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算法Paxos与Raft

Paxos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环境下一致性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试精简答案:
Paxos算法解决的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如何就某个值(决议)达成一致。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果各个节点的初始状态一致,每个节点执行相同的操作序列,那么他们最后能够得到一个一致的状态。为了保证每个节点执行相同的命令序列,需要在每一条指令上执行一个“一致性算法”以保证每个节点看到的指令一致。zookeeper使用的zab算法是该算法的一个实现。在Paxos算法中,有三种角色:Proposer (提议者),Acceptor(接受者),Learners(记录员)

Proposer提议者:只要Proposer发的提案Propose被半数以上的Acceptor接受,Proposer就认为该提案例的value被选定了。
Acceptor接受者:只要Acceptor接受了某个提案,Acceptor就认为该提案例的value被选定了
Learner记录员:Acceptor告诉Learner哪个value就是提议者的提案被选定,Learner就认为哪个value被选定。
Paxos算法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阶段一 (准leader 确定 ):
(a) Proposer 选择一个提案编号 N,然后向半数以上的Acceptor 发送编号为 N 的 Prepare 请求。
(b) 如果一个 Acceptor 收到一个编号为 N 的 Prepare 请求,且 N 大于该 Acceptor 已经响应过的所有 Prepare 请求的编号,那么它就会将它已经接受过的编号最大的提案(如果有的话)作为响 应反馈给 Proposer,同时该Acceptor 承诺不再接受任何编号小于 N 的提案。
阶段二 (leader 确认):
(a) 如果 Proposer 收到半数以上 Acceptor 对其发出的编号为 N 的 Prepare 请求的响应,那么它就会发送一个针对[N,V]提案的 Accept 请求给半数以上的 Acceptor。注意:V 就是收到的响应中编号最大的提案的 value ,如果响应中不包含任何提案,那么V 就由 Proposer 自己决定。
(b) 如果 Acceptor 收到一个针对编号为 N 的提案的 Accept 请求,只要该 Acceptor 没有对编号
大于 N 的 Prepare 请求做出过响应,它就接受该提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ft
过去,Paxos一直是分布式协议的标准,但是Paxos难于理解,更难以实现,Google的分布式锁系统Chubby作为Paxos实现曾经遭遇到很多坑。后来斯坦福大学提出了Raft算法。

Raft是用于管理复制日志的一致性算法。它的效果相当于(multi-)Paxos,跟Paxos一样高效,但结构与Paxos不同。这使得Raft比Paxos更容易理解,也为构建实用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