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第三章 电子取证基础知识

第三章 电子取证基础知识

01 存储介质类型

办公环境现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家庭环境现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机房/IDC/数据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识别电子物证

现场如何识别与案件相关的电子物证是现场证据保全重要的一步
 可能存储电子数据的电子物证
 周边电子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个人电脑(P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体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专用设备(收银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服务器(SAN/NA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笔记本电脑(Notebo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苹果计算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平板电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动终端/影音数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动存储介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
(Removable Dr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动存储介质-Zip/Jaz磁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拆卸硬盘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盘,(Floppy Dis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码存储卡
(Removable medi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码影音播放器
(Media Play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码相机
(Digital Camer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盘 (Flash drive/Thumb dr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盘(特殊外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盘(CD/DVD/BlueRa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盘(特殊外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2 存储介质接口

存储介质接口

电子数据是以存储介质为载体进行保存,存储介质的封装形式、接口各种各样。

存储接口是存储介质数据访问的通道,就好象桥梁一样,没有桥就无法到达河对岸。接口只是一种封装形式,其核心是数据传输协议/规范。

硬盘接口

硬盘是计算机取证中最常遇到的存储介质,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硬盘的外形、接口、容量不断快速更新。

常见硬盘接口
常见的硬盘接口:IDE(PATA)、SATA、SCSI、SAS
移动存储接口:USB、Firewire(火线)、ThunderBolt(雷电)

 非标准的硬盘接口
 PATA: 1.8“/2.5“ (PIN针脚定义不同)
SATA:MicroSATA, mSATA, NGFF(PCI-E/SATA)

IDE(PATA)
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也称为Parallel ATA,此类硬盘接口常称为IDE或PATA,广泛用于硬盘、光驱等设备采用排线,接口具有40或80针脚。

 硬盘规格分为标准80针IDE(3.5英寸硬盘)、44针mini IDE(2.5英寸硬盘)以及1.8英寸硬盘接口
传输性能:ATA1/ATA2/ATA3/Ultra ATA/Ultra ATA33/Ultra ATA66/Ultra ATA100等),传输速度可达到16~133MB/s
 主板的一个IDE接口可并行接入两个IDE设备
 不支持热插拔

IDE接口 (3.5”)
IDE接口——3.5英寸标准IDE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DE接口 (2.5”)
IDE接口——2.5英寸硬盘的IDE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DE接口 (1.8”)
IDE接口——1.8英寸硬盘接口
• 大部分为东芝品牌
• 主要用于UMPC、小型笔记本电脑等
• 接口50针,并包含两个定位孔
• 需要使用转接器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TA接口

SATA(Serial ATA)
 俗称“串口”,目前主流的硬盘接口
 串行传输,针脚减少
 根据产品规格不同,3.5英寸设备与2.5英寸设备使用的SATA接口略有不同
 主板每个SATA接口仅可以接入一个SATA设备
 支持热插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准SATA硬盘常见的有3.5”和2.5”,其接口相同,此类硬盘可以用标准SATA数据线进行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TA规格
 SATA 1.0(1代): 传输速率1.5Gb/s
 SATA 2.0(2代): 传输速率3.0Gb/s
 SATA 3.0(3代): 传输速率6.0Gb/s
 SATA 3.1:增加mSATA规格定义, 迷你SATA接口,常用于固态硬盘。
SATA 3.2(也称为SATA Express): 传输速率16G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 广泛应用于小型机和服务器的多种设备
 并行传输模式,可同时接入多个设备
 根据不同标准,接口有50针、68针、80针三种
 理论传输带宽最高5120Mb/s (Ultra-640 SCSI)
 支持热插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S (Serial Attached SCSI)
串行SCSI接口
 根据规格不同分为2.5英寸和3.5英寸接口,另外还包括Mini-SAS等多种分支接口
 与SATA接口部分兼容
− SATA硬盘可接入SAS接口(控制器)
− SAS不能直接使用SATA接口(控制器)
 根据标准的不同,可达到1.5/3.0/6.0Gbps的理论传输带宽
 支持热插拔

SAS接口硬盘
 右图是使用SAS接口的3.5英寸和2.5英寸硬盘
 2.5英寸的SAS硬盘可广泛用于服务器领域,一般2U空间可安装6-8块2.5英寸SAS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TA与SAS差异
SATA与SAS硬盘的异同
 两者数据线是兼容的,但SATA数据线最大长度为1米,而SAS可达6-8米
 SAS硬盘可以同时响应多个SAS控制器,并且支持128个设备同时连接(使用扩展器最 多可达16000个)
 SAS为全双工,SATA为半双工
 SATA转速较低(一般为7200rpm),SAS转速较高(10000-15000rpm)

MicroSATA接口
Micro-SATA
 与1.8英寸的IDE盘类似,主要用于微型设备
 针脚定义与SATA一致
 可使用转接器(线)转换为标准SATA
 目前除用于传统硬盘,部分固态硬盘(SSD)也采用
1.8英寸的Micro-SATA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SATA接口
Mini-SATA(mSATA)
 新标准,相对于标准SATA和Micro-ATA接口更小
 与SATA针脚定义基本一致
 将广泛用于SSD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SATA接口
mSATA (也称为Mini SATA)
特点
 接口外观与Mini PCI-E相同,但接口定义与Mini PCI-E不同,电子信号不同,无法兼容无法通用
比1.8英寸的MicroSATA更小

常见硬盘品牌
英特尔Intel (Intel 310 SSD, 40GB/80GB)
 三星(16GB/32GB/64GB)
东芝Toshiba
OWC (Mercury Aura Pro SSD)
RunCore (Rocket Air SS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三星(Samsung)和东芝(Toshiba)为苹果的MacBook Air定做提供 SSD外,第三方厂商也有开发适合MacBook Air 的SSD硬盘,性能有的甚至超过标配。

第三方厂商
OWC (Mercury Aura Pro SSD)
RunCore (Rocket Air SS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Book Air (2010,2011)笔记本采用了刀片固态硬盘(BladeType SSD), 形状像内存条,其接口为mS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SATA转换适配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苹果MacBook笔记本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苹果硬盘接口统一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IF接口
ZIF(Zero Insertion Force)
 ZIF和LIF是两种常用的超薄硬盘接口,一般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如苹果早期的MacBook Air 以及某些品牌的UMPC
 数据线插入0.25mm左右后被夹住
 主要使用厂商:TOSHIBA、三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IF接口1.8英寸硬盘
可通过适配器将ZIF转为IDE/SATA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F接口
LIF(Low Insertion Force)
 外形与ZIF接口差异不大
 区分于ZIF,LIF接口数据线需要插入约0.5mm,且需要用一定力量推入,而ZIF几乎不需要用力插接
 LIF出现在Hitachi某些型号的1.8英寸硬盘当中
 需要注意的是,LIF和ZIF接口并不互相兼容,不可混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EEE 1394接口
IEEE 1394,别名火线(FireWire)接口,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传送接口,IEEE1394是由苹果电脑所创,其他制造商也已获得授权生产。
IEEE 1394理论上可将64台设备串接在同一网络上。传输速度有100Mb/s、 200Mb/s、400Mb/s和800Mb/s,目前已经制定出1.6Gb/s和3.2Gb/s的 规格。
Sony的产品称这种接口为i.Link,德州仪器则称之为Lynx。

IEEE 1394规范
 IEEE 1394a:称为Firewire400,传输速率400Mb/s
 IEEE 1394b:称为Firewire800,传输速率800Mb/s
IEEE 1394c:称为FireWire S800T
 S1600:理论传输速率1.6Gb/s
 S3200:理论传输速率1.6G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 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 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游戏机等信息通 讯及多媒体产品。

USB版本及传输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 Type-C接口
USB Type-C俗称USB-C,随着USB3.1及Type-C接口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未来可能成为移动存储接口新标准。
 传输速率可达10Gbps,Type-C接口可随意正反面插入,类似苹果的Lighting及ThunderBolt接口。
 目前Nokia N1平板及MacBook 2015率先采用USB-C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underBolt接口
雷电(ThunderBolt) 是Intel研发的一种新的外设接口,能把数据、视频、音频和电力的传输集合到一个单独的接口上进行统一传输。
苹果公司最早将该接口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雷电从而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Gbps双向双通道高速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2 (SFF-8639)
U.2针对标准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 领域,尤其是企业级市场。

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持NVMe
标准协议,高速低延迟低功耗。

Supermicro、华硕、技嘉、微星、 华擎等都宣布支持U.2,并提供新的 U.2数据线、U.2-M.2转换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盘接口发展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3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应用
一、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二、 Internet基础知识
三、网络安全

一、 计算机网络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

产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条件: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网络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覆盖范围为几百米到几公里,局域网内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具体标准是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制订的IEEE802系列标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通常为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传输装置和媒体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可以使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

在一个学校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我们称为校园网。实质上它是由若干个局域网连接构成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局域网,也可视校园网为一种介于普通局域网和城域网之间规模较大的、结构较复杂的局域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的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用于保证被传送信息的完整性。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负责将消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资料:链接: link
http://www.internic.net

网络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地址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域名系统D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顶级域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认识电子邮件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网络安全
1. 防火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服务器安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防范措施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4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程序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之一,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OS操作系统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8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8.0 版 。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DO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 OS X系统
Mac OS操作系统是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为它的Macintosh计算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该机型于1984年推出,在当时的PC还只是DOS枯燥的字符界面的时候,Mac率先采用了一些我们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indows操作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nix操作系统
Unix系统是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诞生,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Unix被设计成为能够同时运行多进程,支持用户之间共享数据。
具有多用户、多任务的特点,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 年的10 月5 日。
特点:
1.完全免费: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
2.多用户、多任务 :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
3.丰富的网络功能 :又称为网络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器功能
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一般都有多个任务同时存在,这些任务都是在CPU上执行,而同一时刻CPU只能执行一个任务,需要将CPU的时间合理、动态的分配各个任务。

2.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计算机内存,根据用户的需要合理的分配内存和内存保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各类外部设备。
控制设备和CPU或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文件管理
(1)统一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外存),实施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2)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中软件资源的管理(文件的创建、撤销、读写、打开、关闭、检索、删除等)。

5.作业管理
作业,就是一次提交计算机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作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作业的组织、控制和调度等。

操作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