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发音及含义

本文深入解析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起源与意义,从字源解释到实际应用,揭示其与生肖、时间划分的对应关系,以及它们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查到资料,还未来得及欣喜,突然停电,所以发不上来咯。
待续>>

 

    十天干:

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戍(xū)、亥(hài)

 

    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jia 3声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yi 3声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bing 3声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ding 1声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wu 4声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ji 3声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geng 1声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xin 1声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ren 2声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gui 3声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PS: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 回答1: 十二地支分别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它们与春夏秋冬的对应关系如下: - 春季对应地支: 子(鼠)、丑(牛) - 夏季对应地支: 寅(虎)、卯(兔) - 秋季对应地支: 辰(龙)、巳(蛇) - 冬季对应地支: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种对应关系来自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占星学。 ### 回答2: 十二地支是用来纪年和纪时的一种方法,在对应春夏秋冬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 首先,春季是指立春以及立夏之前,这段时间可以与地支的寅(虎)和卯(兔)对应。寅对应着春季初期,兔对应着春季的中期。在这个季节里,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回暖,正是春天的特点。 接下来是夏季,夏季是指立夏以及立秋之前的时期,这段时间可以与地支的辰(龙)和巳(蛇)对应。辰对应着夏季初期,巳对应着夏季的中期。夏季是最炎热的时节,阳光强烈,气温高,万物茂盛,符合夏天的特征。 然后是秋季,秋季是指立秋以及立冬之前的阶段,这段时间可以与地支的午(马)和未(羊)对应。午对应秋季初期,未对应秋季的中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万物开始凋零,气温逐渐降低,正是秋天的特点。 最后是冬季,冬季是指立冬以及立春之前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与地支的申(猴)和酉(鸡)对应。申对应冬季初期,酉对应冬季的中期。冬季是寒冷的季节,天气严寒,万物沉睡,符合冬天的特征。 综上所述,十二地支可以与春夏秋冬进行对应,寅卯对应春季,辰巳对应夏季,午未对应秋季,申酉对应冬季。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四季的特点与变化。 ### 回答3: 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计量方式,用来表示一年中的月份、日期和时间。它们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与春夏秋冬的对应关系如下: 1. 子:子时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表示冬季的开始。这是一天的开始,也是新事物的开始,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丑:丑时为凌晨1点至3点,表示冬季的深夜时段。此时天寒地冻,万物休养生息。 3. 寅:寅时为凌晨3点至5点,表示冬季的黎明时刻。这是万物复苏的时刻,预示着春季的到来。 4. 卯:卯时为早上5点至7点,表示春季的清晨时光。此时大地醒来,万物开始生长。 5. 辰:辰时为早上7点至9点,表示春季的上午时段。这是生机勃勃的时刻,各种生物活动频繁。 6. 巳:巳时为上午9点至11点,表示春季的中午时光。此时阳光明媚,气温逐渐升高。 7. 午:午时为中午11点至下午1点,表示夏季的开始。此时阳光炽热,万物茂盛。 8. 未:未时为下午1点至3点,表示夏季的炎热时段。此时气温最高,人们休息避暑。 9. 申:申时为下午3点至5点,表示夏季的傍晚时光。此时太阳逐渐下山,气温开始降低。 10. 酉:酉时为下午5点至7点,表示秋季的开始。此时天空橘红,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11. 戌:戌时为晚上7点至9点,表示秋季的黄昏时光。这是收获的时刻,寓意着丰收和成果。 12. 亥:亥时为晚上9点至11点,表示秋季的深夜时段。此时天凉气渐寒,人们开始进入冬眠状态。 通过十二地支与春夏秋冬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逐步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周期,进而更好地把握时间和生活的节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