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vel 中的模型事件与 Observer

在 Laravel 的世界中,你对 Eloquent 大多数操作都会或多或少的触发一些模型事件,今天就来看一下模型事件的使用。

Laravel 事先已经定义好了 10 个模型事件以供我们使用,它们分别是:

creating, created, updating, updated, saving, saved, deleting, deleted, restoring, restored。

事件名称都很浅显易懂,如果你是认真写代码话都应该可以看明白,如果不明白的话可以左转百度。

不过你可能对 updating, updated, saving, saved 这四个事件有所疑惑,所以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打开 Illuminate\Database\Eloquent\Model , 找到位于 517 行的 save 方法

public function save(array $options = [])
{
    $query = $this->newQueryWithoutScopes();
 
    if ($this->fireModelEvent('saving') === false) {
        return false;
    }
 
    if ($this->exists) {
        $saved = $this->isDirty() ?
                    $this->performUpdate($query) : true;
    }
 
    else {
        $saved = $this->performInsert($query);
 
        if (! $this->getConnectionName() &&
            $connection = $query->getConnection()) {
            $this->setConnection($connection->getName());
        }
    }
 
    if ($saved) {
        $this->finishSave($options);
    }
 
    return $saved;
}


可以看到首先触发的是 saving:

$this->fireModelEvent('saving')


接着会判断此 model 是不是新创建的。

如果是新创建的,那么则会进行 insert 操作,由于本例是分析修改操作,所以这里直接略过。

如果不是新创建的,那么会调用 isDirty 方法判断此 model 是否进行了修改。

如果进行了修改,那么会调用 performUpdate 方法进行更新操作,如果没有进行修改,则直接返回 true。

让我们点开 performUpdate 方法。

protected function performUpdate(Builder $query)
{
    if ($this->fireModelEvent('updating') === false) {
        return false;
    }
 
    if ($this->usesTimestamps()) {
        $this->updateTimestamps();
    }
 
    $dirty = $this->getDirty();
 
    if (count($dirty) > 0) {
        $this->setKeysForSaveQuery($query)->update($dirty);
 
        $this->fireModelEvent('updated', false);
 
        $this->syncChanges();
    }
 
    return true;
}


可以看到这里会触发 updating:

$this->fireModelEvent('updating')


如果返回的不是 false , 那么会接着往下走,判断一下此模型是否使用了 Timestamp, 如果使用了,那么则先更新自身的 Timestamp:

if ($this->usesTimestamps()) {
    $this->updateTimestamps();
}


接着调用 getDirty, 顾名思义,大概可以知道这个方法是获取自身的脏值,让我们点开看一下:

public function getDirty()
{
    $dirty = [];
 
    foreach ($this->getAttributes() as $key => $value) {
        if (! $this->originalIsEquivalent($key, $value)) {
            $dirty[$key] = $value;
        }
    }
 
    return $dirty;
}


意料之中,此方法内会返回自身被修改后的脏值,如果你打印过 Laravel 的 Model 实例,那么相信你会看到实例中有 original 和 attributes 两个数组。

其中 original 保存的是最初始的实例属性,无法被外部直接修改。

attributes 数组则是可以被自有修改,此方法即是由判断两个数组的差异而返回脏值,由于时间原因,这里不做过多详解,有机会单开一个文章慢慢讲。

继续往下走,可以看到这里会判断一下是否有脏值:

if (count($dirty) > 0)


只有在存在脏值的情况下才会进入 if 内部,执行 update 操作,继而触发 updated 事件

在 update 结束后会执行一下 syncChanges 同步一下自身的数据

OK, performUpdate 方法解析完毕,让我们回到 save 方法,接着往下看,可以看到 Laravel 最后做了一个判断:

if ($saved) {
    $this->finishSave($options);
}


只有在 update 成功的情况下,才会触发 finishSave() 方法,此方法会接收一个参数 $options, 即是修改的属性。

让我们点开此方法:

protected function finishSave(array $options)
{
    $this->fireModelEvent('saved', false);
 
    if ($this->isDirty() && ($options['touch'] ?? true)) {
        $this->touchOwners();
    }
 
    $this->syncOriginal();
}


可以看到在此方法内会触发 saved 事件

分析完毕,大概可以做一个总结了。

当模型已存在,不是新建的时候,依次触发的顺序是:

saving -> updating -> updated -> saved
当模型不存在,需要新增的时候,依次触发的顺序则是

saving -> creating -> created -> saved
那么 saving,saved 和 updating,updated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上面已经讲过,Laravel 的 Eloquent 会维护实例的两个数组,分别是 original 和 attributes。

只有在 saved 事件触发之后,Laravel 才会对两个数组执行 syncOriginal 操作,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updating 和 updated 会在数据库中的真值修改前后触发。

saving 和 saved 则会在 Eloquent 实例的 original 数组真值更改前后触发。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业务场景来选择更合适的触发事件了~

Observer (观察者)

如果你想在一个模型中监听多个事件,那么你可以把它写成一个类,类中的方法名称即是你想要监听的事件名称

class UserObserver
{
 
    /**
     * 监听数据即将创建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creating(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创建后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created(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即将更新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updating(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更新后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updated(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即将保存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saving(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保存后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saved(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即将删除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deleting(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删除后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deleted(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即将从软删除状态恢复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restoring(User $user)
    {
 
    }
 
    /**
     * 监听数据从软删除状态恢复后的事件。
     *
     * @param  User $user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restored(User $user)
    {
 
    }
}


然后在 AppServiceProvider 中注册此观察者

<?php
 
namespace App\Providers;
 
use App\User;
use App\Observers\UserObserver;
use Illuminate\Support\ServiceProvider;
 
class AppServiceProvider extends ServiceProvider
{
    /**
     * 运行所有应用.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boot()
    {
 
         // 为 User 模型注册观察者
        User::observe(UserObserver::class);
    }
 
    /**
     * 注册服务提供.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register()
    {
        //
    }
}


然后你就可以在你注册的 Observer 中观测到各种事件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 JavaScript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实现对象之间的发布-订阅机制。它允许一个对象(称为主题或可观察者)维护一组依赖于它的对象(称为观察者),当主题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自动通知和更新观察者。 观察者模式的核心概念是主题和观察者之间的解耦。主题对象并不知道观察者的具体细节,只需维护一个观察者列表,并提供注册、移除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观察者对象通过注册到主题对象上,以便在主题状态变化时接收通知。 在 JavaScript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实现观察者模式: 1. 自定义实现:通过定义主题对象和观察者对象,并在主题对象维护观察者列表,实现注册、移除和通知方法。 2. 事件系统:利用 JavaScript 的事件机制,主题对象充当事件发布者,观察者对象充当事件订阅者,通过订阅和触发事件来实现通知机制。 3. 第三方库:许多流行的 JavaScript 库和框架(如 Vue.js、React.js)已经实现了观察者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 API 来简化使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观察者模式的示例: ```javascript // 主题对象 class Subject { constructor() { this.observers = []; }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 this.observers.push(observer); } removeObserver(observer) { const index = this.observers.indexOf(observer); if (index !== -1) { this.observers.splice(index, 1); } } notifyObservers(data) { this.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observer.update(data)); } } // 观察者对象 class Observer { update(data) { console.log('Received data:', data); } } // 示例用法 const subject = new Subject(); const observer1 = new Observer(); const observer2 = new Observer();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notifyObservers('Hello World!'); // 输出: Received data: Hello World! subject.remove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notifyObservers('Goodbye!'); // 输出: Received data: Goodbye! ``` 以上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观察者模式的实现。当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会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对象,并调用它们的 `update` 方法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象之间的松耦合,使得主题和观察者可以独立变化,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