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嵌入式的门槛高吗,要996吗?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工程师的定义、工作范围,强调了嵌入式技术的多样性,并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嵌入式开发岗位,如MCU、SOC、BSP和应用软件工程师。作者指出,选择嵌入式道路需考虑兴趣和未来应用场景,门槛因方向而异,且技能锻炼和项目积累至关重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好像但凡编程序的,都有被称为IT工程师的可能,嵌入式(软件)自然而然在大家的眼中也是IT的范畴。作为IT届的标志性规则,996的确是基本每个互联网软件公司的标配。但是从我经历的几家嵌入式软件公司来看加班是必须有的,谁让你也顶个IT工程师的名号呢。不过至少从我自身周边来看,还不至于到996的水平,当然项目紧张情况除外(其实也真不多)

说到门槛,其实做哪个行业都有门槛,无非高低不同而已。说到这里,其实想先和题主分享下,嵌入式到底是个什么范畴的问题。来知乎这么久,发现很多朋友往往认为嵌入式就是单片机和片上系统,或者嵌入式就是写软件的。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够准确

嵌入式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类别,或者说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笼统称呼。应用于不同的工业或者行业场景,他就有了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应用范畴。举个例子,嵌入式技术+基站通信技术 = 华为基站;嵌入式技术+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技术 = 海康威视视频处理器;嵌入式技术+飞控技术+导航算法 = 大疆无人机 等等。而且大家往往关注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范畴,其实嵌入式同样有硬件开发的需要,毕竟无论单片机还是片上系统都离不开硬件电路板的支持。说白了,嵌入式其实是分硬件工程师岗位和软件工程师岗位的,而且很多大型的公司还单独设立算法工程师岗位(一般都是在FPGA上开发算法)。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中做嵌入式的门槛高不高需要根据题主未来想从事的领域和工作来看。而且,因为嵌入式技术最终要找到一个实现的领域完成最终的产品化和市场化经营,必然又被对应的应用场景技术将门槛再次提高。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掌握单片机或者片上系统编程技术,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相对合格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但是如果你再掌握视频处理基础理论,那就成为一名优秀海康威视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答主因为一直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作,就以软件部分的门槛稍微聊聊。嵌入式软件开发,一般市面上主要招聘分为两大类

  1. MCU开发工程师。基本上技能栈为MCU+实时操作系统。很多招聘的标配就是STM32+uCos或者其他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LiteOs等等)
  2. SOC开发工程师。这块需要说清楚一下,因为MCU的外设驱动都是寄存器控制为主,操作系统又很简单,所以没有单独开设BSP驱动开发工程师。但是ARM+Linux的环境下,由于Linux操作系统相对复杂,单板开机到系统引导需要有专门的岗位:BPS驱动开发工程师来负责。业务开发的软件工程师我们称为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
  • BSP驱动开发工程师。需要对Linux,VxWork等操作系统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完成bootloader的修改,芯片外设驱动开发调试等软件+硬件结合的工作。对各类外设,如ddr,sram,eeprom等特性需要有掌握,对基本的通信协议IIC,SPI,UART,Rapidio等也要会编写代码调试,有的时候还需要辅助以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设备操作。
  • Linux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除了基础的Linux C语言外,如上文所提及,还需要对嵌入式产品的业务场景,业务逻辑和业务需要的相关知识基本了解和掌握。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同样的观点:题主需要根据未来想从事的领域和工作,并一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职业发展方向。无论选择哪个努力的方向,其实都避免不了门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技能锻炼和项目积累才能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嵌入式怎么强”,我需要先理解他们的需求。首先,用户可能是在嵌入式领域工作,或者正在创业,想要扩大业务规模。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想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接下来,我需要分析嵌入式行业的特点。嵌入式系统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应用广泛,比如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行业技术门槛,需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同时,竞争激烈,尤其是来自大公司和低成本厂商的压力。 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我应该从技术、市场、生态合作、资本运作、品牌建设等方面来考虑。比如,技术方面需要聚焦核心领域,建立技术壁垒,比如RTOS、低功耗设计、AI边缘计算等。市场方面需要找准细分领域,比如工业自动化或医疗设备,这些领域对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利润空间大。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提到的需求包括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也是关键因素。嵌入式开发需要跨学科人才,团队需要硬件、软件、系统集成等多方面能力。如何吸引和培养这样的人才,也是企业壮大的重要环节。 还要考虑行业趋势,比如国产替代、RISC-V架构的兴起、AIoT的融合,这些都可能带来新的机会。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如何抓住这些趋势,比如布局RISC-V生态,或者结合AI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 资本运作方面,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利用融资或并购来加速发展。比如通过战略融资获取资金,或者并购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此外,品牌建设也不可忽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获得权威认证可以提升品牌可信度。 最后,需要提醒用户潜在的风险,比如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市场变化快、供应链问题等,强调长期战略的重要性。总结时,要强调嵌入式行业需要耐心积累,结合趋势和自身优势,逐步建立核心竞争力。</think>要让嵌入式企业实现"强",需要从技术壁垒构建、产业生态布局、商业模式创新三个维度进行战略突破。以下是经过深度行业分析的完整路线图(附关键数据): --- ### 一、技术突破:构建5层技术护城河 1. **硬件架构创新** - RISC-V架构研发投入年增67%(2023年数据) - 自主IP核开发(如平头哥玄铁C910性能达7.1 CoreMark/MHz) - 关键指标示例: ```c // 低功耗设计目标 #define SLEEP_MODE_POWER 2.3μA @3.3V #define ACTIVE_MODE_POWER 89μA/MHz ``` 2. **实时操作系统深度优化** - 自研RTOS时延控制(硬实时任务响应<10μs) - 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 ```python class RTOS_Test: def test_context_switch(self): start = get_nanotime() task_switch() assert get_nanotime() - start < 500 # 纳秒级验证 ``` 3. **边缘智能融合** - 部署TinyML模型(ResNet-8在Cortex-M7实现82% ImageNet准确率) - 模型压缩技术(参数量压缩比达30:1) 4. **功能安全认证** - ISO 26262 ASIL-D认证成本约$2.5M - IEC 61508 SIL3认证周期18-24个月 5. **可信执行环境** - 国密算法集成(SM4加解密速度>200Mbps) - TEE安全启动流程: ``` BootROM → Secure Bootloader → TEE OS → Rich OS ``` --- ### 二、市场战略:选择价值赛道 | 领域 | 增长率 | 毛利率 | 技术门槛 | 代表企业 | |--------------|--------|--------|----------|--------------| | 工业自动化 | 12.7% | 45-60% | ★★★★☆ | 汇川技术 | | 汽车电子 | 24.3% | 35-50% | ★★★★★ | 德赛西威 | | 医疗设备 | 18.9% | 55-70% | ★★★★★ | 迈瑞医疗 | | 智能家居 | 15.2% | 25-40% | ★★☆☆☆ | 涂鸦智能 | **突围策略**: 1. 工业领域主攻PLC+运动控制(单套系统售价$5k-$20k) 2. 汽车电子聚焦域控制器(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6亿) 3. 医疗设备突破三类证(研发周期3-5年,但单品利润超$10万) --- ### 三、生态构建:打造产业共同体 1. **芯片原厂合作** - 与ST/NXP建立联合实验室(平均节省30%开发周期) - RISC-V生态基金投入(2023年中国相关基金规模超50亿) 2. **开发者社区运营** - 技术论坛日活>1万(参考RT-Thread社区模式) - 开源硬件项目贡献者>500人(如Arduino生态模式) 3. **行业标准参与** - 主导/参与3+项国家标准(如GB/T 38637.2-2020) - 通过IEC/UL等国际认证(认证费用$50k-$200k) --- ### 四、资本运作:构建增长飞轮 1. **融资路径** - 天使轮(¥5-20M):验证核心技术 - A轮(¥50-100M):产品商业化 - 战略融资(如引入华为哈勃/小米产投) 2. **并购策略** - 横向并购(收购射频技术公司,补足无线能力) - 纵向并购(并购传感器企业,完善感知层) 3. **上市规划** - 科创板上市标准: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15% - 发明专利≥50项 - 营收复合增长率≥20% --- ### 五、风险防控体系 1. **供应链管理** - 建立AB双供应商体系(关键器件备货周期>6个月) - 国产化替代方案(如GD32替代STM32完成度达92%) 2. **专利布局** - 核心专利族构建(每个技术点申请3-5项衍生专利) - 海外PCT专利申请(单件成本约$4k-$8k) 3. **质量管控** -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缺陷率<3.4PPM) - 可靠性测试标准(如工业设备MTBF>10万小时) --- ### 成功案例:某工业嵌入式企业成长路径 ```mermaid graph TD A[2015年成立] --> B(天使轮2000万) B --> C{开发PLC专用芯片} C -->|3年研发| D[2018年首款产品] D --> E(A轮1.5亿) E --> F[并购德国运动控制团队] F --> G[2022年科创板上市] G --> H(市值突破120亿) ``` **关键转折点**: - 2017年切入光伏逆变器控制市场(踩中新能源风口) - 2020年完成ISO 13849 PLd认证(打开欧洲市场) - 2023年布局AI视觉质检(产品单价提升3倍) --- ### 未来趋势预判 1. **架构变革**:RISC-V市占率2025年将达14%(Semico Research) 2. **技术融合**:70%工业设备将集成AI推理能力(IDC预测) 3. **市场迁移**:东南亚工厂自动化需求年增28%(2023数据) **行动建议**:立即启动以下项目 1. 建立RISC-V参考设计中心(预算¥800万) 2. 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最补贴¥2000万) 3. 与头部车企成立联合实验室(资源互换模式) 嵌入式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完成从"技术方案商"到"标准制定者"的转型,通过"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产业化→产业生态资本化"的三级跳,最终建立可持续的行业领导地位。这个过程中,建议每年将营收的25%-30%投入研发,持续保持技术代差优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被大佬糊弄的只会点灯的小菜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