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中Object和Class区别(伴生类和伴生对象)

一,介绍

Scala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故Scala去掉了Java中非面向对象的元素,如static关键字,void类型,为了能够调用静态语法(模拟静态语法),采用伴生对象单例的方式

  1. Scala源码中包含了main方法,在编译后自动形成了public static void main

  2. scala在编译源码时,会生成两个字节码文件,静态main方法执行另一个字节码文件中的成员main方法

  3. Scala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那么没有静态的方法,只能通过模拟生成静态方法

  4. scala无static关键字,由object实现类似静态方法的功能(类名.方法名)

  5. class关键字和Java中的class关键字作用相同,用来定义一个类

  6. 编译时将当前类生成一个特殊的类==>Scala01_HelloWorld$,然后创建对象来调用这个对象的main方法

  7. 一般情况下,将加$的类的对象,称之为伴生对象

  8. 伴生对象中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类名访问,来模拟java中的静态语法

  9. 伴生对象的语法规则:使用object声明[加上就一定能够使用类名来访问]

二,类Class

Scala中的类是用于创建对象的蓝图,其中包含了方法、常量、变量、类型、对象、特质、类,这些统称为成员。

object中定义的均为静态的,class中均是非静态的。

2.1 类定义

一个最简的类的定义就是关键字class+标识符,类名首字母应大写。

class User
val user1 = new User

关键字new被用于创建类的实例。User由于没有定义任何构造器,因而只有一个不带任何参数的默认构造器。然而,你通常需要一个构造器和类体。下面是类定义的一个例子:

class Point(var x: Int, var y: Int) {
   

  def move(dx: Int, dy: Int): Unit = {
   
    x = x + dx
    y = y + dy
  }

  override def toString: String =
    s"($x, $y)"
}

val point1 = new Point(2, 3)
point1.x  // 2
println(point1)  // prints (2, 3)

Point类有4个成员:变量xy,方法movetoString。与许多其他语言不同,主构造方法在类的签名中(var x: Int, var y: Int)move方法带有2个参数,返回无任何意义的Unit类型值()。这一点与Java这类语言中的void相当。另外,toString方法不带任何参数但是返回一个String值。因为toString覆盖了AnyRef中的toString方法,所以用了override关键字标记。

2.2 构造器

和 Java 一样,Scala 构造对象也需要调用构造方法,并且可以有任意多个构造方法。

1.基本语法

Scala 类的构造器包括:主构造器和辅助构造器

class  类名(形参列表) {
   	// 主构造器
	// 类 体
	def	this(形参列表) {
   	// 辅助构造器
	}
	
	def	this(形参列表) {
   	// 辅助构造器可以有多个...
	}
}

说明:

  1. 辅助构造器,函数的名称 this,可以有多个,编译器通过参数的个数及类型来区分。
  2. 辅助构造方法不能直接构建对象,必须直接或者间接调用主构造方法。
  3. 构造器调用其他另外的构造器,要求被调用构造器必须提前声明。

如果主构造器无参数,小括号可省略,构建对象时调用的构造方法的小括号也可以省略。

//(1)如果主构造器无参数,小括号可省略
//class Person (){ 
class Person {
   
	var name: String = _ 
	var age: Int = _
	def this(age: Int) {
   
		this() 
		this.age = age
		println("辅助构造器")
	}

	def this(age: Int, name: String) {
    
		this(age)
		this.name = name
	}

	println("主构造器")
}

object Person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person2 = new Person(18)
	}
}

说明实例

// TODO Scala中的构造方法分为两类: 主构造方法(一个) & 辅助构造方法(多个)
// Scala构建对象可以通过辅助构造方法创建,但是 TODO 必须要调用主构造方法
// Scala是完全面向函数的语言,所以类也是函数
// 类是函数,可以使用小括号作为函数的参数列表
// 类所代表的函数其实就是这个类的构造方法
// 默认情况下,scala也是给类提供无参构造方法,所以小括号可以省略
// 在类的后面声明的构造方法就是主构造方法
// 在主构造方法中声明的构造方法就是辅助构造方法
// 辅助构造器的声明不能和主构造器的声明一致,会发生错误(构造器名重复)

// 如果想让主构造器变成私有的,可以在()之前加上private,这样用户不能直接通过主构造器来构造对象了(可以通过伴生对象访问)

class User09 private(s: String) {
    // 主构造方法,如果主构造方法无参数,小括号可以省略

  // 类体 & 构造方法体
  println("主构造方法")
  println(s)

  // 辅助构造方法无论是直接或者间接,最终都一定要调用主构造器,执行主构造器的逻辑
  // 而且需要放在辅助构造器的第一行
  def this(s: String, ss: String) {
    // 辅助构造方法
    this(s) // 直接调用主构造器
    println("辅助构造方法2")
  }

  // 声明辅助构造方法,方法名为this
  // TODO 构造方法调用其他的构造方法时,应该保证被调用的构造方法已经声明过
  def this() {
    // 辅助构造方法可以有多个
    this("辅助构造方法1", "xxxx") // 间接调用主构造器,因为def this(s: String, ss: String)中调用了主构造器
  }


}

2.构造器参数

Scala 类的主构造器函数的形参包括三种类型:未用任何修饰、var 修饰、val 修饰

  1. 未用任何修饰符修饰,这个参数就是一个局部变量
  2. var 修饰参数,作为类的成员属性使用,可以修改
  3. val 修饰参数,作为类只读属性使用,不能修改

案例实操

class Person(name: String, var age: Int, val sex: String) {
   
}
object Test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r person = new Person("bobo", 18, "男")
		 // (1)未用任何修饰符修饰,这个参数就是一个局部变量
		 // printf(person.name)
		 // (2)var 修饰参数,作为类的成员属性使用,可以修改
		 person.age = 19
		 println(person.age)
		// (3)val 修饰参数,作为类的只读属性使用,不能修改
		 // person.sex = "女"
		 println(person.sex)
	 } 
}

构造器可以通过提供一个默认值来拥有可选参数:

class Point(var x: Int = 0, var y:
  • 4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