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学习:三基色原理和计色系统——基准光源、三基色原理、CIE标准三基色(XYZ)计色系统、彩色电视的三基色)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准光源的不同色温及应用,三基色原理,包括格拉兹曼法则,以及CIE物理三基色RGB和XYZ系统的理论基础。还讨论了NTSC和EBU制的亮度公式,以及如何通过混色曲线确定显像三基色和彩色电视的色彩再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基准光源

  1. 光谱功率分布
    光谱功率分布是指光源的光谱辐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
  2. 色温
    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完全吸收入射光波 (即对所有波长的吸收系数均为1)的物体。绝体黑体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就会发生不同颜色的白光。
    如果一个光源的发光颜色和某一温度绝对黑体发出光的颜色相同,则将该温度(用绝对温度K)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3. 基准光源
    ①A光源(A白): 色温为2845K,橙红色,相当于钨丝灯在2800K时发出的光。
    ②B光源(B白):色温为4800K,接近于中午直射阳光,可以用特制的滤波器在A光源下获得。
    ③C光源(C白):色温为6770K,相当于白天的自然光,波谱能量在400-500nm处最大,含蓝色成分多,也可以用特制的滤波器在A光源下获得。
    ④D65光源(D65白):色温为6500K,相当于白天的平均光照,1967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采用D65作为标准光源。
    ⑤E光源(E白):色温5500K,这种白光自然界不存在,但采用它大大简化了色度学的计算,因此它是一种为了彩色计算的假想光源。

三基色原理

  1. 格拉兹曼法则
    ①人的视觉只能分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
    ②任何彩色都可以用三基色混合得到。
    ③合成彩色光的亮度等于三基色分量亮度之和,即符合亮度相加定律。
    ④光谱成分不同的光在视觉上可能相同的颜色感觉。
    色A=色B;色C=色D;那么色A+色C=色B+色D,nA=nB;
    ⑤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变化,混合色也会发生连续变化。

配色实验

根据颜色混合定律,可采用下图所示的基色光混配试验装置(也称比色仪)进行色匹配实验,,计算出混配出某一色光所需的三基色光的量。比色仪中有两块互成直角的白板(屏幕),它们对任何波长的光几乎有相同的反射系数。两块白板将人眼的视场分为两等分,在左半视场的屏幕上投射待配彩色光,在右半视场屏幕上投射三基色光。调节三基色光的光通量,使由三基色光混合得到的颜色与待配颜色完全相同,即达到颜色匹配。这时从调节器刻度上就可得出混配该色光所需的三基色光的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配色实验可知,三基色光不一定是红绿蓝,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不能用其他两个基色光混合得到的三基色光。但红绿蓝三基色相加混合得到的颜色最多,色域最广,因此彩色电视就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相加混合显示各种颜色。
彩色电视三基色原理:将自然界中的任意景象先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基色光象,再将三基色光象经编码处理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将红、绿、蓝三种基色光象相加混色,在显像管荧光屏上恢复被送来的彩色景物。当然,三基色组并不一定只有红、绿、蓝,也可以是其它三基色组。
与另一个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得到白色或者灰色,称这两种颜色为补色。
红色(R 绿色(G)=黄色(Yellow)
红色( R)+蓝色(B)=紫色(Magenta) 补色
蓝色(B)+绿色(G)=青色(Cyan)
红色( R)+绿色(G)+ 蓝色(B)=白色(White)
(1)相加混色法
①实际混色 :将三基色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当三基色光由屏幕反射时,它们的光线已真正混合在一起。
② 时间混色:将三基色光按一定比例轮流投射到同一屏幕上,只要交替的速度足够快,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产生的彩色视觉与三基色直接相混时一样。
③ 空间混色:将三种基色同时投射到同一表面的三个邻近的点上,只要这些点之间的距离足够近,利用人眼的分辨力有限而产生混色 。
④ 生理混色:两只眼睛分别看两个不同颜色的景物,两束视神经受到的光刺激通过大脑的综合而给出混合的色光感觉。
(2)相减混色法
相减混色利用了滤光特性即在白光中减去不需要的彩色留下所需要的,目前印染、颜料、彩色照片等均采用相减混色。
黄色=白色—蓝色
绿色=白色—紫色
青色=白色—红色
红色=白色—蓝色—绿色
绿色=白色—蓝色—红色
蓝色=白色—绿色—红色
黑色=白色—蓝色—绿色—红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IE物理三基色(RGB)计色系统

(1)基色单位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标准红基色(R )光的波长λ为700nm,标准绿基色光(G)的波长为546.1nm,标准蓝基色光(B)的波长为435.8nm,它们都是谱色光,视敏函数值分别为:
VR(λ)=VR(700)=0.041;
VG(λ)=VG(546.1)=0.9756;
VB(λ)=VB(435.8)=0.0173
配色实验中,待配色光F可以用下式表示(配色方程):
F = R[R] + G[G] + B[B]
式中F表示具有一定亮度与色度的任一彩色光,[R]、[G]、[B]分别表示红、绿、蓝三基色单位;R、G、B表示基色单位数,称基色系数。在选定基色单位[R]、[G]、[B]时,为了方便色度学计算,规定各以1单位的红、绿、蓝三基色光相混时,恰能产生等能白光,(即E白光)时,所需三个基色光通量的比例为:

               |FR|∶|FG|∶|FB|    =1∶4.5907∶0.0601                          
 式中|F|表示某色光的光通量。

CIE规定: 1[R]基色单位表示1光瓦波长为700nm的红谱色光;1[G]基色单位表示4.5907光瓦波长为546.1nm的绿谱色光;1[B]基色单位表示0.0601光瓦波长为435.8nm的蓝谱色光。
在配色实验中,比色计调节器是以[R]、[G]、[B]为单位进行刻度的,因此E白光的方程表示为: FE白 = 1[R]+ 1[G]+ 1[B]
其光通量为: |FE白|= 1+4.5907+0.0601 = 5.6508 (光瓦)
对于任意色光,其配色方程为: F = R[R] + G[G] + B[B]

(2)相对色系数和RGB色度图
任意色光的配色方程说明,R、G、B值可以完全代表该色光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R、G、B三基色系数的大小决定了彩色亮度的大小,其比例关系决定了色度,只要比例不变,色调就不变。其光通量为:|F|=(R×1+G×4.5907+B×0.06011)(光瓦) =680(R×1+G×4.5907+B×0.0601)(流明)

设三基色系数之和为R+G+B=m, 并令:r=R/m ,g=G/m ,b=B/m ,于是得:r+g+b=1 。其中:m称为色模,表示某彩色光F所含的三色系数的总和;r,g,b称为相对色系数,表示配出的某色光各基色系数在总基色系数中所占的比例。如果m=1,则r,g,b表示配出某色光的色模为1时,所需各基色单位的多少。
F=m[r[R]+g[G]+b[B]]
当m=1时,F=r[R]+g[G]+b[B]

在求其光通量时可按下式:

|F|= m(r+4.5907g+0.0601b)光瓦 = 680m(r+4.5907g+0.0601b)流明 

相对色系数r、g、b仅代表色光的色度成分,即色调和饱和度。由于r、g、b
之和为1,所以实际用两个相对色系数即可,一般选r、g 两个参量,于是,各种颜色的色度可以采用二维表示法,即以r-g平面直角坐标标记色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坐标原点为r=0,g=0,b=1,它是蓝基色单位1[B]的坐标点;绿基色单位1[G]的坐标点是r=0、g=1、b=0,它是舌形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三基色单位1[R]、1[G]、1[B]组成的三角形称为物理三基色彩色三角形,其重心即为E白光的位置。
(3) 分布色系数(谱色三刺激值)
分布色系数:为了配出辐射功率为1瓦的各谱色光所需的三色系数R、G、B,常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示。它们也称为三色光谱响应函数,由它们所描成的一组曲线称为物理三基色混合曲线。据此,单位辐射功率(即1瓦)谱色光的配色方程可写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已知辐射功率为P(λ)的光源,在整个可见光波范围内求和,便得此光源的三色系数R、G、B,计算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知,RGB混色曲线中有负值存在,计算不便,谱色轨迹不全在第一象限,作图麻烦,且RGB色度图上难以确定某色光亮度。故提出了新的计色系统。

CIE标准三基色(XYZ)计色系统

CIE XYZ是国际照明委员会在1931年开发并在1964修订的CIE颜色系统(CIE Color System),该系统是其他颜色系统的基础。它使用相应于红、绿和蓝三种颜色作为三种基色,而所有其他颜色都从这三种颜色中导出。通过相加混色或者相减混色,任何色调都可以使用不同量的基色产生。虽然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直接使用这个系统,只有颜色科学家或者某些计算机程序中使用,但了解它对开发新的颜色系统、编写或者使用与颜色相关的应用程序都是有用的。
CIE选择的X,Y和Z基色具有如下性质:
1、 所有的X,Y和Z值都是正的,匹配光谱颜色时不需要一种负值的基色;
2、用Y值表示人眼对亮度(luminance)的响应;
3、 如同RGB模型,X,Y和Z是相加基色。因此,每一种颜色都可以表示成X,Y和Z的混合。

根据视觉的数学模型和颜色匹配实验结果,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了一个称为 “1931 CIE 标准观察者”的规范,实际上是用三条曲线表示的一套颜色匹配函数,因此许多文献中也称为“CIE 1931标准匹配函数”。在颜色匹配实验中,规定观察者的视野角度为2度,因此也称标准观察者的三基色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s)曲线。如下图所示。
CIE 1931标准匹配函数中的横坐标表示可见光谱的波长,纵坐标表示基色X,Y和Z的相对值。三条曲线表示X,Y和Z三基色刺激值如何组合以产生可见光谱中的所有颜色。例如,要匹配波长为450 nm的颜色(蓝/紫),需要0.33单位的X基色,0.04单位的Y基色和1.77单位的Z基色。
1931 CIE-XYZ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曲线
计算得到的数值(X,Y,Z)可以用三维图表示,如下图所示。图中所有数值都落在正XYZ象限的锥体内。光谱的红色波段在图的右下角,绿色波段在左上角,蓝色波段在左下角。形成一个马蹄形,马蹄形边上各点代表380nm(紫色)到780nm(红色)之间所有的纯色光,而从紫色段端到红色端的连接直线是光谱上没有的紫红色(purple)。所以根据CIE1931色度图(CIE xy色度图),对于给定的x和y值,我们都能知道它所指定的唯一的颜色。
1931 CIE-XYZ系统色度图

彩色电视的三基色

  1. 显像三基色的选择(Re、Ge、Be)

所谓彩色电视三基色,就是电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红、绿、蓝三基色光。它们完全决定于电视显像装置中采用的红、绿、蓝荧光粉。这是因为,在电视屏幕上呈现的彩色图像是由三基色荧光粉发出的光相加混合形成的,所以电视三基色也就是显像三基色。显像三基色不是标准三基色,也不可能是物理三基色,因为实际显像管荧光粉发出的基色光并非谱色,而是复合光。显像三基色选取要考虑两个方面:
(1)应使三基色荧光粉的光色尽可能靠近适当的谱色,以求显像三基色构成的彩色三角形面积(重现色域)尽量大;
(2)应使三基色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要比较高,以求彩色图像有足够的亮度。
这两个要求之间是存在矛盾的,显像三基色的选择应该对重现色域和发光效率两者折衷的考虑。实际上是采用非谱色(荧光粉本来也难以发出谱色光),牺牲一些重现色域,而换得能有较高的屏幕彩色亮度。

2. 亮度公式
1953年规定的NTSC制中,混配出C白的三基色荧光粉发光的亮度比为:
LR∶LG∶LB=2.63∶5.15∶15.1 =0.299∶0.587∶0.114。1970年规定的EBU制中混配出D65白的三基色荧光粉发光亮度比为: LR∶LG∶LB=3.12∶9.1∶1=0.222∶0.707∶0.071。就1953年的NTSC制荧光粉进行计算 ,要求:1[Re]+1[Ge]+1[Be]混配出1光瓦C白,即:
1[Re]+1[Ge]+1[Be]= Fe(1光瓦) 。

将这三个基色单位量构成电视显像三基色计色系统,它与XYZ系统的计色单位量之间的关系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出任一彩色光F的配色方程为:F=Re[Re]+Ge[Ge]+Be[Be]。 则其光通量为:|F|=0.299Re+0.587Ge+0.114Be,这就是亮度公式 。

3. 混色曲线
显像三基色确定后,可以求出它们相应的分布色系数,即幅射功率为1瓦,波长为λ的谱色光用显像三基色混配时所需的三色系数re(λ)、ge(λ)、be(λ)称显像三基色分布色系数。所有的谱色光构成的相应的三条曲线为混色曲线,即荧光粉的混色曲线,如下图所示。
荧光粉的混色曲线
计算得到的数值(X,Y,Z)可以用三维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NTSC电视系统色度图

  • 9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