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JVM性能优化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工作,该环节没办法一蹴而就,它需要耐心雕琢,逐步优化至理想状态。“性能调优” 该词是那么的高大上,但其实工作中因投入产出比(ROI)的关系,我们经常不会过多投入到这个工作中,而是更多投入到其他ROI更高的环节上,或有金主爸爸的允许下直接升级设备/服务器的性能,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大费周章的去讲JVM呢?因为JVM性能调优是性能提升的最后一步,当所有环节都无法加工优化时,就需要在这个环节操刀了,其次就是架不住面试馆的会问呀。
核心思想
任何java业务做性能优化,都需要掌握JVM内部的工作机制和应用程序的特性,当某个节点性能优化接近极致的时候,就需要从局部跳到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考虑自己和团队的ROI。另外缺少业务场景的性能优化都是浮云。
当面试官问到如何开始JVM调优时,就不要直接的回答自己是怎么进行JVM调参的,而是先了解他的意图、基本信息,是否有其他方向优化的可能等等,才能将答案回答到面试官的点中去。
优化思考方向
JVM优化
- 监控JVM性能:对JVM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了解应用程序的瓶颈和性能瓶颈,可以使用JVM自带的工具,如jstat、jmap、jstack等,或者第三方工具,如VisualVM、JProfiler等。
- 压测基准指标:对程序进行压测,得出接口对应的吞吐量、响应时间等。外部现象:对用户体验来说,就是响应速度,可以用压测工具jmeter进行压测得出相关性能指标;内部现象:分析GC情况,是JVM性能调优的重要因素,需要掌握GC的工作机制和GC日志的含义,可以使用JVM自带的GC日志或者第三方工具,如GCEasy等来分析GC情况,了解GC的频率、时间、内存占用等情况。
- 调整JVM参数:通过调整堆大小、GC算法、线程池大小等参数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另外需要注意的点是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JVM参数配置,比如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应用。
二次压测分析
通过调整jvm参数后,二次压测看性能指标提升还是下降。内部检测通过分析GC日志,看吞吐量,GC次数和停顿时间变化等。外部监测主要看接口对应的吞吐量、响应时间长短等。
其他优化方向
-
优化代码:通过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减少同步操作、使用缓存等方式来优化代码。但需注意的是代码优化应该遵循“先正确,再优化”的原则,不应该牺牲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使用并发编程:使用多线程、线程池等方式来提高并发性能,比如调整线程池的队列长度,存活线程数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并发编程需要考虑线程安全和锁竞争等问题,需要进行正确的设计和实现。
-
使用缓存:可以使用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等方式来提高数据访问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缓存需要考虑缓存一致性和缓存失效等问题,需要进行正确的设计和实现。
-
避免IO阻塞:使用异步I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