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入门笔记(新手必看!)

笔者学习RISC-V架构有一段时间了,总结了一下入门RISC-V的一些必备知识点。

什么是RISC-V

大家听过最多的处理器架构可能就是x86和ARM,x86架构主要用在PC端,ARM主要用在移动终端。学习嵌入式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ARM,但是ARM是国外的,设计一款ARM架构的芯片,需要经过ARM公司的授权,同时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ARM公司不授权怎么办?

img

RISC-V架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RISC-V最早在2010年起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于受够了现有处理器架构的复杂性和相关知识产权的限制,伯克利大学决定发明一种全新的、简单且开放免费的指令集架构。

img

从名字可以看出,RISC-V就是RISC的第五代指令集架构。而RISC-V目标就是“成为一种完全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可被任何学术机构或商业组织自由使用”。

RISC-V 发展

2015年成立了RISC-V基金会,这是个非营利性组织,主要为了维护和发展RISC-V。

目前RISC-V的IP供应商大部分是国内的厂商,例如sifive、阿里平头哥、Andes等等。而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芯片厂商也基本是国内的。

可见,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芯片,没有了像ARM需要授权等多方面的限制,可以做到自主可控。但由于RISC-V还处于发展的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传言未来可能会形成x86、ARM、RISC-V三足鼎立的天下,但能够形成这个局面,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RISC-V指令集

RISC-V指令集由“基本指令集 + 扩展指令集”组成。基本指令集是必选的,扩展指令集是可选的。意思就是可以根据你的实际需求,选择需要使用的指令。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如果不需要用到压缩指令,那么就不需要把压缩指令添加进来,从而做到定制化,这也是RISC-V的一大特点。

RISC-V指令集有RV32I、RV32E、RV64I、RV64E、RV64I等等,RV代表RISC-V,32/64代表32位或64位,I和E都是基本指令集,在I和E的基础上,可以添加D(双精度浮点扩展)、M(整数乘除法)、A(原子扩展)、C(压缩扩展)等扩展指令。例如,在RV64I基础上,添加原子、整数乘除法、双精度浮点、压缩指令,则该指令集称为RV64IMADC。

基本指令集和扩展指令集描述如下:

img

RISC-V特权架构

ARM有7种工作模式,而RISC-V也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在RISC-V中也被称为特权架构。

RISC-V总共有四种模式,分别是U、S、H和M模式: img U模式被编码为00,S模式编码为01,H模式编码为10,M模式编码为11。Level越高,等级越高。等级越高,拥有的访问权限也更高。按照特权等级,有高到低依次为M、H、S、U。

上图中编码为10的模式是保留的,这个模式实际上就是H模式,H模式是用作虚拟化,但是目前RISC-V对虚拟化还不太完善,基本不支持。因此上图并没有将H模式标出来,而是作为保留。也正是因此,有人经常将RISC-V的模式说成三种U、S和M。

  • U模式:User,用户模式
  • S模式:Supervisor,监管者模式
  • M模式:Machine,机器模式

以RISC-V Linux为例,Linux应用程序处于U模式,Linux内核/uboot处于S模式,M模式则是OpenSBI。M模式拥有最高访问权限,Linux内核如果要访问CSR寄存器,则必须由S模式切换到M模式,由OpenSBI读取CSR寄存器,然后将数据返回给内核。

M模式是必须要选择的,RISC-V的裸机代码都运行在M模式下。

RISC-V通用寄存器

寄存器ABI名称说明
x0zero0值寄存器,硬编码为0,写入数据忽略,读取数据为0
x1ra用于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
x2sp用于栈指针(stack pointer)
x3gp用于通用指针(global pointer)
x4tp用于线程指针
x5t0用于存放临时数据或者备用链接寄存器
x6~x7t1~t2用于存放临时数据寄存器
x8s0/fp需要保存的寄存器或者帧指针寄存器
x9s1需要保存寄存器
x10~x11a0~a1函数参数或者返回值寄存器
x12~x17a2-a7函数传递参数寄存器
x18~x27s2-s11需要保存的寄存器
x28~x31t3~t6用于存放临时数据寄存器

RISC-V有x0x31共32个通用寄存器,每个通用寄存器都有各自的用途,例如x2是作为sp栈指针、a0a1用来保存函数参数或返回值。x0寄存器被硬编码为了0,就是个0值寄存器。

ABI名称相当于这些通用寄存器的别名,在RISC-V汇编当中,都使用ABI名称来代表这些寄存器。

RISC-V CSR寄存器

CSR是控制状态寄存器,RISC-V中CSR寄存器,需要使用csrr、csrw、csrrw等特定指令进行访问。

RISC-V的CSR寄存器,M模式和S模式都有自己的寄存器,但是大体上相同。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CSR

M模式CSR寄存器

mstatus

状态寄存器,保存了全局中断使能状态和其他状态,例如切换模式前,保存当前模式。

mtvec

异常入口基地址寄存器。保存发生异常时需要跳转的地址。

medelegmideleg

​ medeleg是异常委托,mideleg是中断委托。例如,在M模式下发生异常或中断时,可以通过这两个寄存器,将中断/异常交给S模式或者其他模式处理。

mipmie

mie是中断使能寄存器,对需要使能的中断,在对应位使能。

mip是中断等待寄存器,表示目前正准备处理的中断。

hpm

全称Hardware Performance Monitor,硬件性能单元,用于性能计数。包括了两类寄存器:mhpmcounter和mhpmevent

  • ​ mhpmcounter:性能计数器
  • ​ mhpmevent:用于配置性能事件

mcounterenmcountinhibit

这两个也是是hpm相关的寄存器,主要用于控制hpm的使能、计数禁止。

  • ​ mcounteren:计数器使能
  • ​ mcountinhibit:禁止计数

mscratch

用于保存M模式指向hart上下文的指针,并在进入M模式的处理程序时,和用户寄存器交换。

mepc

发生中断时,当前程序的PC值,保存在mepc中,中断返回时,会从mepc读取PC值。

mcause

​ 用于保存发生中断或异常的情况,中断和异常描述如下:

img

1代表中断,0代表异常,每个异常/中断都有对应的编码值,通过mcause的值,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中断或异常,特别在调试过程,mcause发挥了很大作用。

mvtal

异常值寄存器,例如发生异常时,保存出错的地址。

S模式CSR寄存器

S模式的CSR和M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将第一个字母m改为了s,例如mcause改为了scausemvtal改为了svtal。它们的功能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S模式除了拥有M模式相同功能的CSR外,另外还增加了一个stap寄存器。

stap寄存器主要是给MMU使用,stap寄存器保存了页表的基地址,MMU通过stap可以找到第一级页表,进而找到物理地址。stap寄存器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关于stap相关内容,以后会详细展开讲讲。

总结

以上就是入门RISC-V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还是一些寄存器的作用和特权架构。内容不多,比较基础,但是要真正掌握RISC-V,还需要多看一下汇编代码和裸机代码,才能深刻理解每个寄存器的作用以及不同特权架构下的区别,本文主要是RISC-V入门知识的总结。

原文链接: RISC-V 入门笔记(新手必看)

  • 21
    点赞
  • 15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嵌入式Linux充电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