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link 标准解读 与 实现<1>
本篇将从物理接口、模式配置,传输协议、信号时序,已经硬件设计和逻辑实现等方面介绍Cameralink标准。
Cameralink 标准
Camera link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标准,基于National Semiconductor接口Channnel-link(简称 C-link,与2000年 在美国自动化冬夜学会AIA的推动下),为摄像机接口设计。该标准规定了相机、线缆和图像采集卡节点定义,及相应的硬件设计。
在物理层 Camera Link标准使用了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技术,该技术单线最高理论速度可达1.923Gbps,因此Camera Link标准在物理层的信号都是以差分的形式出现。

该图是(右图)是目前常用的Camera Link 接口示意图,基于左图改进,有更好的可靠性。在标准的Camera Link中有三种模式分别为Base Medium Full 三种,其中Base模式只使用一个物理接口,26条线其中有四条是内部地(在相机一端 内部地 直接连到相机的数字地,在采集卡一端通过一个O欧姆的电阻连接到地,方便之后替换成电阻和电容),剩下的22条线,为11个差分对,在Base模式中,有4对保留信号用于相机的控制(曝光触发等),还有两对用于采集卡和相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剩下5对,1对为时钟信号,4对为图像数据,时钟和数据之间的关系为一个时