见的文件I/O函数都可用于fifo。如:close、read、write、unlink等。

FIFO严格遵循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对FIFO的 读 总是从 开始处 返回数据,对它们的 写 则把数据添加到末尾。不支持诸如lseek()等文件定位操作。

写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名管道注意事项

一个为 只读 打开 管道的进程会阻塞直到另外一个进程为只写打开该管道。
一个为 只写 打开管道的进程会阻塞直到另外一个进程为只读打开该管道。

读管道:
管道中有数据,read返回实际读到的字节数。

管道中无数据:
管道写端被全部关闭,read返回0 (相当于读到文件结尾)。
写端没有全部被关闭,read阻塞等待。

写管道:
管道读端全部被关闭, 进程异常终止(也可使用捕捉SIGPIPE信号,使进程终止)。

管道读端没有全部关闭:
管道已满,write阻塞。
管道未满,write将数据写入,并返回实际写入的字节数。

使用有名管道实现简单版本的聊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 File Name:     read.c
> Author:        Hailong
> mail:          769365437@qq.com
> Created Time: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00时46分33秒
> Description: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t main(void)
{
    int fd = -1;
    int fd2 = -1;
    char buf[128] = {0};
    //1.打开管道
    fd = open("fifo",O_RDWR);
    fd2 = open("fifo2",O_RDWR);
    if(-1 == fd || -1==fd2)
    {
        perror("open");
        return 1;
    }
    //2.创建子进程
    pid_t pid = -1;
    pid = fork();
    if(pid<0)
    {
        perror("fork");
        return 1;
    }
    //子进程的读写
    if(0==pid)
    {
        int ret = -1;
        while(1)
        {
            //先读后写
            memset(buf,0,128);
            ret =  read(fd,buf,128);
            if(ret <=0)
            {
                perror("read");
                break;
            }
            printf("its child,read:%s\n",buf);
            
            memset(buf,0,128);
            fgets(buf,128,stdin);
            //写进了换行符,去掉
            if('\n'==buf[strlen(buf)-1])
            {
                buf[strlen(buf)-1] = '\0';
            }
           ret =  write(fd2,buf,strlen(buf));
           if(ret<=0)
           {
                perror("write");
                break;
           }
           printf("child process write:%d\n",ret);
        }
    }
    else
    {   
        int ret = -1;
        while(1)
        {
            //先写后读
            memset(buf,0,128);
            fgets(buf,128,stdin);
            //写进了换行符,去掉
            if('\n'==buf[strlen(buf)-1])
            {
                buf[strlen(buf)-1] = '\0';
            }
           ret =  write(fd,buf,strlen(buf));
           if(ret<=0)
           {
                perror("write");
                break;
           }
           printf("parent process write:%d\n",ret);
           memset(buf,0,128);
           ret =  read(fd2,buf,128);
           if(ret <=0)
            {
                perror("read");
                break;
            }
           printf("its parent,read:%s\n",buf);
    }
    }
    //3.关闭管道
    close(fd);
    close(fd2);
    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共享存储映射

存储映射I/O (Memory-mapped I/O) 使一个磁盘文件与存储空间中的一个缓冲区相映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于是当从缓冲区中取数据时,就相当于从文件中读对应字节。于此类似,将数据存入缓冲区,则相应的字节就自动写入文件。这样,就可在不用read和write函数的情况下,使用地址(指针)完成I/O操作。

共享内存可以说是最有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也是最快的IPC形式, 因为进程可以直接读写内存,而不需要任何数据的拷贝。

存储映射函数

#include <sys/mman.h>void *mmap(void *addr,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功能:
    一个文件或者其它对象映射进内存
参数:
    addr :  指定映射的起始地址, 通常设为NULL, 由系统指定
    length:映射到内存的文件长度
    prot:  映射区的保护方式, 最常用的 :
        a) 读:PROT_READ
        b) 写:PROT_WRITE
        c) 读写:PROT_READ | PROT_WRITE
    flags:  映射区的特性, 可以是
        a) MAP_SHARED : 写入映射区的数据会复制回文件, 且允许其他映射该文件的进程共享。
        b) MAP_PRIVATE : 对映射区的写入操作会产生一个映射区的复制(copy - on - write), 对此区域所做的修改不会写回原文件。
    fd:由open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代表要映射的文件。
    offset:文件开始处的偏移量, 必须是4k的整数倍, 通常为0, 表示从文件头开始映射
返回值:
    成功:返回创建的映射区首地址
    失败:MAP_FAILED宏

关于mmap函数的使用总结:

  1. 第一个参数写成NULL

  2. 第二个参数要映射的文件大小 > 0

  3. 第三个参数:PROT_READ 、PROT_WRITE

  4. 第四个参数:MAP_SHARED 或者 MAP_PRIVATE

  5. 第五个参数:打开的文件对应的文件描述符

  6. 第六个参数:4k的整数倍,通常为0

注意,第三个参数的权限要被包含于(小于等于)第五个open所返回的打开文件的权限。

#include <sys/mman.h>int munmap(void *addr, size_t length);
功能:
    释放内存映射区
参数:
    addr:使用mmap函数创建的映射区的首地址
    length:映射区的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注意事项
  1. 创建映射区的过程中,隐含着一次对映射文件的读操作。

  2. 当MAP_SHARED时,要求:映射区的权限应 <=文件打开的权限(出于对映射区的保护)。而MAP_PRIVATE则无所谓,因为mmap中的权限是对内存的限制。

  3. 映射区的释放与文件关闭无关。只要映射建立成功,文件可以立即关闭。

  4. 特别注意,当映射文件大小为0时,不能创建映射区。所以,用于映射的文件必须要有实际大小。mmap使用时常常会出现总线错误,通常是由于共享文件存储空间大小引起的。

  5. munmap传入的地址一定是mmap的返回地址。

  6. 文件偏移量必须为4K的整数倍。

  7. mmap创建映射区出错概率非常高,一定要检查返回值,确保映射区建立成功再进行后续操作。

父子进程使用存储映射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匿名映射实现父子进程通信

通过使用我们发现,使用映射区来完成文件读写操作十分方便,父子进程间通信也较容易。但缺陷是,每次创建映射区一定要依赖一个文件才能实现。

通常为了建立映射区要open一个temp文件,创建好了再unlink、close掉,比较麻烦。 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匿名映射来代替。

其实Linux系统给我们提供了创建匿名映射区的方法,无需依赖一个文件即可创建映射区。不过需要借助标志位参数flags来指定。

使用MAP_ANONYMOUS (或MAP_ANON)。

例如:

int *p = mmap(NULL, 128,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YMOUS, -1, 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direct/60c463a8a5034593a632e0d4d2586b98.p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

信号的概述

信号是 Linux 进程间通信的最古老的方式。信号是软件中断,它是在软件层次上对中断机制的一种模拟,是一种异步通信的方式 。信号可以导致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被另一个正在运行的异步进程中断,转而处理某一个突发事件。

“中断”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譬如,我正在房间里打游戏,突然送快递的来了,把正在玩游戏的我给“中断”了,我去签收快递( 处理中断 ),处理完成后,再继续玩我的游戏。

这里我们学习的“信号”就是属于这么一种“中断”。我们在终端上敲“Ctrl+c”,就产生一个“中断”,相当于产生一个信号,接着就会处理这么一个“中断任务”(默认的处理方式为中断当前进程)。

信号的特点
  • 简单
  • 不能携带大量信息
  • 满足某个特设条件才发送

信号可以直接进行用户空间进程和内核空间进程的交互,内核进程可以利用它来通知用户空间进程发生了哪些系统事件。

一个完整的信号周期包括三个部分:信号的产生,信号在进程中的注册,信号在进程中的注销,执行信号处理函数。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信号的产生、注册、注销是信号的内部机制,而不是信号的函数实现。

信号的编号

Unix早期版本就提供了信号机制,但不可靠,信号可能丢失。Berkeley 和 AT&T都对信号模型做了更改,增加了可靠信号机制。但彼此不兼容。POSIX.1对可靠信号例程进行了标准化。

Linux 可使用命令:kill -l(“l” 为字母),查看相应的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号信号对应事件默认动作
1SIGHUP用户退出shell时,由该shell启动的所有进程将收到这个信号终止进程
2SIGINT当用户按下了<Ctrl+C>组合键时,用户终端向正在运行中的由该终端启动的程序发出此信号终止进程
3SIGQUIT用户按下<ctrl+>组合键时产生该信号,用户终端向正在运行中的由该终端启动的程序发出些信号终止进程
4SIGILLCPU检测到某进程执行了非法指令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5SIGTRAP该信号由断点指令或其他 trap指令产生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6SIGABRT调用abort函数时产生该信号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7SIGBUS非法访问内存地址,包括内存对齐出错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8SIGFPE在发生致命的运算错误时发出。不仅包括浮点运算错误,还包括溢出及除数为0等所有的算法错误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9SIGKILL无条件终止进程。本信号不能被忽略,处理和阻塞。终止进程,可以杀死任何进程
10SIGUSE1用户定义的信号。即程序员可以在程序中定义并使用该信号终止进程
11SIGSEGV指示进程进行了无效内存访问(段错误)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12SIGUSR2另外一个用户自定义信号,程序员可以在程序中定义并使用该信号终止进程
13SIGPIPEBroken pipe向一个没有读端的管道写数据终止进程
14SIGALRM定时器超时,超时的时间 由系统调用alarm设置终止进程
15SIGTERM程序结束信号,与SIGKILL不同的是,该信号可以被阻塞和终止。通常用来要示程序正常退出。执行shell命令Kill时,缺省产生这个信号终止进程
16SIGSTKFLTLinux早期版本出现的信号,现仍保留向后兼容终止进程
17SIGCHLD子进程结束时,父进程会收到这个信号忽略这个信号
18SIGCONT如果进程已停止,则使其继续运行继续/忽略
19SIGSTOP停止进程的执行。信号不能被忽略,处理和阻塞终止进程
20SIGTSTP停止终端交互进程的运行。按下<ctrl+z>组合键时发出这个信号暂停进程
21SIGTTIN后台进程读终端控制台暂停进程
22SIGTTOU该信号类似于SIGTTIN,在后台进程要向终端输出数据时发生暂停进程
23SIGURG套接字上有紧急数据时,向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发出些信号,报告有紧急数据到达。如网络带外数据到达忽略该信号
24SIGXCPU进程执行时间超过了分配给该进程的CPU时间 ,系统产生该信号并发送给该进程终止进程
25SIGXFSZ超过文件的最大长度设置终止进程
26SIGVTALRM虚拟时钟超时时产生该信号。类似于SIGALRM,但是该信号只计算该进程占用CPU的使用时间终止进程
27SGIPROF类似于SIGVTALRM,它不公包括该进程占用CPU时间还包括执行系统调用时间终止进程
28SIGWINCH窗口变化大小时发出忽略该信号
29SIGIO此信号向进程指示发出了一个异步IO事件忽略该信号
30SIGPWR关机终止进程
31SIGSYS无效的系统调用终止进程并产生core文件
34~64SIGRTMIN ~ SIGRTMAXLINUX的实时信号,它们没有固定的含义(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终止进程

信号四要素

每个信号必备4要素,分别是:

1)编号 2)名称 3)事件 4)默认处理动作

可通过man 7 signal查看帮助文档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标准信号中,有一些信号是有三个“Value”,第一个值通常对alpha和sparc架构有效,中间值针对x86、arm和其他架构,最后一个应用于mips架构。一个‘-’表示在对应架构上尚未定义该信号。

不同的操作系统定义了不同的系统信号。因此有些信号出现在Unix系统内,也出现在Linux中,而有的信号出现在FreeBSD或Mac OS中却没有出现在Linux下。这里我们只研究Linux系统中的信号。

Action为默认动作:

Term:终止进程
Ign: 忽略信号 (默认即时对该种信号忽略操作)
Core:终止进程,生成Core文件。(查验死亡原因,用于gdb调试)
Stop:停止(暂停)进程
Cont:继续运行进程

这里特别强调了 SIGKILLSIGSTOP信号,不允许忽略和捕捉,只能执行默认动作。甚至不能将其设置为阻塞。

另外需清楚,只有每个信号所对应的事件发生了,该信号才会被递送(但不一定递达),不应乱发信号。

信号的状态

产生

当用户按某些终端键时,将产生信号。

终端上按“Ctrl+c”组合键通常产生中断信号 SIGINT
终端上按“Ctrl+\”键通常产生中断信号 SIGQUIT
终端上按“Ctrl+z”键通常产生中断信号 SIGSTOP 等。

硬件异常将产生信号:

除数为 0,无效的内存访问等。这些情况通常由硬件检测到,并通知内核,然后内核产生适当的信号发送给相应的进程。

软件异常将产生信号:

当检测到某种软件条件已发生(如:定时器alarm),并将其通知有关进程时,产生信号。
调用系统函数(如:kill、raise、abort)将发送信号。

注意:接收信号进程和发送信号进程的所有者必须相同,或发送信号进程的所有者必须是超级用户。

运行 kill /killall命令将发送信号:
此程序实际上是使用 kill 函数来发送信号。也常用此命令终止一个失控的后台进程。

未决状态:没有被处理
递达状态:信号被处理了

阻塞信号集和未决信号集

信号的实现手段导致信号有很强的延时性,但对于用户来说,时间非常短,不易察觉。

Linux内核的进程控制块PCB是一个结构体,task_struct, 除了包含进程id,状态,工作目录,用户id,组id,文件描述符表,还包含了信号相关的信息,主要指阻塞信号集和未决信号集。

阻塞信号集(信号屏蔽字)

将某些信号加入集合,对他们设置屏蔽,当屏蔽信号后,再收到该信号,该信号的处理将推后(处理发生在解除屏蔽后)。

未决信号集

信号产生,未决信号集中描述该信号的位立刻翻转为1,表示信号处于未决状态。当信号被处理,对应位翻转回0。这一时刻往往非常短暂。

信号产生后由于某些原因(主要是阻塞)不能抵达。这类信号的集合称之为未决信号集。在屏蔽解除前,信号一直处于未决状态。

信号产生函数

kill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ignal.h>int kill(pid_t pid, int sig);
功能:给指定进程发送指定信号(不一定杀死)
​
参数:
    pid : 取值有 4 种情况 :
        pid > 0:  将信号传送给进程 ID 为pid的进程。
        pid = 0 :  将信号传送给当前进程所在进程组中的所有进程。
        pid = -1 : 将信号传送给系统内所有的进程。
        pid < -1 : 将信号传给指定进程组的所有进程。这个进程组号等于 pid 的绝对值。
    sig : 信号的编号,这里可以填数字编号,也可以填信号的宏定义,可以通过命令 kill - l("l" 为字母)进行相应查看。不推荐直接使用数字,应使用宏名,因为不同操作系统信号编号可能不同,但名称一致。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super用户(root)可以发送信号给任意用户,普通用户是不能向系统用户发送信号的。

kill -9 (root用户的pid) 是不可以的。同样,普通用户也不能向其他普通用户发送信号,终止其进程。 只能向自己创建的进程发送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se函数
#include <signal.h>int raise(int sig);
功能:给当前进程发送指定信号(自己给自己发),等价于 kill(getpid(), sig)
参数:
    sig:信号编号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
abort函数

#include <stdlib.h>void abort(void);
功能:给自己发送异常终止信号 6) SIGABRT,并产生core文件,等价于kill(getpid(), SIGABRT);
​
参数:无
​
返回值: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larm函数(闹钟)
#include <unistd.h>unsigned int alarm(unsigned int seconds);
功能:
    设置定时器(闹钟)。在指定seconds后,内核会给当前进程发送14)SIGALRM信号。进程收到该信号,默认动作终止。每个进程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定时器。
    取消定时器alarm(0),返回旧闹钟余下秒数。
参数:
    seconds:指定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返回值:
    返回0或剩余的秒数
​

定时,与进程状态无关(自然定时法)!就绪、运行、挂起(阻塞、暂停)、终止、僵尸……无论进程处于何种状态,alarm都计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titimer函数(定时器)
#include <sys/time.h>int setitimer(int which,  const struct itimerval *new_value, struct itimerval *old_value);
功能:
    设置定时器(闹钟)。 可代替alarm函数。精度微秒us,可以实现周期定时。
参数:
    which:指定定时方式
        a) 自然定时:ITIMER_REAL → (14)SIGALRM计算自然时间
        b) 虚拟空间计时(用户空间):ITIMER_VIRTUAL → (26)SIGVTALRM  只计算进程占用cpu的时间
        c) 运行时计时(用户 + 内核):ITIMER_PROF → (27)SIGPROF计算占用cpu及执行系统调用的时间
    new_value:struct itimerval, 负责设定timeout时间
        struct itimerval {
            struct timerval it_interval; // 闹钟触发周期
            struct timerval it_value;    // 闹钟触发时间
        };
        struct timeval {
            long tv_sec;            // 秒
            long tv_usec;           // 微秒
        }
        itimerval.it_value: 设定第一次执行function所延迟的秒数 
        itimerval.it_interval:  设定以后每几秒执行function
​
    old_value: 存放旧的timeout值,一般指定为NULL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捕捉

信号处理方式

一个进程收到一个信号的时候,可以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执行系统默认动作
对大多数信号来说,系统默认动作是用来终止该进程。

(2)忽略此信号(丢弃)
接收到此信号后没有任何动作。

(3)执行自定义信号处理函数(捕获)
使用用户定义的信号处理函数处理该信号。

【注意】:SIGKILLSIGSTOP 不能更改信号的处理方式,因为它们向用户提供了一种使进程终止的可靠方法。

内核实现信号捕捉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gnal(注册信号处理函数)
#include <signal.h>typedef void(*sighandler_t)(int);
sighandler_t signal(int signum, sighandler_t handler);
功能:
    注册信号处理函数(不可用于 SIGKILL、SIGSTOP 信号),即确定收到信号后处理函数的入口地址。此函数不会阻塞。
​
参数:
    signum:信号的编号,这里可以填数字编号,也可以填信号的宏定义,可以通过命令 kill - l("l" 为字母)进行相应查看。
    handler : 取值有 3 种情况:
          SIG_IGN:忽略该信号
          SIG_DFL:执行系统默认动作
          信号处理函数名:自定义信号处理函数,如:func
          回调函数的定义如下:
            void func(int signo)
            {
                // signo 为触发的信号,为 signal() 第一个参数的值
            }
​
返回值:
    成功:第一次返回 NULL,下一次返回此信号上一次注册的信号处理函数的地址。如果需要使用此返回值,必须在前面先声明此函数指针的类型。
    失败:返回 SIG_ERR

该函数由ANSI定义,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版本的Unix和不同版本的Linux中可能有不同的行为。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它,取而代之使用sigaction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signal捕捉超时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gaction函数(重要)
#include <signal.h>int sigaction(int signum, const struct sigaction *act, struct sigaction *oldact);
功能:
    检查或修改指定信号的设置(或同时执行这两种操作)。
​
参数:
    signum:要操作的信号。
    act:   要设置的对信号的新处理方式(传入参数)。
    oldact:原来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传出参数)。
​
    如果 act 指针非空,则要改变指定信号的处理方式(设置),如果 oldact 指针非空,则系统将此前指定信号的处理方式存入 oldact。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struct sigaction结构体
struct sigaction {
    void(*sa_handler)(int); //旧的信号处理函数指针
    void(*sa_sigaction)(int, siginfo_t *, void *); //新的信号处理函数指针
    sigset_t   sa_mask;      //信号阻塞集
    int        sa_flags;     //信号处理的方式
    void(*sa_restorer)(void); //已弃用
};

sa_handler、sa_sigaction:信号处理函数指针,和 signal() 里的函数指针用法一样,应根据情况给sa_sigaction、sa_handler 两者之一赋值,其取值如下:

  1. SIG_IGN:忽略该信号
  2. SIG_DFL:执行系统默认动作
  3. 处理函数名:自定义信号处理函数

sa_mask:信号阻塞集,在信号处理函数执行过程中,临时屏蔽指定的信号。

sa_flags:用于指定信号处理的行为,通常设置为0,表示使用默认属性。它可以是以下值的“按位或”组合:

  • SA_RESTART:使被信号打断的系统调用自动重新发起(已经废弃)
  • SA_NOCLDSTOP:使父进程在它的子进程暂停或继续运行时不会收到 SIGCHLD 信号。
  • SA_NOCLDWAIT:使父进程在它的子进程退出时不会收到 SIGCHLD 信号,这时子进程如果退出也不会成为僵尸进程。
  • SA_NODEFER:使对信号的屏蔽无效,即在信号处理函数执行期间仍能发出这个信号。
  • SA_RESETHAND:信号处理之后重新设置为默认的处理方式。
  • SA_SIGINFO:使用 sa_sigaction 成员而不是 sa_handler 作为信号处理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处理函数sa_sigaction
void(*sa_sigaction)(int signum, siginfo_t *info, void *context);
参数说明:
    signum:信号的编号。
    info:记录信号发送进程信息的结构体。
    context:可以赋给指向 ucontext_t 类型的一个对象的指针,以引用在传递信号时被中断的接收进程或线程的上下文。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集

在PCB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集。一个称之为“阻塞信号集”,另一个称之为“未决信号集”。

这两个信号集都是内核使用位图机制来实现的。但操作系统不允许我们直接对其进行位操作。而需自定义另外一个集合,借助信号集操作函数来对PCB中的这两个信号集进行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定义信号集函数

为了方便对多个信号进行处理,一个用户进程常常需要对多个信号做出处理,在 Linux 系统中引入了信号集(信号的集合)。

这个信号集有点类似于我们的 QQ 群,一个个的信号相当于 QQ 群里的一个个好友。

信号集是一个能表示多个信号的数据类型,sigset_t set,set即一个信号集。既然是一个集合,就需要对集合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include <signal.h>int sigemptyset(sigset_t *set);       //将set集合置空
int sigfillset(sigset_t *set)//将所有信号加入set集合
int sigaddset(sigset_t *set, int signo);  //将signo信号加入到set集合
int sigdelset(sigset_t *set, int signo);   //从set集合中移除signo信号
int sigismember(const sigset_t *set, int signo); //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除sigismember外,其余操作函数中的set均为传出参数。sigset_t类型的本质是位图。但不应该直接使用位操作,而应该使用上述函数,保证跨系统操作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屏蔽集设置和演示

信号阻塞集也称信号屏蔽集、信号掩码。每个进程都有一个阻塞集,创建子进程时子进程将继承父进程的阻塞集。信号阻塞集用来描述哪些信号递送到该进程的时候被阻塞(在信号发生时记住它,直到进程准备好时再将信号通知进程)。

所谓阻塞并不是禁止传送信号, 而是暂缓信号的传送。若将被阻塞的信号从信号阻塞集中删除,且对应的信号在被阻塞时发生了,进程将会收到相应的信号。

我们可以通过 sigprocmask() 修改当前的信号掩码来改变信号的阻塞情况。

#include <signal.h>int sigprocmask(int how, const sigset_t *set, sigset_t *oldset);
功能:
    检查或修改信号阻塞集,根据 how 指定的方法对进程的阻塞集合进行修改,新的信号阻塞集由 set 指定,而原先的信号阻塞集合由 oldset 保存。
​
参数:
    how : 信号阻塞集合的修改方法,有 3 种情况:
        SIG_BLOCK:向信号阻塞集合中添加 set 信号集,新的信号掩码是set和旧信号掩码的并集。相当于 mask = mask|set。
        SIG_UNBLOCK:从信号阻塞集合中删除 set 信号集,从当前信号掩码中去除 set 中的信号。相当于 mask = mask & ~ set。
        SIG_SETMASK:将信号阻塞集合设为 set 信号集,相当于原来信号阻塞集的内容清空,然后按照 set 中的信号重新设置信号阻塞集。相当于mask = set。
    set : 要操作的信号集地址。
        若 set 为 NULL,则不改变信号阻塞集合,函数只把当前信号阻塞集合保存到 oldset 中。
    oldset : 保存原先信号阻塞集地址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失败时错误代码只可能是 EINVAL,表示参数 how 不合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取当前进程的未决信号集sigpending函数
#include <signal.h>int sigpending(sigset_t *set);
功能:读取当前进程的未决信号集
参数:
    set:未决信号集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这里由于信号被阻塞,因此变成了未决信号加入了未决信号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可重入、可重入函数

如果有一个函数不幸被设计成为这样:
不同任务调用这个函数时可能修改其他任务调用这个函数的数据,从而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这样的函数是不安全的函数,也叫不可重入函数

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多数是不可重入(不安全)的:
函数体内使用了静态的数据结构;
函数体内调用了malloc() 或者 free() 函数(谨慎使用堆);
函数体内调用了标准 I/O 函数。

相反,肯定有一个安全的函数,这个安全的函数又叫可重入函数。那么什么是可重入函数呢?所谓可重入是指一个可以被多个任务调用的过程,任务在调用时不必担心数据是否会出错。

保证函数的可重入性的方法:
在写函数时候尽量使用局部变量(例如寄存器、栈中的变量);
对于要使用的全局变量要加以保护(如采取关中断、信号量等互斥方法),这样构成的函数就一定是一个可重入的函数。

Linux常见的可重入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信号处理函数应该为可重入函数。

SIGCHLD信号

SIGCHLD信号产生的条件
  1. 子进程终止时
  2. 子进程接收到SIGSTOP信号停止时
  3. 子进程处在停止态,接受到SIGCONT后唤醒时
如何避免僵尸进程

1.最简单的方法,父进程通过 wait() 和 waitpid() 等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但是,这会导致父进程挂起。
2. 如果父进程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不能够挂起,则可以通过 signal() 函数人为处理信号 SIGCHLD , 只要有子进程退出,自动调用指定好的回调函数。因为子进程结束后, 父进程会收到该信号 SIGCHLD ,可以在其回调函数里调用 wait() 或 waitpid() 回收。

void sig_child(int signo)
{
    pid_t  pid;
    //处理僵尸进程, -1 代表等待任意一个子进程, WNOHANG代表不阻塞
    while ((pid = waitpid(-1, NULL, WNOHANG)) > 0)
    {
        printf("child %d terminated.\n", pid);
    }
}int main()
{
    pid_t pid;
    // 创建捕捉子进程退出信号
    // 只要子进程退出,触发SIGCHLD,自动调用sig_child()
    signal(SIGCHLD, sig_child);
​
    pid = fork();   // 创建进程
    if (pid < 0)
    { // 出错
        perror("fork error:");
        exit(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
        printf("I am child process,pid id %d.I am exiting.\n", getpid());
        exit(0);
    }
    else if (pid > 0)
    { // 父进程
        sleep(2);   // 保证子进程先运行
        printf("I am father, i am exited\n\n");
        system("ps -ef | grep defunct"); // 查看有没有僵尸进程
    }return 0;
}

3.如果父进程不关心子进程什么时候结束,那么可以用signal(SIGCHLD, SIG_IGN)通知内核,自己对子进程的结束不感兴趣,父进程忽略此信号,那么子进程结束后,内核会回收, 并不再给父进程发送信号。

int main()
{
    pid_t pid;
    // 忽略子进程退出信号的信号
    // 那么子进程结束后,内核会回收, 并不再给父进程发送信号
    signal(SIGCHLD, SIG_IGN);
​
    pid = fork();   // 创建进程
    if (pid < 0)
    { // 出错
        perror("fork error:");
        exit(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
        printf("I am child process,pid id %d.I am exiting.\n", getpid());
        exit(0);}
    else if (pid > 0)
    { // 父进程
        sleep(2);   // 保证子进程先运行
        printf("I am father, i am exited\n\n");
        system("ps -ef | grep defunct"); // 查看有没有僵尸进程
    }return 0;
}

进程组和守护进程

终端的概念

在UNIX系统中,用户通过终端登录系统后得到一个Shell进程,这个终端成为Shell进程的控制终端。进程中,控制终端是保存在PCB中的信息,而fork会复制PCB中的信息,因此由Shell进程启动的其它进程的控制终端也是这个终端。

默认情况下(没有重定向),每个进程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都指向控制终端,进程从标准输入读取 也就是读用户的键盘输入,进程向 标准输出或标准错误 输出写 也就是输出到显示器上。

信号中还讲过,在控制终端输入一些特殊的控制键可以给前台进程发信号,例如Ctrl+C表示SIGINT,Ctrl+\表示SIGQUIT。

#include <unistd.h>char *ttyname(int fd);
功能:由文件描述符查出对应的文件名
参数:
    fd:文件描述符
返回值:
    成功:终端名
    失败:NULL

下面我们可以借助ttyname函数,通过实验看一下各种不同的终端所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组概念

进程组,也称之为作业。BSD于1980年前后向Unix中增加的一个新特性。
代表一个或多个进程的集合。

每个进程都属于一个进程组。在waitpid函数和kill函数的参数中都曾使用到。操作系统设计的进程组的概念,是为了简化对多个进程的管理。

当父进程,创建子进程的时候,默认子进程与父进程属于同一进程组。进程组ID为第一个进程ID(组长进程)。所以,组长进程标识:其进程组ID为其进程ID。

可以使用kill -SIGKILL -进程组ID(负的)来将整个进程组内的进程全部杀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长进程可以创建一个进程组,创建该进程组中的进程,然后终止。只要进程组中有一个进程存在,进程组就存在,与组长进程是否终止无关。

进程组生存期:进程组创建到最后一个进程离开(终止或转移到另一个进程组)。

一个进程可以为自己或子进程设置进程组ID。

相关函数说明

#include <unistd.h>
​
pid_t getpgrp(void);                 /* POSIX.1 version */
功能:获取当前进程的进程组ID
参数:无
返回值:总是返回调用者的进程组ID
​
pid_t getpgid(pid_t pid);
功能:获取指定进程的进程组ID
参数:
    pid:进程号,如果pid = 0,那么该函数作用和getpgrp一样
返回值:
    成功:进程组ID
    失败:-1int setpgid(pid_t pid, pid_t pgid);
功能:
    改变进程默认所属的进程组。通常可用来加入一个现有的进程组或创建一个新进程组。
参数:
    将参1对应的进程,加入参2对应的进程组中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会话

会话概念

会话是一个或多个进程组的集合。

  • 一个会话可以有一个控制终端。这通常是终端设备或伪终端设备;
  • 建立与控制终端连接的会话首进程被称为控制进程;
  • 一个会话中的几个进程组可被分为一个前台进程组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进程组;
  • 如果一个会话有一个控制终端,则它有一个前台进程组,其它进程组为后台进程组;
  • 如果终端接口检测到断开连接,则将挂断信号发送至控制进程(会话首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会话注意事项

  1. 调用进程不能是进程组组长,该进程变成新会话首进程(session header)。
  2. 该调用进程是组长进程,则出错返回。
  3. 该进程成为一个新进程组的组长进程。
  4. 需有root权限(ubuntu不需要)。
  5. 新会话丢弃原有的控制终端,该会话没有控制终端。
  6. 建立新会话时,先调用fork, 父进程终止,子进程调用setsid。

API函数介绍

getsid函数
#include <unistd.h>
​
pid_t getsid(pid_t pid);
功能:获取进程所属的会话ID
参数:
    pid:进程号,pid为0表示查看当前进程session ID
返回值:
    成功:返回调用进程的会话ID
    失败:-1

组长进程不能成为新会话首进程,新会话首进程必定会成为组长进程。

setsid函数
#include <unistd.h>
​
pid_t setsid(void);
功能:
    创建一个会话,并以自己的ID设置进程组ID,同时也是新会话的ID。调用了setsid函数的进程,既是新的会长,也是新的组长。
参数:无
返回值:
    成功:返回调用进程的会话ID
    失败:-1

守护进程(重点)

守护进程介绍

守护进程(Daemon Process),也就是通常说的 Daemon 进程(精灵进程),是 Linux 中的后台服务进程。它是一个生存期较长的进程,通常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一般采用以d结尾的名字。

守护进程是个特殊的孤儿进程,这种进程脱离终端,为什么要脱离终端呢?
之所以脱离终端是为了避免进程被任何终端所产生的信息所打断,其在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也不在任何终端上显示。由于在 Linux 中,每一个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界面称为终端,每一个从此终端开始运行的进程都会依附于这个终端,这个终端就称为这些进程的控制终端。
当控制终端被关闭时,相应的进程都会自动关闭。

Linux 的大多数服务器就是用守护进程实现的。比如,Internet 服务器 inetd,Web 服务器 httpd 等。

守护进程模型

1.创建子进程,父进程退出(必须)。
所有工作在子进程中进行形式上脱离了控制终端。

2.在子进程中创建新会话(必须)。
setsid()函数。目的:使子进程完全独立出来,脱离控制。

3.改变当前目录为根目录(不是必须)。
chdir()函数。防止占用可卸载的文件系统。也可以换成其它路径。

4.重设文件权限掩码(不是必须)。
umask()函数。防止继承的文件创建屏蔽字拒绝某些权限,增加守护进程灵活性。

5.关闭文件描述符(不是必须)
继承的打开文件不会用到,浪费系统资源,无法卸载。

6.开始执行守护进程核心工作(必须)

7.守护进程退出处理程序模型

守护进程参考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子进程受控制终端的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进程不再受控制终端的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创建以年、月、日、时间为文件名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和线程同步

线程基本概念

许多经典的操作系统教科书中,总是把进程定义为程序的执行实例,它并不执行什么, 只是维护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资源,而线程则是真正的执行实体

所以,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LWP:light weight process),在Linux环境下线程的本质仍是进程。

为了让进程完成一定的工作,进程必须至少包含一个线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直观点说,当保存在硬盘上的程序运行以后,会在内存空间里形成一个独立的内存体,这个内存体有自己的地址空间,有自己的堆,上级挂靠单位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会以进程为单位,分配系统资源,所以我们也说,进程是CPU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

线程存在于进程当中(进程可以认为是线程的容器),是操作系统调度执行的最小单位。说通俗点,线程就是干活的。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 CPU 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如果说进程是一个资源管家,负责从主人那里要资源的话,那么线程就是干活的苦力。一个管家必须完成一项工作,就需要最少一个苦力,也就是说,一个进程最少包含一个线程,也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苦力要干活,就需要依托于管家,所以说一个线程,必须属于某一个进程。

进程有自己的地址空间,线程使用进程的地址空间,也就是说,进程里的资源,线程都是有权访问的,比如说堆啊,栈啊,静态存储区什么的。

总结:
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
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

线程函数列表安装

如果man -k pthread没有对应的手册,用下面命令安装。

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posix-dev

【说明】manpages-posix-dev 包含 POSIX 的 header files 和 library calls 的用法

查看:
man -k pthread

NPTL

当 Linux 最初开发时,在内核中并不能真正支持线程。但是它的确可以通过 clone() 系统调用将进程作为可调度的实体。这个调用创建了调用进程(calling process)的一个拷贝,这个拷贝与调用进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LinuxThreads 项目使用这个调用来完成在用户空间模拟对线程的支持。不幸的是,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尤其是在信号处理、调度和进程间同步原语方面都存在问题。另外,这个线程模型也不符合 POSIX 的要求。

要改进 LinuxThreads,非常明显我们需要内核的支持,并且需要重写线程库。有两个相互竞争的项目开始来满足这些要求。一个包括 IBM 的开发人员的团队开展了 NGPT(Next-Generation POSIX Threads)项目。同时,Red Hat 的一些开发人员开展了 NPTL 项目。NGPT 在 2003 年中期被放弃了,把这个领域完全留给了 NPTL。

NPTL,或称为 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是 Linux 线程的一个新实现,它克服了 LinuxThreads 的缺点,同时也符合 POSIX 的需求。与 LinuxThreads 相比,它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都提供了重大的改进。

线程的特点

类Unix系统中,早期是没有“线程”概念的,80年代才引入,借助进程机制实现出了线程的概念。

因此在这类系统中,进程和线程关系密切:

  1. 线程是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也有PCB,创建线程使用的底层函数和进程一样,都是clone。
  2. 从内核里看进程和线程是一样的,都有各自不同的PCB。
  3. 进程可以蜕变成线程。
  4. 在linux下,线程是最小的执行单位;进程是最小的分配资源单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指定进程的LWP号:
ps -Lf pid

实际上,无论是创建进程的fork,还是创建线程的pthread_create,底层实现都是调用同一个内核函数 clone 。

如果复制对方的地址空间,那么就产出一个“进程”;
如果共享对方的地址空间,就产生一个“线程”。

Linux内核是不区分进程和线程的, 只在用户层面上进行区分。所以,线程所有操作函数 pthread_* 是库函数,而非系统调用。

线程共享资源

  1. 文件描述符表
  2. 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
  3. 当前工作目录
  4. 用户ID和组ID
  5. 内存地址空间 (.text/.data/.bss/heap/共享库)

线程非共享资源

  1. 线程id
  2. 处理器现场和栈指针(内核栈)
  3. 独立的栈空间(用户空间栈)
  4. errno变量
  5. 信号屏蔽字
  6. 调度优先级

线程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程序并发性。
开销小。
数据通信、共享数据方便。

缺点:
库函数,不稳定。
调试、编写困难、gdb不支持。
对信号支持不好。
优点相对突出,缺点均不是硬伤。Linux下由于实现方法导致进程、线程差别不是很大。

线程常用操作

线程号

就像每个进程都有一个进程号一样,每个线程也有一个线程号。进程号在整个系统中是唯一的,但线程号不同,线程号只在它所属的进程环境中有效

进程号用 pid_t 数据类型表示,是一个非负整数。线程号则用 pthread_t 数据类型来表示,Linux 使用无符号长整数表示。

有的系统在实现pthread_t 的时候,用一个结构体来表示,所以在可移植的操作系统实现不能把它做为整数处理。

pthread_self函数
#include <pthread.h>
​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功能:
    获取线程号。
参数:
    无
返回值:
    调用线程的线程 ID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thread_equal函数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
功能:
    判断线程号 t1 和 t2 是否相等。为了方便移植,尽量使用函数来比较线程 ID。
参数:
    t1,t2:待判断的线程号。
返回值:
    相等:  非 0
    不相等: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线程函数的程序在 pthread 库中,故链接时要加上参数 -lpthread。

线程的创建

pthread_create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
            void *arg );
功能:
    创建一个线程。
参数:
    thread:线程标识符地址。传出参数。
    attr:线程属性结构体地址,通常设置为 NULL。
    start_routine:线程函数的入口地址。
    arg:传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新的线程后,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返回继续往下执行,而新的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由我们传给pthread_create的函数指针start_routine决定。

由于pthread_create的错误码不保存在errno中,因此不能直接用perror()打印错误信息,可以先用strerror()把错误码转换成错误信息再打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线程共享资源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资源回收

pthread_join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功能:
    等待线程结束(此函数会阻塞),并回收线程资源,类似进程的 wait() 函数。如果线程已经结束,那么该函数会立即返回。
参数:
    thread:被等待的线程号。
    retval:用来存储线程退出状态的指针的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read的线程终止。thread线程以不同的方法终止,通过pthread_join得到的终止状态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1. 如果thread线程通过return返回,retval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thread线程函数的返回值。
  2. 如果thread线程被别的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异常终止掉,retval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常数PTHREAD_CANCELED。
  3. 如果thread线程是自己调用pthread_exit终止的,retval所指向的单元存放的是传给pthread_exit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分离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它的状态为止。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

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错误。也就是说,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调用pthread_join了。

pthread_detach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功能:
    使调用线程与当前进程分离,分离后不代表此线程不依赖与当前进程,线程分离的目的是将线程资源的回收工作交由系统自动来完成,也就是说当被分离的线程结束之后,系统会自动回收它的资源。所以,此函数不会阻塞。
参数:
    thread:线程号。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

线程退出

在进程中我们可以调用exit函数或_exit函数来结束进程,在一个线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在不终止整个进程的情况下停止它的控制流。

线程从执行函数中返回。
线程调用pthread_exit退出线程。
线程可以被同一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取消。

pthread_exit函数
#include <pthread.h>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功能:
    退出调用线程。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数据段,因此,通常线程退出后所占用的资源并不会释放。
参数:
    retval:存储线程退出状态的指针。
返回值: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thread_cancel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功能:
    杀死(取消)线程
参数:
    thread : 目标线程ID。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出错编号

注意:线程的取消并不是实时的,而又一定的延时。需要等待线程到达某个取消点(检查点)。

类似于玩游戏存档,必须到达指定的场所(存档点,如:客栈、仓库、城里等)才能存储进度。

杀死线程也不是立刻就能完成,必须要到达取消点。

取消点:是线程检查是否被取消,并按请求进行动作的一个位置。通常是一些系统调用creat,open,pause,close,read,write… 执行命令man 7 pthreads可以查看具备这些取消点的系统调用列表。

可粗略认为一个系统调用(进入内核)即为一个取消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属性

概述

Linux下线程的属性是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进行设置,之前我们讨论的线程都是采用线程的默认属性,默认属性已经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开发时遇到的问题。

如我们对程序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需要设置线程属性,比如可以通过设置线程栈的大小来降低内存的使用,增加最大线程个数。

typedef struct
{
    int             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
    int             schedpolicy;    //线程调度策略
    struct sched_param  schedparam; //线程的调度参数
    int             inheritsched;   //线程的继承性
    int             scope;      //线程的作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线程栈末尾的警戒缓冲区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线程的栈设置
    void*           stackaddr;  //线程栈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线程栈的大小
} pthread_attr_t;

主要结构体成员:

  1. 线程分离状态
  2. 线程栈大小(默认平均分配)
  3. 线程栈警戒缓冲区大小(位于栈末尾)
  4. 线程栈最低地址

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pthread_create函数之前调用。之后须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数来释放资源。

线程属性主要包括如下属性:作用域(scope)、栈尺寸(stack size)、栈地址(stack address)、优先级(priority)、分离的状态(detached state)、调度策略和参数(scheduling policy and parameters)。默认的属性为非绑定、非分离、缺省的堆栈、与父进程同样级别的优先级。

线程属性初始化和销毁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 *attr);
功能:
    初始化线程属性函数,注意:应先初始化线程属性,再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
参数:
    attr:线程属性结构体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 *attr);
功能:
    销毁线程属性所占用的资源函数
参数:
    attr:线程属性结构体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线程分离状态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

非分离状态:线程的默认属性是非分离状态,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

分离状态:分离线程没有被其他的线程所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

相关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功能:设置线程分离状态
参数:
    attr:已初始化的线程属性
    detachstate:    分离状态
        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
        PTHREAD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功能:获取线程分离状态
参数:
    attr:已初始化的线程属性
    detachstate:    分离状态
        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
        PTHREAD 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设置一个线程为分离线程,而这个线程运行又非常快,它很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之前就终止了,它终止以后就可能将线程号和系统资源移交给其他的线程使用,这样调用pthread_create的线程就得到了错误的线程号。

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定的同步措施,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在被创建的线程里调用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数,让这个线程等待一会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函数pthread_create返回。

设置一段等待时间,是在多线程编程里常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使用诸如wait()之类的函数,它们是使整个进程睡眠,并不能解决线程同步的问题。

线程栈地址

POSIX.1定义了两个常量来检测系统是否支持栈属性:
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
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

也可以给sysconf函数传递来进行检测:
_SC_THREAD_ATTR_STACKADDR
_SC_THREAD_ATTR_STACKSIZE

当进程栈地址空间不够用时,指定新建线程使用由malloc分配的空间作为自己的栈空间。通过pthread_attr_setstack和pthread_attr_getstack两个函数分别设置和获取线程的栈地址。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功能:设置线程的栈地址
参数: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addr:内存首地址
    stacksize:返回线程的堆栈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功能:获取线程的栈地址
参数: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addr:返回获取的栈地址
    stacksize:返回获取的栈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线程栈大小

当系统中有很多线程时,可能需要减小每个线程栈的默认大小,防止进程的地址空间不够用。当线程调用的函数会分配很大的局部变量或者函数调用层次很深时,可能需要增大线程栈的默认大小。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功能:设置线程的栈大小
参数: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size:线程的堆栈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功能:获取线程的栈大小
参数: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size:返回线程的堆栈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综合参考程序

#define SIZE 0x100000void *th_fun(void *arg)
{
    while (1)
    {
        sleep(1);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err, detachstate, i = 1;
​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void *stackaddr;pthread_attr_init(&attr);  //线程属性初始化
    pthread_attr_g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获取线程的栈地址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attr, &detachstate);           //获取线程分离状态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
        printf("thread detached\n");
    }
    else 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
    {
        printf("thread join\n");
    }
    else
    {
        printf("thread unknown\n");
    }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设置分离状态while (1) 
    {
        stackaddr = malloc(SIZE);
        if (stackaddr == NULL) 
        {
            perror("malloc");
            exit(1);
        }
​
        stacksize = SIZE;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设置线程的栈地址
        err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_fun, NULL); //创建线程
        if (err != 0) 
        {
            printf("%s\n", strerror(err));
            exit(1);
        }
        printf("%d\n", i++);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销毁线程属性所占用的资源函数return 0;
}

线程使用注意事项

1.主线程退出其他线程不退出,主线程应调用pthread_exit。

2.避免僵尸线程的三种方法。
pthread_join
pthread_detach
pthread_create 指定分离属性
被join线程可能在join函数返回前就释放完自己的所有内存资源,所以不应当返回被回收线程栈中的值。

3.malloc和mmap申请的内存可以被其他线程释放。

4.应避免在多线程模型中调用fork,除非马上exec,子进程中只有调用fork的线程存在,其他线程t在子进程中均pthread_exit。

5.信号的复杂语义很难和多线程共存,应避免在多线程引入信号机制。

互斥锁

同步和互斥的概念

现代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即同时有大量可调度实体在运行。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同时运行的多个任务可能有这两种问题:
都需要访问/使用同一种资源
多个任务之间有依赖关系,某个任务的运行依赖于另一个任务

这两种情形是多任务编程中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多任务编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步互斥就是用于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互斥:是指散布在不同任务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当某个任务运行其中一个程序片段时,其它任务就不能运行它们之中的任一程序片段,只能等到该任务运行完这个程序片段后才可以运行。
最基本的场景就是:一个公共资源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或线程使用,多个进程或线程不能同时使用公共资源。

同步:是指散布在不同任务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它们的运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某种先后次序来运行,这种先后次序依赖于要完成的特定的任务。
最基本的场景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或线程在运行过程中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比如 A 任务的运行依赖于 B 任务产生的数据。

显然,同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互斥,而互斥是一种特殊的同步。也就是说互斥是两个任务之间不可以同时运行,他们会相互排斥,必须等待一个线程运行完毕,另一个才能运行,而同步也是不能同时运行,但是必须要按照某种次序来运行相应的线程(也是一种互斥)!因此互斥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并不限制任务的运行顺序,即任务是无序的,而同步的任务之间则有顺序关系。

为什么需要互斥锁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同时运行的多个任务可能都需要使用同一种资源。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公司部门里,我在使用着打印机打印东西的同时(还没有打印完),别人刚好也在此刻使用打印机打印东西,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打印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错乱的。

下面我们用程序模拟一下这个过程,线程一需要打印“ hello ”,线程二需要打印“ world ”,不加任何处理的话,打印出来的内容会错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打印机是有做处理的,我在打印着的时候别人是不允许打印的,只有等我打印结束后别人才允许打印。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把打印机放在一个房间里,给这个房间安把锁,这个锁默认是打开的。当 A 需要打印时,他先过来检查这把锁有没有锁着,没有的话就进去,同时上锁在房间里打印。而在这时,刚好 B 也需要打印,B 同样先检查锁,发现锁是锁住的,他就在门外等着。而当 A 打印结束后,他会开锁出来,这时候 B 才进去上锁打印。

互斥锁Mutex介绍

而在线程里也有这么一把锁:互斥锁(mutex),也叫互斥量,互斥锁是一种简单的加锁的方法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互斥锁只有两种状态,即加锁( lock )和解锁( unlock )。

互斥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在访问共享资源后临界区域前,对互斥锁进行加锁。
2)在访问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导上的锁。
3)对互斥锁进行加锁后,任何其他试图再次对互斥锁加锁的线程将会被阻塞,直到锁被释放。

互斥锁的数据类型是: pthread_mutex_t。

安装对应帮助手册: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posix-dev

pthread_mutex_init 函数

初始化互斥锁: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功能:
    初始化一个互斥锁。
参数:
    mutex:互斥锁地址。类型是 pthread_mutex_t 。
    attr:设置互斥量的属性,通常可采用默认属性,即可将 attr 设为 NULL。
​
    可以使用宏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静态初始化互斥锁,比如: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
这种方法等价于使用 NULL 指定的 attr 参数调用 pthread_mutex_init() 来完成动态初始化,不同之处在于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宏不进行错误检查。
​
返回值:
    成功:0,成功申请的锁默认是打开的。
    失败:非 0 错误码

restrict,C语言中的一种类型限定符(Type Qualifiers),用于告诉编译器,对象已经被指针所引用,不能通过除该指针外所有其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修改该对象的内容。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功能:
    销毁指定的一个互斥锁。互斥锁在使用完毕后,必须要对互斥锁进行销毁,以释放资源。
参数:
    mutex:互斥锁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pthread_mutex_lock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功能:
    对互斥锁上锁,若互斥锁已经上锁,则调用者阻塞,直到互斥锁解锁后再上锁。
参数:
    mutex:互斥锁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调用该函数时,若互斥锁未加锁,则上锁,返回 0;
   若互斥锁已加锁,则函数直接返回失败,即 EBUSY。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功能:
    对指定的互斥锁解锁。
参数:
    mutex:互斥锁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码

互斥锁使用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销毁互斥锁一定是在线程退出后,否则提前销毁互斥锁会破坏互斥条件,导致随意进出临界区。

死锁

什么是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死锁引起的原因

竞争不可抢占资源引起死锁。

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情况,都在等待对方占有的不可抢占的资源。

竞争可消耗资源引起死锁。

有p1,p2,p3三个进程,p1向p2发送消息并接受p3发送的消息,p2向p3发送消息并接受p1的消息,p3向p1发送消息并接受p2的消息,如果设置是先接到消息后发送消息,则所有的消息都不能发送,这就造成死锁。

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

有进程p1,p2,都需要资源A,B,本来可以p1运行A --> p1运行B --> p2运行A --> p2运行B,但是顺序换了,p1运行A时p2运行B,容易发生第一种死锁。互相抢占资源。

死锁场景代码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

某资源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其他进程请求该资源时,只能等待,直到资源使用完毕后释放资源。

请求和保持条件

程序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是又提出了新要求,而这个资源被其他进程占用,自己占用资源却保持不放。

不可抢占条件

进程已获得的资源没有使用完,不能被抢占。

循环等待条件

必然存在一个循环链。

处理死锁的思路

预防死锁

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预防死锁。

避免死锁

和预防死锁的区别就是,在资源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式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的状态。

检测死锁

运行时出现死锁,能及时发现死锁,把程序解脱出来。

解除死锁

发生死锁后,解脱进程,通常撤销进程,回收资源,再分配给正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

预防死锁的方法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协议1:
所有进程开始前,必须一次性地申请所需的所有资源,这样运行期间就不会再提出资源要求,破坏了请求条件,即使有一种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也不会给它分配正在空闲的资源,这样它就没有资源,就破坏了保持条件,从而预防死锁的发生。

协议2:
允许一个进程只获得初期的资源就开始运行,然后再把运行完的资源释放出来。然后再请求新的资源。

破坏不可抢占条件

当一个已经保持了某种不可抢占资源的进程,提出新资源请求不能被满足时,它必须释放已经保持的所有资源,以后需要时再重新申请。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对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类型进行线性排序,然后规定每个进程必须按序列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假如进程请求到了一些序列号较高的资源,然后有请求一个序列较低的资源时,必须先释放相同和更高序号的资源后才能申请低序号的资源。多个同类资源必须一起请求。

读写锁

读写锁概述

当有一个线程已经持有互斥锁时,互斥锁将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线程都阻塞住。但是考虑一种情形,当前持有互斥锁的线程只是要读访问共享资源,而同时有其它几个线程也想读取这个共享资源,但是由于互斥锁的排它性,所有其它线程都无法获取锁,也就无法读访问共享资源了,但是实际上多个线程同时读访问共享资源并不会导致问题。

在对数据的读写操作中,更多的是读操作,写操作较少,例如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应用。为了满足当前能够允许多个读出,但只允许一个写入的需求,线程提供了读写锁来实现。

读写锁的特点如下:

1)如果有其它线程读数据,则允许其它线程执行读操作,但不允许写操作。
2)如果有其它线程写数据,则其它线程都不允许读、写操作。

读写锁分为读锁和写锁,规则如下:

1)如果某线程申请了读锁,其它线程可以再申请读锁,但不能申请写锁。
2)如果某线程申请了写锁,其它线程不能申请读锁,也不能申请写锁。

POSIX 定义的读写锁的数据类型是: pthread_rwlock_t。

pthread_rwlock_init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rwlock_init(pthread_rwlock_t *restrict rwlock,
    const pthread_rwlockattr_t *restrict attr);
功能:
    用来初始化 rwlock 所指向的读写锁。
​
参数:
    rwlock:指向要初始化的读写锁指针。
    attr:读写锁的属性指针。如果 attr 为 NULL 则会使用默认的属性初始化读写锁,否则使用指定的 attr 初始化读写锁。
​
    可以使用宏 PTHREAD_RWLOCK_INITIALIZER 静态初始化读写锁,比如:
    pthread_rwlock_t my_rwlock = PTHREAD_RWLOCK_INITIALIZER;
​
    这种方法等价于使用 NULL 指定的 attr 参数调用 pthread_rwlock_init() 来完成动态初始化,不同之处在于PTHREAD_RWLOCK_INITIALIZER 宏不进行错误检查。
​
返回值:
    成功:0,读写锁的状态将成为已初始化和已解锁。
    失败:非 0 错误码。

pthread_rwlock_destroy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rwlock_destroy(pthread_rwlock_t *rwlock);
功能:
    用于销毁一个读写锁,并释放所有相关联的资源(所谓的所有指的是由 pthread_rwlock_init() 自动申请的资源) 。
参数:
    rwlock:读写锁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pthread_rwlock_rdlock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rwlock_rd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功能:
    以阻塞方式在读写锁上获取读锁(读锁定)。
    如果没有写者持有该锁,并且没有写者阻塞在该锁上,则调用线程会获取读锁。
    如果调用线程未获取读锁,则它将阻塞直到它获取了该锁。一个线程可以在一个读写锁上多次执行读锁定。
    线程可以成功调用 pthread_rwlock_rdlock() 函数 n 次,但是之后该线程必须调用 pthread_rwlock_unlock() 函数 n 次才能解除锁定。
参数:
    rwlock:读写锁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
int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用于尝试以非阻塞的方式来在读写锁上获取读锁。   
   如果有任何的写者持有该锁或有写者阻塞在该读写锁上,则立即失败返回。

pthread_rwlock_wrlock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rwlock_wr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功能:
    在读写锁上获取写锁(写锁定)。
    如果没有写者持有该锁,并且没有写者读者持有该锁,则调用线程会获取写锁。
    如果调用线程未获取写锁,则它将阻塞直到它获取了该锁。
参数:
    rwlock:读写锁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
int pthread_rwlock_trywr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用于尝试以非阻塞的方式来在读写锁上获取写锁。
    如果有任何的读者或写者持有该锁,则立即失败返回。

pthread_rwlock_unlock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rwlock_un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功能:
    无论是读锁或写锁,都可以通过此函数解锁。
参数:
    rwlock:读写锁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 0 错误码

读写锁应用示例

在此示例程序中,共创建了 8 个线程,其中3个线程用来写入数据,5个线程用来读取数据。当某个线程读操作时,其他线程允许读操作,却不允许写操作;当某个线程写操作时,其它线程都不允许读或写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概述

与互斥锁不同,条件变量是用来等待而不是用来上锁的,条件变量本身不是锁!

条件变量用来自动阻塞一个线程,直到某特殊情况发生为止。
通常条件变量和互斥锁同时使用。

条件变量的两个动作:

条件不满足, 阻塞线程。
当条件满足, 通知阻塞的线程开始工作。

条件变量的类型: pthread_cond_t

pthread_cond_init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restrict attr);
功能:
    初始化一个条件变量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attr:条件变量属性,通常为默认值,传NULL即可
        也可以使用静态初始化的方法,初始化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功能:
    销毁一个条件变量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pthread_cond_wait函数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功能:
    阻塞等待一个条件变量
    a) 阻塞等待条件变量cond(参1)满足
    b) 释放已掌握的互斥锁(解锁互斥量)相当于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a) b) 两步为一个原子操作。
    c) 当被唤醒,pthread_cond_wait函数返回时,解除阻塞并重新申请获取互斥锁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mutex:互斥锁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struct *restrict abstime);
功能:
    限时等待一个条件变量
​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mutex:互斥锁
    abstime:绝对时间
​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abstime补充说明: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 秒
    long   tv_nsec; /* nanosecondes*/ // 纳秒
}
​
time_t cur = time(NULL);        //获取当前时间。
struct timespec t;              //定义timespec 结构体变量t
t.tv_sec = cur + 1;             // 定时1秒
pthread_cond_timedwait(&cond, &t);

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

唤醒至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

#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功能:
    唤醒至少一个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功能:
    唤醒全部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
参数:
    cond: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指针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非0错误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产者消费者条件变量模型

线程同步典型的案例即为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而借助条件变量来实现这一模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假定有两个线程,一个模拟生产者行为,一个模拟消费者行为。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共享资源(一般称之为汇聚),生产向其中添加产品,消费者从中消费掉产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条件变量的优缺点

相较于mutex而言,条件变量可以减少竞争。

如直接使用mutex,除了生产者、消费者之间要竞争互斥量以外,消费者之间也需要竞争互斥量,但如果汇聚(链表)中没有数据,消费者之间竞争互斥锁是无意义的。

有了条件变量机制以后,只有生产者完成生产,才会引起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提高了程序效率。

信号量

信号量概述

信号量广泛用于进程或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信号量本质上是一个非负的整数计数器,它被用来控制对公共资源的访问。

编程时可根据操作信号量值的结果判断是否对公共资源具有访问的权限,当信号量值大于 0 时,则可以访问,否则将阻塞。

PV 原语是对信号量的操作,一次 P 操作使信号量减1,一次 V 操作使信号量加1。

信号量主要用于进程或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这两种典型情况。

信号量数据类型为:sem_t

信号量用于互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量用于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m_init函数

#include <semaphore.h>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功能:
    创建一个信号量并初始化它的值。一个无名信号量在被使用前必须先初始化。
参数:
    sem:信号量的地址。
    pshared:等于 0,信号量在线程间共享(常用);不等于0,信号量在进程间共享。
    value:信号量的初始值。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 - 1

sem_destroy函数

#include <semaphore.h>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功能:
    删除 sem 标识的信号量。
参数:
    sem:信号量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 - 1

信号量P操作

#include <semaphore.h>int sem_wait(sem_t *sem);
功能:
    将信号量的值减 1。操作前,先检查信号量(sem)的值是否为 0,若信号量为 0,此函数会阻塞,直到信号量大于 0 时才进行减 1 操作。
参数:
    sem:信号量的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 - 1int sem_trywait(sem_t *sem);
    以非阻塞的方式来对信号量进行减 1 操作。
    若操作前,信号量的值等于 0,则对信号量的操作失败,函数立即返回。
​
int sem_timedwait(sem_t *sem, const struct timespec *abs_timeout);
    限时尝试将信号量的值减 1
   abs_timeout:绝对时间

信号量V操作

#include <semaphore.h>int sem_post(sem_t *sem);
功能:
    将信号量的值加 1 并发出信号唤醒等待线程(sem_wait())。
参数:
    sem:信号量的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获取信号量的值

#include <semaphore.h>int sem_getvalue(sem_t *sem, int *sval);
功能:
    获取 sem 标识的信号量的值,保存在 sval 中。
参数:
    sem:信号量地址。
    sval:保存信号量值的地址。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互斥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产者消费者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哲学家就餐问题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0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