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语法:随机效应嵌套

lmer 函数中,随机效应的嵌套表达式 (1|group/subgroup) 用于表示层级结构或分层数据的情况。

  1. 随机效应(Random Effects):随机效应是模型中那些在不同水平(如不同组别)上可以变化的参数。它们捕捉了组内的变异性。

  2. 嵌套结构(Nesting Structure):嵌套结构表示数据存在分层的情况。例如,学生属于班级,班级属于学校。这里,班级嵌套在学校中,学生嵌套在班级中。

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研究,测量不同学校内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绩:

  • 学校(School):最上层组别
  • 班级(Class):嵌套在学校中的组别
  • 学生(Student):每个班级中的个体

数据结构可能如下:

  • 学校 A 有班级 A1 和 A2
  • 学校 B 有班级 B1 和 B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希望捕捉班级和学校的变异性,你可以使用嵌套随机效应表达式。

表达式 (1|group/subgroup)

具体来说:

  • (1|school/class) 表示班级嵌套在学校中。
    • school 是最上层的组别
    • class 是嵌套在 school 中的组别

这一表达式的含义是:

  • 1 表示随机效应的截距项。
  • school/class 表示班级是嵌套在学校中的,也就是说,每个班级隶属于某个特定的学校。

代码示例

假设你有以下数据框 data

data <- data.frame(
  score = c(90, 85, 88, 95, 92, 89, 91, 87),
  student = factor(rep(1:4, each=2)),
  class = factor(rep(c("A1", "A2", "B1", "B2"), each=2)),
  school = factor(rep(c("A", "B"), each=4))
)

你可以使用 lmer 函数来拟合一个包含嵌套随机效应的模型:

library(lme4)
model <- lmer(score ~ 1 + (1|school/class), data = data)

这个模型中,(1|school/class) 指定了班级嵌套在学校中,模型将会捕捉学校和班级的随机效应。

  • 5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