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又药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
郑伴之下不足恃,余至今以为恨。然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者,独学问耳。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
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硃笔加圈批。虽有三万卷书,亦须数年始能看毕,然看一书必自首至尾,不可东翻西阅。
诸弟在家,若能按月寄文来京,则余之欢喜,较之得差更胜十倍也。
**兄国藩手草**
---
**注释:**
1. **九弟**:指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字沅甫,是曾国藩的得力助手。
2. **郑伴**:指曾国藩的随从郑元善,曾护送曾国荃回乡。
3. **有恒**:指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曾国藩强调学问之道贵在坚持。
4. **《王荆公文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文集。
5. **《归震川文集》**: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文集。
6. **《诗经大全》**:指《诗经》的注释版本。
7. **《后汉书》**:南朝范晔所著的东汉历史著作。
8. **硃笔加圈批**:用红笔圈点批注,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方法。
---
**解读:**
这封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劝学信。他通过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心得,强调“有恒”的重要性,并鼓励弟弟们坚持学习、按月寄文。信中体现了曾国藩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弟弟们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