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有万般不舍,苏轼还是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二十日抵达湖州任所。这并不是苏轼第一次来湖州,早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冬天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他就因公务差遣来到湖州,帮助当时的湖州知州孙觉勘察堤堰、治理水患。
此时恰逢孙觉在湖州创建了墨妙亭,爱好书法的孙觉在墨妙亭中聚集了境内古碑共三十余座,其中有王羲之的《圣教序记》、颜真卿的《石柱记》、《射堂记》、《干禄字书》、《放生池碑》、《项王碑阴述》和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等。
同样喜好书法的苏轼如获至宝,他一一看过诸碑以后,在诸多的感慨下挥翰写下了《墨妙亭记》和《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后来,苏轼离开杭州前往密州赴任的时候又路过湖州,并在这里稍作停留,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进行了一次雅聚,他们诗文唱和,十分风雅快活。
这次是苏轼第三次来到湖州,也是苏轼在湖州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但即便这次是停留最长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来自朝廷的魔爪就开始伸向这个注定要坎坷一生的杰出诗人了。
苏轼来到湖州后,继续他祈雨祷晴、关注民生的作风。但是湖州处于江南富庶之乡,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又不足以让苏轼做出太多的政绩。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山玩水,过得十分开心。
苏轼曾有诗:“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到了湖州之后,他更是彻底为湖州的山水所征服,写诗表明“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苏轼刚到湖州不久便赶上了端午节。
此次,他邀请“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与自己同游,两人坐着软轿,慢慢地沿着湖州城欣赏满城的风景。诗人顿感心中愉悦,心胸开阔便写下——《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过了不久,湖州碧浪湖一带荷花盛开,芙蕖吐艳,苏轼多次泛舟游玩,欣赏这不可多得的美景。他在《绕城观荷花得月明星稀》组诗中不断赞叹道。
在为湖州的好山好水放声歌唱的同时,苏轼并没有忘记他的人生理想,苏轼此时正在酝酿着新的计划、新的打算,他希望能够“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为政一方,惠利百姓。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迫害,轻而易举地击碎了苏轼的所有梦想。
(其一)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其二)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其三)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其四)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绕城观荷花得月明星稀》
此时恰逢孙觉在湖州创建了墨妙亭,爱好书法的孙觉在墨妙亭中聚集了境内古碑共三十余座,其中有王羲之的《圣教序记》、颜真卿的《石柱记》、《射堂记》、《干禄字书》、《放生池碑》、《项王碑阴述》和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等。
同样喜好书法的苏轼如获至宝,他一一看过诸碑以后,在诸多的感慨下挥翰写下了《墨妙亭记》和《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后来,苏轼离开杭州前往密州赴任的时候又路过湖州,并在这里稍作停留,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进行了一次雅聚,他们诗文唱和,十分风雅快活。
这次是苏轼第三次来到湖州,也是苏轼在湖州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但即便这次是停留最长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来自朝廷的魔爪就开始伸向这个注定要坎坷一生的杰出诗人了。
苏轼来到湖州后,继续他祈雨祷晴、关注民生的作风。但是湖州处于江南富庶之乡,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又不足以让苏轼做出太多的政绩。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山玩水,过得十分开心。
苏轼曾有诗:“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到了湖州之后,他更是彻底为湖州的山水所征服,写诗表明“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苏轼刚到湖州不久便赶上了端午节。
此次,他邀请“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与自己同游,两人坐着软轿,慢慢地沿着湖州城欣赏满城的风景。诗人顿感心中愉悦,心胸开阔便写下——《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过了不久,湖州碧浪湖一带荷花盛开,芙蕖吐艳,苏轼多次泛舟游玩,欣赏这不可多得的美景。他在《绕城观荷花得月明星稀》组诗中不断赞叹道。
在为湖州的好山好水放声歌唱的同时,苏轼并没有忘记他的人生理想,苏轼此时正在酝酿着新的计划、新的打算,他希望能够“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为政一方,惠利百姓。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迫害,轻而易举地击碎了苏轼的所有梦想。
(其一)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其二)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其三)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其四)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绕城观荷花得月明星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