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 J1772-2017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标准解读
(1)控制导引电路
- 电路原理与状态定义


表1 EVSE状态定义


1)静态电压
2)过渡完全稳定后测得的 1KHZ 方波的正向部分。
3)在对连接/尚未准备受电和 EVSE 可供电的车辆进行 EVSE 检测后,一个静态 DC 电压过渡到 PWM 时,B1状态开始过渡到 B2 状态。
4)EVSE 不会主动形成E 状态。
5)用图1所示的 EVSE 测量电压
6)备选状态。在自动检测到EVSE 不能送电的故障后,EVSE 可能进入F 状态。一旦 EVSE 处于状态 F,就不需要自我恢复(自动重启)。该选项需要用户干预才能重置 EVSE 以恢复正常操作。如果 EVSE 在连接到 EV/PHEV 时决定自恢复,则将最多允许 20 次重试,重试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为 15 分钟。如果 EVSE 在最多 20次重试后未恢复,则需要用户干预来重置 EVSE 以恢复正常操作。如果可能,EVSE 设备应尽一切努力从F 状态恢复。
- 控制导引电压范围
表2A 充电插座接口的电压参考范围


表2B EVSE接口的推荐边界电压参考范围


表3 EVSE控制装置电路参数


其中,(5)表示最大和最小电阻器的值大约是标称值的+3%。
表 4 车辆端控制导引电路参数


(3)室内充电区域不需通风措施的车辆
(4)室内充电区域需通风措施的车辆
- 控制导引功能
- 车辆连接验证
EVSE需确认已插枪、电阻 R3 正确连接到 EV。EVSE可通过二极管D1确定连接了EV(负电压无电流,无分压),还是阻抗负荷(负电压有电流,产生分压)。
若EVSE 检测到负电压有电流,则D1脱落或短路,可能进入 F状态显示发生故障。EV可选择性地监测D1阳极侧的控制导频。EVSE未就绪
EVSE 在负荷管理、费用交易或其他事件过程中,尚未准备好进行供电,不打开振荡器、保持 B1状态,进而维持当前充电任务。
EVSE 可在随时断开振荡器,同时在当前充电任务中保持C/D状态。断开振荡器时,应结束能量传输。然后,EV打开S2。EVSE供电就绪 - EVSE就绪
EVSE在供电就绪时会打开振荡器向EV发送方波。仅当震荡频率有效时,EVSE方可闭合接触器。 - EV/PHEV就绪
EV根据CP占空比确认电流分布后,会准备闭合S2,接收电能。EV可随时断开S2,以断开EVSE的交流输入。 - 室内通风需求
EVSE通过表1/2B电压,确定是否需要发出信号打开室内充电区域通风措施。 - EVSE电流控制
EVSE通过调节占空比,将可用电流发给EV,见图3、表5。 - EVSE电流容量
CP占空比∈(5%~96%]时,占空比精度为±0.5%。若EV耗电量>CP占空比指示电流,且:
- ICP<12A时,IEV>ICP+1.3A
- ICP>12A时,IEV>ICP1.11
则EVSE控制结束充电。
CP占空比定义与GB基本一致,但SAE允许车辆检测±0.5%误差。占空比载流含义在区间[8%,90%]内相同,但SAE可用范围更大(GB最大90%,且限值Imax≤63;SAE直至96%都可以公式计算,对应80A)。 - D<3%:失败或错误,不允许充电
- 4.5%≤D≤5.5%:表示需要数字通信
- 7%<D<8%:错误,不允许充电
- 9.5%≤D<10%:Imax=6
- 10%≤D≤85%:Imax=D1000.6
- 85%<D≤96%:Imax=(D100-64)2.5
- 96%<D≤96.5%:80A
- 桩D=100%,车:B1/C1/D1状态,不允许充电
表5 CP占空比定义




图3 额定供电电流与CP占空比关系
- 设备接地验证
接地导线为CP信号提供返回路径,在充电期间应连接到车辆底盘地。断路会导致EVSE断电。 - CP占空比公差
EVSE公差±0.5%,EV公差±1.5%,总公差±2%。若存在重叠范围,则认为有效。
如EV检测CP占空比8%,可按10%计算充电限流6A。
如EV检测CP占空比97%,可按96%计算充电限流80A。
- 近感探测
车辆依据图4、表6检测是否插枪。
电阻R5~R7可用于电路诊断。常闭开关S3机械地连接到枪头锁释放致动器。
接近探测用于实现“5.5.2 连接器断开时电流限制”和“4.5.2 连接后车辆移动”控制功能。
①“4.5.2 连接后车辆移动”:当连接器连接到车辆插座,EV/PHEV应防止操作人员有意移动车辆。
②“5.5.2 连接器断开时电流限制”:待开发。
表6 近感探测电路参数


注:电阻值误差范围±10%


图4 近感探测电路
注:AC/DC充电均有R5;EVSE的近感探测NOTE1监控在AC充电中是可选的,DC充电中必选。
表7 充电连接器接口接近探测电压


- 其他要求
- 车充电状态指示灯
插枪时,EV应有操作人员可见的充电状态信息。指示灯颜色、类型、样式、强度和视野不做要求。
EVSE应具有显示正在接受交流电输入功率的功能,指示灯颜色、类型、光照强度、视野不做限制。
EVSE上的指示灯及其交流电指示灯视为诊断策略的组成部分,可用于确定无法充电的原因。 - EV/PHEV要求
① 插枪时车辆移动:
插枪时,EV应防止驾驶员有意移动车辆
② 控制引导连通性:
插枪时,EV不得有意打开控制引导回路 - 充电连接器要求
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EV合插头间设有一根近程探测线(CC)。 - 闩锁
连接器闩锁用于防止连接意外断开。且当枪与插座断开时,可使近程探测线路(中的某部分)处于开路状态。
车辆插座连接器锁紧装置为选配(P33)。 - 接触顺序
连接时,设备/底盘接地触头最先结合/最后断开,控制导引CP触头最后结合/最先断开。
- AC充电
- 充电系统架构与接口
交流充电分为1级、2级。


图5 EV充电系统架构
接口包括5个触点:


图 6 交流充电连接器接口触点
表 8 交流充电连接器触点功能


- 一二级交流充电系统
1级交流充电是采用一根适当导线,将普通交流电源连接到OBC。


图 7 1级交流充电系统
2级交流充电是通过专用EVSE把交流电从电源连接到OBC,额定功率见表9。


图 8 2级交流充电系统
表 9 交流充电额定功率


- 数字数据传输
当1&2级交流充电选择使用数字通信时,EV可通过CP和数字通信接收电流限值。若两电流无关联,则EV取较小值控制充电。
- DC充电
- 充电系统架构与接口


图10 EV充电系统架构


图 11 直流充电连接器接口触点功能
P35
- 充电顺序和响应时间
- 启动顺序P60
① CP信号激活充电控制器。CC激活驱动联锁装置。
② 桩检测到A→B1的状态变化,确认插枪。
③ 桩供电就绪,S1打开振荡器,发动PWM。
④ 车辆根据PWM占空比确定桩性质和可用电流:
- 若PWM∈[10%~96%],通过PWM计算线路Imax
- 若PWM∈[3%~7%],通过数字计算线路Imax
- 若无法通过上述方式确定Imax,则终止充电流程,桩显示故障
⑤ 桩确定PE接地线连接到位。方法为:在B1、B2、C或D状态时检测PWM高电平,在-12V时,检测PWM低电平。
⑥ 桩通过验证二极管是否存在,确定车导引电路是否设置正确。PWM低电压应满足表3。
⑦ 车通过闭合S2显示准备接收桩侧电流。
⑧ EVSE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室内充电区域通风措施,若不需要通风则忽略此步,若需要通风则可能存在以下3种情况:
EVSE设计为仅用于室内充电区域通风的车辆,则打开通风功能,继续后续充电步骤
EVSE设计为仅用于室外充电区域通风的车辆,则打开通风功能,继续后续充电步骤
EVSE设计为不需室内充电区域通风的车辆,则终止充电流程,不供电
⑨闭合主继电器后桩开始供电。供电电流在连续条件下可以是桩的最大额定电流;或非连续条件下可以是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对于数字通讯的DC充电可以是数字通讯中的供电设备最大额定电流。连续条件是指在给定水平下可运行3小时以上。
⑩充电过程中车应监控PWM占空比调整充电电流。若PWM丢失,或占空比不在允许范围内,则EVSE应通过断开供电继电器或PWM信号停止充电,并显示故障状态。
【应该是车检测占空比,丢失后断开S2停充。桩检测电压B/C状态,非C状态停止充电】
⑩ 人为需要终止充电,可将桩开关关闭,或/和拔枪。
- 响应时间技术规范P61




- 需求响应负载控制
① 桩预约功能
公共电力部门可向DRLC(Demand Response Load Control,需求响应负载控制)设备发送减载、或延迟指令。若EVSE在收到DRLC延迟指令时正在状态C供电,则切换回B1状态,车辆将暂停充电并休眠。直至延迟时间过去,EVSE返回B2状态,车辆唤醒并转入C状态开始充电。
若EVSE收到DRLC减载指令时正在状态C供电,EVSE将PWM占空比减小到最小充电电流对应的10%,系统继续在状态C充电。
一些桩上具备“开始”、“停止”充电控制按钮。但不建议使用。
② 车预约功能
若早上8点插枪、车辆预约到凌晨2点充电,则插枪后EVSE处于B2状态,车辆唤醒后又休眠,直至车辆达到预约时间唤醒,闭合S2后系统进入C状态。
若预约开始前要override预约功能,可采用“double-plug”方法,拔枪后再重新插入。车辆软件可识别以取消预约。或采用中控仪表设置。
③车桩双重预约
若在车辆预约凌晨2点,在桩预约下午2点,早上8点插枪。则8点到下午2点,EVSE处于B1状态,2点后处于B2状态,EV到凌晨2点才进入C状态。
即:插枪B1 → 桩到时间B2 → 车到时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