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上期讲到,我从大学一直到入门硬件的种种弯路与坎坷,希望我的故事能够作为反面教材,让更多看到我故事的正处于迷茫期的在校学生或是刚毕业的职场小白能够少一些迷茫,尽早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同时祝大家的学业有所成、工作多加薪!
(没看过上期内容的小伙伴们可以进我主页查看)
现如今的我,坚信一件事,那就是——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简单的几个字,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智慧,有过一些经历的人想必都能明白。每一次的经历,无论是顺境还是挫折,都在塑造更强大的你。就像健身时的肌肉酸痛,恰恰是变强的信号。看似不利的事情往往藏着转机,很多成功人士回头看,都会感谢曾经的“不幸”,因为那迫使他们走出舒适区。我的目标不是成为成功人士,但我的确因为很多遭遇而走出舒适区。这种思维方式能帮我们保持积极,遇到事情时问自己:“这件事可能教会我什么?”
接着往下读我的故事,相信你们能感受到这一点。
初到深圳
本着绝不裸辞的原则,跟领导请了假,只身一人从老家小城市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绿皮火车,火车开了一整夜…
这一夜我没怎么睡,第一是因为省钱买的硬座票,根本没法好好睡;第二因为心里既憧憬未来又担心面试不顺。第二天清晨,火车终于抵达深圳了,高楼大厦随即印入眼帘。
即使一夜没睡好的我,还是打起百倍的精神,去迎接接下来的求职面试,为此我还特意穿上了白衬衫,争取给面试官留个好印象。
看过上期文章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那时的我其实还几乎没有过设计实战经验,只是略懂一些电路原理。所以不出意外,我的面试过程很不顺利,有不少都是当场被拒。每当面试官问到我设计过什么电路,我都语塞,就算瞎编一个我都编不出来。在深圳坐了拥挤的地铁、公交,骑了遍地都是的共享单车,辗转面试了3天时间,头两天晚上我都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着白天在地铁人海中迷茫、失落至极的场景里,一度怀疑人生,难道偌大的深圳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吗?
总归还是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面试,我通过了!尽管那场面试过程,我依然是答不上来几个问题,但是当时面试官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每天晚上下班后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学习?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会的!因为我深知自己几乎还是白纸一张,所以只要给我机会,我必定加倍努力学习。C公司出于培养新人的目的,最终给我发了offer,而且薪资还是老家的double。第三天晚上, 我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回去提交辞职报告,安顿好一切以后,我就带着对象一起正式来到了深圳工作生活,而在深圳这一晃就是五年…到现在我还是很感谢深圳这个城市的包容——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想要谋生存求发展的年轻人。
硬件设计学习之路
C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研发团队总共也没超过10个人,入职之后,安排了当时的面试官带我。因为我基本没有设计经验,所以师父先让我学习画板。至今还记得我画的第一块电路板的样子,很简单,上面一个元器件也没有,只是一个接线板,设计了几个焊盘而已,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连AD软件的使用都还完全不熟悉。说出来也不怕被笑话,就是3cm见方的这样一块小板子,我硬是画了两三天,还被师父打回改了四五次。那时的我不是蠢,而是对真正的硬件设计还没有概念,掌握真的太少了。 后来被安排练习动手能力,师父直接丢给我一套空板(C公司研发打样的板子全部要手焊),让我把板子手焊出来并且要完成上电调试。我的焊接水平从一开始拿着镊子就手抖,到后来0402、0201、QFN、BGA都如鱼得水,手拿镊子稳如老狗,就是因为在C公司期间手搓了n多板子。
第一个实战的量产项目是一个老产品改版,当时因客户需求,改了部分接口电路。从改原理图到改PCB到打板验证(坑爹的是当时要求出15套样机给客户,全部是我一个人手搓了一周交付的!),研发项目的流程我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后来直接批量了2000套。从此我开始对硬件研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后面又参与了不少的改版项目。这期间也没少挨骂,因为当时的师父性格比较强势,我每次提交任务的时候心里都有种不安,稍有不仔细的地方就会被一顿批评,是当着全办公室人大声批评的那种。不过我也很感谢他,养成了我对待每一件事都极度严谨的习惯。
一年多以后的一次重大变故掏空了我的积蓄,而且让我对人生的态度再次觉醒,具体事件就不展开聊了,总之从那以后我不再胆小唯诺,一心只想变强,所以我又一次跳槽了,薪资再次double。
开始独当一面
我跳槽到了D公司,因为这家公司过去都是外购硬件设备,所以我面对的是从零开始:公司零硬件研发经验,零设备。从搭建实验室,搭建硬件开发团队,初代产品研发到顺利量产,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之所以自称野生硬件人,就是因为这一路基本上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石头过河走出来的。
初代产品中有八九块板卡,设计相对复杂,没有系统性的硬件开发经验,很难一次做好。方案设计、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layout、结构设计、样机验证、EMC测试、可靠性测试、试产、SOP、量产、量产优化,每一步都走的很艰辛,踩了无数的坑,加了无数的班,熬了无数的夜。至今觉得初代产品设计的还不够完美,还有不足,让我再做一次的话,我想把它做的更完美一些。
后来又开发了二代、三代产品,逐渐地,对产品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总结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基本情况,之所以开始写东西,是因为过去的我一直在不断地向内输入,各种找资料、看案例、报网课学习。现在我觉得不能只有输入,还要有输出,更要有反馈,就像运算放大电路一样,输入、输出、反馈,形成闭环,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系统"。
祝大家学业有所成、工作多加薪!
最后用我最近看到觉得不错的几句话做结尾:
曲折穷途天地窄;
重重灾劫生死危。
身如柳絮随风扬;
无论云泥意贯一。
大家好,我是野生硬件人,热衷于硬件领域,欢迎所有爱好者们与从业者们共同交流、学习、进步,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我,将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干货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