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盒游戏发展史

本文探讨了沙盒游戏的发展,从《我的世界》到早期的《创世纪》和《Elite》,再到《模拟城市》和《侠盗猎车手》等,展示了自由度和拟真度如何推动游戏设计的进步。沙盒游戏的起源、开放式世界的先驱以及AI在游戏中的应用,都在此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沙盒游戏发展史

说起沙盒游戏,大家或许马上就会想到《我的世界》,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沙盒游戏吗?沙盒游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沙盒游戏的起源与内涵

严格来说,沙盒(Sandbox)并不能被称为一个游戏类型,而更像是一种游戏设计风格或理念——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走向。玩家可以在游戏的世界中自由探索,与各种元素随意互动,而无需去做所谓的既定剧情任务或是被迫进行无法返回的场景切换。与此同时,玩家的种种行为甚至是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会对整个游戏世界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英文中“Sand box"的本意是指一个装沙子的玩耍区域,在沙盒里面可以随心所欲地用沙子搭城堡、长城等东西,所以沙盒游戏就被引申为自由度非常高、想怎么玩就能怎么玩的游戏,就像小朋友们在沙坑里玩沙子一样。

近年来,沙盒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玩家中变得越来越风靡。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呢?这和玩家与设计者追求游戏沉浸感的两个终极需求——自由度与拟真度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所有的游戏都是模拟类游戏,因为它们都有一个虚拟的世界,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某种投射。玩家们总是渴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加完整,能够让他们像在真实世界中一般无拘无束,没有各种功能上的限制来时刻提醒他: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电脑中的数据罢了。

开放世界的先行者(1980s)

在游戏史的早期,对自由度的追求就已经体现在了游戏的设计之中。如1980年的欧美早期RPG重要作品《创世纪》(Ultima)就已经具备了一个开放的大世界地图。虽然游戏由于技术原因显得比较简洁,并且它的地图并不像后来的开放世界游戏一样采用的是无缝连接,但是依然在游戏中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可供自由探索的世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